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英明。”張皓言老老實實的回答, “學生原本寫的是‘終日所言,非有及於義也。幽僻之說, 僅為小慧之所流, 而彼且津津矣。’先生說,孟子他老人家善辯,學生這麽寫語氣太弱,給改成了‘拘於小慧,何津津之有哉?!’且讓學生回去好好揣摩這兩句話的不同, 學生確實覺得,還是先生改過之後的好些。”
“確實如此。”周知府點了點頭, “俗話說‘人如其文’我一看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是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你被取中了!”
說罷,他看了一眼垂頭喪氣坐在一旁的張皓方,又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本來我們為朝廷取士, 取的不僅僅是學問, 也是人品, 所謂是非、羞恥、善惡之心都沒有的學生,本官是不會取他的!”
隨即他起身吩咐道:“放頭牌吧!”
……
“寶兒, 知府大人真的讓你當場作詩了?”張皓春看著一年未見的張皓文,發覺自己印象中那個圓圓潤潤,粉雕玉琢的小娃兒已經長成了沉穩健壯的少年,不僅心中也有些感慨, 她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要是自己肚裏的娃兒像寶兒這麽好看就好了,可惜她沒有遺傳到張傳榮出眾的相貌,陳擇梁也隻是五官端正……不過,看著坐在自己身邊一臉笑容,精壯能幹的夫婿,張皓春心裏已經很滿足了。
“哎,也沒什麽,大概我年紀太小,知縣不敢直接取中我的文章,想讓別的考生心服口服吧。對了,大姐,你……你這麽大的喜事,怎麽不告訴家裏一聲呢?”張皓文看著張皓春隆起的腹部,在一旁問道。
“我早說了要告訴爹娘的,可皓春非說娘要是知道了,肯定要來照顧她,那皓廣怎麽辦?她不想讓娘為難,所以我專門買了兩個使喚丫頭,還請了個燒火做飯的婆子,在家裏專門伺候你大姐,你還算滿意嗎,東家?”陳擇梁開玩笑的問道。
張傳榮也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自己的外孫或者外孫女再過幾個月就要降生了,看看自己的長女皓春眼看就為人母,而寶兒已經過了府試,雖然消息還沒有正式公布,但他童生的身份是跑不了的了。張傳榮一時激動,眼眶竟然有些濕潤。
“這就是你所說的驚喜嗎?”張皓文問道,憑他對陳擇梁的了解,雖然皓春懷孕確實是件大事,但暫時先不告訴家裏是皓春的決定,陳擇梁肯定還有別的消息要告訴他們。
“嗬嗬,皓文,你不是說過,讓我給你留意一下府城的宅子嗎?”陳擇梁終於開了口,“我和你大姐算著,你這次過了府試,是不是就要到城裏來讀書,備考道試了?所以我倆打從去年就開始合計這事兒,已經看好了一處宅子,就等你來拍板了!”
“真的?!”張皓文這幾個月全身心的投入在縣試、府試裏,根本沒機會想這麽多。但是他心裏也很清楚,韓景春這個夫子恐怕是做不長的。明年不光要考道試,還是“大比之年”所謂“大比”就是鄉試,考舉人。韓景春最近一年來除了幫他們準備考童子試之外,自己也一直在準備明年的鄉試,張皓文衷心希望自己的老師能夠離開天賜村,把他的滿腔才學和一片熱忱用在治世安民上。
況且,道試和縣試、府試不同,除了兩篇四書文之外,還要考一篇五經文,這就意味著,他必須要開始選擇自己的本經了。
韓景春的本經是《詩經》,這也是附近的考生首選的本經,但是張皓文對《詩經》興趣不大,他想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被禁錮在唯一的選項上。
“唉喲……擇梁,這宅子……得多少銀子呀?”張皓文隨著張傳榮、陳擇梁和陳擇梁手下幾個得力的夥計一起走進了一條寬敞而安靜的巷子,在巷子盡頭,安靜的聳立著一座磚雕門樓,張皓文上前仔細打
量了一番,見這門樓雖然不大,但雕鏤精巧,雅致而秀麗。陳擇梁命人打開大門,一進院子張傳榮就忍不住感歎起來:“這兩邊還有回廊呢,院子後頭是……?”
“這是三進的院子。”陳擇梁帶來的房牙子恭恭敬敬在一旁介紹道:“這一進院子不過是個外院,您身後這是一溜倒座房,老爺您住的正房在後頭,過了這垂花門就是了。”
這是外院?張傳榮有點驚訝,家前兩年新蓋的院子在他眼裏已經夠氣派的了,當年王老大家裏頭蓋房他也去了,比自己家現在的院子還差的遠哩,誰知道這瓊山城裏頭的房子竟然還有這麽多講究呀!看著外院,那可比當初張家蓋的房子的主院小不了多少呢……雖然不會在房牙子麵前流露出自己的想法,他還是頗有感慨的搖了搖頭。
張皓文不用多看,一瞧就對這新宅子非常喜歡。這宅子從外麵一看不顯山不露水,裏麵空間卻非常寬闊,正是張皓文心目中理想的住處。陳擇梁也看出了張皓文眼中的滿意,對他說道:“寶兒,這房子最裏頭是個花園,雖然不大,但一直有人精心打點的。對了,還有個跨院……”
“跨院?”張皓文有些奇怪,抬頭往一旁看去,院牆的另一邊鬱鬱蔥蔥,和眼前高大的樹木遙相呼應,張皓文心中一喜,問道:“你和大姐住隔壁?!”
“哎呀,還是寶兒聰明呀,我剛才特意沒說,等待會兒你們看著那跨院的時候就知道了,哈哈。”陳擇梁說到這兒,還是有些掩飾不住的得意:“寶兒,要買座宅子不難,府城裏頭官宦商賈來來往往的,經常有人賣宅,但這有花園,又兩間臨著帶跨院的嘛……誰要是能找到第二個,我倒是要佩服他了!走呀,咱們在這兒待著幹嘛,我帶你去瞧瞧!”
其餘的人都被陳擇梁打發著陪張傳榮去了,張皓文並排走著,張皓文問道:“這兩棟宅子,花了多少銀子?”
陳擇梁嘴角一挑,道:“買的早不如買的巧呀,我打聽也打聽了小半年了,早就知道就這麽一處三進的宅子,至少也的三四百兩,不如這個大,也不如這個僻靜。這兩座宅子原先就是知府老爺府衙裏頭郭同知住的,他家裏頭人口多,便把隔壁宅子也買下來了,做了這個跨院,前兩年平定了黎人,他也算是有功,調到別處做知州去了,如今在那邊安頓妥當,就要轉手賣這宅子,可他這宅子兩座通著,一時間不好賣,他在那裏又急等著用銀子,還是周知府托我幫忙打聽的呢!我帶人來一看,這還要賣給誰呢?!咱們兩家住最合適了!”
“原來如此。”張皓文點了點頭,陳擇梁說的沒錯,這宅子兩棟一起買太貴,單買一棟又要找人費力去修牆,對一般的人來說怎麽都不合算,所以很少有人問津,倒是便宜了張皓文他們了。
“他找人傳話來說要七百五十兩銀子,說是當時四百多兩一座買的,他還要虧錢。我瞧著確實值這個錢,就跟他還到六百八十兩,他同意了。”陳擇梁終於把價錢說了出來。
張皓文啞然失笑,還到六百八,這數字可真吉利,看來古人也講究這個。不錯,眼前的小花園芳香陣陣,綠葉蔭蔭,將來皓廣、皓春和陳擇梁的孩子在這兒乘涼玩耍,李氏和兩個姐姐在一旁有說有笑,想想這些場景,張皓文就覺得滿心溫暖,雖然離開了天賜村,但親人們團聚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呀,說到底,自己拚死拚活考科舉,做生意的初衷,還就不是為了讓家人們過的原來越好,再也不會為吃穿用度發愁了嗎!想到一家人歡欣的笑臉,張皓文對搬到瓊山之後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不過,想起周知府在府試的時候對待自己還有兩個哥哥的態度,還有四處聽到的那些風言風語,張皓文找了個僻靜的地方坐下,問陳擇梁道:“姐夫,你方才說郭同知升官調到別處去了,周知府呢?”
陳擇梁起身在院裏走了走,小聲道:“聽說艾巡撫也替他報了功的,但因黎人剛平,還需要人在這裏坐鎮,朝廷為他加了幾個虛銜,估計這兩年也要調走了。”
“那……會不會對咱們的布匹生意有什麽影響呢?”張皓文問道,“我看你這兩月送來的賬本,咱們的生意好像越做越大了,這雖說是個好事,但咱們如今根基還不牢固,主要就是靠著周知府幫咱們周旋一二,不知道其他的布商那裏有沒有什麽怨言?”
“嗯……這個,”陳擇梁道:“做生意嘛,本來就是看誰物美價廉,因為咱們的布都是自己產的,從金雞嶺運來,一匹匹織的緊密光滑,比他們的白布更受歡迎,所以不但市舶司劉老內相那裏一直從咱們這邊訂布,瓊中幾個縣的布行也都開始找咱們供貨了。廣茂的掌櫃找我談過兩次,但他們自己不肯壓低價格,又嫌咱們賣的便宜,嗬嗬,難道讓咱們抬高價格迎合他們?哪裏有這麽好的事?”
張皓文聽罷,皺起了眉頭:“這個……廣茂布行是最開始幫咱們銷布的鋪子,也算是咱的老東家了,能讓利就讓一點吧,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我看咱們上個月四千五百兩淨利也不少了,瓊州的生意,不行就讓一些給他們吧。生產太多,金雞嶺那邊供貨也是個問題。”
“這倒是。”陳擇梁點了點頭,“但咱們可以再在天賜村附近招人織布呀,織機再做幾台就是了。寶兒,有錢幹嘛不賺呢,再說,等到了夏天海上動不動就刮台風,不趁著現在多賺點,後麵幾個月能賺多少可不好說。”
“讓我再想想吧。”這是張皓文第一次和陳擇梁的意見產生分歧,這更讓張皓文覺得,自己有必要快點搬到瓊州,好好的和陳擇梁一起商量商量他們下一步賺錢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