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爺子這輩子經曆這麽多,也是有些見識的,深知一家子人要想團結起來一道過好日子,關鍵在於心齊不齊,借著他們老兩口當父母的權威把孩子們綁在一起,是沒有用的,所以,早在前兩年周三全剛成親之後,便在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的見證下,給三個孩子分了家。

當然,因著時下是按戶籍分派勞役的,三家各出一個壯丁自然不如一家出一個壯丁來得劃算,因而,三家實際上在官府登記的戶籍中仍舊屬於一家,說是分家,也不過是把家裏的田地財產什麽的做了分割,頗有些“分產不分家”的意思,此後,各房除了年底上交給二老一筆“養老錢”以外,其餘的所得都可以歸入自己房中。

家裏本來隻有一輛板車,分給了大房,分家以後為了方便,二房三房也各自找人打了一輛板車,因而,已經在村東頭等候一會兒了的村人便見到周家人推著三輛板車走來,板車上麵堆放著的除了糧食,還有女眷們收拾整理出來的數個大包裹,摞在車上看上去滿滿當當的。

周大新和周長寧合力推了一輛,周二柱和其妻楊氏合力推著一輛,周三全心疼媳婦兒,又自認為有一把子力氣,便獨自一人推著一輛板車,不過,除了周家老兩口,其他人手中也沒有閑著,都力所能及地拎著各個包裹,沒辦法,農家人精打細算地過活日子已經習慣了,到了要逃荒的時候,總覺得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的,便隻好都帶上了。

村人性格多保守些,總還心懷著些許僥幸,覺得萬一呢,萬一王爺就是不屑於和他們這些市井小民計較呢,因而,能夠下定決心和周家一起逃荒的自然心性也要更加果敢勇毅些。

周長寧在這群人當中一眼便瞧見了熟悉的麵孔,不是別人,正是將他的計劃完美執行了的楊永康,在他的身邊,還站著一個半大少年,臉上還帶著青澀。

不必多說,這小少年便是楊永康的兒子了,許是還未發育,少年的個子不算高,身板瞧上去有些瘦弱,白皙的臉上可以瞧見眼周處微微泛紅,興許是哭過了,畢竟,與之相依為命的父親突然被兵丁帶走了,往後連生死也無法知曉,還沒經曆過太大挫折的孩子自然會覺得天塌下來了一般,周長寧也完全能夠理解。

當然,周長寧以這般“長輩式”的心態打量那個孩子的時候,似乎忘記了,在旁人的眼裏,他自己也還算得上是個孩子呢,這般大人姿態,倒叫一群人心中不免覺得好笑,如同苦中作樂一般,心情似乎也在悄然之間放輕鬆了些許。

“五叔,我們這群人也都沒什麽見識,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黎縣了,咱們接下來往哪裏走?你說,我們都聽你的。”說話的是周大新的一位堂兄,平日裏在村中名聲很好,人也很是精明能幹。

不言而喻,一筆寫不出來兩個“周”字,同為周氏族人,這麽多年下來,對周老爺子的信任自然非一般人能比,現下站在這兒的,除了楊家這一戶外姓,其他四戶人家都是姓周的,而周老爺子在他們那一輩恰好行五,所以才有了“五叔”“五伯”這樣的稱呼。

具體該怎麽走早在家中的時候周老爺子就已經在心裏盤算過了,現下便果斷地道:“走小路繞到山後麵,有一條小路是直接通向桐鄉鎮的,那是往東邊去的方向,我們不進鎮子,從外麵繞開,就能到去往東陽郡的官道上了,雖然這條路費時間了些,但是不必穿行兩位王爺交戰的區域,之後如果東陽郡足夠安定的話,我們就先在那裏落腳,再看之後戰局變化。”

周老爺子在隊伍中無疑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他自然得表現出對前路信心滿滿的模樣,不過,他也同樣留了個心眼兒,沒有說自家計劃的最終目的地是南下,畢竟,總要給眾人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目標嘛。

聞言,族人們心下大定,見到此番情形,知曉個中內情的周家人自然也就心照不宣地沒有說什麽“大煞風景”的話。

不過,還有一事未曾解決,在眾人的注視下,周長寧站出來朗聲道:“諸位叔伯,我們這一路上還不知道會遇到些什麽困難,早上咱們繳獲的那十柄佩刀都在這裏了,尚有餘力的叔伯可以過來領取一把刀,佩在腰間,萬一有匪類劫道或者遇上了心懷歹意之人,好歹有個反抗之力,不至於束手無策。”

從一開始,這十柄刀就沒有離開過周長寧的視線,雖然沒有真正經曆過逃荒的情景,可他從來不介意把人心揣測得更糟糕些,武器這種東西,在亂世之中就代表著保命的能力,不管怎麽樣都不可能嫌多的。

而之所以是周長寧自己站出來,而不是由周大新“代勞”,一自然是出於周老爺子的默許,二來嘛,是因著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他需要在隊伍中有一定的話語權。

古人常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哪怕周長寧此前已經中了童生,可是族人對他的印象仍舊停留在“一個會讀書的後輩”上,並未將他真正當做能夠頂立門戶的人看待,因此,周長寧才說出了這番話。

自然,哪怕周長寧不說,在場的眾人也並非傻子,曉得在逃荒的途中什麽樣的可能都會有,當下,除非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哪怕遇上歹人也不一定有那份勇氣提刀迎上,剩下的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一個人來領了佩刀。

周家自然是剩到了最後,看著僅剩下的兩柄刀,周二柱和周三全對視一眼,最終還是周三全拿了一把,而等到周大新準備去拿刀的時候,卻是周長寧阻止了他,徑自把最後一柄刀佩在了自己的腰間。

不好過多耽擱眾人的時間,周大新盡管詫異,卻沒有多說什麽,似乎是默認了自家兒子的舉動一般。

萬事俱備,一行人也不再耽誤時間,沿著小路向著山後的方向走去,雖然村人平時進後山都是直接走山裏的那條路,可是他們眼下是要逃兵役,還不知道以後什麽時候才能再返回故土呢,自然是把家裏能帶上的、可能會用得到的東西全部都帶上了,山路崎嶇,推著板車走山路不僅更加費力,也會憑白耽擱了趕路的功夫。

而他們現在走的這條小路則不同,盡管同樣是泥土鋪就的,甚至還比山路多繞了一截子,但隻要不下雨,還是要比那條山路平坦好走得多,二者權衡之下,自然還是以小路為最優選擇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