夜幕垂了下來,弟子們擠在一起進入了夢鄉。

夫子因為想著問題,所以踱步走到了湖邊。夜色中,微風拂來,帶著泥土與花草的氣息。幾隻水鳥從湖中飛起,飛向了遠方。

夫子在想著自己一行的流亡之旅。

從求學時起,隨著知識的積累,那時還是小孔丘的他逐漸開始了解了自己所處的時代。

這時正值東周末年,列國爭霸,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在戰亂的紛爭中,不僅有大批的貴族沒落,新貴崛起。更有日益壯大的被稱作“士”的階層,和希望能進入士的階層的平民子弟湧現,一切都處於重新整合中。

而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他早早失去了父親,為了能讓他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當時還年輕的母親毅然帶著三歲的自己遷到了魯國國都曲阜城內的闕裏。

魯國是周公的封地,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典藉。國都曲阜,更是人文匯聚,“六藝”興盛。

母親靠給人做針線活和漿洗勞作的微薄所得,供他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那是一種在千辛萬難中矢誌不渝的,一位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

母親的愛就像一團火焰,溫暖著他的胸膛,所以在刻苦學習之餘,他就盡己所能的幫母親做一些雜活-掃地,打柴,挑水,洗衣,做飯,希望能夠分擔一些母親的勞累。

在艱難困苦之中,他不僅學會了生活與做事的本領,也鍛煉出了承擔苦難與挫折的良好心態。同時也看到了這個時代的混亂與黑暗,渴望能尋找到改變這一切的方法。

但更大的打擊來臨了,當他17歲時,母親因為勞累過度終於支撐不住虛弱的身體,去世了,他失去了這個世界上自己唯一的依靠和親人。

忍住悲痛,在眾人的幫助下安葬了母親後。他在心底暗暗發誓,絕不辜負母親的期望,成為一個仁愛和博學的人。

他從母親的言行和教誨和對自己的愛中,從對古籍的刻苦研讀,勤思善悟中將這份偉大的愛進行擴充,樹立了改變這個時代的第一個信念:仁。

仁者,愛人。

隻有仁中的人,仁中的愛,仁中的人道情懷,仁中的人文精神才能改變這個時代。

隻有發現了“人”,又樹立起“人”,才能讓人性之愛的光芒照亮時代的黑暗。

這種無私的人與人之間的善、美、愛就是“仁”。

而要踐行“仁”。

在個人,就是要通過自我的修養和對私欲的克製以達到精神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君子”。

在政治上,就是實行博施濟眾的仁政。

在教育上,就是有教無類,用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仁者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矛盾上,提倡“和而不同”,即保持對立麵的和諧與共存,而不是硬性消除對立麵之間的差異。

仁者肯定人對更加美好生活追求與物質欲望的現實性與正當性,但同時關注對這種欲望的節製,避免這種欲望對人與人性的傷害,從而發生人的異化。

“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也就是人被物所異化導致人喪失了本性之善,美,愛而被物質化。

人被物化和人性光芒的喪失,是人類最大的悲劇。

而作為仁者,要知人,更要愛人。

愛人就是對於人與人格的起碼的尊重,不以貴淩賤,不以強壓弱,不以上欺下。

愛人,還在於對每個生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