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情於理或者是為了日後的前程,必定是要和此人打好關係的。

很快就到了第1批麥子收割的季節了。

“叔叔小心著些,可別把小魚兒給踩了。”

稻田裏,秦小雨站在田埂上指揮著。

“喲,秦家二叔也來收稻子了?”

旁邊那幾片田地裏的人兒熱情的打著招呼。

但更多的是說一些風涼話。

“我說明水啊,你們也就別由著小丫頭胡來了,看這半年的,你們水田裏的稻子這麽少,就算賣也值不了幾文錢,再說了,再過個五六年可就到了年紀了,我那孫子在鎮上找了個飯館夥計行當,一個月可有500文錢……”

村頭的趙老婆子特地從她自家的稻田中走過來嘲笑著,並且還想讓秦小雨當她的孫媳婦。

“這自然是我秦家的事,再說了,隻要是我們小雨高興,幹什麽事情都可以,別說一畝地了,就算是我請假,那20畝地都收回來給她玩樂,我們都高興,不過趙大神家可沒有這麽多的田地供我們小雨揮霍吧?”

秦明水說罷便不理她了。

“哎呀,原來是趙奶奶呀,你這是在說什麽呢這麽高興?”秦小雨水手從水田中撈起一條巴掌大的小魚。

“趙奶奶,你看我養的魚都長這麽大了呢!我聽奶奶說你家種稻子的那5畝地中有一畝是我家的,請問你今年的租金交了嗎?”

“可否偷偷的給小雨呢?小雨想拿去買糖葫蘆吃。”

秦小雨滿臉笑意的說著。

也不知道這老人家有什麽臉過來,秦家20畝地當中有一畝地就是租給趙家。

但是這麽多年了,趙家從來沒有付過租金,並且在這個村裏,逢人就說她家和秦家的關係有多好之類的話。

黃氏也隻不過是看在這趙婆子可憐,子孫都好賭不成氣候,這才沒問他拿租金,沒想到趙大娘把他們全家當成了金主,甚至都把主意打到她這個孩子身上了。

秦小雨冷哼著,按照這個身份再過個五六年也才十三四歲左右,這不純屬是害人嗎?

再說趙婆子的孫子,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這相差了將近20歲,早年一直在家中啃老,並且出了名的臭脾氣,經常毆打長輩,最近聽說去鎮上找工作了,也真好意思開口。

就這樣,秦小雨一直跟著黃氏學習這個世界的商道,並且把自己的零花錢全都給李大春買了毛筆還有寫字的竹簡,讓他繼續裝成傻子,整天躲在房中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統統寫下來。

畢竟在這個世界久了,還裝成傻子不透露自己的才華,保不準會忘記自己所學,還是一邊回憶一邊寫下來,這樣才可以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很快就到了可以收魚苗的日子了。

秦家人口多,平日裏吃不完的剩飯,通通拿到水田裏喂了魚,再加上這裏的土質肥沃,魚也長得肥了。

秦小雨指揮著秦明山把引流的水道一頭給堵了,又在農田的另一邊挖了一條放水道,口子連通時,用一層薄紗當著,防止魚兒跑了。

黃氏特地應允秦小雨,這一天秦家的小攤子暫時不出攤,所有人都到水田裏割稻子撈魚。

看到秦家這麽大的陣仗,村裏頭的人也紛紛圍觀。

大家都不敢相信這些魚兒長得如此好。

隔壁農田的馬大爺拄著拐杖走過來。

“小雨啊,聽說這都是你的主意,爺爺我從小看小雨就聰明……”

秦小雨禮貌的問聲好,安靜的聽著他誇讚了一大堆的話。

終於,馬大爺話題一轉,看向了黃氏:“弟妹啊,你看咱倆家的農田離得這麽近,要不也帶帶我家唄,你家兩個兒子在外頭要出攤,我家三個兒子到時候也好互相幫襯著你們些。”

哦吼,這不就是加盟的意思嗎?秦小雨眼珠子滴流轉。

“這可得問過小雨的意見,我秦家的田地可全部都給小雨了,這些事情我們自是不懂。”黃氏笑了笑。

秦小雨昨夜晚上便找黃氏算了一筆賬。

黃氏看到這水田的收成這麽好後,聽了秦小雨的話,將那20畝田地全都改造,收入可比那幾個小攤子賺的多。

這話一出在旁邊看著,鬧得大家夥可都愣了。

難不成秦家都聽這女娃娃的意見麽?馬大爺一把年紀了,難不成還得求這女娃娃?

“我說嫂子啊,這女娃娃能主得了什麽事?這不純屬胡鬧嗎?”顧大娘在一旁哼哼著,她向來看秦家不順眼。

秦小雨撇了她一眼。

“馬大爺先不要急,這幾天把魚賣了後,我們還要將20畝地全都收回來。”

“有些離河道遠的,我還會做采水風車,根本就不用每天來來回回的跑,在河邊踩踩踏板,水自然會引到水田……”

“大家想和秦家一起幹的都可以報個名,我可以把設計圖分給大家,並且大家的農田還得需要經過一些處理。”

“願意加入秦家一起水田改造的,每年需要出收入的10%給我秦家,當然如果賠了,那我秦家可不負責。”

“如果大家不放心,就把手中的良田直接賣給我秦家,每畝田五兩銀子,並且當我秦家的夥計,每個月按照大家所幹的活,給大家發放月錢,多勞多得,這樣收入都會很穩定。”

秦小雨話一開口,大家都討論了起來。

確實,一般村裏人隻有在稻子成熟後才能收一筆錢,賣的好一畝稻子有一千文錢,賣的不好隻有四五百文錢,一筆錢吃半年,基本上有一餐沒一餐。

五兩銀子對於村中的人家,省吃儉用可以過活十幾年呢。

更何況還能當勞力,拿點月錢。

“大家夥也可以回家商量商量,如果能拿得定主意的,現在就可以報個名,明天拿著地契來秦家領銀子。”

秦小雨早就將此事算計好了,村裏的兩大戶就是秦家和李家,秦家不包括這塊小田還有二十畝地,李家十五畝,其他村民加起來差不多隻有十幾畝,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會將自家那一兩畝地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