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侯下值歸來,聽程老夫人說了楊潤珍上門想帶走程諒之事,氣得臉都綠了。
他一巴掌拍在桌麵上,怒不可抑:“她休想將人帶走,就算是她如今是王府縣主又如何,本侯也不會怕了她!”
“二郎是我程家血脈,豈容她帶走!”
程老夫人早就料到了臨安侯的態度,一臉淡然地坐在主位上,聽到這話便道:“你是二郎的父親,她是二郎的生母,此事你們二人決定就是了,我這老太太就不摻合了。”
程老夫人不想管這事,在她看來,程諒是程家血脈,不該離開程家,程家不會放著自家血脈流落在外,可也正如楊潤珍說的,她總不能攔著程諒得到更好的將來。
若是他跟著楊潤珍能有更好的將來,便是不情願,也隻能如此了。
再說了,若是程諒知曉這事,想來也是很樂意跟著楊潤珍去夏王府的,若是程家攔著,他必然對程家心生恨意。
估計得鬧出不少事。
每每想到這裏,程老夫人也感覺有點頭疼,有時候都想直接放程諒離開好了,畢竟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不過...程老夫人目光一閃,突然想到了程娥的事情,這筆帳還是要和楊家算的,楊潤珍要將程諒帶走,她可以答應,但她要求楊家賠償之前程家養程娥的付出。
程諒是程家血脈,養他可以,不管他將來姓李也好姓楊也罷,隻要他好,程家可以不說什麽,但程娥不行,程家不吃這種惡心虧。
程老夫人想起這一茬,立刻便道:“你與她談此事的時候,也與她說清楚程娥當年的事情,她要帶走二郎可以,但程家要求楊家兌現當初程家的要求,程家可不吃這個虧。”
“等楊家了結了這筆爛賬,你再與她談二郎的去留問題,若不然一切免談。”
臨安侯聽程老夫人說起程娥,整個人都僵住了。
程娥之事,真的是一把捅在他心頭的刀,縱然程娥身死,那把刀拔了下來,可傷口卻一直沒有愈合,隻需輕輕觸碰,仿佛那鮮血就會流出。
“楊潤珍那賤人!”臨安侯呼氣急促,恨不得踹一腳邊上的椅子。
程老夫人對他的怒意也不在意:“行了,你罵她有什麽用,你怨怪她欺騙了你,讓你多年的付出成了笑話,可還不是你自己蠢,被一個女子欺騙,她有錯,你也是自作自受。”
臨安侯聞言當即怒意都噎住了,一時半會的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憋得臉都紅了。
程老夫人又道:“這是你自己做下的孽,因因果果,愛恨仇怨,也全數是你一人承擔,二郎的去留,你與那位明慧縣主好好談談吧。”
“不過她到底已經是陛下封的縣主,又是夏王之後,你可萬不可與她動手。”
“母親,您覺得她真的是什麽夏王之女嗎?”臨安侯心中是不太信的。
程老夫人轉頭對上他的眼睛,笑道:“她是與不是,陛下說她是,我們便當她是了,至於旁的,便不歸我們管了。”
臨安侯皺眉:“可她若是假,難不成就任由她鳩占鵲巢?”
程老夫人反問他:“難不成你還想證明她假,說陛下認錯人了?”
臨安侯愣住。
程老夫人又道:“真假一事,你便不要再提了,陛下既然將人迎了回來,自然是查過一切真假的。”
若是真的,那隻是陛下單純地想給夏王平反,若是假的,陛下到底存的什麽心思,也不是他們能猜測的,更不能去破壞,他們隻需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了。
這是做臣子的本分。
至於程諒若是去了夏王府,將來什麽結果,那都是他自己的命途了。
臨安侯沉默了好一會兒,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母親,是我當初真的做錯了嗎?”不知道過了多久,臨安侯頹然地靠在椅子上,麵露疲憊,“我一直認為我是沒有錯的,我程元伯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怎麽會有錯呢?”
他當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自傲自負,遇見楊潤珍之後,便執意要娶自己想要娶的女子,反抗那一樁由家族定下的親事。
他覺得他的人生,他的娘子,為什麽不能是他想要的呢?
後來迫於父母的逼迫,蕭家又不肯退親,他隻好娶了蕭氏,逼得楊潤珍隻能屈身為妾。
他那些年,心裏何等憤怒委屈,覺得是父母、蕭氏毀了他一輩子,故而他一心撲在楊潤珍和她生的孩子身上,便是她不是妻子,他也給她妻子的尊榮盛寵,程娥與程諒,他也給他們身為嫡子嫡女的一切。
什麽寵妾滅妻,什麽偏愛嫡子嫡女罔顧人倫,他不在乎。
他愛他所愛,有什麽錯?
錯的是蕭氏,是蕭氏非要嫁給他,錯的是蕭氏生的兒女,他們為什麽要生做她的兒女。
在臨安侯看來,生做蕭氏的兒女,就是原罪,是讓他厭惡不喜的理由。
隻是沒想到,他二十年始終如一的情愛,竟然從一開始就是欺騙,連他視為掌中明珠的女兒,也都不是自己的血脈,是楊潤珍與別人生的野種。
“我後來遭遇的這一切,是不是上天給我的懲罰?”
“懲罰?”程老夫人抬頭看向門外,聽到這話無聲地笑了一下,“你說的懲罰還早呢,你如今還年輕,或許感覺不到,等再過十幾年二十年,到了我這個年歲了,才是你的懲罰要來的時候了。”
如今這個時候,臨安侯可以將他兒女對他的怨恨無視當作是無事發生,便是知曉自己錯了,也不會低頭認錯,低下自己的頭顱。
等到了老了,他會想要兒女關心,想要兒孫承歡膝下,等到了那個時候,他才會知曉什麽才是世間上最嚴酷的懲罰。
程諒自私自利沒良心,沒有利益根本不會管他。
至於程謙這兄弟姐妹幾個,此一生都會他心懷芥蒂,不會原諒他的。
孩子小時候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懷疼愛,父親非但沒有疼愛,反而想盡法子爭奪他們應得的東西給了別人。
等到父親老了,想要兒女的關心關懷了,兒女也不會來了。
“種什麽因得什麽果,這也是你...應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