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秋露 (下 二)

“擲彈兵,攻擊前進!”第三軍團長史李子魚用力揮動令旗,帶領三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壯漢,將甜瓜大小的手雷朝敵軍砸去。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又是一陣電閃雷鳴,四個苗軍百人隊足足被放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魂飛膽落,轉身加入了逃命的隊伍。

“第三零二四團,結三角陣,攻擊前進”李子魚繼續揮舞令旗,古銅色的麵孔上,寫滿了為將者特有的從容,“擲彈兵,跟在三零二四團身後,隨時準備強行開道。”

“諾。”周圍的親兵們齊聲回應,然後用燈籠和嗩呐,將命令轉化為所有人都能聽得見,看得見的信號,傳遍整個山丘。

“滴答答,滴滴嗒嗒嗒,嘀嘀嘀,噠噠噠噠噠”

從黑暗處殺出來的淮揚第三軍團精銳們,在跑動中迅速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攻擊三角,刀盾兵在最外,然後是兩排火槍手,跟在這個三角形之後,則是三百名身材高大,膂力強勁的擲彈兵,每個人身上,都隻披了一件非常單薄的鋼絲背心,每個人腰間,除了一把匕首以外,就隻剩下了一排香瓜大小的手雷。

大總管府過去很少插手各軍團的具體事務,所以淮安軍的幾大主力,都受其主將的影響,在戰鬥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定風格,第一軍團火炮配備數量最多,型號也最複雜,所以每戰必以火炮開道,第二軍團則保留了最多的冷兵器和重甲,衝鋒陷陣時銳不可當,而徐達所指揮的第三軍團,外界通常隻傳聞一個“穩”字,每戰必然謀定而後動,動起來就如海水漲潮,一浪接著一浪,吞噬任何阻擋

這些傳聞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幾乎所有人都不小心忽略了兩個事實,第一,三軍團除了都指揮使徐達之外,還有一個武力堪比陳德的副都指揮使王弼,第二,三軍團的長史李子魚原本為擲彈兵副千戶,而第三軍團是幾大主力當中,唯一還保持著擲彈兵建製的隊伍,規模為一個團。

誠然,早期的點火式手雷,存在著攻擊距離近,啞火率高,容易被對手避開等若幹缺陷,所以隨著四斤炮和虎蹲炮的出現,其地位就迅速被後者取代,但是,隨著玻璃的誕生,如今淮揚所產的手雷,已經不需要外部點火,而黑火藥的顆粒化和內部引火線技術的不斷改進,也令手雷的威力與穩定性,與日俱增。

此外,手雷的攻擊距離雖然遠不如火炮,但是手雷卻擁有火炮無法相比的靈活性,並且還不需要造價高昂的炮管,一千門四斤炮,足以讓淮揚大總管府的財政連續數月入不敷出,而培養訓練一千名擲彈兵所花費的開銷,卻與普通戰兵基本相同,甚至遠低於重甲戰兵。

所以在得到了軍情處的密切配合之後,第二軍團都指揮使徐達,立刻將擲彈兵這個殺手鐧祭了出來,由長史李子魚親自帶隊,率領一個步兵團和一個擲彈兵營,在苗軍內部線人的帶領下,悄悄地潛行到了楊完者的中軍駐地,白起嶺紫雲丘附近,然後再利用山民們每逢中秋月圓必然放下手邊一切進行拜月祭典的時機,自紫雲丘側麵的斷崖,直接攀上的丘頂。

集結、列陣、摸索前進,當確定了前來巡邏的敵軍,是早已被軍情局收買了鍾矮子之後,勝利的曙光,已經遙遙在望。

而那鍾矮子,在將李子魚領到正確位置之後,就果斷帶領其所部的山民,主動讓開了攻擊的道路,他的任務到此已經基本完成了,再衝殺下去,便會讓自家傷筋動骨,而整個部族的搬遷,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沒有足夠的男丁為依仗,錢財越多,越容易受到周圍其他山民部落的窺探

隨著他們的主動撤離,山丘上敵我雙方的隊伍,就漸漸變得分明,陣形齊整,有條不紊地朝著丘頂帥旗處推進的,是一千三百多名淮安精銳,而東一簇,西一股,像受驚的螞蚱般四下亂竄的,則是楊完者匆忙調回身邊護駕的嫡係親兵。

後者要麽出身於楊完者自己的寨子,要麽寨子首領,與他楊氏家族之間長期通婚,互有姻親。

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冷兵器時代,血緣關係,往往比政治或利益同盟更為牢靠,盡管擋在淮安軍兵鋒所指位置上的山民,一隊隊地被鋼刀砍死,一排排地被火槍射成篩子,一簇簇地被手雷送上天空,卻依舊有麻線和小鑼,前仆後繼地帶著自家嫡係上前卡位,拚將一死,也要替楊完者這個主帥爭取時間。

而楊完者在此時此刻,也顯出了一個百戰老將的應有素質,知道自己的安危,是決定整場戰役的勝負關鍵,所以也不在乎什麽顏麵不顏麵,在剩餘的四百名親兵的簇擁下,果斷退向了山丘的另外一側,果斷向臨近的其他部落靠攏。

隻要能與麾下幾個大將所統屬的部落兵匯合,淮安軍的整個作戰計劃就會落空;隻要他能逃到安全地點,憑著百倍於敵的山民,就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將由斷崖爬上紫雲丘的這千把淮揚精銳活活淹死。

“想走,沒那麽容易。”李子魚早在出戰之前,就在沙盤上反複推算過楊完者的應對舉措,發現此人果然準備棄軍潛逃,立刻從親兵手中扯出一麵金黃色的戰旗,高高舉向了空中。

“呼啦啦。”綢緞做的旗麵兒被夜風吹動,來回翻卷,反射出一團團金色的流光,照亮每名淮安士卒的眼睛。

“滴答答,滴滴答,滴答答滴答答。”銅嗩呐聲撕心裂肺,三角形攻擊陣列猛地從中裂開,化作兩條長龍,一條繼續**,另外一條,則在半山坡上猛地來了一個大擺尾,掃開周圍的阻擋,繞向楊完者的身前。

“呯、呯、呯、呯。”火槍手在走動中不停地扣動扳機,將滾燙的鉛彈打進敵軍胸口,走在龍頭處的十餘名刀盾兵則默不作聲,迅速撲過去,踩著中彈者的屍體,將其餘擋路的敵軍,從中央一分為二,其他位置上的刀盾兵,則在前進中,化作了護體金鱗,將整個隊伍護住,避免受到敵軍殘兵的騷擾,而被刀盾兵護在身後的擲彈兵們則瞅準機會,朝著敵軍密集處丟出一枚又一枚手雷,每次炸響,都是血肉橫飛。

他們是擲彈兵,老徐州左軍中最早的火器部隊,新淮揚軍中最老的火器兵種,他們已經太長太長時間被人遺忘,他們今夜要在敵軍的屍山血海中涅槃,如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般,驕傲地展示自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