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朕已經想的很清楚了,在這個位置上,已經二十餘載,該享受的,我也享受了,我為大周奔波了一輩子,也想休息休息。”

皇上語重心長的說道:“太子很好,這半年來,我將政務慢慢的移交到他的身上,他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出色。”

“我相信,大周有他在,一定會更加的繁榮昌盛。”皇上的眼底透著期盼,太子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

“哼。”太後輕哼一聲,沒好氣的睨了他一眼:“哀家看你是為了寧妃吧?”

“母後這話我就不愛聽了。”皇上板著臉,斂容正色道:“我為大周奔忙了一輩子,眼看著半截身子都入了黃土了,母後還不得讓朕好好歇一歇?”

“那皇後怎麽辦?”太後問。

看皇上的意思,那是準備回村子裏養老。

他在竹丫頭生長的地方建了行宮,她是知曉的。

“太子登基後,那她便是太後了。”皇上想也不想的回答著,隨即熱情的邀請道:“母後,要不要隨朕去行宮住?我們也享受一段平凡而又普通的母子生活,如何?”

“我聽竹丫頭說,他們村子裏山好水好,行宮已經建的差不多了,那可真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皇上自己是很向往那地方的。

就連洛太醫在那裏呆了一段時間,也喜歡那裏,還時常和他說,那裏的吃食,有多麽多麽好呢!

還有那裏的魚蝦,多麽多麽的鮮嫩。

“那宮裏這一攤子事就不管了?你可別忘了,你宮裏還有嬪妃。”太後提醒著,她也挺向往的,小竹講的故事,可真好聽!

“宮裏自有皇後打理,那些嬪妃有生養的就去跟兒子,沒生養的便晉級為太妃,身份尊貴,多好。”皇帝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難的。

他從登基以來,去後宮就極少,要不是為了皇家開枝散葉,他連去都不想去。

“母後,您也辛苦一輩子了,正好,我們去行宮住,你若是住不慣,朕再著人送你回來。”皇上為了拐帶太後出宮,也是費盡了心思,道:“母後,您就不想看看大周的江山是如何美麗嗎?”

“想!”太後立刻同意了,她這一輩子困在宮牆裏,曾經以為,直到死,也就看著繁華的京都,既然皇帝這般熱情,那她就去行宮住住,就當作散心了。

萬一住的不舒服,她就回宮。

宮宴當天,禪位的消息傳出來,所有大臣一片嘩然,震驚卻又覺得意料之中。

這半年以來,皇上不怎麽理政事,就連上朝的時候,也大多都是太子在發言,皇帝坐在龍椅之上,就當一個吉祥物。

當時覺得奇怪,如今想來,也是皇上有退位的意思了。

“陸寒,你,你怎麽沒跟我說這個呢。”安竹一聽這話,便明白了,皇上爹肯定要陪著親娘的,說不準還會跟著他們回村子呢。

“驚喜嗎?”陸寒悄悄貼著她的耳畔說著,當初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他什麽話都沒說,就期盼著這一刻呢。

“驚喜。”安竹點頭。

“高興嗎?”陸寒又問。

安竹再次點頭:“當然高興了,好不容易找回親爹娘,我也不想和他們分開,之前我想總想著,回了村子之後,以後再來京都看爹娘就沒有這麽容易了,沒想到……”

皇上爹,真是愛娘呢!

那可是皇權,無上的權力,不知道多少人,為了這皇位,連命都不要了,可是皇上爹,為了娘,主動將皇位讓了出去,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娘應該很高興。”安竹想著。

寧素確實很高興,甚至於感動,這二十年的渾渾噩噩的,找到了女兒之後,寧素恨不得天天能陪在安竹的身邊。

可惜不行。

皇宮裏規矩多,她能時不時的出宮看看女兒,就已經是極大的恩賜了。

“皇上,我,我……”寧素激動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她撲到他的懷裏,眼淚吧嗒吧嗒的流。

“以後朕就不能再給你榮華富貴了。”皇上輕拍著她的後背。

寧素仰著頭,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就連胡子都有白的了,也不再像年輕時那般俊朗、年輕,帥氣,但在她的心裏,此時的皇上,依舊令她著迷。

“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哪怕是吃糠咽菜,我也覺得幸福。”寧素真心的說著,此時的她,好像回到了最初愛上他的時候,心怦怦的跳個不停。

皇上低頭,道:“那倒不會,以後我們住在行宮裏,若是興致來了,可以遊遍大周,如何?”

“嗯。”寧素點頭,眼底也愈發著對未來充滿了期盼。

……

皇後帶著各嬪妃到禦書房的時候,皇上直接給了大家兩個選擇,要麽跟著去行宮,待在村子裏,要麽當在皇宮,榮養天年。

皇後自是不用選,兒子登基,她就是太後了,在這個時候,她肯定是不會離開的。

至於其它的嬪妃,也明白了皇上的態度,她們都選擇留了下來,要麽就出宮跟兒子去封地。

皇上退位,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封了王爺,有封地。

皇權交替在皇上早有準備之下,平平穩穩的交了出去,安竹也有幸看到了一個盛大的場麵。

太子登基一個月之後,皇上,不,太上皇就準備帶著一家子前往崇平府了。

太後,如今的太皇太後,也是跟著她們一塊出發。

因著有兩個小孩子,一行人走的極慢。

陸母也跟著一塊回崇平府了,她喜歡村子裏,可不願意呆在京都,人都快發黴了,還是在家裏跟著翠香嫂子,秀紅嫂子在一塊聊天舒服呢。

寧老夫人和寧初,也跟著一塊去村子裏了。

寧初的年紀,早已經過了科考的年紀了,腿好不容易好了,寧初依舊像在碧海一樣經商,隻不過,如今他能親自經營了。

寧老夫人和寧初是打算去看看小竹丫頭長大的地方,看看玉君丫頭生的孩子,最後再回碧海的。

他們母子早已經習慣了在碧海生活了,若不是因為女兒在京都,女兒病好了,外孫女也找到了,她們是絕不可能再踏入京都的。

如今,一切安定了,兒子的腿好了,女兒和外孫女都好,連曾外孫都有了,寧老夫人十分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