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在1778年3月到達巴黎。

這一次,莫紮特在巴黎逗留了六個月,這是他一生中最不快樂的日子。當時的法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舊政權正瀕臨瓦解狀態,當權者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又不斷發動對外戰爭。整個法國社會到處都是腐敗和陰謀,音樂界也是如此。

七歲時曾使巴黎每個人都著迷的小神童,這次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

十五年前,他在維也納皇宮見過的說會娶她的那個小公主,如今已經是法國路易十六國王的皇後,她拒絕見到莫紮特,她可能正沉迷於凡爾賽宮的奢華,在其中尋歡作樂。其實,她對巴黎的人民尚且一點同情心都沒有,還能指望她會對莫紮特提供什麽幫助呢。曾經有人告訴這位皇後,餓得奄奄一息的巴黎人民沒有麵包吃,她說:“讓他們吃蛋糕好了。”這與我國古代那位讓沒有飯吃的人民吃肉的皇帝真是異曲同工。

法國宮廷倒也不是對莫紮特完全地不理不睬,也曾間接地聘請莫紮特在凡爾賽宮擔任一個職位低待遇又差的風琴手,這不是莫紮特滿意的職位,也不是能體現他才華的地方,所以他拒絕了。

莫紮特開始像在曼海姆一樣授課、舉行音樂會、作曲。他也不喜歡豎琴這種樂器,像不喜歡橫笛一樣,但是很巧合的一個機緣,他的一個女學生的父親委托他作一首橫笛和豎琴的協奏曲。莫紮特既然提筆開始準備寫這樣一首作品了,就一定會盡全力完成它,使其盡善盡美。他果然創作了一首極為優美的作品(K.299),豎琴的空靈和橫笛的優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勾起了人們對烏托邦的向往和憧憬。它的慢樂章比他過去所有作品都更能喚起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往事。

莫紮特希望得到一次歌劇的委托。有一段時間,他似乎已經決定寫一部關於亞曆山大大帝的歌劇,但是這項計劃因為某些原因告吹了。莫紮特改替巴黎歌劇院寫了一首芭蕾舞曲,然而令他痛恨的是,歌劇院竟然將它和其他的莫紮特認為毫無價值的法國舊曲子混合在一起,而成了一盤令人難以滿意的大雜燴。這是當時很普通的一種音樂慣例。

莫紮特似乎在樂器作品上的運氣很差,這期間,他曾為一次大眾音樂會寫了一首管弦樂隊交響曲(K.322),旋律精巧柔美。但是當他準備要指揮這部作品時,有人告訴他總樂譜無故“失蹤”,而且沒有其他抄本。莫紮特感到很沮喪,曾經排演而且很喜歡這首曲子的音樂家們也有同感。這份總樂譜在一百年後才被發現。

1778年5月底,一直很自信的莫紮特寫信給他父親說:“我常常懷疑是否還值得活下去!我對任何事情都找不到太大的樂趣。”

當他的新作品第三十一號交響曲(K.297)於6月間在一次大眾音樂會中得到廣泛的喝彩後,他的心情才好轉起來。這首現在叫做《巴黎交響曲》的作品是莫紮特的第一首為大型管弦樂隊所作的交響曲。

今天,人們要演奏一首莫紮特的交響曲時,時常會考慮是用莫紮特時代的較小型管弦樂隊,還是用較大型的現代樂隊。

當莫紮特精神不振,事業不順利的時候,他的母親則孤獨地坐在簡陋的寓所裏,她沒有朋友,不會說法語,除了刺繡和等待外,無事可做。正像她在信中對利奧波德說的那樣:“我好像在監獄裏。”當時母子在巴黎的生活很艱苦,安娜的健康狀況日益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