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滕文公為世子[1],將之[2]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複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3]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4]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公明儀[5]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滕,絕長補短[6],將五十裏也,猶可以為善國。《書》[7]曰:‘若藥不瞑眩[8],厥疾不瘳[9]。’”

【注釋】

[1]世子:太子。“世”和“太”的古音相同,因此古人經常通用。

[2]之:到。

[3]成覸:齊國的一位勇士。

[4]顏淵:孔子的學生。

[5]公明儀:複姓公明,名儀,魯國賢人,曾子的學生。

[6]絕長補短:即截長補短,意為“取長補短”。

[7]書:這裏特指《尚書·商書·說命》篇。

[8]瞑眩:頭暈目眩,也指眼睛因昏花而看不清楚。

[9]瘳:病愈。

【譯文】

在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要到楚國去,經過宋國時拜訪了孟子。孟子圍繞著堯、舜的例子,給他講解了“善良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滕太子從楚國回來以後,又來拜訪孟子。

孟子對他說道:“太子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道理都是相通的。成覸曾對齊景公說:‘你是男子漢,我也是男子漢,我為什麽要怕你?’顏淵說:‘舜是什麽人我就是什麽人,有作為的人都像他那樣。’公明儀也說:‘周文王是我的先生,周公難道還會騙我嗎?’假如把滕國的國土拚接以來,也有將近五十裏吧,所以滕國還是有希望通過治理成為一個強國的。《尚書》上說:‘如果藥物不能讓人頭昏眼花,那麽病是不會好的。’”

【闡釋】

在這一章裏,“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有研究孟子的學者指出,在孟子的思想裏,“道性善”和“稱堯舜”是密切聯係在一起的兩條綱領。所謂“道性善”就是宣揚“性善論”,所謂“稱堯舜”就是宣揚堯、舜的王道政治。

那麽,“道性善”和“稱堯舜”為什麽能成為孟子思想的兩條綱領呢?從“性善”的內容來看,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論述中就已經展開了;而“稱堯舜”也就是所謂的施行仁政,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基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道性善”要“稱堯舜”。

根據《孟子》的記載可以看出,在孟子見過的這些國君裏,無論是泱泱大國的齊宣王,還是“曆史古國”的梁惠王,隻有這個擁有五十裏見方的國土的滕文公是真正尊敬孟子、把孟子當老師看待的。自從在宋國聽了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的道理以後,當時還隻是太子的滕文公對孟子這個人就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當滕定公死了以後,已經即位為國君的滕文公立即想起了孟子,於是就托自己的先生去找孟子,請教如何為父親辦喪事。後來,滕文公按照孟子的意見,決定實施三年喪禮,遭到了大臣的反對。滕文公無奈,隻好再次請先生去請教孟子。就在這一次談話中,孟子告訴滕文公,到底該怎麽辦喪事完全取決於他,如果他做的確實沒有錯,百姓們看見了,自然會跟他學習,因此,隻要他能以身作則自然就能達到上行下效的效果了。說到底,意思還是在勉勵滕文公帶頭實施三年喪禮。滕文公又按照孟子的意見辦了,結果果然是皆大歡喜。

至於滕文公再次拜訪時,孟子講的那番道理,其實還是圍繞著他的仁政思想展開的。孟子鼓勵滕文公要有實施仁政的勇氣。古往今來,不論是聖人還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聖人能做到的普通人也能做到。滕國雖然隻有五十裏的國土,但隻要滕文公能施行仁政,一樣能成為一個好國家。

【原文】

滕定公[1]薨[2],世子謂然友[3]曰:“昔者孟子嚐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故[4],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鄒問於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5]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嚐聞之矣。三年之喪[6],齊疏之服[7],飦[8]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9]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誌》[10]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嚐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複之鄒問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塚宰[11],歠[12]粥,麵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13]。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

五月居廬[14],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

【注釋】

[1]滕定公:滕國國君。滕定公是滕文公的父親。

[2]薨:死。唐朝以前,諸侯王的死稱為“薨”,唐代以後用於指稱二品以上官員的死。

[3]然友:滕國大臣,當時是太子的老師。

[4]大故:重大的事故或災難。

[5]自盡: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6]三年之喪:根據古製,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孝三年。

[7]齊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縫邊的喪服。根據記載,古代的喪服叫做“衰”,其中,縫衣邊的叫“齊衰”,不縫衣邊的叫“斬衰”。

[8]飦:稠粥。

[9]宗國:指魯國。滕國和魯國的始祖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因此,姬姓諸侯國便把始祖行輩較長的魯國尊為宗國。

[10]《誌》:記載國家世係之類的書記。

[11]塚宰:官名。在國君居喪期間,塚宰履行代替國君處理政事的職責。

[12]歠:飲、喝。

[13]偃:倒下。

[14]五月居廬:在喪廬中居住了五個月。

【譯文】

滕定公死了,滕太子對他的先生然友說:“上次在宋國的時候,孟子給我講了許多道理,我一直都沒有忘記。現在,父王不幸去世了,我想請先生先去請教孟子,然後再辦喪事。”

於是,然友便奉命到鄒國去請教孟子。

孟子聽了原委,回答道:“滕太子做的對啊!父母的喪事本來就應該竭力辦好。曾子曾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依照禮節侍奉他們,去世以後要依照禮節安葬他們,還要依照禮節祭奠他們。如果能做到這些,就是盡了孝道了。’我沒有研究過諸侯的禮製,隻是聽說過一些。據說喪期是三年,在這三年裏,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穿著粗布孝服,每天隻喝粥。夏、商、周都是這樣的。”

然友記下了孟子的話,回國後如實稟告給了太子。

於是,太子便決定按照孟子的意見辦喪事,結果遭到了全國上下的反對,他們說:“我們的宗國魯國都沒有這樣辦過喪事,我們自己的曆代祖先也沒有這樣辦過喪事。現在到了太子這一代,不應該改變祖先的做法。況且《誌》上說:‘喪禮祭祖之事一律按照祖先的規矩辦理。’還說:‘隻要繼承道理,道理就是處在的。’”

於是,滕太子再次跟然友商量說:‘以前我隻喜歡騎馬練武,沒學習過這些道理。現在全國上下都反對我實行三年喪禮。我怕解決不好這件事情,請您再去請教一下孟子吧。”

於是,然友再次到鄒國請教孟子。

孟子回答道:“太子應該堅持實行三年的喪禮。孔子說過:‘國君死後,太子要把大小一切政事交給塚宰代行處理,他自己每天喝粥,用墨塗抹麵部,坐在孝子之位上不停地哭泣,這樣一來,由於太子帶頭哭泣,大小官員就沒有敢不哭泣的。’國君有什麽樣的愛好,下麵的官員一定會隨著國君喜好得更厲害。國君的德行就好比一陣風,百姓的德行就好比是草,風一吹,草必然隨風而倒。這件事如何處理完全取決於太子的態度。”

然友回國以後,又把孟子的話如實稟報給了太子。

太子聽了,恍然大悟道:“是這樣啊,這件事如何處理確實取決於我的態度。”

於是,太子在喪廬裏一連住了五個月,這期間沒有頒布任何法令。官員們見太子這樣辦喪事,都很滿意,覺得太子很懂得禮數。到了下葬的那一天,各地的百姓都來觀看,太子麵露悲傷之色,哭泣的至痛至哀,百姓們都很滿意太子的做法。

【闡釋】

古代的禮製為什麽要規定,父母過世以後,兒女要守喪三年呢?針對“守喪三年”的禮製,孟子認為是沒有必要的,因此他說:“親喪,固所自盡也。”也就是說,在辦喪事期間。子女要盡力表達哀思就夠了。守喪三年確實很長,人生能有幾個三年能被浪費在為死人守喪的事情上呢?因此,嚴格說來,這是陳規陋習。

既然是陳規陋習,那古人為什麽還要這樣規定,為什麽還有人這樣照做呢?宋朝的理學大師朱熹認為:“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故父母之喪,必以三年也。”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之日算起,有整整三年的時間是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的,因此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三年,以便報答父母為他付出的三年。很多人都認可這個解釋,認為是合理的。

那麽,“守喪三年”這一製度是怎樣發展和演變的呢?按照孟子“守三年之喪,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的說法,可見這種製度的起源非常早,由時間推斷,大概是早期氏族部落時代流傳下來的風俗,春秋戰國時期又被孔孟加以宣揚;漢代以後,由於儒家思想居於統治地位,因此守喪三年的風俗也一直傳延了下來,一直到清末才銷聲匿跡。

自朱熹所在的宋代以後,“守喪三年”古製變得更加嚴格。據說,當時的朝廷官員一旦得知父母過世,就要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回家鄉“丁憂”三年,三年之後才能複職。哪怕這個官員手頭的事有多麽重要和緊急,都得如此照辦,否則就會因此丟掉官職。到了後來,這一製度的形式主義味道更加濃重,但還是得嚴格遵守。

【原文】

滕文公問為國[1]。

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2]雲:‘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製。陽虎[3]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藉也。龍子[4]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校[5]數歲之中為常。樂歲粒米狼戾[6],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年糞[7]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8],將終歲勤動[9],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老稚轉乎溝壑[10],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夫世祿,滕固行之矣。《詩》雲:‘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11]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使畢戰[12]問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13],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14]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製祿[15],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16],將[17]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18];圭田五十畝。餘夫[19]二十五畝。死徒[20]無出鄉,鄉田同井[21],出入相友,守望[22]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裏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23]之,則在君與子矣。”

【注釋】

[1]為國:即治國之道。

[2]《詩》:這裏特指《詩經·豳風·七月》篇。

[3]陽虎:即陽貨,春秋時魯國大臣季孫氏的家臣。

[4]龍子:古代的賢人,其他不可考。

[5]校:核定。

[6]狼戾:用來形容因為多而不被珍惜。

[7]糞:施肥。

[8]盻盻然:憤恨而視的樣子。

[9]勤動:辛苦勞作的樣子。

[10]轉乎溝壑:這裏指掙紮在死亡線上。

[11]《詩》:這裏特指《詩經·大雅·文王》篇。

[12]畢戰:滕文公的大臣。

[13]井地不均:井田的劃分不公平。均,公平。

[14]慢:同“漫”,這是說諸侯、大夫故意不清晰地劃分井田的界限,以便渾水摸魚。

[15]分田製祿:確定土地和利益。

[16]褊小:狹小。

[17]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