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理念:德潤人心,文化校園,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為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努力。

【釋義】

德潤人心:“以德為本”規範教師行為,讓教師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係統地對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麵的影響,堅持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創社會滿意的學校,把學校的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德育、社區德育和社會德育等方麵。

學校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把“德”字放在第一位,這不僅是對師生行為規範的嚴格要求,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師生,關注師生的成長,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還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一方麵要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另一方麵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麵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力求達到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真正做到“以德為本”。

潤:使得到好處,扶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一個動詞的運用將“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大德無形、大化無痕,把“潤”字作為工作的切入點,體現了教育者以人為本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也真正將對人的關愛和尊重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德潤、德行潤澤萬物,恩惠廣施萬民;學校以仁德治校,以仁義育人。德即得,雨露潤澤芊芊校園,甘泉眷顧莘莘學子。一中人“樸實、勤奮、求實、努力”的精神,同德同心造文明學府,群策群力造無量英才,時時以德行教育人,處處以仁義授感悟。

文化校園:“文”是錯綜交雜的痕跡,是一種界限,是知識結構性的積累,是各種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諧”的一種現象。一中人秉承學校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將“人性”與“人文”相結合,內強素質,立根樹魂,關注師生的終身學習,促進師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

化:“因時而化。”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化”就是改變,就是教化育人,同樣用一個動詞和“潤”字相對應,潤化的是心靈,塑造的是一中人“樸實、勤奮、求實、努力”的精神。

文化: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

校園文化是師生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曆史的積澱,是師生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師生的高級精神生活,是師生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依托的框架。它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師生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師生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向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學校堅持用“文”這種“美好和諧”的理念行之於一切,即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學校尊重校園文化的核心——全體師生,努力把美好和諧作為文化的最高要求來育人。

德潤人心,文化校園:這是道德與文化的統一,也是學校長效發展的靈魂與依托。靖遠一中從創辦伊始就為學校的文化創設了一個廣闊的舞台,提供了一個有較大自由度的揮灑空間,讓一中人在校園文化這個充滿**與想象力的命題下得以不斷探索與追求。六十餘載,一中人已形成了“樸實、勤奮、求實、努力”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學校清醒地認識到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無論是從目標、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還是從內容和形式來看,都需要具有一個整體的、係統的結構。未來學校的競爭,從很大程度上講,是文化的競爭,而不再是簡單的教學設備的競爭、校園設施的競爭,或是一小部分教師的競爭。

學校確立“致遠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在辦學思想的定位上,始終堅持以適當超前的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需求作為育人目標,結合學校教育資源的具體情況,緊緊圍繞“德潤人心,文化育人”這一核心,以“責任教育”為載體,以“感恩教育”為平台,以“珍愛教育”為出發點,努力構建良好的育人格局,以嚴明的紀律、文明的細節、成長中的感恩、追求的目標和人生的價值教育人,切實把“求實教育”和“有效教學”相結合來具體實踐教育的“三個麵向”。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辦學目標是:“一流的辦學思想,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手段,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教學質量。”為此,學校一直在建設崇尚一流、團結進取的管理文化;以人為本、寬嚴有度的製度文化;高效有序、和諧順暢的管理文化;開放創新、靈活多樣的課程文化;相互欣賞、嚴謹求實的教師文化;生動活潑、誠信善良的學生文化;文明健康、快捷安全的網絡文化;整潔優雅、積極向上的環境文化。以文化培育教育核心競爭力,讓局部優勢與整體實力、發揚傳統與改革創新、理性競爭與全麵合作、堅持共性與彰顯特色、追求理想與麵對現實有機統一。學校秉承“教好了一個學生,就是穩定了一個家庭;發動了一個學校,就是帶動了一個社區”的思路,努力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架構。

一個學校的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創造和智慧,是學校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校園文化的發展與複興,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離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校園文化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誠然,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學校作為“育人”的主陣地,以德為本、文化育人就應創造出能夠體現傳統文化意蘊的新形象、新載體和新傳播渠道,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富有時代感的表現形式,使青少年真正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學校根據新課改“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目標,同時落實我校“德潤人心,文化校園”的德育目標,加強了對學生進行優秀人文傳統的教育和熏陶;幫助學生認識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納中華民族注重和諧的文化精神,引導學生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熱愛民族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學生了解並踐行中華民族的良好禮儀,繼承中華民族的人文傳統。

教學相長:教和學兩方麵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深刻地說明了“教”與“學”之間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並認為“教”與“學”是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的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麵。“學”因“教”而有進;“教”因“學”而得益。這一教學原則具有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揭示了教學工作中的客觀規律,也是對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思想的發揮。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這是教學分離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這樣,他必是一方麵指導學生,一方麵研究學問。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上,每每喜歡和教師賽跑。後生可畏,正是此意。我們極願意學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們前頭,這是我們對於後輩應有之希望。學術的進步在於此。但我們卻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師道之可敬在於此,所以我們要一麵教,一麵學。這充分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不是分離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正所謂“教學相長”。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並不是萬能的,自然也會碰到疑難和困惑,而教的過程正好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發現困惑的平台,從而發現自己知識儲備的缺漏,進而及時有效地補缺補漏。學校強**與學的雙邊活動,在互動中爭取師生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授人以魚,隻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他們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是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相長”,是一種實質性的師生互動行為,是一種確立目標——提出問題——分組討論——交流合作——展現提升——歸納總結——達標測評的教學理念。誇美紐斯在其著作《大教學論》的封麵上就有這麽一段話:“尋求並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倦和無益的勞苦,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誇美紐斯從教學文化的角度闡述了學生應該在一種祥和的氛圍中學習。針對教學藝術問題,他認為“教導別人的人就是教導了自己”。約阿希姆福爾丁斯就常說:“假如任何事情他隻聽到或讀到一次,它在一個月之內就逃出他的記憶;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給別人,它便變成了他身上的一個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樣,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麽事情能夠把它奪去。”誇美紐斯在此生動的強調,令教導別人的學習者,真正能夠從教導過程中學到知識。這種教學思想就是新課程理念提倡的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的學習方法。

麵對新課改,學校必須改革或改善辦學的思想,使思想解放,並且在諸多要改的事物之中,使教學先行,因為教育終究代表著我們的民族精神。

因材施教: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誌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出自《論語·為政》的“子遊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才而篤焉。”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言。可見“因材施教”是古今都推崇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就是按照學生的條件及其所能接受的最佳方式設計教學。

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異基礎上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促進每個人的發展,是科學求實的,是孔子留給後世的彌足珍貴的教育思想財富,也是我們學校一直秉承的辦學理念。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意即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因材施教。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也認為,任何學生都有其優勢智能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受教育群體是無差別可言的。學校對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孔子認為,學生的個性特點千差萬別,因此教學的方法應有所不同,教學的內容應各有側重,不能千篇一律,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進行教育。

學校在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以“個性發展,共性生長,成才為主”為基本目標。堅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隨著新一輪因材施教最為根本的育人方式落實到課程改革上來,滿足學生需要,建立使學生有自主學習權利的機製,讓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水平情況,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課程,尊重個體差異,以學生為主體,分析個性特征,重建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實施主體教育。

要適應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要求教師完善和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和諧、健康地發展,真正做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孔子的教學論中,他非常重視“學”和“思”的作用,學思結合,是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過程。其中“疑、思、問”在教學中更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學生隻要認真地獨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則生問,問則求解,通過不同的形式解問答疑;學生不僅增長知識,而且還養成了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論語》的首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特設了練習、實習階段,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本領,將“習”納入教學過程是孔子的一大創造。“學而時習”的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而且也是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孔子是第一個將知行一致的觀點納入教學過程之中的人,這樣就完成了學、思、習、行的教學過程。

孔子的這種“學、思、習、行”相統一的觀點對我們今天素質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也不無啟示。“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在教師指導下,從生活和社會中研究專題,通過親身實踐,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是用一定的知識原理來指導的學習,它要求學生將“學、思、習、行”真正統一起來。

學是思的前提,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思離不開學,同時,學也離不開思,思是學的升華和提高。正如孔子所說:“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讓“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將“學”和“思”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做到以下三個方麵。一是組織教學時,必須要有明確的問題。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無需思維。古人也曾說:“學起於思,思源於疑。”這裏的問題包括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問題,而鼓勵學生提問題更為重要,問題都由教師提出,仍然是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應試行為。二是必須創設思維的環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要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去探索。對此,北京師範大學肖川博士曾說:“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把握;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麵對;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創造。”三是要把握好點撥的火候。即不到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就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有想法要表達而說不出的時候,就不去啟發他。如此將學生的“學”與“思”才能有效地統一起來,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奠基,為師生全麵發展、終身教育努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為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麵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而且應當實踐(行),隻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孔子的“訥於言而敏於行”,墨子的“口言之,身必行之”,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程朱的“知先行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以及孫中山的“知難行易”,毛澤東的《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無不在探討知與行的關係。

學校在素質教育方麵,非常重視啟發式教學,學思結合,知行統一,讓學生的智慧得到發展,在管理方麵做到善抓善管,為學生的全麵發展奠基,真正做到人的品德和能力的統一。在學校“有效教學”學習課堂中,為貫徹“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教學方針,教師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為主”不動搖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積極嚐試實踐性學習。學校認為教學不光是課程的改革,應該是整個教學的改革,課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應該在教學中更注重認知,認知是教學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在認知方法上我們還有缺陷,主要是灌輸。其實,認知應該是啟發,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知識的本身。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內容。解放學生,不是不去管他們,讓他們去玩,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解社會的時間,留下思考的時間,留下動手的時間。人的思維、人的理想、人的創造精神、人的道德準則等,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行和知的結合,對於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這不是分數能代表的。教學改革應該做到學、思、知、行這四個方麵的結合,就是學思要聯係,知行要統一。“教是為了不教”。不在於老師是一個多麽偉大的數學家或文學家,而在於老師能給學生以啟蒙教育,教他們學會思考問題,然後用他們自己的創造思維去學習,用他們的終身去學習。

為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努力: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評價體係。評價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麵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學校依據實際,在深刻理解評價與考試改革理念的基礎上,圍繞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在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工具和評價反饋等方麵作出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嚐試,通過發展性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科學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促進學生的主動、全麵發展。探索學生多元化的發展性評價方案和製度,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良好的發展。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我們學校秉承“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著重於學生的全麵發展,著力於學生的主動發展,著意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優良傳統,以培養基礎紮實、個性優良、特長突出、素質全麵,具有發展潛質和創新品質的21世紀新人為目標,通過學科課程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基礎,通過學科競賽活動和體藝科技人文活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營造出適合各類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了學生的全麵發展和個性特長的發展。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全麵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德育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根本和羅盤。因此,在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把德育作為首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實踐中形成了德育“13458”育人工程,以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和健康成長。

遵循學生教育規律,構建學校德育模式;加強德育常規管理,構建德育協同工程。學校努力構建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通過家長委員會、校長信箱、校長接待日、社區德育基地等多種形式,努力使學校、社會、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發揮整體優勢。另外,學校注重時事政治教育,開展係列德育活動。德育“13458”工程的實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茁壯成長。另外,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學校努力做到國家、地方和學校三類課程相結合,以“全麵發展+個性發展”為載體,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辦學理念乃學校發展之魂,體現了學校辦學的優良傳統,代表學校發展的方向和育人目標。我校經曆了六十餘載的文化積澱,形成了“致遠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堅持“勵誌有為,博學篤行,弘毅,博專,知行,民主”的育人目標,提出了“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德育為首,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思想領先”和“改革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課改方案,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基”等教育教學思路,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書香校園建設,紮實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德潤人心、文化校園,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為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努力。

辦學目標:一流的辦學思想,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手段,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教學質量。

辦學思想:堅持一中心,貫穿兩主線,倡導三意識,突出四創新,實現五轉變。

校訓:致遠求實、團結奮進。

【釋義】

致遠:“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

求實:“諸葛亮在本傳裏,是一個非常求實的人,是一個實幹家。”出自孫犁的《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

校風:奮發向上、文明整潔、尊師愛生、全麵發展。

教風:勤奮嚴謹、實幹高效、鑄魂啟智、為人師表。

學風:勤學苦練、善於思考、尊師守紀、團結奮進。

通訊地址:甘肅省靖遠縣烏蘭西路1號

郵編:730600

聯係電話:0943-6121580

電子郵箱:287232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