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邦雖然在戰略布局上具有優勢,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這不,這時候的劉邦就也犯了一件重大的錯誤。
重新把軍隊駐紮在灞上,原本是為了表示自己對關中沒有野心,等到各國的諸侯老大們來了共同處理。相信劉邦也應該知道,這種“天下為公”的政治形象,是張良和蕭何等對劉邦的包裝。
但是劉邦的心理卻是相當的不平衡,好不容易一夜暴富了,錢卻一點兒都撈不著用,他能甘心嗎,所以他接受了參謀轅生的建議,派了一支小部隊去守住函穀關。在未經他的允許下,任何軍隊都不得進入關中。這又是一個錯誤。
從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劉邦集團雖然已經成熟,但在一些細節上,其指揮體係還是漫無章法的,組織也是比較鬆散的,遠不能同一年後由韓信作為軍事統帥帶領的出關作戰的漢軍相比。
而增兵函穀關的事情,不但客居的主參謀張良不知道,就連蕭何也被瞞住了,甚至於主要將領樊噲、周勃、曹參等都不知道有這回事。
劉邦同誌這時候的確顯得當局者迷了。
項羽在幹什麽呢?這時他正把自己的主力軍隊火速地開往關中。
但當他在公元前206年的十二月走到函穀關外麵時,本以為那個不知好歹的劉潑皮會敲鑼打鼓地來跪迎,來向自己這位拜過碼頭的結義兄弟雙手奉上打下來的關中,萬沒想到遇到的卻是劉邦軍隊的武力拒絕。
“開關,我要進去!”
“不行,這裏是我家沛公的地盤!”
“報出名號閃了你們的狗眼!我他媽的是項羽!”
“天王老子也沒用,滾開!”
守軍極其硬氣,絲毫不把這位楚國貴族後裔、剛打勝巨鹿之戰、坑殺二十萬秦軍的諸侯聯軍最高統帥放在眼裏。
項羽快氣瘋了。
此時,他才驚訝地發現了一個他根本不想麵對的事實:劉邦已經比他早兩個月進入了函穀關,還擺平了關中父老,儼然以關中王自居了。對項羽這時的表現,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聞沛公已破鹹陽,項羽震?怒。”
這是項羽入關之時的第一次“震怒”。
項羽為什麽震怒是很好理解的,此時的這位霸王已經是天下反秦義軍的總盟主,其他諸侯見了他,甚至要膝行而前,不敢仰視,就是說要跪在地上,用膝蓋當腳往前跪行,還得把頭低下,不能直視。
一方麵,說明他戰功卓著,無人可比。
另一方麵,也充分說明項羽這人很霸道,氣場很強,讓人害怕。
總而之言,這時項羽的政治地位,已經是高居諸侯上將軍的位置了,楚懷王也懼他七分,每天都怕讓他給廢了另立新王,就像三國時的曹操一樣,項羽現在有挾懷王以令天下的本錢。地位這麽高的一個人,當然早已習慣了把本身當作是秦末大起事中的最牛的一位大佬,也習慣了天下諸侯對於他的尊崇和敬畏。可是,他沒有料到劉邦竟然爭先一步,先行入關,一點麵子都不給他。
項羽必定是難以咽下這口惡氣。
項羽對劉邦心懷芥蒂,還有另一些原因,具體有三個緣故:
第一,劉邦對於項羽的態度與各地諸侯對於項羽的態度反差太大。
諸侯們在巨鹿之戰後見到項羽,是“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對於項羽充滿了敬畏之情,別說礙他的事了,就是哪怕一丁點不敬的表情,也是絲毫不敢有的。劉邦卻敢把住了函穀關,不讓項羽進去。此舉簡直是擺明了給他難堪,跟他對著幹,布滿了敵意。
所以劉邦的這個行為,項羽是絕不能容許的,立刻就血衝上了頭,差點沒氣出尿來。
第二,項羽認為,劉邦這家夥在滅秦戰爭中出力是不多的,光占便宜了,沒立多少功勞。
項羽認為,老子我才是扳倒秦軍主力、對滅秦付出最大的人!你劉邦算什麽?是在老子吸引了秦軍主力與之血戰之時才輕鬆進入函穀關的,等於揀了一個大便宜。因此,項羽打心眼裏覺得,即使劉邦先入了關,也因為他的功勞不夠,也不能讓做關中王。
“他根本沒有資格嘛!”這是他的心裏話。
項羽是這麽想的:你可以先入關,但要把吃進嘴裏的肉給老子吐出來,捧在手心裏,在地上爬著給老子送過來!
隻有如此,才能消項羽的心頭之恨。
第三,劉邦的關中王是楚懷王許下的承諾,根本不是項羽的本意。
楚漢戰爭中的楚懷王,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威望的王了,其權威名望和對屬下將士的號召力,恐怕還不如漢末的漢獻帝,是當之無愧的一個傀儡之王,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項羽對他早有不滿,若不是因為他是自己的親叔叔項梁立下的一位君主,早就用自己那杆大鐵釵把給他劈死?了。
當“懷王之約”發布天下後,項羽更是極為憤慨,一團怒火壓在心裏。那麽,他豈願意遵守“懷王之約”呢?肯定不想遵守。
劉邦非但不隆重迎接,反而以武力拒絕項羽入關,這對於項羽的自尊和虛榮來講是一個極大的傷害。因此,當項羽大軍趕到關中時,劉邦起家過程中的這場最大的危機就驟然到來了,其凶險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這就驗證了一個道理,得意時莫忘形,眼下取得的好成績,未必就是最後的結果。有時候,當你忙著慶功時,其實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看球的人士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一場球,90分鍾,第1分鍾就下結論,誰贏誰輸,顯然不妥。一個賽季,八九個月,剛賽一輪就下結論,誰行誰不行,更為不妥。有時候就算一場球踢到了加時賽,不到最後那一分鍾,也無法斷定輸贏。無論是人生還是商場,不到最後,千萬不要輕易擺出勝利的姿態。
首先,要沉得住氣,耐得下心,不要為暫時的勝利洋洋得意。
其次,承諾不作數,吃到嘴裏的肥肉也會飛走
最後,置之死地才能後生。
要有強烈的厚黑精神,遊戲注重的本來就是結果,沒人在乎過程。不要輕易放棄,在沒有分出最後勝負之前每個戰士都會負隅頑抗,走到最後方知去留。越看不到希望的時候,越要主動去創造希望。
現在,有很多著名的商戰案例,他們的成功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開始的時候可能比較被動,但他們不放棄,堅持到最後,在最關鍵的環節獲得了勝利,從而扭轉了大局。有些人雖然在初始階段一帆風順,好像已經可以宣布獲勝了,但在隨之而來的真正考驗中,他們卻沒有通過,於是樂極生悲,被對手挑落馬下,從看似一片大好的局麵中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