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細分工
許人傑花了一小會兒時間,終於搞明白了轉輪打火槍的用法,他滿不在乎地從青瓷堆中拿出一個瓷碗,放在了遠處的地麵上,然後拿著火銃退開十幾丈,抬槍瞄準。
西洋人大驚:“喂,你濕想用那個瓷碗來試槍嗎?請布要這樣浪毀,那個瓷碗是很值錢的……”
“啪!”
洋人的話還沒說話,槍聲已經響了,許人傑才不管什麽值錢不值錢呢,他本來就是家纏萬貫的大商人,平時在家心情不好的時候,拿個景德鎮的瓷瓶砸著玩也是常有的事,這麽小一個青瓷碗他根本沒放在心裏,他卻不知道那個洋人心裏正在慘叫:這麽一個瓷碗賣到歐洲價錢可以翻五十倍,一個碗就能值一枚銀幣啊……這人居然拿火槍瞄著打,不帶這麽浪費的。
青煙繚繞,眾人眼前一花,過了好一會兒煙霧散了,隻見瓷碗毫發無傷,旁邊的地上倒是被子彈打出一個小坑來,滑膛槍就隻有這樣的準確度……何況許人傑的槍法奇爛,就算給他精度極高的現代步槍他也是不可能瞄得準的。?? 明末朱重八369
西洋人大喜,向前一個虎撲,抱住了那個劫後餘生的瓷碗,大叫道:“你布要就送給我,布要再拿來試槍了……”
眾人哈哈大笑:“送你吧,瞧你那德『性』。”
這時代東西方文化差異還非常巨大,東方人比較愛麵子,西洋人則講利益。要讓一個東方人像這樣不要臉地去撿瓷碗,別說富人,就連許多窮人也做不到。但是西洋人卻不在乎什麽麵子不麵子,他們更崇尚隨心所欲。
所以那西洋人聽說這瓷碗送他,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趕緊拿衣角將瓷碗擦幹淨,往隨身帶的包包裏麵塞,滿臉都是笑容:“嘿,白撿一個碗。”
眾人無言,這位好歹也是世界級的黑商吧,為啥一個碗就把他變成這樣了?
這時候生意也基本上談完了,西洋人是那種閑不住的個『性』,他便要求參觀白水,朱元璋和許人傑兩人就陪同他四處走走。這人一邊走,一邊左張西望,想多了解一些這裏的情況,看了一陣子之後,他就樂了:“你們摘裏種著許多土豆……這是我在別的地方沒有看到過的情景……大明的農民,不稀飯嚐試沒有見過的農作物……”
朱元璋和許人傑都微笑不語。
西洋人又轉了幾圈之後道:“你們摘裏居然沒有佛寺或者道觀,難道摘裏的人沒有信仰麽?”
“肚子都吃不飽的人,哪有時間和心情去搞什麽信仰。”許人傑攤了攤手。
“哦,我有不同的意見。”西洋人笑道:“越是貧窮的人,越容易有信仰……”
朱元璋對這種說法倒是沒有反對意見,點了點頭道:“這話倒沒錯,這裏的人並不是沒有信仰,隻是貧窮得連寺院和道觀都供養不起了……和尚和道士也都餓死逃荒……”他說的是幾年前的情況,這幾年朱元璋軍占了白水之後,百姓們已經富裕了起來,隻是寺院和道觀都荒廢了,一直沒有顧得上重建。
西洋人道:“我認識兩個傳教士,他們很願意在任何地方建設修道院,不需要當地的百姓們供養,如果您有需要,我可以介紹他們到這裏來傳播信仰……”
這時候到大明朝來的,都是受教皇之命來中國布教的天主教徒,他們的目地並不單純,不光是想要傳播天主教,還通過傳教活動私自搜集和記錄中國政治、軍事、經濟、地理、風俗、人情等大量情報,將這些情報回報給教廷,然後妄圖用宗教來攻陷和控製大明。
實際上教皇一直妄圖用傳教的方式來把全世界都納入教廷的掌握之中,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種做法非常愚蠢,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
當時的明朝人並不知道他們包藏著禍心,但是明朝人出於對傳統的重視,以及對西方蠻夷的輕視,依靠著本能的直覺來排斥著天主教,結果使得天主教很難在明朝生根發芽。所以傳教士們抓住一切可乘之機,使盡所有手段想往內地鑽。
例如明廷滅亡前夕的最後幾年,就有兩個叫做利類思、安文思的傳教士找到了張獻忠,希望在張獻忠的地盤上布教,還留下了重要的文獻《聖教入川記》,由此可見,他們隻要能布教,管你是朝廷還是賊寇,都願意親近。
聽風無痕這麽一說,朱元璋倒是來了興趣,他知道傳教士不安好心,但他也知道教皇的妄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放任這些傳教士胡來,他們也隻會一事無成,因為曆史早已證明天主教無法控製咱們天朝。反而是咱們天朝可以利用這些傳教士獲得大量的科學知識,醫療技術。
他裝出不在乎的表情道:“傳教士啊?嗯……隨便吧,他們要來就來,不來也無所謂,我這裏多他們不多,少他們也無所謂。”
風無痕聽了這話,頓時暗喜,此時的西方商人如果能幫助教廷找到一個可以安家落腳,建設修道院的地方,就會得到教廷賞賜的一大筆酬金。既然對方沒有『露』出明顯的反感神『色』,那這事多半可以談得成,所以喜由心生。?? 明末朱重八369
朱元璋猜得到他在想什麽,心中也在暗喜:你隻要給我弄來兩修教士,我就有辦法把他們肚子裏所有的知識都刨出來……看咱們誰能陰得了誰。
兩人可以說是相談甚歡。
幾日之後,許人傑又派出一隻商隊,由他家裏的大掌櫃領隊,再派出了三百名精銳的刀手護貨,把倉庫裏的青瓷、青茶、蜀錦、蜀繡全都裝車運向廣東,風無痕自然也隨著商隊一起返回廣東去,自此以後這條商路就算是定下來了,每半年跑一趟,朱元璋軍的火『藥』問題算是得到了解決。
這一次的火『藥』交易,完全瞞住了夏二多,他至始至終都以為自己隻是跑了一趟紅薯交易,回來之後,就開始研究栽培紅薯的技術,李輕水對這種新式農作物也很上心,縣令縣丞兩兄弟整日裏蹲在田坎邊上研究紅薯,變得像兩個老農夫。
在他們玩紅薯的時候,朱元璋則把火『藥』派發給了楊洪,朱元璋的火銃兵部隊終於可以正常的實彈訓練了。
大明朝的火器部隊其實並不少,許多衛所兵都擁有火器、邊軍更是大麵積裝備火器,但是他們缺乏實彈練習,所以臨戰時火器部隊無法發揮最大的威力,朱元璋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他要求所有的火銃兵都要經過充分的實彈訓練。
裝填彈『藥』、瞄準、『射』擊,所有的動作都要反複訓練。
朝廷玩不起這樣的訓練,原因是財政緊張,數萬關寧兵隻要一人『射』一銃,就夠朝廷的軍費喝一壺了。但朱元璋軍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他現在隻有區區三百五十名火銃兵,這種數量級的火銃兵訓練,以三個縣的財力是完全可以支撐的。
在火銃兵開始訓練的同時,朱元璋也開始打算整合八寶山的鐵匠們了。
八寶山的鐵匠們一直是以私人手工作坊似的工作方法在為朱元璋軍提供軍械,他們自己挖鐵礦,自己煉鐵,再自己拿錘子將他們打造成器械,這樣的工作方法,實在是非常落後。
在天空中觀看了幾百年世事的朱元璋已經擁有了後世的細分工理念,讓一個小家庭獨立完成一整套生產流程,毫無疑問是愚蠢和低效率的。最好的方法還是把工作細分,挖礦的就挖礦,煉鐵的就隻煉鐵,打造兵器的就隻打造兵器……生產環節細分之後,整個生產才能做到條理分明,效率大漲。
以前他不急著『插』手,是因為他對八寶山的鐵匠們來說隻是一個客人,但是經過長達半年多的交易之後,他已經成了掌握八寶山鐵匠們命脈的上級老板了,隻要他現在說一句停止交易,八寶山的鐵匠們隻怕得跪下得求他不要停……
既然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影響力,他就可以開始提出一些要求,並且給鐵匠們製定規劃,不愁對方不答應。
朱元璋首先讓礦盜中間那些缺乏打造兵器技術的人分離出來,讓他們一心一意隻管挖礦石,別的啥都不要管。這些人挖出來的礦石不需要煉成生鐵,就由朱元璋直接出錢收購。
然後再從鐵匠中間選出一些打造兵器的能力比較差,造出來的東西不太合格的鐵匠,讓他們不再從事打造,而是交給他們大量原礦石,讓他們負責把這些石頭煉成生鐵,他負責出“煉鐵工錢”。
最後,再把生鐵直接交給打造技術出『色』的鐵匠,讓他們負責將這些生鐵打造成兵器,按件數給他們發工錢。
剛開始鐵匠們對這種方法不太適應,總有些負責煉鐵的會偷偷打造幾件兵器,也有負責打造兵器的鐵匠在自己家裏偷偷煉鐵。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單獨隻做一件事賺到的工錢比一把全抓賺得還多!這是很明擺著的道理,你啥都去做一把,就會耽擱許多無用的時間,但專心隻做一種工作,效率就會提得更高,賺的錢當然就更多了。
於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工匠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再以家庭為單位搞生產一條龍,而是各自拆分成了一個一個的環節,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理順了生產線,朱元璋再從中選出技術最好的一小撮人,將轉輪打火槍交給他們,讓他們嚐試著仿製……這就解決了科研問題,從此以後,八寶山的鐵匠們工作效率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