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平上這學實在是太艱難了。象他這樣十七、八歲的後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齡。可是他每頓飯隻能啃兩個高粱麵饃。以前他聽父親說過,舊社會地主喂牲口都不用高粱——這是一種最沒營養的糧食。可是就這高粱麵他現在也並不充足。按他的飯量,他一頓至少需要四五個這樣的黑家夥。現在這一點吃食隻是不至於把人餓死罷了。如果整天坐在教室裏還勉強能撐得住,可這年頭“開門辦學”,學生們除過一群一夥東跑西顛學工學農外,在學校裏也是半天學習,半天勞動。至於說到學習,其實根本就沒有課本,都是地區發的油印教材,課堂上主要是念報紙上的社論。開學這些天來,還沒正經地上過什麽課,全班天天在教室裏學習討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當然發言的大部分是城裏的學生,鄉裏來的除過個別膽大的外,還沒人敢說話。

每天的勞動可是雷打不動的,從下午兩點一直要幹到吃晚飯。這一段時間是孫少平最難熬的。每當他從校門外的坡底下挑一擔垃圾土,往學校後麵山地裏送的時候,隻感到兩眼冒花,天旋地轉,思維完全不存在了,隻是吃力而機械地蠕動著兩條打顫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但是對孫少平來說,這些也許都還能忍受。他現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於貧困而給自尊心所帶來的傷害。他已經十七歲了,胸腔裏跳動著一顆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體麵的衣裳站在女同學的麵前;他願自己每天排在買飯的隊伍裏,也能和別人一樣領一份乙菜,並且每頓飯能搭配一個白饃或者黃饃。這不僅是為了嘴饞,而是為了活得尊嚴。他並不奢望有城裏學生那樣優越的條件,隻是希望能象大部分鄉裏來的學生一樣就心滿意足了。

可是這絕對不可能。家裏能讓他這樣一個大後生不掙工分白吃飯,讓他到縣城來上高中,就實在不容易了。大哥當年為了讓他和妹妹上學,十三歲高小畢業,連初中也沒考,就回家務了農。至於大姐,從小到大連一天書也沒有念過。他現在除過深深地感激這些至親至愛的人們,怎麽再能對他們有任何額外的要求呢?

少平知道,家裏的光景現在已經臨近崩潰。老祖母年近八十,半癱在炕上;父母親也一大把歲數,老胳膊老腿的,掙不了幾個工分;妹妹升入了公社初中,吃穿用度都增加了;姐姐又尋了個不務正業的丈夫,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幼小的孩子,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要他們家經常接濟一點救命的糧食——他父母心疼兩個小外孫,還常常把他們接到家裏來喂養。

家裏實際上隻有大哥一個全勞力——可他也才二十三歲啊!親愛的大哥從十三歲起就擔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沒有他,他們這家人不知還會破落到什麽樣的境地呢!

按說,這麽幾口人,父親和哥哥兩個人勞動,生活是應該能夠維持的。但這多少年來,莊稼人苦沒少受,可年年下來常常兩手空空。隊裏窮,家還能不窮嗎?再說,父母親一輩子老實無能,老根子就已經窮到了骨頭裏。年年缺空,一年更比一年窮,而且看來再沒有任何好轉的指望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能上到高中,還有什麽可說的呢?話說回來,就是家裏有點好吃的,好穿的,也要首先考慮年邁的祖母和年幼的妹妹;更何況還有姐姐的兩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他在眼前的環境中是自卑的。雖然他在班上個子最高,但他感覺他比別人都低了一頭。

而貧困又使他過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別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對一切家境好的同學內心中有一種變態的對立情緒。就說現在吧,他對那個派頭十足的班長顧養民,已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反感情緒。每當他看見他站在講台上,穿戴得時髦筆挺,一邊優雅地點名,一邊揚起手腕看表的神態時,一種無名的怒火就在胸膛裏燃燒起來,壓也壓不住。點名的時候,點到誰,誰就答個到。有一次點到他的時候,他故意沒有吭聲。班長瞪了他一眼,又喊了一聲他的名字,他還是沒有吭聲。如果在初中,這種情況說不定立即就會引起一場暴力性的衝突。大概因為大家剛升入高中,相互不摸情況,班長對於他這種汙辱性的輕蔑,采取了克製的態度,接著去點別人的名了。

點完名散場後,他和他們村的金波一同走出教室。這家夥喜眉笑臉地對他悄悄伸出一個大拇指,說:“好!”“我擔心這小子要和我打架。”孫少平事後倒有點後悔他剛才的行為了。

“他小子敢!”金波瞪起一雙大花眼睛,拳頭在空中晃了晃。

金波和他同齡,個子卻比他矮一個頭。他皮膚白晰,眉目清秀,長得象個女孩子。但這人心卻生硬,做什麽事手腳非常麻利。平靜時象個姑娘,動作時如同一隻老虎。

金波他父親是地區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家庭情況比孫少平要好一些,生活方麵在班裏算是屬於較高層次的。少平和這位“富翁”的關係倒特別要好。他和他從小一塊耍大,玩性很投合。以後又一直在一起上學。在村裏,金波的父親在門外工作,他家裏少不了有些力氣活,也常是少平他父親或哥哥去幫忙。另外,金波的妹妹也和他妹妹一塊上學,兩個孩子好得形影不離。至於金波對他的幫助,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在公社上初中時,離村十來裏路,為了省糧省錢,都是在家裏吃飯——晚上回去,第二天早上到校,順便帶著一頓中午飯。每天來回二十裏路,與他一塊上學的金波和大隊書記田福堂的兒子潤生都有自行車,隻有他是兩條腿走路。金波就和他共騎一輛車子。兩年下來,潤生的車子還是新的,金波的車子已經破爛不堪了。他父親隻好又給他買了一輛新的。現在到了縣城,離家六、七十裏路,每星期六回家,他更是離不開金波的自行車了。另外,到這裏來以後,金波還好幾次給他塞過白麵票。不過,他推讓著沒有要——因為這年頭誰的白麵票也不寬裕;再說,幾個白麵饃除頂不了什麽事,還會慣壞他的胃口的……唉,盡管上這學是如此艱難,但孫少平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滋味。他現在已經從山鄉圪嶗裏來到了一個大世界。對於一個貧困農民的兒子來說,這本身就是一件多麽了不起的事啊!

每天,隻要學校沒什麽事,孫少平就一個人出去在城裏的各種地方轉:大街小巷,城裏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沒去過的地方都去。除過幾個令人敬畏的機關——如縣革委會、縣武裝部和縣公安局外,他差不多在許多機關的院子裏都轉過了——大多是假裝上廁所而哄過門房老頭進去的。由於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這身破衣服在公眾場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這個城市的四麵八方逛**。他在這其間獲得了無數新奇的印象,甚至覺得彌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煙味聞起來都是別具一格的。當然,許許多多新的所見所識他都還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無疑都在他的精神上產生了影響。透過城市生活的鏡麵,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見了他已經生活過十幾年的村莊——在那個位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裏,原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平淡無奇了。而那裏許多本來重要的事物過去他卻並沒有留心,現在倒突然如此鮮活地來到了他的心間。

除過這種漫無目的的轉悠,他現在還養成了一種看課外書的習慣。這習慣還是在上初中的最後一年開始的。有一次他去潤生家,發現他們家的箱蓋上有一本他媽夾鞋樣的厚書,名字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起先他沒在意——一本煉鋼的書有什麽意思呢?他隨便翻了翻,又覺得不對勁。明明是一本煉鋼的書,可裏麵卻不說煉鋼煉鐵,說的全是一個叫保爾·柯察金的蘇聯人的長長短短。他突然對這本奇怪的書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這本書倒究是怎麽回事。潤生說這書是他姐的——潤生他姐在縣城教書,很少回家來;這書是潤生他媽從城裏拿回來夾鞋樣的。

潤生媽同意後,他就拿著這本書匆匆地回到家裏,立刻看起來。

他一下子就被這書迷住了。記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來往常他都要出山給家裏砍一捆柴;可是這天他哪裏也沒去,一個人躲在村子打麥場的麥秸垛後麵,貪婪地趕天黑前看完了這書。保爾·柯察金,這個普通外國人的故事,強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靈。

天黑嚴以後,他還沒有回家。他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禾場邊上,望著滿天的星星,聽著小河水朗朗的流水聲,陷入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思緒之中。這思緒是散亂而飄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測的。他突然感覺到,在他們這群山包圍的雙水村外麵,有一個遼闊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朦朧地意識到,不管什麽樣的人,或者說不管人在什麽樣的境況下,都可以活得多麽好啊!在那一瞬間,生活的詩情充滿了他十六歲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時浮現出保爾瘦削的臉頰和他生機勃勃的身姿。他那雙眼睛並沒有失明,永遠藍瑩瑩地在遙遠的地方兄弟般地望著他。當然,他也永遠不能忘記可愛的富人的女兒冬妮婭。她真好。她曾經那樣地熱愛窮人的兒子保爾。少平直到最後也並不恨冬妮婭。他為冬妮婭和保爾的最後分手而熱淚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個冬妮婭該多麽好啊!這一天,他忘了吃飯,也沒有聽見家人呼叫他的聲音。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裏,聽見父親的抱怨聲和看見哥哥責備的目光,在鍋台上端起一碗冰涼的高粱米稀飯的時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現實中……從此以後,他就迷戀上了小說,尤其愛讀蘇聯書。在來高中之前,他已經看過了《卓婭和舒拉的故事》。

現在,他在學校和縣文化館的圖書室裏千方百計搜尋書籍。眼下出的的書他都不愛看,因為他已經讀過幾本蘇聯小說,這些中國的新書相比而言,對他來說已經沒什麽意思了。他隻搜尋外國書和文化革命前出的中國書。

漸漸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讀書中。沒事的時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爛被褥裏沒完沒了地看。就是到學校外麵轉悠的時候,胳膊窩裏也夾著一本——轉悠夠了,就找個僻靜地方看。後來,竟然發展到在班上開會或者政治學習的時候,他也偷偷把書藏在桌子下麵看。

不久,他這種不關心無產階級政治,光看“反動書”的行為就被人給班主任揭發了。告密者就是離他座位不遠的跛女子侯玉英。這是一位愛關心別人私事的女同學。生理的缺陷似乎帶來某種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關注的是別人的缺點,好象要竭力證明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你們的腿比我好,但另外的地方也許並不如我!侯玉英討論時常常第一個發言,象幹部們一樣頭頭是道地解釋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勞動時盡管腿不好,總是搶著幹。當然也愛做一些好人好事;同時又象紀律監察委員會的書記一樣監督著班上所有不符合革命要求的行為。

那天班上學習《人民日報》社論《領導幹部帶頭學好》的文章,班主任主持,班長顧養民念報紙。孫少平一句也沒聽,低著頭悄悄在桌子下麵看小說。他根本沒有發現跛女子給班主任老師示意他的不規行為。直等到老師走到他麵前,把書從他手裏一把奪過之後,他才猛地驚呆了。全班頓時哄堂大笑。顧養民不念報了,他看來似乎是一副局外人的樣子,但孫少平覺得班長分明抱著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看老師怎樣處置他呀。

班主任把沒收的書放在講桌上,先沒說什麽,讓顧養民接著往下念。

學習完了以後,老師把他叫到宿舍,意外地把書又還給了他,並且說:“《紅岩》是一本好書,但以後你不要在課堂上看了。去吧……”

孫少平懷著感激的心情退出了老師的房子。他從老師的眼睛裏沒有看出一絲的譴責,反而滿含著一種親切和熱情。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對書更加珍愛了。是的,他除過一天幾個黑高粱麵饃以外,再有什麽呢?隻有這些書,才使他覺得活著還是十分有意義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並且喚起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某種美好的向往——沒有這一點,他就無法熬過眼前這艱難而痛苦的每一個日子。而在他眼下的生活中,實際上還有一件令他無法言明的、給他內心帶來一絲溫暖和愉快的小小的事情。這件事實際上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就是:每天吃飯的時候,在眾人散盡而他一個人去取自己那兩個黑饃——每當這樣的時候,他總能看見另外一個人做同樣一件事。

當然,在起先的時候,他和那個叫郝紅梅的女生都是毫不相幹地各自拿了自己的饃就離開了。

不知是哪一天,她走過來的時候,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她一眼。盡管誰也沒說話,但實際上說了。人們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種沒有語言的語言。從此以後,這種眼睛的“交談”就越來越多了。

孫少平發現,郝紅梅實際上是班裏最漂亮的女生。隻是因為她穿戴破爛,再加上一臉菜色,才使得所有的人都沒有發現這一點。這種年齡的男青年,又剛剛有了一點文化,往往愛給一些“洋女生”獻殷勤。尤其是剛從農村來的男生,在他們的眼裏,城裏幹部的女兒都好象是下凡的仙女。當然,這般年齡的男女青年還說不上正經八板地談戀愛,但他們無疑已經浮淺地懂得了這種事,並且正因為剛懂得,因此比那些有過經曆的人具有更大的**。唉,誰沒有經過這樣的年齡呢?在這個維特式的**不安的年齡裏,異性之間任何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個少年的內心掀起狂風巨浪!

孫少平目前還沒有到這樣的地步。他隻是感到,在他如此潦倒的生活中,有一個姑娘用這樣親切而善意的目光在關注他,使他感到無限溫暖。她那可憐的、清瘦的臉頰,她那細長的脖項,她那剛能遮住羞醜的破爛衣衫,都在他的內心**漾起一種春水般的波瀾。

他們用眼睛這樣“交談”了一些日子後,終於有一天,她取完那兩個黑麵饃,遲疑地走到他跟前,小聲問他:“那天,老師沒收了你的那本書,叫什麽名字?”

“《紅岩》。我在縣文化館借的。”他拿黑麵饃的手微微抖著,回答她。她離他這麽近,他再也不敢看她了。他很不自在地把頭低下,看著自己手裏的那兩個黑東西。“那裏麵有個江姐……”她本來不緊張,但看他這樣不自在,聲音也有點不自然了。

他趕忙說:“是。後來犧牲了……很悲壯!”他加添了一個自認為很出色的詞,頭仍然低著。

“還有一個雙槍老太婆。”她又說。

“你也看過這書?”他現在才敢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我沒看過。以前聽我爸說過裏麵的故事。”

“你爸?你爸看過?”

“嗯。”

“你爸在?……”少平顯然有點驚訝這位穿戴破爛的女生,她父親竟然看過《紅岩》,因此弄不明白她父親是幹什麽的了。“我爸是農民,成份不好,是地主,不,我爺爺是地主,所以……”

“那你爸上過學?”

“我爸沒上過。我爺上過。我爸的字是我爺教的。我爺早死了……我沒看過《紅岩》小說,但我會唱《紅岩》歌劇裏的歌。我的名字就是我爸從這歌詞裏麵取的。那歌劇裏有一句歌詞是:紅岩上,紅梅開……”

她這樣輕聲慢語地說著,他呆呆地聽著。

她突然紅著臉說:“你的書還了沒有?”

他說:“還沒。”

“能不能借我看一下?”

“能!”他爽快地回答。

於是,第二天他就把書交到了她的手裏。

在這以後,隻要孫少平看過的書,就借給郝紅梅看。無論是他給她借書,還是她給他還書,兩個人不約而同地都是悄悄進行的。他們都知道,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這樣過分親密的交往,如果讓班裏的同學們發現了,會引起什麽樣的反響——那他們也就別想安寧地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