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慈善機構曾經發起了一次募捐活動,在募捐信上,慈善機構提到了某地的災情:水災已經導致20萬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其中10萬人被迫遷移。受災群眾正麵臨糧食短缺、飲用水短缺、帳篷和生活用品短缺等問題……
當這封募捐信發布出去之後,隻募集到了700多萬元的善款,無疑是杯水車薪。為什麽麵對那麽大的災情,所籌集到的善款卻隻有這麽少呢,是不是大家都根本沒關注這條信息呢?
慈善機構的負責人很快發現了問題的所在,於是發起了第二封募捐信,這一次,他提到了一個小女孩:進入災區之後,攝製組拍攝到了一位在洪災中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艾,由於沒有足夠的食物和帳篷,小艾吃完兩塊餅幹後,非常疲憊地趴在爺爺的肩上,眼角的淚珠還在。而直到昨天晚上小艾還睡在半山腰的舊牛棚裏,身上隻蓋著爺爺的一件外套……
令人意外的是,在短短一天之內捐款總數就突破了2億。
相對於災區的災情,小艾的故事不過是這一次災難中的一個細節而已,但是這個細節卻比整個大背景更具有說服力。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說過:“如果我看到的是人群,我絕不會有行動;如果我看到的是個人,我就會。”在這裏所謂群體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一個故事中的大背景,而個人則是具體的現象,比較貼近生活,因此更容易引起關注,加上細節的刻畫和描述,自然能夠吸引眼球。
所以講故事的人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關注,那麽盡量避免宏大的敘事,因為故事的架構拓展得越大,越是不容易把故事說圓滿。很多出色的曆史小說家並不會一開始就設定一個宏大的敘事模式,而是從一個小細節或者從一個小的橫截麵開始描述,這樣比宏大的敘事風格更加吸引人。
好的故事常常注重對細節的把握和挖掘,會重點對某些突出的生活界麵和細節進行刻畫。細節問題關乎對現實場景的重現,而現實場景的重現有助於聽眾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內容、環境以及相應的心理狀態,並產生代入感,這樣就容易打動和吸引聽眾。從某個方麵來說細節就是證據,一件事越是描述得仔細,就越容易產生說服力。
詹姆是一家電子科技公司的員工,這家科技公司與M公司有過短暫的合作。後來詹姆離開了這家公司,並直接跳槽到M公司就業。在麵試的時候,M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讓他做自我介紹,結果詹姆講述了自己的工作經曆,並提到了一件事:自己曾幫助一家客戶公司的營業額在幾個月內提升了160%。
這樣的數據無疑是驚人的,M公司的負責人自然表示難以相信,他漫不經心地聽著詹姆的故事,質疑詹姆在說謊。當談完自己的故事之後,詹姆笑著補充說:“那家客戶公司正是貴公司,而我記得當初和你們的老總也是在這個辦公室裏進行業務談判的,時間是2009年4月21日,如果我沒有記錯,雙方一開始分歧很大,但是在他親自給我泡了一杯咖啡後,一切變得更順暢了。”
對於現實場景的描述,往往會給聽眾製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聽眾更容易產生聯想,將自己聽到的故事聯係到這個場景中。在這個時候,故事裏的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已經被打破,故事中的世界和聽眾聽到故事後所想象的世界是一致的,這也是聽眾容易被打動的原因。
注重細節描述可以讓聽眾產生一個比較一致的畫麵,並進入比較一致的情節當中,這樣有助於限製不同的聽眾產生隨意的思考,從而達到統一聽眾思維的作用。試想一下,如果講故事的人隻說了一個大概的故事,那麽聽眾對於故事情節的推敲就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這樣就導致一個故事被不同的人解讀成不同的意思。一旦出現不同的思維和想法,也就意味著互動交流的失敗,想要製造群體影響力的可能性也就會降低。
而為了打造細節,可以從多方麵入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確保故事的各個基本要素都準確,即準確告知他人發生了什麽事,什麽時候發生的,在哪裏發生的,參與者都有誰,具體的經過是怎樣的,以及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就像“2009年,我在上海幫助張亦生先生完成了產品設計工作”,與“在很多年前,我曾在外地幫人做了設計工作”相比,前者由於提供了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地點、具體的人物,因此總體上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基本的信息越是準確、詳細,就越容易贏得信任,因此講故事的人還可以多使用一些具體指示的詞,而少用一些抽象的詞匯進行表述。比如在描述自己很優秀的時候,不要籠統地說“一直以來我都很優秀”或者“我始終位於團隊成員的前列”,而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給出具體的說法:“我在團隊內部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或者“我的排名一直都處於團隊的前兩位”。
此外,多增加一些描述性的語言同樣可以突出故事中的細節,讓故事變得更加生動可信。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講故事的人來說,既需要把握細節,同時也需要大局觀,他們需要從一大堆信息中找到內在聯係,從而梳理出一條完整的故事邏輯,並將整個故事的重要信息串聯起來。正因為如此,在進入故事線之前,有必要將所有相關的信息都“平鋪”出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