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其他三人聽著這倆人的交談,雖然內容極為普通,卻不難讓人聽出他們關係匪淺。

在這件事上,在前不久秦明就向童老大提了醒,得到的答複是順其自然。

他這個叔叔,眼下就算著急,也無可奈何。

畢竟,雖說童小槐在他眼裏還是個小丫頭,但她畢竟已經十八歲了,有權決定自己的事。

而炎博這個人,對童小槐是真心相待還是隻是貪新鮮想要玩玩,秦明不得而知。

他隻知道,炎博這人背景嚇人,除了表麵上大家都知道的那些東西,更深一層的東西,調查的人是挖不出半點實用的來。

秦明私下裏為童小槐這丫頭操碎了心,可童小槐自己,卻似乎對炎博毫無戒心。

眼看著從小看著她長大的世侄女一臉甜蜜率真地與炎博聊著品茶的種種,秦明心裏很不是滋味。

因為心情複雜,倒讓他忘了,在聽到炎博介紹他與裝修公司關係時,自己還在想,炎黃地產這種高大上的公司,怎麽會跟一間小裝修公司合作?

“炎三公子、童小姐,看不出來,你們對茶文化的了解還挺透徹的。”

劉主管在這倆小年輕麵前,不僅在個人能力及社會地位上遭到碾壓,還在個人修養內涵方麵被狠狠甩了幾條街,不禁汗顏。

“劉主管言重了,我了解得多一些,全因為家母對茶文化的癡迷。”

童小槐客氣的樣子,加之她乖乖坐在茶桌前品著茶的模樣,無不給人一種大家閨秀的錯覺。

這讓剛剛見識過她在工作上的精明與犀利的劉主管有些混亂,這前後的童小槐,真的是同一個人?

童小槐對於別人的觀感並不在意,這下與炎博聊得興起,“說起來,我家裏還有一些陳年普洱,聽我爸說,比我還大上不少。”

“是的,老大那裏存了不少陳年普洱,怕是有幾十斤,算起來,應該有二三十年了。”秦明證實,確有此事。

“你愛喝普洱嗎?明天我拿兩斤送你?”

炎博對普洱沒有偏愛,但他拒絕不了童小槐送他的東西。

“當然,先謝謝了!”

“客氣什麽,我可不是白送給你的,至少得去你家蹭上幾頓飯才不算虧本。”童小槐笑得全無城府。

其他三位男人,無不被這倆人全無顧忌的秀恩愛給閃瞎了眼。

直到熱氣騰騰的飯菜送上來,幾個人才從茶桌前轉移到飯桌上,話題,終於轉回其他國計民生方麵的話題去了。

席間,除了秦明和童小槐是有配備司機,炎博三人,都是自己開車,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大家都沒喝酒,純情地點了果醋和果汁。

因為不用敬酒勸酒,大家倒是免去了不少繁瑣的禮節,真真正正地吃了一頓熱飯。

秦明第一次與炎博近距離接觸,原以為對方應該是個挺乖張的世家少爺,不過是為了博世侄女的好感,才裝出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模樣。

俗話,叫裝.逼。

可經過這半晚上的接觸,再加上看過那些調查資料之後,他發現自己似乎低看了這位世家少爺。

從他的談吐舉止來看,他確實有著良好的家教及個人修養,而從他談話的內容,無不透露出他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這跟他二十歲的年紀,並不相符,但卻跟他這些年的經曆相符。

許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不過是鍍鍍金,換個地方擦過青春而已。

可這位炎三公子,從調查得來的資料來看,他出國那幾年,可不是鍍鍍金那麽簡單。

如果資料顯示沒有出錯,他在留學那幾年,賺了別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這些,秦明估計,童小槐並不知道。

很顯然,炎博似乎沒有跟童小槐提過他自己的光輝史。

包括顯赫的家庭背景,還有他自己個人的比起別的同齡人更豐富的經曆。

如此看來,他對自家世侄女,應該,是真心的吧。

一頓飯下來,秦明對炎博的好感度“噌噌”地往上提了好幾個層次。

因而,當吃完飯炎博主動提出要送童小槐回去的時候,秦明並沒有出言阻止。

但其實,往常吃完飯之後,秦明還得陪童小槐到各家店去巡場。

“小槐,你上了一天課,趕緊回家去,剩下的事有我呢。”

他甚至,幫著打開了炎博副駕的門,推著童小槐上了車。

他會在一晚之間來了個大顛覆,除了對炎博有了正麵的認知之外,還因為,他今晚,有意無意間,發現炎博似乎一直在留意著李潾的一舉一動。

再聯想到桑拿館裝修的事,秦明心裏不禁多了些猜測。

而他的這些猜測,確實,離真相已經不遠。

童小槐坐上副駕之後,總覺得過意不去。

“炎博,其實我可以和明叔一塊走的,你這樣先送我再回家,起碼要兩小時。”

“沒事,我閑著呢!”

炎博這話如果被此時還在埋頭加班的狄旭及一幫員工聽見,絕對會被胖揍一頓。

回程的路很順暢,從飯館回童家村,隻用了四十來分鍾。

炎博把童小槐送到大宅門口,童小槐下了車,看看時間,不過才九點多,這個時間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晚。

“要不要在村子裏走一走?”

童小槐扶著車門,本意是想要道別,說出來,卻是邀請炎博散步的話。

炎博自然是求之不得,“當然,我早就聽說童家村裏麵的建築自成一格,仰慕已久。”

童小槐笑著罵他,“行了行了,別酸了,不就是尋常的建築嘛,哪有你說得那麽神秘。”

不過,炎博跟童小槐走了沒多遠,便發現,外間的傳聞並非虛言。

“小槐,這些建築有過百年曆史了吧?”

L城雖然隻是個二線城市,但市容市貌已經漸漸有了大都市的雛形。

而童家村這裏,基本全是兩層樓的騎樓布局,樓房一看就是年代久遠了,外觀有些舊,但卻不破,而屋簷下那些石雕,基本是幾十年前甚至百年前的人民生活的縮影。

“應該有了吧,我聽我爸說,這些樓房,很多都是我曾爺爺甚至更早一點的祖輩留下來的,包括我們現在在住的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