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江北四鎮

武烈王丁雲毅要來南京的消息,也在第一時間震撼到了馬士英這些人。

難道丁雲毅真的有那麽大的膽子嗎?居然敢來南京?還是他有別的目的,想要以武力攻占南京?

虎賁衛的實力天下盡知。

流寇算得上猖獗嗎?被虎賁衛滅了!金虜算得上囂張嗎?也被虎賁衛給滅了!一個接著一個敵人,倒在了虎賁衛的腳下!

如果丁雲毅真的決心攻擊南京了,僅僅憑借著南京這有的兵力能夠抵擋住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馬士英憂心忡忡,而史可法和那些東林黨人卻興高采烈。

在史可法和這些東林黨人的心目中,對丁雲毅是有著很高的評價的。願意也很簡單,在於以張溥為首的士子階層對丁雲毅的極高評價。

在立帝的問題上,史可法和東林黨人完全被馬士英這些人算計了,慘敗在了他們的手裏,而此時丁雲毅的出現卻一下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如果能借助丁雲毅的手,來換一個讓他們滿意的新君,這未嚐不是一個好事。

南京城裏的氣氛一下便變得異常詭異起來......

可是該來的一樣還是會來的,隨著一天天日子的過去,終於有消息傳來:

大明武烈王、天下兵馬大元帥丁雲毅不日即到南京!

馬士英等人心一下子便提到了嗓子眼。

快馬不斷的向南京城裏傳遞著消息,讓人詫異的是,丁雲毅竟然隻帶了一百多名隨從,這也一下讓馬士英等人放下心來。

丁雲毅再強,難道一百個人便能在南京城裏翻天嗎?

“丁雲毅看來是同意我們擁立陛下了。”馬士英放心的舒了口氣:“一百個人,都是他這一路上的護衛,我等不用再擔心了。”

靖南侯、總兵黃得功接口道:“我早就說過武烈王忠義無雙,他絕不可能做出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來。”

一語未了,已經有人冷冷說道:“靖南侯未免太樂觀了吧,可惜虎賁衛沒有把靖南侯這樣的人才給招攬過去啊。”

回頭一看。說話的是興平伯高傑,聽他語出譏諷,黃得功不由得大怒之下怒目相視。

黃得功和高傑之間,本來就充滿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朱由崧在江南自立的時候,黃得功封為侯。他與劉良佐、劉澤清、高傑為四鎮。起初。史可法認為高傑跋扈,所以命令黃得功駐紮在儀真,暗地裏牽製他。黃蜚與黃黃得功同姓,以兄弟相稱。他準備赴登萊總兵之任,黃得功率騎兵三百由揚州往高郵迎接。高傑素來忌憚黃得功,又懷疑他想圖謀襲擊自己,於是在路上埋伏下精兵。黃得功走到土橋,正做飯時。伏兵四起,他上馬舉鐵鞭迎戰。周圍箭如雨下,他的馬跌到,他跳上別的馬繼續作戰。一名敵軍驍騎舞槊衝過來,黃得功大呼轉身,挾住槊將他拖下馬來,敵騎人馬皆爛。又連殺數十人,跳入倒塌的房屋中,吼聲如雷。追兵不敢靠進,於是他疾馳回到自己部隊的地方。黃得功戰鬥時,高傑乘機偷襲儀真,黃得功所部損失頗重,隨行三百騎全部戰死。他於是向朝廷上訴。表示要與高傑決一死戰,史可法多次勸解方才不得已與之和解。

雖然暫時是和解了,但這份仇可實在的是無法忘記。這時高傑又出言譏諷,黃得功焉能不發怒?

“好了。好了,這都什麽時候了。”馬士英開言勸道:“不管怎麽說。丁雲毅很快會到南京,大家還是小心謹慎一些,暫時不要撕破臉皮。他一百多人雖然不可怕,但他的虎賁衛還是深讓我等忌憚的那。”

想起了虎賁衛,一眾人等全部沉默在了那裏......

“王爺,明天就可以到南京了。”段三兒在一邊說道。

丁雲毅點了點頭,上一次來南京自己帶回去了一大票的美人,這一次來南京卻有可能迎來一場腥風血雨,想來大是讓人感慨。

“王爺,那江北四鎮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段三兒有些不解,他想了想還是問道:“好像那個什麽朱由菘能夠登上那張位置,全靠的是這什麽江北四鎮的力量?”

“這江北四鎮還是有些來頭的。”丁雲毅沉默了下說道:“先說那個高傑,他本是是四鎮中兵力最強的。高傑本是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曾經劫掠過一個良家婦女邢氏,這個邢式,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爽朗大方,富有智計,李自成十分喜愛,讓她掌管軍中的府庫錢糧。高傑一次去領取錢糧的時候,見到了這個邢氏,立時驚為天人,邢氏對高傑一見之下也頗有好感,接觸久之,二人便勾搭到了一處。李自成在秦中的時候,數次被明陝西總督孫傳庭擊敗。孫傳庭手下有員大將叫賀人龍,也是陝西米脂人,和李自成、高傑都是同鄉。孫傳庭圍迫李自成最厲害的時候,李自成指使高傑與賀人龍密商,希望看在同鄉的份上,網開一麵,不要逼迫太甚。亂世英雄起四方,有兵就是草頭王,這個賀人龍為保存自己實力,也不願拿自己的兵士與李自成拚個魚死網破,便暗中應允了,使得李自成減卻一麵威脅。事情至此,本來是個歡喜局麵,不料,李自成見高傑與賀人龍交往甚密起了疑心,斷定他要背叛自己,投降官軍,便要除掉他。

不幸這個消息走漏了,高傑聞聽之後又驚又怒,便找邢氏商議,邢氏說將軍英明神武,怎麽可以長久的蒙受一個賊的名聲呢,不如就此去投降官軍。高傑想想也隻有如此,率部下萬人,帶著邢氏投了賀人龍。這是史籍流行說法,我想未必如此。李自成一代梟雄,不是昏聵之人,不會分辨不出高傑與明軍間假戲真做和逢場作戲的區別的。他欲殺高傑,我想絕對是察覺了高傑和邢氏的奸情,可以此殺高傑,實在有損他的名聲,畢竟被手下戴了綠帽子。傳揚出去,好說不好聽。於是,便捏造了欲降官軍。”

“原來不過是個流寇。”段三兒鄙夷的說了一聲。

“是啊,是個流寇出身,不過還是很有一些本事的。高傑投降大明後。著實賣了一陣子力氣。在與農民軍作戰中屢立戰功,大明對他也不錯,數年間便將他提升至總兵官。”丁雲毅點點頭緩緩說道:

“後來孫傳庭戰死了,其他人哪裏還有鬥誌?秦中諸將紛紛投向農民軍。但高傑不敢。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他擔心李自成不會放過他。放眼天下,哪裏可容身?唯有江南一帶。於是。高傑率殘部一路東逃,逃至山東,派人向鳳陽總督馬士英聯係,請求歸屬。馬士英聞聽高傑手下尚有數萬兵馬,大喜,此時手中有兵就是本錢,於是讓出徐州讓高傑進駐,聽從自己指揮。”

說到這,他略略停頓了下:“至於其他四個人。劉澤清是行伍出身,山東總兵。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崇禎皇帝下詔,要求各地統兵大將帶兵勤王,劉澤清自然在征召之內。可這劉澤清實在是被李自成的名頭嚇破了膽。又不想落個不忠的名聲,於是心生一計,整隊出兵時故意從馬上摔落下來,以摔傷為名。按兵不動!大順軍進攻山東時,劉澤清不敢應戰。率部一路南逃,屯紮與淮安。劉良佐有個綽號叫‘花馬劉’,因經常騎一匹花馬得名。京城淪陷時候,他正駐軍河南正陽一帶,馬士英給他寫信,招他南下。劉良佐孤軍在北,正擔心流寇們攻打,得信大喜,當即率軍南下。南下路上,一路燒殺**,民怨極大。到達南直隸,馬士英劃出壽縣為他駐地。至於劉良佐呢?在滿清有關係,弟弟劉良臣是明朝降將,早就在關外降了滿清。而最後一個黃得功,是四人中比較幹淨的一個......”

段三兒這才明白了江北四鎮的關係。

“別小看這江北四鎮,帶給咱們大明的威脅很大那。”丁雲毅目光深邃:“四藩鎮形成之後,‘開創’了一種局麵,開創了一種示範效應,便是統兵大將開始左右朝政,朝廷掌控在統兵大將手中!這意味著什麽?便意味著挾天子以令諸侯,意味著皇帝不過是一種擺設,形同木偶。王朝更迭,政令不一,但對防範統兵大將掌控朝廷這一方麵,每一個皇帝,每一個王朝都有相同的心思,就是要極力的去避免這種局麵出現。這種局麵任其發展,即便不亡於敵國,也終被篡位!最為人熟知的怕就是曹操!大明太祖皇帝為防範這種局麵,做過許多努力,包括廢大將軍,建立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使兵將分離,相互牽製,最後權歸皇帝;包括重文輕武;包括派遣監軍等等。終大明一朝,武將沒有擅權的,即便到京城被破之前,天下大亂,武將依然不敢違抗朝廷之令!可惜啊,卻因為這四鎮眼看著就要廢了。”

丁雲毅忽然想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如此嗎?

統兵大將掌握朝政。不過幸運的是自己正在努力改變著這樣的局麵。

“當兵的管朝政,文官呢?則黨同異伐。”丁雲毅若有所指地道:“大明不是非要到京城被破,皇帝殉國的地步,崇禎皇帝如果調度得當,大明帝國完全可以延續下去;崇禎皇帝為了大明中興不是沒有進行努力,隻是可惜他的努力與他的夢想南轅北轍。為什麽?無非黨爭二字。明朝的黨爭打從萬曆朝的張居正之後便愈演愈烈,終至於亡黨亡國。張居正這個人,是當之無愧的大政治家,在中國古代千百宰相中算得上出類拔萃!受命托孤之時,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為使大明王朝這輛帝國之車走的更遠,張居正實行了以一條鞭法為主體的賦稅改革。一條鞭法的改革對當時及後世影響深遠,它使萬曆前期的國庫充盈,朝廷富足;使後世征收賦稅改以銀錢代替實物......”

段三兒雖然有些地方聽不懂,卻還是聽著武烈王丁雲毅說了下去:

“任何一項改革,都避免不了要觸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都免不得要有阻力。中國古代的改革,取得成效的,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都是以強權為後盾,沒有強權支撐的改革注定都是要夭折的!萬曆十年。一代名相張居正走到了他的生命盡頭,在他生命垂危的時候,朝中官員紛紛聯名捐錢去廟中為他禳災祈福,唯獨有一人既不聯名也不捐錢,此人叫顧憲成。他的好友擔心他日後遭受排斥。便替他簽了名捐了錢。顧憲成聽說後,縱馬趕到廟中,將自己名字塗抹,將錢要回。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為官為民的哪個不要巴結,此舉足可見這個顧憲成風骨硬挺!”

“恩,這麽說來此人倒也算是個人物。”段三兒不由自主地道。

丁雲毅笑了一下:

“這個顧憲成有一幅流傳很廣的對聯,足可見他的政治抱負。‘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萬曆二十二年,顧憲成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這個文選司,是專門管理官員提升調轉的。此時首輔王錫爵告老還鄉,萬曆便命吏部推選閣臣,顧憲成和吏部尚書一番計議後提出了七個人選,不料上報皇帝後,萬曆帝立時大怒,因為這裏的多數是萬曆帝所憎惡的官員!於是。萬曆一怒之下將顧憲成削職為民。顧憲成回到老家,在無錫重建東林書院,傳道講學,品評時政,久之。一部分朝野人物出於共同的理念凝聚起來,形成一個團體,這些人便被冠以東林黨人。毋庸置疑,此時的東林黨人以天下為己任。希望朝廷一振百年頹風,出現政通人和氣象。應該說是一批具有卓識的精英團體。東林黨人行事風骨錚錚,嫉惡如仇,對朝堂那些碌碌無為、作奸犯科、結黨營私之徒品評起來毫不容情。由於東林黨人關心民生疾苦,處事公允無私,自然有利於人心向背,尤其得到中下層人的支持,所以東林黨人一旦對某一人或某一事作出品評,往往便是定論......”

段三兒心裏隱隱覺得這似乎有些不妥,但卻沒有問出來。

丁雲毅繼續說道:

“如此,必然引起朝堂之上一部分人的激烈抵製,這部分人又分成幾個朋黨,以首輔沈一貫為首,以浙江籍官員為主的,人稱‘浙黨’;以吳嗣亮為首的,以湖北官員為主的,人稱‘楚黨’;以山東籍官員為主的,人稱‘齊黨’。這三黨聯手對付東林黨,所以又統稱‘齊楚浙黨。由此開啟黨爭。黨爭一起,朝野官員再也無心理事,也不能理事。因為每一事項提出,每一政策提出,每一政事安排,不論對錯與否,立時就會遭到朋黨的攻擊,雞蛋裏頭挑骨頭,也讓你的主張在朝廷上通不過!於是,最好的保身之道便是少做事,不做事,這樣就不給人以口實。諸黨派官員就如潛伏草中的毒蛇,時刻在等待機會,猛然竄出,狠咬對手一口。最要命的是,萬曆皇帝竟然深藏宮中二十八年不上朝理政,黨爭無人調和,自然愈演愈烈。”

“怪不得,怪不得。”段三兒喃喃說道。

如果不是武烈王的話,他還真不知道朝廷裏居然有那麽多的矛盾。

“現在咱們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丁雲毅的麵色漸漸陰沉下來:“目前的黨爭就是東林黨人挑起的,它起因就是帝位繼承!在先帝三子下落不明的情況下,福王朱由崧是最近的帝係分支,最有資格繼承大明皇位,東林黨人隻是擔心他的繼統對本黨不利,便橫插一腳,提出擁立潞王的主張,挑起紛爭。而且還美其名曰是立”,那就等於變相說福王不賢,不配繼承皇位,東林黨的發源地在江南,東林黨在江南的關係盤根錯節,此論一處,對福王的人望衝擊可想而知。斷章取義,歪曲事實,鋪天蓋地,先把你的名聲搞臭再說。東林黨人常自詡君子,常常把小人的名字順手戴到敵手的頭上,中國人是很在乎君子和小人論斷的,便是當今,若評介一個人是小人,這人定會跟你急眼。也便宣告這人沒有朋友,沒有人願意與小人交往。”

說到這,他冷笑了一聲道:“朱由崧是在東林黨的一片反對聲中繼位,在他的內心就不可能依靠東林黨人來維持他的統治,甚至對東林黨人一直是嚴密防範的。史可法不是東林黨人,但朱由崧讓他督師江北,遠離朝廷權利中心,不能不說是受了東林黨人的影響。馬士英就說過如此話‘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鎮力,其餘諸臣皆意在潞藩,今日彈臣去,明日且擁立潞藩矣!’這分明就是在那告訴朱由菘他該依靠誰那。”

丁雲毅接著大聲道:“可是隻要在我的勢力範圍可以到達的地方就絕不允許黨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