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人的行動力大抵是一脈相承的吧, 次日一早,周長寧便和周二柱夫妻倆一道去了雜貨鋪,那裏, 鋪子的掌櫃已經在等著了, 旁邊還有一個周長寧未曾見過的中年男子,想來便是這間鋪子的房主吧。

做生意嘛,就是要盡量減少自己的成本, 這樣, 即使賣出的貨物價格不變,自己的利潤也能有所增加,周二柱夫妻倆暫時還學不會這一點不要緊,周長寧可沒什麽讀書人的包袱, 很是自在地為他們夫妻演示了一番真實事例, 誰讓這間鋪子的掌櫃著急要回老家呢?

於是乎,周二柱夫妻倆麵不改色,心底卻是目瞪口呆地看著往日這個文質彬彬、充滿讀書人氣節的侄子一點一點地砍價,將鋪子的租金以及剩下的一半貨物談到了一個比他們預想中要稍微低一些的價格。

他們夫妻倆也不是沒有過過苦日子的人,自然知曉什麽叫做“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 所以, 見著周長寧這樣,心裏並沒有什麽負擔不說,反倒覺得, 他此番從周家村出來, 確實是肉眼可見地長大懂事了許多。

談好了價格,去官府裏走了官契, 這間雜貨鋪自此也就暫時地歸屬於周家二房了, 盡管由於掌櫃的近日還有許多雜事, 沒有多餘時間來打掃清理這家即將不要了的鋪子,裏麵的貨物堆得也很是淩亂,可是在周二柱夫妻倆眼裏,這間甚至讓他們有些無處下腳的鋪子卻是再可愛不過的了,此後,這便是他們一家人生計的來源了。

說句實在話,自從到了東陽郡的這些日子以來,周二柱好歹還能去碼頭上做活,掙下幾個銀錢,可是楊氏不同,她本就不習慣無所事事的日子,往日還在周家村的時候,也是會同周二柱一道下地的,現下可好,一家子四張嘴,全指望著周二柱每日帶回來的那些個銅板呢,郡城的東西價格自然要比青石鎮上的貴上兩成,過慣了精打細算日子的楊氏隻覺自家這是在坐吃山空,一天比一天焦慮。

可是,有了鋪子就不一樣了,不說每日能夠掙到的銀錢怎麽著也比在碼頭上做工強,最起碼,楊氏終於找到自己能做的活了,也就不用整日悶在家裏頭,東想西想的。

見他們夫妻倆對這間鋪子很是滿意的樣子,周長寧也就放下了一顆心,開始幫著一道打掃起鋪子來,鋪子早日清掃幹淨,再把貨物都擺上,也就能早日開張掙錢了。

三人都不是會叫苦連天的性子,更何況,在賺錢這件事情上,周二柱夫妻倆更是會投以百分之一百的熱情,至於周長寧嘛,左右是自家二叔,總不能指望著二叔家的另一個男丁——才五歲多的周長平來幫忙吧,所以,自然是秉持著親戚間互相幫助的心理,承擔下來了一部分活計。

等到天色將晚,也該回家吃飯的時候,這間鋪子最起碼已經被他們清理過了一多半,包括貨物當中有些由於進貨時間太長被遺忘了而有些發黴變質的東西,也一並都被清理了出來,至於鋪子後麵的那個小院子,一時之間倒是不必著急。

事先周老太太已經專程囑咐過了,二房在鋪子裏忙活一天,家裏又隻剩下兩個孩子,若是周儀霜還要兼顧做飯的話,難免會有看顧不到周長平的時候,所以,這幾日便留二房在大房這邊吃飯了。

說句實在話,林氏倒是不會吝嗇於二房一家四口吃的那點兒糧食,左右自家兒子有出息,她這個當娘的還是得有點兒格局在的,她隻是有些不滿,從小自己和周大新做爹娘的都沒怎麽使喚過兒子,現下兒子卻眼巴巴地跑去給二房當勞力去了,說到底,還是當娘的那份兒心疼的心理占了上風。

隻是,林氏更是知曉,無論是二房還是三房都是好相處的,兩個妯娌也不是什麽壞人,周大新和周長寧父子倆更是格外孝順,罷了,兒子自己都沒有什麽意見,她一個人勢單力薄的,何必出言去做這個惡人呢?因此,這點兒意見不過是在心裏頭冒出來了一小會兒,很快便被林氏自己又給掐滅了。

飯桌上,稍稍有所察覺的周老太太也不由得在心底裏鬆了一口氣,幸好,三個兒媳婦都不是那等愛攪事情的人,她和老頭子終歸還是要跟著大房過日子的,林氏自己就能想開,倒是免去了她再去私下裏安撫的功夫。

至於周三全夫妻倆,接下來的這幾日也並未清閑著,既然已經決定好要做什麽生意了,那便要開始行動起來,否則,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說說而已,難不成還指望著別人眼巴巴地把銀子送到自己家來啊?

周老爺子給的銀子剛一到位,周三全便買石磨回來安在了自家院子裏,他不懂怎麽挑驢子,為此,還專程買了份兒點心去了族人中曾養過驢子的一家,請人家陪自己去挑一頭驢子,都是同族的人,還是比較好說話的,因此,很是順利地挑了一頭健康的小驢。

此外,驢子要吃的草料以及收購黃豆的事情都被他提上了日程,想起那天過後周長寧順嘴提過一句黃豆、綠豆還可以拿來發豆芽,便順道也買了些綠豆。

至於做豆腐需要用的模具,自然是去附近的一家木工鋪子買的,為了照顧自家二哥的生意,還特意推遲了幾天,等到周二柱去進了一趟貨回來,這才去二哥家新開的雜貨鋪買了幾個需要用到的木桶、木盆、碗等等之類的用具。

二房、三房都有事做,周大新隻能和同族的幾個堂兄弟一道去碼頭,跟管事說了一聲自己兄弟三人找到活計了,以後就再也不來了,拿了剩下的工錢,這才回了周家,在家裏麵難得地歇息了幾天,隻不過,或許他天生就是個閑不住的性子,又或許是在老爺子整天盯著的目光下有些不自在,總之,明明是盼望已久的“享清福”的日子,他卻覺得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兒。

也幸好,雜貨鋪裏,秉持著人多力量大的原則,鋪子很快便收拾一新了,雖然並未重新裝修,但是楊氏卻是個細致人,恨不得用抹布將櫃台都擦得發亮,另外,周長寧也專程提了建議,給每樣貨物上用標簽標注好價格,用文字寫好之後,為了方便更多不識字的人,在下麵繼續用圓圈代表價格,一個圓圈便是一個銅板。

這樣一來,既能讓進來買東西的人一眼就知道某樣貨物的具體價格,省去了一樣一樣問價的功夫,也能避免忙起來的時候,由於人太多忘記某樣貨物的價格而計算失誤,也算是兩全其美了。

思考過後,周二柱也承認,這個法子雖然還有些不起眼的缺陷,比如還是有些人就連數數都不會,但是瑕不掩瑜,總體上來說,還是很實用的,便采納了周長寧的這個法子,這樣一來,盡管還是原先那個雜貨鋪,經過這麽一番折騰,卻顯得與原先的鋪子大相徑庭起來了。

如此收拾好之後,也不必刻意去挑什麽好日子,周二柱夫妻倆便決定讓鋪子開張了,周大新這個被聘請來的掌櫃兼任賬房自然也該走馬上任了,看著周大新前幾天那種悠閑自在的日子,周二柱原先還有些不好意思呢,畢竟,五百文的工錢,那純粹是大哥為了幫他的忙又不願意他自覺虧欠了。

隻是,周二柱卻不知道的是,看著另外兩個兒子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而眼前這個長子卻是一副開始養老了的日子,周老爺子早就看長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了,所以,周大新哪兒會有半分抱怨呢?他早就巴不得遠離老爺子的“怒目而視”了。

這日一大早,周二柱夫妻倆和周大新便穿著自家箱子裏一直寶貝著沒穿過幾次的衣服,站在了雜貨鋪的門口,小小的雜貨鋪上麵的牌匾已經被換了過來,取了最簡單好記的“周家雜貨鋪”之名,牌匾上還難得地掛了兩根紅綢帶,一看便是新鋪子開業的樣子。

而周老爺子等人為了捧場,也早早地就站在了鋪子外麵,就連忙活著自家“事業”的周三全夫妻倆也暫時停下了手頭上的事情,一並跟著過來了,周家這麽多人圍在這裏,也就難免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同樣往這裏擠了過來。

眼看著人漸漸多了起來,周二柱點點頭,周大新便意會地點了鞭炮,劈裏啪啦的聲音一下子吸引來了更多的目光,鞭炮聲停下,周二柱暗自吸了一口氣,對上周老爺子沉穩卻仿佛更多的是肯定的目光,隻覺得心下大定,氣沉丹田,沉聲道:

“諸位,鄙人周二柱,是身後這間周家雜貨鋪的東家,今日小店開業,特此推出買東西滿一百文錢送價值五文錢的木梳一把的活動,隻限今日,還希望各位日後也能多多照顧小店生意!”

活動是周長寧跟著周二柱去進了一次貨後提出來的,白得的東西總是會更香一些,何況,木梳這種東西,別說女子有需求了,就連男子也同樣需要梳頭束發,可是,木質的梳齒又常容易斷,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種消耗品了,因此,在優惠活動還不常見的當下,這種活動難免會吸引眼球,也能為這家新開的雜貨鋪引來更多的關注。

隻要今日進店購買東西的顧客有五成能夠對這家鋪子有深刻印象,日後家裏缺東西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會想到周家雜貨鋪,那麽,這個活動就不算白費力氣,更何況,五文錢的木梳隻是對外的價格,從他們進貨的那家店鋪購買,隻花了三文錢一把。

至於以上那一番話,則是周二柱在知曉他作為鋪子的東家需要在今日說說話,這才冥思苦想出來的,在心底裏想了又想,改了又改,總算是說出了這一段自己覺得沒什麽問題的話。

前來捧場的周家人這個時候可不就派上用場了,帶頭鼓起掌來,圍觀的百姓自然也不會吝嗇於這一丁半點兒的善意,同樣鼓起掌來,一時之間,被遠遠擋在最外層的人群竟有些摸不著頭腦來,對裏麵的具體情形也是越發好奇了。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大家,欠的兩更會慢慢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