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靖江王完了
靖江王府在廉州當然不止是一處產業,除了那清河的田莊,便是在廉州府城也有一處宅子。這宅子占地不小,位於東市的中心,原本是朱善的別業,不過朱善卻不常來,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一向希望自己被王府看中,從而進入靖江王府的核心,所以大部分時候,都留在田莊,而不願進城來享受。
早在幾天之前,這裏就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客人,客人姓趙,所有人都叫他趙先生,趙先生據說是靖江王的親信,這一次帶來的長隨還不少。
趙先生的使命很簡單,就是征糧。
現在靖江王府已經揭不開鍋了,原以為今年的府庫會好轉一些,畢竟一下子十幾萬畝的田地掛在了王府的名下,今年的歲入增加了不少,掛名是要錢的,雖然這些錢比不過糧賦,卻也不算少了。
可是誰知道,事情會鬧到這一步田地,那柳乘風打著收稅的名目,把王府的田莊襲了,那田莊的府庫裏,糧食和財帛可是不少,原本是想過了這個春天之後,農閑下來時再運去桂林的,可是現在卻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損失慘重。
從前以為府庫豐盈,所以花錢也有點兒大手大腳,現在王府裏一筆賬算下來,今年的這點兒歲入,隻怕支撐不到九月,過了九月,王府就得節衣縮食,不隻是如此,甚至還可能要向外告貸。
告貸……
真是笑話,堂堂藩王就算是出去化緣,人家商賈敢借嘛?
想來想去,唯一解決這件事的辦法隻有一個,現在柳乘風自作主張,把靖江王府田莊的錢財都以征稅的名義收走了,征收的這些稅,可不是靖江王府的田地,隻是掛在靖江王府的名下而已,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損耗,當然得讓這些掛名的鄉紳來交,反正王府是無論如何不能吃虧的。
趙先生不是沒有想過這麽做會讓鄉紳們生出反感,可是王府也是沒有辦法,藩王表麵上光鮮,可是有些時候,越是高貴就越要擺排場,否則難免會被人笑話,擺排場是要錢的,再加上靖江王一係人口又多,這麽多嫡係、旁係的子弟,可都巴望著王府的府庫過日子呢,總不能讓大家缺衣少穿。
這錢,一定要要回來。
在這裏安頓之後,趙先生便叫人取來了名冊,這些名冊,都是各地鄉紳們掛名的田畝數量,密密麻麻的足足十幾本。仔細的核對之後,趙先生便通知賬房去計算應該繳納的錢糧了,又一方麵,趙先生又派人先將風聲透露了出去。
這消息傳出,所有的鄉紳都是目瞪口呆,原來大家將田產掛在王府的名下,本來是想避稅來著,可是現在,不但掛名費已經繳了,現在王府居然還要他們繳納糧稅,這還有天理嗎?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沒有不罵的,畢竟這些鄉紳,都是本地有些名望的人,你王府做別的事大家倒還忍了,當時慫恿著大家去掛名,擔保隻需繳納少許掛名費即可高枕無憂,可是現在卻是食言,要大家繼續繳納糧稅。
這就太不厚道了。你靖江王府自家沒有本事,連個侯爺都鬥不過,被那萬戶侯打殺進了田莊,還捉拿走了自己的子弟,不去向那萬戶侯討要,倒是把手伸到了咱們這些人頭上,這還要臉嗎?
不少鄉紳已經放了話兒,這糧稅是斷然不交的,各地的怨言也都開始流傳出來,有人甚至索性去索要回自己田地,讓王府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自然不可能,趙先生當然不敢點這個頭,否則王府豈不是要虧個底朝天,隻要他們的田產還在王府的名下,就不怕這些人不就範,所以趙先生倒是一點兒也不怕。
鄉紳們算是悔的腸子都青了,可是這時候又有什麽辦法,人家好歹是藩王,又拿捏了自己的田契,現在就是想反悔,也不成了。
不過很快,一個消息傳出來。
萬戶侯下了吩咐,從即日起,廉州所有的糧稅,全部減免一半,從朝廷定製的三十稅一,到現在的六十稅一,而且絕不打折扣,更不會斷然更改。
這消息宛若投湖的巨石,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所有的鄉紳都目瞪口呆了。
虧了,虧大發了,自家的田產轉移到了王府的名下,不但繳納了不菲的掛名費,而且還要繳納全額的糧稅,王府這邊,可是要收三十稅一的,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現在田產捏在王府的手裏,等於是任由王府在自己頭上剝皮敲骨,任他們宰割啊。
鄉紳們最後那麽點兒對王府的畏懼,終於被自己所侵害的巨大利益而蒙蔽。
田產是他們立足的根本,現在田地要又要不回,還要按時給王府上供,天知道這王府將來還會用什麽名目來要錢,總不能永遠這麽懸著,這王府言而無信,誰知道將來會不會侵吞掉他們的田產。
而這時候,一個鄉紳站了出來,這老鄉紳在廉州頗有名望,據說有個親戚在京城裏做官,至於做什麽官兒,大家卻是不清楚,隻知道當地的知府對他的態度不錯,逢年過節,都要拜望一下。
老鄉紳也是狠人,直接帶著一家三十餘口出現在了廉州府城,在這趙先生所住的別院前撲通跪下,就此不再起來。
別院裏的王府家人們嚇了一跳,連那趙先生也都大驚失色,連忙出去交涉,隻是這老鄉紳咬死了要索要回自己的田產,至於什麽糧稅,那是一文也不肯交的。如若不然,就絕不起來。
趙先生臉色又青又白,卻是不敢答應,他若是點了這個頭,到時候還不知多少人有樣學樣,到時候王爺吩咐下來的事,他如何交代?
畢竟趙先生也隻是個幕僚而已,這樣的決定權不在他手上,不過此事,他已經預感到了問題的嚴重,連忙命人快馬去桂林請靖江王決斷。
可是已經遲了。
有這老鄉紳打頭,那些利益受損的鄉紳、地主一下子振作起來,田產對他們來說就是**,為了這**,一定要拚一拚。
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第一百個……的鄉紳出現在這別院,他們倒是不敢有什麽過激的行為,都隻是尋了個地方跪下,要求索要回自己的田產。
消息傳出去,這別院之外,已經聚滿了人,鄉紳好歹是本地的名望之士,地主也都有幾分人脈,現在卻都不顧體麵,沒了體統,跪求在這王府別院的外頭,這可是稀罕事兒。
在這裏的鄉紳不少,有的更是攜家帶口,跪著的人足有上千之多,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正在趕來,將來隻會多不會少,而圍觀看熱鬧的,卻也是成千上萬,一時之間,這王府別院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
趙先生真的慌了,他不是不想答應,他幕僚多年,當然也知道這種事一但激起民變是什麽後果,可是他是真的不敢許諾什麽,他做不了主兒,隻得龜縮在這別院裏,繼續觀望。
當然,趙先生也少不得打發人去衙門裏去一趟,讓衙門無論如何,也得派人來保護一下自己,不過衙門那邊一點兒沒有動靜,人倒是來了,不過這些差役都是遠遠的在邊上看著,並沒有保護的意思。
到了第二天下午,人群仍然沒有散去,不少跪在地上的人已是頭昏眼花,他們何曾吃過這樣的苦,跪了一天,雖然家人會按時送飯食來,卻也有點兒吃不消。
天空變得陰沉起來,一副風雨欲來的跡象,幾乎所有人都開始不耐煩了,他們的耐性已經消磨的一幹二淨,跪在這裏越久,對這靖江王府就多了幾分憤恨,靖江王府這邊,是不想讓人活了,這些田地可都是祖業,怎麽可能敗在自己手裏。
天色陰暗,頓時黑的視線模糊起來,而不知什麽時候,有人在黑暗中大叫一聲:“吳老先生暈倒了,快……快叫大夫……”
那吳老先生,就是第一個站出來的老鄉紳,名望很大,大家也都佩服,聽著這麽一說,這別院外頭霎時亂作了一團,那刻意壓製著怒火終於爆發,黑暗中,有人大吼一聲:“王府為何還不給我等一個交代,就算是皇室宗親,難道就可以這般欺淩我等嗎?吳老先生一輩子兢兢業業,朝廷修築河堤、引水灌田都有不少他的出力,現在卻被逼到這般田地,衝進去,把我們的地契搶回來。”
“對,地契就在這別院裏,咱們自己的東西,自然要拿回來!”
強製壓在心底的憤怒終於爆發,再加上天色昏暗,所有人最後一點耐心也已經抽空,大家都瘋了,瘋狂的去叫門,無數人在黑暗中推擠,此起彼伏的怒吼聲,響徹了昏暗陰霾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