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鎮撫司的明軍,主要的盔甲是棉甲。
這也是大明軍隊最為普及的一種鎧甲,隻不過,即使是同樣的棉甲,也是有好有壞,有精心製造的,也有偷工減料的。
一件真材實料的棉甲做起來其實並不簡單,並不是像普通人想象當中的,士兵們套上一件棉衣就算是棉甲了,哪怕是最廉價的鎧甲,其製作成本和工序,也不是普通的衣物可以比擬的。
首先,要用大約七八斤的棉花,縫進布裏,做成夾襖樣式,然後用重物碾平,直到夾襖裏的棉花再也不會有任何膨脹,這個時候再曬幹,就成了一件棉甲的坯子了。
然後就是對棉甲的坯子的加工,比如在胸前腹部位置縫進去金屬鐵片,在外麵用銅釘固定住鐵片,最後配上幾乎同樣製作而成的“帽兒盔”,這樣的話,一套普通的,合格的棉甲,就算是成功製作出來了。
而實際上這樣的棉甲在戰場上,已經就有了很不錯的防護能力了,隻要不偷工減料的話,比起不穿甲胄的軍隊,配備棉甲的軍隊,戰力至少要高個幾倍。
總會有人疑惑,經常聽聞在大明,今日這裏邪教造反,明日那裏流民作亂,動輒聚集十萬八萬人的,但那是朝廷大軍一去,基本上這些造反的,作亂的家夥,立刻就土崩瓦解,很少有成氣候的。
官兵們這普遍配置的甲胄,就是一個決定因素,反賊們的刀槍砍在官兵身上,官兵巋然不動,但是官兵反手一刀砍在反賊身上,反賊的血肉之軀可頂受不住。
《大明律·兵律·軍政》規定:“凡軍人關給衣甲槍刀旗幟一應軍器,私下貨賣者,杖一百,發邊遠充軍……軍官軍人買者勿論……凡民間私有人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號帶之類應禁軍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有罪一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裏;非全成者並勿勿,許令納官。其弓箭強刀弩及魚叉禾叉不在禁限。”
尤其是甲胄,基本上在民間,藏甲幾乎就和謀反是一個意思了。
所以,反賊們弄點刀槍雖然困難,但是也弄得到,要弄到甲胄,尤其還是幾百幾千套甚至上萬套甲胄,那就想都不用想了,藏甲二十副,足夠錦衣衛找過來,將你九族全部都弄到菜市口去了。
海外鎮撫司基本上全軍配甲,士兵棉甲為主,罩甲,布麵甲等等都有裝備,軍官將領,則是各種山文甲,鱗甲各種不同,基本上將領們的甲胄也都是看各自的喜好了,屬於私人定製的那一種了。
但是,海外鎮撫司的兵馬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兵種,那就是重甲兵。
當初重甲兵的出現,是作為戰陣的前陣,抵禦遭遇敵方大批騎兵部隊的衝鋒,從而起到掩護在他們身後的火銃兵的火力輸出的作用。
這叫要求鐵甲兵的防禦力,一定要極強,畢竟以人力對抗馬力,若是防禦不強悍的,直接被馬就撞死了,談什麽防禦。
第一批鐵甲兵的鐵甲,是兩百副,每一副接近八十斤,感謝湯若望帶來的思路,海外鎮撫司的鐵甲兵的鐵甲,有著濃烈的西方風格,基本上除了眼睛那裏有一道縫,全身能遮掩的地方,都被厚重的鐵片遮住了,而就算用來觀察鐵盔外麵情況的這一道縫,在縫隙後麵也有鐵網,哪怕運氣不好,剛剛有箭矢射進了這道縫隙,依然不會造成鐵甲士兵的致命傷。
當初在潘家口,孔有德帶著穿著這樣鐵甲的兩百明軍,和潘家口的韃虜軍隊兩百人的“死戰之局”,就以戰果證明了,在這樣可以抵禦戰馬突進的重甲麵前,普通的士兵,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打破他們的防禦的。
而這樣的重甲兵,孤山堡大營裏,姚春勇手下各營的兵馬當中,多少兩百三百,少則一百有餘,幾乎營營都有,其實,不僅僅是他們,海外鎮撫司所有的兵馬裏,但凡配置了火銃兵的,必定配置有這樣的重甲兵。
誰叫海外鎮撫司不僅僅不缺錢,鐵山城也不缺鐵呢?
隻是當初江晚的建軍思路裏,絕對沒有想到,他原來用來抵抗騎兵突進的鐵甲兵,如今會用在坑道中。
明軍這一邊的坑道還好一點,至少經過不斷的拓寬,並排走三四個人是沒問題的,而韃虜那邊的坑道就比較尷尬了,兩個鐵甲兵並排碾壓過去的,似乎施展不開,一個鐵甲兵的話,兩邊又有足夠讓人通過的空隙。
在坑道被打通的那一瞬間,其實雙方的士兵,都已經做好了廝殺的準備了,隻是塵土飛揚之中,在坑道裏蓄勢待發的韃虜們,看著從明軍那邊走出來的一個個鐵罐頭,一個個頓時就傻眼了。
長刀短弩飛到這些鐵甲兵的鐵甲上,鐵甲兵似乎被嚇了一條,然後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上,覺得自己好像沒受傷。
於是,最前麵的鐵甲兵被遮掩裏麵罩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時,他舉起已經被焊死在他手中的狼牙棒,獰笑著朝著麵前的這些弱雞大踏步的碾壓了過去。
在一路的腥風血雨之後,驚慌失措的韃虜們,終於找到了抵禦這些家夥的辦法,七八支長矛拚盡全力的抵在鐵甲兵的身上,讓對方再也絲毫往前動彈不得,甚至還堵住了後麵源源不斷往外冒的更多的鐵甲兵呢!
但是,很快,令他們更加恐怖的事情就發生了。
他們最不願意聽到的火銃聲,在這狹窄的壕溝裏響了起來,在一個個高大的鐵甲兵身後,一個個拿著短火銃的大明士兵們,在鐵甲兵的腋下,**,瘋狂的朝著前麵發射著火銃,完全不顧巨大的轟鳴聲會不會震聾他們麵前的這個大鐵盾牌。
狹窄的壕溝裏,幾乎連瞄準都不用,隻要這些拿著短火銃的士兵們朝著前麵開火,就一定會命中目標。
在感覺抵在身上的長矛一鬆之後,鐵甲兵又邁開大步朝著前麵走去,在他的身後,還有更多的同伴,以及一群貓著腰,拿著短火銃或者是刀盾的明軍,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仿佛好像是潮水一樣朝著韃虜方向蔓延過去。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對了,那些明軍士兵手中的短火銃,叫做三眼火銃,韃虜們應該很多人對它們都不陌生,想必經過這一戰之後,對於這種武器,所有人都應該清楚了,在這種坑道戰裏,才是這種三眼火銃最有利的戰場。
比起用在在騎兵身上更合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