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戰爭片:電影發明—20世紀10年代
人類漫長的曆史文明發展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人類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挑起戰爭:有的戰爭純粹是利益追逐的產物,有的戰爭則具有正義反抗的初衷。但無論是對戰爭中的正義一方還是邪惡一方,戰爭都會讓他們付出代價,帶來慘痛的後果——美好生命的隕落,和睦家庭的破碎,健康身心的摧殘,等等。而這一切都會成為戰爭影片表現的對象。
歐美戰爭片最早可追溯到電影誕生時期。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的“傳記公司”拍攝的一部單本的虛構紀錄片《扯掉西班牙國旗》(Tearing down the Spanish Flag),成為首部涉及戰爭的影片。此後,陸續出現了《1911年之戰》《大屠殺》(Massacre,1912)、《世界的核心》(1913)、《和平之戰》(1915)和《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文明世界》(Civilization,or He Who Returned,1916)等表現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大師格裏菲斯編導的《一個國家的誕生》用190分鍾的片長,表現了美國南北戰爭和解放黑奴運動的曆史事件與人物。其中既有波瀾壯闊的戰爭和群眾場麵,又有細致入微的人物及情感刻畫;既有平和寧靜的敘事段落,又有鐵騎突奔、**的磅礴氣勢。該片標誌世界電影已由供人玩耍的科技遊戲成長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稱它為“用光書寫出來的曆史巨著”。著名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也認為,格裏菲斯“不僅創造了傑出的藝術作品,而且創造了一門全新的藝術”[1]。
2.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20世紀20年代30年代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戰爭片大多以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主要內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於1914年至1918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卷入這場戰爭。正是在這個時期,電影對戰爭及政治的宣傳作用被發現並加以利用,歐美拍攝出了一係列從各個方麵刻畫軍人形象的影片。如金·維多的《戰地之花》(The Big Parade,1925)、勞什·沃什爾的《光榮的代價》(What Price Glory,1926)、《翼》(Wings,1927)、《西線無戰事》等。《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敘說德國青年保羅·鮑曼在民族主義**的煽動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直到奔赴戰場他才親身體會到戰爭帶來的血腥和死亡。後來,受傷的保羅返回家鄉,發現愚昧的鄉親們完全不知道戰爭前線的殘酷而仍然做著大日耳曼主義的幻夢,學校裏的老師仍舊向學生們鼓吹沙文主義的思想。保羅憤怒地向學生們講述戰爭的實情並提前返回戰場。當“西線無戰事”的時候,保羅卻在戰壕中因伸手捕捉一隻蝴蝶而被敵軍擊斃。該片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普通德國士兵的經曆,揭露了當權者為爭奪利益而不惜向民眾灌輸沙文主義思想以鼓動戰爭的醜惡行徑,一代青年人的愛國理想就這樣被利用在荒謬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具有較為深刻的反戰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
3.早期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朝鮮戰爭的影片:20世紀40年代—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重的一次戰爭,發生於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戰爭衝突幾乎波及全球,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麵積達2 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 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也正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範圍之廣、影響之大,全世界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數量驚人,僅保守估計就超過5 000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殊時期,不少作者、導演紛紛以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親自奔赴戰場,捕捉到許多珍貴的真實影像,並創作出一係列直接表現戰爭情況,反映民眾抵抗法西斯的影片。如約翰·法羅執導的《維克島》(Wake Island,1942)作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最真實的寫照之一,描寫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勇敢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拚死堅守偏遠的南太平洋島嶼的故事;泰·加內特的《巴丹半島》(Bataan,1943)講的是一個斷後的美軍巡邏隊在菲律賓叢林與日軍周旋並最終炸毀一座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橋梁。同時還有德爾瑪·達維斯的《目標東京》(1943),維克多·弗萊明的《長空天使》(1943),霍華德·霍克斯的《空軍英豪》(1943),路易斯·塞勒爾導演的《瓜達爾卡納爾日誌》(1944),威廉·威爾曼的《百戰英雄》(1945)等。其後路易斯·邁爾斯通的《漫步陽光下》(1946)、《攻克柏林》(1950)等影片,從多個方麵描寫了戰場的實況,並帶有極大的愛國熱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世界處在重建各自的國家和文明階段,同時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物質和精神創傷。戰後的20世紀四五十年代湧現出一批具備強烈現實主義精神和深邃的人道主義內省的影片。包括意大利導演羅伯托·羅西裏尼的“戰後三部曲”;英國導演大衛·裏恩的《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波蘭導演安傑依·瓦依達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燼與鑽石》);蘇聯的《第四十一》《士兵之歌》以及《靜靜的頓河》(Тихий Дон,1957)、《雁南飛》(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1957)等影片。
意大利導演羅伯托·羅西裏尼以真實反映意大利抵抗運動以及意大利人民的生活和鬥爭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Roma,città aperta,1945)標誌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全盛期的到來,並與後續的《遊擊隊》《德意誌零年》兩部影片組成了“戰後三部曲”。其中《德意誌零年》(Germania anno zero,1948)表現戰爭不僅使德國人民處於貧困和饑餓中,也使德國兒童在戰爭和法西斯毒害下產生了畸形的心理。主人公是一個兒童,他認為臥床不起的父親已經對社會毫無用處,便將其毒死;但事後又內心不安,也自殺而死。影片有意識地用與兒童一起生活的父親、兄長和姐姐三個人物來代表整個德國在納粹主義統治下的不同生活態度的人。該片表麵是把那名兒童產生殺父和自殺心理的原因歸咎於教師的錯誤教育,但實際上是在揭露德國納粹主義是一切悲劇的總根。英國著名導演大衛·裏恩的《桂河大橋》“令人痛苦卻雄辯地闡釋了戰爭的荒謬性和破壞力”(裏恩語)。這種“荒謬”和“破壞”不僅表現為荼毒生靈,暴殄天物,而且也體現在對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稟性的劣化上。影片著重塑造了英國上校尼柯爾森這一藝術形象:他雖然是敗軍之將,卻雖敗猶榮,絲毫不減軍人的氣概和英國紳士的風度。他不折不扣地執行“放下武器”的命令,同時,不惜以生命的代價堅決抵抗日軍讓英國被俘軍官服勞役的命令(因為違反《日內瓦戰俘公約》)。他對原則的恪守信奉達到了盲目和愚蠢的地步。為了顯示英國軍人的能力,他帶領官兵幫助日本人建造所謂的“英國橋”,實際上是以英國軍人的“榮譽”為日本戰爭機器服務。特別是最後他竟然阻止英軍遊擊隊隊員炸橋,險些釀成大禍。英國文化中的刻板守舊、墨守成規在戰爭的非常狀態下被引向極端,反而顯現出某種滑稽的意味。《雁南飛》(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1957)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片真實地表現了法西斯侵略者發動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了戰爭中人的命運。女主人公維羅妮卡和鮑裏斯是一對熱戀中的青年,若沒有戰爭,他們將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戰爭爆發了,鮑裏斯上了前線。在一次敵機轟炸中,維羅妮卡的家被夷為平地,雙親被炸死,她隻得暫住鮑裏斯父親家中。在痛苦的日子裏,她受到了鮑裏斯的表弟馬克的誘騙,失身於他。因此,她遭到鮑裏斯父母及其他人的譴責。雙重的痛苦使維羅妮卡幾乎自殺。但是,在她的心中還存著一線希望,那就是鮑裏斯的歸來。可是,事實上,鮑裏斯到達前線不久就已經犧牲了,這消息直到很久以後才為維羅妮卡所知曉。在歡迎士兵凱旋的盛會上,維羅妮卡也把手中的鮮花分給來自前方的戰士。這時大雁又在空中飛過,就像當初維羅妮卡和鮑裏斯在莫斯科河畔漫步時的情景一樣。
此外,20世紀50年代還出現了一些表現朝鮮戰爭的影片。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來美國、蘇聯、中國與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對於美國人來說,朝鮮離本土十分遙遠,難於理解美國與朝鮮何幹?朝鮮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正義之戰不能相提並論,而戰爭的平手結局也讓自以為所向無敵的美國人尷尬、難堪。因此,有關朝鮮戰爭的戰爭片就十分有限,其創作熱情與氣勢也就大打折扣。此類影片包括薩繆爾·富勒的《鋼盔》(1951),約瑟夫·劉易斯的《大敗退》(1952),馬克·羅賓森的《獨孤裏橋之役》(1954)和路易斯·邁爾斯通的反戰片《豬排高地》(Pork Chop Hill,1959)等。後來,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拍攝了著名的反戰黑色喜劇片《陸軍野戰醫院》(1970)。影片的場景被安排在朝鮮戰場三八線附近的野戰醫院,講述的是在前線的野戰醫院服役時,人們視戰爭如無物,終日不是泡女護士“熱唇”,就是在營區中打高爾夫球。編導用黑色喜劇的誇張笑料借古諷今,對當時正打得如火如荼的越南戰爭大加挖苦與諷刺,從而達到其反戰目的,在藝術性與娛樂性兩方麵均有可觀之處。
4.全麵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越南戰爭的影片:20世紀60年代—80年代
(1)多方麵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片
進入20世紀60—80年代這一時期,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最短也近20年。經過時間沉澱,有些真相逐步揭開,事實逐步弄清,電影家們可以更開闊的視野來審視與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於是,歐美出現了一批全景式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詩性戰爭片。美國等國拍攝了影片如《最漫長的一日》(美,1962)、《虎!虎!虎!》(美、日,1970)、《中途島之戰》(美,1976)、《遙遠的橋》(美、英,1977)等;蘇聯拍攝了以《解放》5部曲(1969—1970)、《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莫斯科保衛戰》(1985)、《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88)等為代表的一批全景式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詩性戰爭片。
安德魯·馬頓導演的《最漫長的一日》,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曆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麵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形象地重現。《中途島之戰》(Midway,1976)以交戰雙方主要人物——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和美國的海軍上將尼米茲——為核心,圍繞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關鍵戰役——中途島之戰——的謀劃和爆發,再現了戰爭中敵對雙方在戰略部署上的緊張對決,塑造了立體的人物形象。該片中的海戰場麵拍攝得相當逼真,具有驚心動魄的視聽效果。而蘇聯戰爭史詩巨片《解放》耗時4年拍攝,共5集,片名分別是《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影片從1943年紅軍反攻(庫爾爾斯戰役)開始,繼而強渡德涅河,解放基輔,收複白俄羅斯(巴格拉齊昂戰役),解放波蘭,最後攻克柏林。按曆史編年,表現了幾次重大的軍事戰役,場麵恢宏,人物眾多,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地再現了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勝利進程。《莫斯科保衛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中一次會戰,是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間,蘇聯軍隊保衛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後反攻德軍的戰役。這部影片采用了曆史紀錄片樣式,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片中每個人物形象都是根據真實原型塑造的,以鏡頭形象地表現了蘇聯人民為了自衛戰爭所付出的代價。本片與5集《解放》合在一起,可以反映出衛國戰爭的全過程。
這一時期,一方麵,全景式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片密集推出;另一方麵,戰爭片的表現層麵與視角更加多元。既有描寫整個大戰役的影片《坦克大決戰》(1965),也有描寫某次軍事行動的影片《這裏的黎明靜悄悄》(1972)、《刺殺丘吉爾》(The Eagle Has Landed,英,1976);既有描寫軍民群體保衛列寧格勒的如《圍困》(蘇聯,1977),也有表現英雄個人的如《巴頓將軍》(Patton,1970)、《麥克阿瑟》(MacArthur,美,1977)等;既有反映空戰的《倫敦上空的鷹》(英,1969),也有反映海戰的如《擊沉俾斯麥》(1960)、《從海底出擊》(1981)等。另外,捷克的《大街上的商店》(1965)、《嚴密監視的列車》(1966),蘇聯的長片《伊萬的童年》(1962),南斯拉夫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1972)等,也是視角獨特、風格鮮明的優秀戰爭影片。
在這些佳作中,《圍困》是20世紀70年代一部頗有影響的戰爭電影作品,根據作家亞曆山大·恰科夫斯基五卷同名長篇小說改編。影片描繪的是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遭受德寇圍困的900天。列寧格勒軍民克服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饑餓、轟炸、疾病、寒冷,保衛了這座“英雄城”,並最終打破了德寇的圍困。影片以雄渾有力的筆觸描繪了這場世界曆史上罕見的侵略與反侵略的圍城戰爭。除著重描寫列寧格勒“被圍—死守—打破包圍”的整個過程外,影片還涉及同一時期與此相關的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重大曆史事件。《巴頓將軍》是一部史詩式人物傳記片。喬治·巴頓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一員智勇雙全的悍將,曾先後率領第七、第三集團軍,**,所向披靡,為盟軍戰勝德意聯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正如艾森豪威爾所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次戰役中,沒有任何一位高級將領有過像巴頓那樣神奇的經曆和驚人的戰績。”[2]巴頓雖戰功卓著,但卻脾氣暴躁、個性矛盾。他曾因毆打患炮彈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體圍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數人心中,他仍被認為是美國唯一能夠打硬仗的指揮官。影片生動描寫了巴頓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的一生,再現了人性鮮明的戰神形象,使人印象深刻。而《這裏的黎明靜悄悄》重點描寫的是蘇軍女兵群像的故事。1942年夏,瓦斯柯夫準尉帶領兩個班女機槍手駐紮在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裏。一天,班長麗達在不遠的樹林裏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迦爾卡、麗達、索妮婭、冉妮婭5個姑娘。小分隊突遇10多名德軍偷襲,戰鬥中4名隊員犧牲。受重傷的麗達不願連累準尉,把兒子托付給他後飲彈自盡。悲憤的瓦斯柯夫用手榴彈俘虜了敵軍,並及時獲得了蘇軍援救。多年後,瓦斯柯夫帶著麗達的已經成為軍官的兒子來到當年母親犧牲的小樹林,對所有的女兵表達了深深的敬意。影片以真實而生動的畫麵,亦莊亦諧的基調,活潑風趣的藝術語言,再現了那些天真歡快的姑娘麵對殘酷的戰爭時,為保衛國土,可犧牲愛情、別家離子,以生命為代價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高昂的英雄主義精神。同時也表現了個體生命的美好和戰爭的殘酷性。片中運用黑白與彩色對比手法,形成和平生活回憶、遐想與戰爭環境視覺形成的反差效果,讓人感歎戰爭對人命運的摧殘,渲染了影片的悲劇感。
(2)描寫越南戰爭的影片
對越南戰爭(簡稱越戰)有多種解釋,包括法國的越南戰爭、美國的越南戰爭、越南內戰等。本書這裏專指美國支持吳庭琰政府出兵後的越南戰爭(1961—1975)。從1961年美國特種部隊入侵南越,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軍解放西貢,越南戰爭結束。這場戰爭曆時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時間最長、最激烈的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美國在越南戰場上投入兵員約有65萬之多,死亡約5.8萬人,30萬人受傷,耗費約4 450億美元。越南戰爭給美國人民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越南戰爭對美國人來說都是一場慘重的失敗與教訓。
第一部描寫越戰題材的影片是《綠色貝雷帽》(美,1968)。這部影片描寫了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的一位記者跟隨上校韋恩到特種部隊進行采訪的經曆,讚揚了特種部隊的英雄主義精神。這部帶有宣傳色彩的影片試圖告訴人們:美國發動越南戰爭是為了履行和西貢政權簽訂的條約義務,阻止越南共產黨加強在南方的統治等。本片為美國當局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掩蓋了這場侵略戰爭的本質,甚至斷言越南戰爭美國必勝。所以它是越戰題材中最失敗的影片之一。
其實,具有侵略性的越戰十分不得人心,即使美國上層社會和輿論界對待越南戰爭問題分歧也很嚴重。電影藝術家們也用電影表現反戰的情緒與觀點。特別是1973年美國在《巴黎停戰協定》上簽字後,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反戰、反思的思潮,更出現了一些在思想和藝術上都較佳的越戰片。如《獵鹿人》(1978)、《歸來》(1978)、《現代啟示錄》(1979)等,閃耀於20世紀70年代的影壇。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是美國第一部反映越戰的重要電影,講述三個年輕的鋼鐵工人邁克爾、史蒂文和尼克參加了越南戰爭。離開美國前,史蒂文與已懷孕的安吉拉舉行了婚禮。婚禮結束後,三人一起去打獵,邁克爾奇跡般地擊中了一頭雄鹿,但他卻認為這是在拿生命做賭注而倍感抑鬱。在越戰中,他們很快就成了越南士兵的俘虜,並被逼迫用左輪手槍玩俄羅斯輪盤賭。尼克大受驚嚇,鎮定的邁克爾則搶了手槍與同伴一起逃出俘虜營,但他們卻失散了。邁克爾和史蒂文回到了美國,終身殘疾的史蒂文選擇在療養院中度過餘生。邁克爾雖無外傷,但在精神上已大受摧殘。當他得知尼克還活著居住在西貢時,便前往越南尋找尼克,但此時已經麻木不仁的尼克卻在邁克爾麵前玩俄羅斯輪盤賭時飲彈而亡。《現代啟示錄》不僅正麵表現了越南戰爭的殺戮場麵,而且采用傳統的“道路與旅途”的情節模式,通過影片的主人公美軍上尉威拉德尋找被戰爭逼瘋了的上校柯茲的經曆,引導人們去探究越南戰爭使人性失控和放逐的深刻的哲學命題,反思這場戰爭的必要性。該片成了越戰片的一座豐碑。
20世紀80年代後,越戰仍是美國、英國影片的重要題材。影響較大的影片有喬治·科斯馬圖斯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Platoon,1986)、《生逢7月4日》(1989),還有《戰火屠城》(The Killing Fields,英,1984)、《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等。
《野戰排》是奧利弗·斯通根據自己親身經曆編導的影片,表現的是人類在戰爭中的一種瘋狂狀態,以美國新兵克裏斯·泰勒寫給祖母的幾封信貫穿全片。影片通過泰勒的主觀視角和心理活動引導觀眾對戰爭進行思考。在風格上崇尚現實主義,在表現視角上非常獨特,通過一個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的眼睛來表現和觀察越南戰爭。“它既不像《獵鹿人》那樣因為有侮辱越南人民的鏡頭而遭到東歐幾個國家的抗議,也沒有像《現代啟示錄》那樣著力渲染戰爭的破壞性,而是以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更真實地反映了越南戰爭的實況。”[3]該片也因其藝術成就,獲得了第5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響4項金像獎。庫布裏克的《全金屬外殼》以挖掘戰爭情景下的人性衝突為主題,分前後兩部來展開劇情。前半部分敘述軍事教官哈特曼如何用盡種種非人的手段訓練新兵,以便把他們培養成喪失人性的殺人機器;後半部分敘述戰爭中的這些新兵的人性的種種展現:有殺人魔王,有對“正義戰爭”的懷疑者,還有人性的複蘇者,等等。影片顯示了一定的反戰思想深度。
5.走向多元化的戰爭片: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
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規模的戰爭已經鮮有發生,但小規模的地區衝突仍然時有發生。繼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後,美國為強化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和鞏固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從90年代開始又先後發動或參與了海灣戰爭、索馬裏“維和戰”、科索沃戰爭、阿富汗“反恐戰”和入侵伊拉克的戰爭等。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經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為恢複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因而,這時期的戰爭片創作朝著更加多元化發展。
表現海灣戰爭的戰爭片包括《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1996)和《奪金三王》(1999)等。《生死豪情》敘述激戰中的科威特伊軍占領區裏,坦克部隊軍官沙林在一次判斷失誤中下令擊毀己軍的坦克,導致好友鮑德溫意外死亡。雖然軍事法庭判他無罪,但他卻日夜承受良心的煎熬。後來,沙林被委派去調查一宗機械師勇救士兵而犧牲的事件。在調查中,他發現英勇犧牲的卡倫竟然是一名女性,而在場的士兵的目擊證詞則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士官墨菲更因為抵擋不住他的逼問而自殺。最後,真相終於浮出水麵:當時,墨菲想要投降,卡倫則堅持戰鬥。在混戰中,墨菲打傷了卡倫並把她丟在陣地上,使得卡倫葬身於轟炸機投下的燃燒彈中。沙林終於下定決心向鮑德溫的父母說明自己誤殺其兒子的真相,並最終得到老人的理解。最後,他來到卡倫的墓地,向她致軍禮。
20世紀90年代以後,仍有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之前戰爭為題材或背景的戰爭片,影片更加有思想深度與表現力度。其中既有描寫較大戰役場麵的《珍珠港》(美,2001)、《兵臨城下》(美、德、英等,2001)、《庫爾斯克會戰》(Kursk,蘇聯,2001);也有表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回歸的《拯救大兵瑞恩》(美,1998)、《細細的紅線》(美,1999)、《愛國者》(The Patriot,美、德,2000)、《風語者》(Windtalkers,美,2002)等;還有表現戰爭中人性光輝的與普通個體的生存境況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單》(美,1993)、《天與地》(法、美,1993)、《地下》(法、德等,1995)、《鋼琴家》(法、德、波蘭,2002)、《卡廷慘案》(波蘭,2007)等。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美,1993)展現了逆境中的人性之光。辛德勒由一個漁獵女人的高手、唯利是圖的德國商人,轉變成拯救猶太人的“聖人”。影片追求紀實風格,采用了已很罕見的黑白膠片;但展示人性力度的時候畫龍點睛地轉為彩色。特別是影片裏牽動辛德勒視線的那個小女孩,在一片黑灰顏色中,唯有她的上衣是紅色的,點燃了辛德勒心靈深處的憐憫與同情。之後,辛德勒利用他創辦的工廠,保護了1 200多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的殺害。
在表現當代局部戰爭的影片中,除了有關海灣戰爭的,另有表現波黑、科索沃戰爭的影片,如《無主之地》(2001)、《深入敵後》(Behind Enemy Lines,2001)、《亂世老少》(2002)、《塞爾維亞的維和軍》(2003)、《觸摸和平》(Snipers Valley,2007);描寫車臣戰爭的《高加索的俘虜》(1996)、《風暴之門》(俄,2006)、《亞曆山大》(2007)等;表現反恐戰爭題材的《黑鷹墜落》(2001)、《鍋蓋頭》(2005)、《雷斯特雷波》(Restrepo,2010)、《勇者行動》(Act of Valor/I Am That Man,2012);還有表現中東戰爭的《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2008),等等。
其中萊德利·斯科特導演的《黑鷹計劃》,紀實性地逼真描寫了1993年美軍特種部隊在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遭遇的慘痛失敗,對美國以強權暴力為主導的對外政策提出了一係列的質疑。《拆彈部隊》也是以紀實的手法拍攝,敘述美軍入侵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姆斯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的冒險經曆與部隊生活。該片雖沒有濃墨重彩地表達明確的反戰思想,但仍保持好萊塢戰爭片的反戰傳統。影片開頭有這樣一段字幕:“打仗衝鋒會極度上癮,而戰爭就是毒品。”結尾則是詹姆斯因擺脫不了戰爭的陰影,而無法適應回國後的生活,再次主動穿上了拆彈服,在滿足中露出微笑。這一頭一尾的點題和兩個小時的戰地實錄,對人的警醒絕對不比象征和表現主義來得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