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你應該已經明白了“達到目標”的大致流程了吧。接下來,就詳細說一說在各個流程中進行“反思”的方法。
在“OKR情況簡報”中運用“KPTA”來進行反思
“OKR情況簡報”就是指每周一次召集所有成員,討論“對關鍵成果取得情況的評價”“反思之前的行動”“製定新的行動方案”這3項內容的活動(以會議的形式)。
“OKR情況簡報”的議程主要是團隊成員齊聚一堂,就“PDCA循環”中的Check(評價)、Action(改善)和Plan(計劃)進行思考與討論。
這一環節耗費的時長,是檢驗一個團隊能否熟練運用“OKR情況簡報”的指標。剛開始還不太熟練的時候,至少要預留出2倍的討論時間。
本書以“反思之前的行動”為例,來向大家介紹運用“KPTA反思法”。
KPTA反思法,主要就是基於Keep、Problem、Try、Action這4個方麵搭建起思維框架,從而進行相應反思的一種方法。
Keep即“繼續保持的事情”,指的是進展順利且能繼續進行下去的事情。無論多麽細小的事情,隻要是希望能繼續保持下去的,就可以納入進來。
Problem即“不滿的事情”,指的是令人感到不滿的事情,或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的事情。可以是已經出現的問題,也可以是自己內心所感覺到的內容。此外,還包括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風險等。
Try即“想要嚐試的事情”,指的是針對Keep與Problem部分的改善對策。其中,既包括了對屬於負麵的Problem的改善,也包括了對目前進展順利的Keep這個部分的改善。
Action即“具體實施的內容”,指的是基於Try的部分,具體可以實施的內容。明確由誰、在何時、以怎樣的方式去完成何種工作。
OKR情況簡報的議程安排表
“KPTA反思法”一般可以利用“KPTA板”來進行。
筆者認為,一旦熟悉了這種布局之後,使用起來就會非常便捷。反而是有些應用程序,讓人感覺非常難上手。所以,還請大家在這方麵多多去嚐試。特別是,將Keep與Problem的內容上下放置的時候,在軟件裏查看起來就特別不方便。這種情況下,推薦大家以Keep→Problem→Try→Action的順序依次排列。
“KPTA反思法”的操作步驟
除“KPTA板”以外,請再準備好便箋和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運用這一反思法了。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該方法,請按照以下5個步驟去做:
①列出Keep的項目
②列出Problem的項目
③列出Try的項目
④對Try部分的內容進行篩選
⑤決定Action的項目
Step 1:列出Keep的項目
首先,請每個人思考對於完成“目標”和取得“關鍵成果”來說,能起到積極作用的行為,並將其寫到便箋上。
所有人都寫好以後,將其整理並粘貼到“KPTA板”的Keep一欄。
此時,請采用“每次每人一張便箋”的形式來表明自己的意見。
A君、B君、C君、D君依次提出自己的想法。首先,由A君手持一張寫有Keep內容的便箋,將其粘貼到“KPTA板”上並大聲念出來。如果其他人中有與A君持相同意見的,則可以將自己的那張便箋貼到靠近A君Keep便箋的位置上。
A君貼完之後就輪到B君,由他將新的Keep內容粘貼到“KPTA板”上。其他人若有相同的意見,則粘貼到其附近位置即可。接下來,再輪到C君、D君……然後又輪到A君。直至所有人都將手中的Keep便箋貼完。
之所以推薦大家采用這種方式,是因為這樣更容易讓大家自由地給出意見。
假設,先讓A君把手中的Keep便箋全部貼完,然後再讓B君把手中的Keep便箋也全部貼完,接著輪到C君、D君……這樣的話,越往後這些意見就越趨同,不再會產生新的意見。
人很容易被頭腦中的“印象”所左右,即便是相同的意見,僅僅因為其出現的順序靠後,就會被認為是對整個團隊的貢獻度較低。而采用筆者所推薦的方式,則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Step 2:列出Problem的項目
接下來,請每個人思考對於完成“目標”和取得“關鍵成果”來說,會起到消極作用的事情或行為,同樣將其寫到便箋上。
在寫Problem的內容時要注意,不能是“含有Try提示的Problem”。
例如,像“一直沒有舉辦過關於‘網絡’的公司內部培訓會”這樣的表述中就包含了“舉辦關於‘網絡’的公司內部培訓會”的Try提示內容。如果是因為沒有舉辦培訓會所導致的問題,最好表述為“回複有關‘網絡’的谘詢很耗時間”。
所有人都寫好以後,將其整理並粘貼到“KPTA板”的Problem一欄。
Step 3:列出Try的項目
以“KPTA板”的Keep與Problem欄目中所粘貼的內容為對象,思考相應的改善對策,並將其寫到便箋上。
這裏所列出的改善對策,並不一定要具備可行性,一些不知道能否付諸實踐的內容,也可以包括在內。請盡可能多地列舉,哪怕是隻能帶來一點點改善效果的主意。
將寫好的便箋粘貼到“KPTA板”上,並與Keep或Problem的內容對應起來。
由於是大家從各自的視角出發想出的主意,所以當我們看到他人所寫的內容後,大腦也會受到刺激,從而冒出新的點子來。這時,隻要想到新的主意就應該立刻寫在便箋上,然後等輪到自己時再粘貼到“KPTA板”上,以便與他人進行分享。
Step 4:對Try部分的內容進行篩選
當大家一起分享完各自的主意之後,就可以從中篩選出“比較有效”的內容。
Try部分所列出的項目,不可能全都具備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所以,請花一點時間從中篩選出幾個“比較有效”的內容。
Step 5:決定Action的項目
將篩選出的Try內容具體化,轉換為可執行的Action項目。如果是偏任務型的Action項目,就可以寫到“任務板”的Todo一欄;如果是有關團隊規章製度的項目,則可以對原有的規章製度進行添加或修改。
再度運用“KPTA反思法”的做法
等下次再進行“KPTA反思”時,應該先從“對前一次KPTA的確認”開始做起。
對Try、Action的內容進行確認,如果是需要Keep的項目,則可以將便箋移動到Keep一欄,然後剔除掉不必要的Try、Action項目。
對Problem的內容進行確認,剔除不必要的Problem項目。
對Keep的內容進行確認,剔除不必要的Keep項目。
Keep欄中可能會有很多從Try和Action欄中移過來的便箋,因此,可以對其進行一番整理。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團隊要明確哪些事情是應該繼續做下去的。
“KPTA反思”的步驟(首次)
“KPTA反思”的步驟(第二次及以後)
隨著團隊能力的提升,或者外部環境的改變,如果繼續堅持去做某些事情,反而可能會拉低團隊的工作效率。像這樣的內容,就應該從Keep欄中剔除了。
之後的步驟,就和首次操作時的第1至5步一模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