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媽媽準備一盤水果要給家人吃。

小兒子放學回來了,她對兒子說:“桌上有一些水果,你可以拿去吃,媽媽先做事。”小兒子看到這麽多的水果,順手挑了一個蘋果,在上麵刻一個女孩子的畫像。不久,他又拿起香蕉,在香蕉上刻了一個老太太,在柿子上麵,刻了一個男士的像。

丘媽媽從廚房出來一看,所有水果都畫了人,不禁怒火中燒,拿起藤條就要打兒子。

沒想到小兒子竟然理直氣壯地說:“媽媽!我沒有錯!你為什麽要打我呢?”

“為什麽打你,你看你這樣調皮,在水果上畫了這麽多人像……”媽媽氣呼呼地回答。

“媽媽,姊姊歡喜吃蘋果,我怕別人吃了她的蘋果,所以我在上麵刻一個姊姊的像;奶奶喜歡吃香蕉,我就刻了一個奶奶像在香蕉上,把這個香蕉留給奶奶;爸爸喜歡吃柿子,我就在上麵刻個爸爸的像,這樣不好嗎?”

丘媽媽聽了很慚愧,一把摟住小兒子,說:“孩子!你真乖,是媽媽錯怪你了。”慶幸自己聽了兒子的說明,才不致誤解兒子的體貼、愛心,否則真的一陣棒打,豈不造成遺憾!

父母要教訓孩子前,是不是先冷靜想過,問題發生的背後原因?倘若隻是一味地責怪,恐怕會導致孩子心理的偏差、缺陷,成為他們行走終生的絆腳石。

何妨多多關心孩子的想法心理、行為個性、學習交友、生活習慣等,給予他們適當、應機的教育,對家庭的倫理、親子的關係必定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