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就此在西部軍區紮根了, 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歸。
大家首先忙活的,並不是開墾土地耕種糧食,而是跟著周教授去考察軍營附近的生態環境, 防風固沙。
營地附近有兩條河, 一條是地下暗河, 據營地裏頭的老兵們說, 一年四季都不斷流,是營地主要的水源地。另外一條是高山雪水融化後的季度河,隻在春夏兩季有水, 八月初就會斷流, 直到來年四月才會有高山雪水流下來。
這周圍的戈壁灘上遍布著芨芨草, 也隻在這兩條河沿岸, 長了許多高大的胡楊樹,以及茂密的灌木叢。
周教授跑了好幾天,才給出了初步的結論:“要是想把這塊地方發展起來, 得先修溝渠。還不能修建內地的那種河道,得模仿著暗河來, 不然這水渠裏的水蒸發的就太快了。”
陳昭其實有些印象, 戈壁灘上的水渠, 上麵是要加蓋子的, 就是為了防止過度蒸發。而那個類型的水渠,也是經過好幾次實踐後,才慢慢興起的款式, 最開始就是和內地的水渠一樣的, 走了許多彎路。
周教授確實是個實幹的人, 隻是初步考察了幾天,便抓住了重點。
吳政委接受了周教授的建議, 又往上打了報告,把情況說明清楚後,得到了批複:在不影響日常巡防鍛煉的情況下,逐步推進水渠建設,幫助當地牧民和百姓們,架構生態循環農業體係。
得了這個指示之後,轟轟烈烈的基建工程開啟了。
不過這和陳昭的關係不大,她和趙老師等人一起,在暗河的河穀地帶,開墾出來十畝的田地,開始研究抗幹旱的糧食品種,諸如高粱、小米、土豆等。
在戈壁灘種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土地的沙漠化,嚴重缺水,整日不斷的風沙,都會對幼苗產生極大的危害。
用趙霽的話來說,一不小心,顆粒無收,血本無歸。
事實也確實如此,由於大家都沒有什麽在戈壁種地的經驗,當地百姓又是以遊牧為主,所以從頭到尾都是靠摸索進行的。第一次種下去的種子,經過一場風沙,被刮跑了一大半,就留了零星的幾顆種子,還得繼續補種。
而第一次補種之後,又遇到一次強烈降溫,九月初的天,埋下去的種子都凍壞了,根本發不了芽了。
大家吭哧吭哧累了一個來月,田裏隻出了稀稀拉拉的幾根苗。
痛定思痛之後,大家幹起了老本行:砌牆。
還是陳昭從前的主意,被趙霽給想起來了,當初他們幾個學生搞得簡易版的泥巴大棚。
營地附近風沙實在太大了,而且隔三差五就要來一次,如今樹還沒有長成,這樣無遮無擋的情況下,無論是種什麽,都不會長得好的。
既然如此,當然得先解決風沙的問題,砌牆是最簡單便捷的方式。
大家變身泥瓦工,又埋頭幹了一個多月,才算是在試驗田四周,砌了高高低低的幾堵牆,雖然不能完全擋住風沙,但是比從前是要強上許多了。
而這個時候,時間已經滑到了十月份,西北的天氣變得寒冷,夜晚放在外頭的水缸都會結冰了。
今年的☆仙☆女☆整☆理☆種子,算是完全種不下去了。
可不論是陳昭,還是趙老師等人,也不是能閑得住的性格,眾人悶在宿舍裏頭,真是無所事事,十分別扭。
最後大家一合計,幹脆去給營地的新兵們掃盲算了。
吳政委正愁手底下剛來的新兵需要培訓,但是他自己的人手不夠用,得了這些個“老師”,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就這樣,大家每天分班去給新兵上課,全當是打發時間了。
而陳昭在西部軍區呆了小半年,一次也沒有見到過謝飛,甚至過年的時候,都沒有收到對方的任何信息。
陳昭宿舍隻有她一個人住,其他地方空著也是浪費,所以她自己弄了個簡易的暖房,發點豆芽,種點韭菜小青菜之類的。
她自己吃的不多,大部分都無償送到部隊食堂裏頭,給大家加菜去了。
在滿目的土豆白菜之中,能有點綠色的青菜,可算是叫大家稍微解了解饞意。可惜陳昭的宿舍不算大,即便是所有的產出都拿過去,最多隻夠一小部分人喝碗湯的。
司令員見此咬了咬牙,打算給大家建個暖棚出來。
這麽多的兵都需要綠色蔬菜,還有不遠處山坳裏頭的研究基地,裏頭那些研究員們,也得補充營養啊。這灰土豆大白菜的,雖然能勉強填飽肚子,可畢竟太過單調了。
從前沒有能力也就算了,現在放著這些個農林專家在軍營裏頭,不好生利用起來,真真是白瞎了司令員這些年薅羊毛的本事。
二月初,外頭凍得梆硬的地麵剛軟和了一點兒,司令員就找了趙老師等人,傳達了他給的新任務:用營地現有的資源,修建幾個暖棚,盡可能滿足軍區士兵們的蔬果需求。
任務給出來了,陳昭等人就開始忙活。
這個營區共計有三千多人,主要工作就是負責不遠處的軍事基地安全,每天都要在附近百公裏內巡防。另外,基地內所有的物資來往,人員進出往來,也全靠這個營區周轉運輸。
所以實際上,陳昭他們設計的暖棚,也得把基地內需要的物資計算進來。
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再加上戈壁灘上幾乎什麽都缺,他們的任務量就更大,完成度也很難。好在大家都不是怕事兒的人,而且之所以來到這個軍區,也是想給自己找個保障,遠離外界風風雨雨的意思,所以都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心力,盡可能的完成任務。
從二月初到六月中,營地後麵的荒坡地上,佇立起了八座暖棚。
泥巴砌成的牆壁,這裏沒有玻璃廠,所以上頭鋪的是氈布和些許厚實的塑料布,都是基地那邊拋棄的廢品,又被趙老師他們拿來二次利用了。
與此同時,試驗田裏播下去的第一茬春小麥,也已經開花灌漿了。
不過這邊的氣溫要低一些,得等到七月份,才能收割。
這天,大家又在地裏拔草,趙霽打趣道:“這戈壁灘上啥都長得不好,唯獨這芨芨草,那是一茬接一茬,春風吹又生就算了,秋風吹它居然也生。”
其他人聞言,也都哈哈笑了起來。
來了戈壁灘近一年的時間,從前文質彬彬的教授學者們,這會子也都吹得滿臉泛紅,頭上戴著個防風沙的氈帽,活脫脫本地牧民的打扮。
陳昭也跟他們一樣,營地這邊距離最近的城鎮,驅車都還要一天的時間。平日裏慣用的雪花膏什麽的,鎮上的供銷社是沒有的,隻有蛤蜊油,還時常斷貨,所以大家的皮膚都很粗糙。
她戴著一定灰撲撲的氈帽,脖子裏頭還圍了一條大花圍巾,外頭穿著的罩衣,也是用一件舊軍服改出來的。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再一次見到了謝飛。
對方的狀態並不比她好,整個人黑瘦到了極點,臉上的皮膚都皴裂了,手上有大大小小的傷疤,有些已經結了迦,有些還裂著口子。
他站在地頭,衝著陳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更顯得皮膚黢黑發紅:“阿昭,我回來了。”
陳昭的手無知無覺的鬆開,抓著的一把野草嘩啦掉在地上,忍不住跑了過去。
兩人快速的擁抱了一下,陳昭這才笑著說道:“歡迎回家。”
趙老師和周教授也走了過來,和謝飛寒暄幾句後,對陳昭道:“地裏的活兒沒多少了,你先回去吧,今天給你放半天假。”
陳昭也沒有猶豫,提著自己的水壺,領著謝飛回家。
“家裏鎖著門,你的行李呢?怎麽找到我的?”
謝飛回道:“放在一樓一位鄰居家裏了,帶路的勤衛兵把我送到宿舍門口就走了,還是那位鄰居告訴我,你們這會兒應該在地裏,我問著人過去的。”
陳昭看了看他,還是沒有忍住問道:“我們種地的也就算了,風吹日曬的,你們做研究的,難不成也是到戈壁灘上嗎?怎麽曬成這樣,手上也是,這麽多……”
她看著謝飛那雙宛如八十歲老頭的手,還有上麵微微滲出來的血跡,忍不住微微紅了眼眶,這也太辛苦了。
謝飛見此,把手往身後背了背,安撫道:“沒事兒的,看著嚴重,其實一點都不疼的。最近廠裏缺人打磨零件,其他的研究員年紀都大了,眼神不如我好,所以我就多做了些,過幾個月就好了。”
剛好走進大棚附近,陳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和門口的兵說了一聲,進去摘了些黃瓜、番茄以及青菜,脫下罩衣包了一小包。
謝飛想要接過來,被她閃身避開了:“不重,我拿著吧。你那手待會兒回去了,燒壺熱水好好泡一泡,我有趙霽給的蛤蜊油,待會兒厚厚的塗一層,這麽大的口子可不行。”
謝飛聞言笑了:“我從縣裏回來的時候,供銷社剛好到了貨,買了好幾瓶雪花膏,售貨員說比蛤蜊油好用。”
“雪花膏貴啊,而且那東西在城裏用還行,到了這西北戈壁灘上,又顯得太過輕薄了,不比蛤蜊油滋潤。”
“那我買錯了?”
陳昭了解謝飛的性子,向來對這些是絲毫不關心的,安慰他道:“沒買錯,多塗一點就好了。而且也可以去跟營地的軍嫂們換,一瓶雪花膏能換好幾瓶蛤蜊油呢,搶手得很。”
謝飛沒吭聲,半晌才說道:“阿昭,你錢不夠用嗎,為什麽要去跟人換?”
謝飛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當初脫口而出的假結婚,是想要解決陳昭的燃眉之急,當然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著離她近一些。
可是究其根本,謝飛是想陳昭過得好,開心自在,快活無憂。
謝飛見過兩個陳昭,一個是都市白領,在高樓大廈間忙忙碌碌,渾身充滿活力。一個是亂世舞女,於生死危機中殺伐決斷,動輒便是驚天巨變。
可是眼前這個呢,在這大戈壁灘上種地,難道會是陳昭喜歡的嗎?
她本來有個光輝燦爛的人生,哪怕是留在當初的學校裏頭呢,總不會差了的。可就因為謝飛的一點點私心,被半強迫的帶到了這個軍區裏頭,過著這樣的生活。
陳昭看他自責的樣子,心中又是好笑又是好氣,沒忍住瞪了他一眼,腳步飛快的走到了前頭。
謝飛完全不理解對方為何生氣,但還是好脾氣地跟上陳昭,兩人一路無話回了家。
路過一樓的時候,謝飛從一位軍屬阿姨家裏,拿出了自己的行禮。陳昭給了對方一個西紅柿,一把青菜做謝禮,兩人這才結伴上了樓。
待到進了家門,陳昭把爐子捅開燒著水,這才轉身衝著謝飛說道:“你坐下,咱們倆好好談談。”
謝飛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板凳上,活像是被政委訓話。
陳昭的臉板不住了,噗嗤笑了出來:“謝將軍不用這麽害怕,我又不是什麽審訊人員,要對你嚴刑逼供。”
謝飛訥訥道:“我見你生氣了……”
“我會吃人?生個氣就把你嚇成這樣?”
謝飛連連擺手:“不是不是,是我自己做錯了事情,說錯了話。”
陳昭眉頭稍挑,故意捉弄他道:“那你說說,你錯在哪兒了?”
謝飛愣住了,撓了半天頭,這才試探性的說道:“我不該在外頭說這些?”
“不對。”
“呃,我不該買雪花膏,應該買蛤蜊油?”
“……”
陳昭無言以對,忍不住大大翻了個白眼:“謝飛,你是不是傻!”
謝飛驚呆了,他和陳昭認識幾十年,這還是對方第一次衝他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