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節、計貶李績

193、

李世民剛離開徐賢妃的溫床,陳良甫就來了。這是徐賢妃特意安排的,細心地替李世民號過脈,陳良甫說:

“臣以為,陛下一定是感覺好多了。”

李世民點點頭。

“臣懇請皇上,繼續服用臣的藥方,陛下的病會慢慢好起來的。”陳良甫懇切地說。

李世民還是點點頭。陳良甫告辭出去後,李世民衝著徐賢妃詭秘地一笑,說:“你看,印度和尚剛到,還沒有吃到他的仙丹,朕的病就輕多了。”

徐賢妃聽了,大吃一驚:“陛下,難道你不吃禦醫們開的藥了?”

“吃,隻是待仙丹煉成以後,朕就再不吃那些藥了。”

“陛下……”

“別說了。”李世民打斷徐賢妃的話,對侍從說:“讓那印度和尚進來。”

那羅邇娑婆羅旋般轉進來,與前幾日相比,他已經判若兩人,不但衣衫亮麗,人也變得精神煥發,一股土財主撿了大量黃金的得意神情,毫無遮攔地留在肥嘟嘟的臉上。

“拜見皇上!”經過這幾天的**,那羅娑婆已經熟悉了大唐王朝的禮節。他跪伏在地下,行君臣大禮。

“大和尚請起。”李世民客氣地說。

“臣已經寫成了一個配方,請皇上派人將有關的藥材采來。”那羅邇娑婆起身,雙手舉起藥方。

李世民從侍從手上接過藥方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黃金龍鱗、白猿頭骨、火鴉唇尖、紫靈石、熊腳甲等奇異物品,不由問道:

“尋常術士煉丹,多是用硝石、硫磺、鉛礦等金石藥物煉製,和尚所要的藥材,何以如此怪異?”

“不是臣的藥怪異,是臣的煉丹術比他們的高明。”那羅邇娑婆分辨說:“一般的術士隻知道一般的煉丹物品,煉出來的丹藥,非常一般。我知道的煉丹物品非同一般,煉出來的丹藥,不僅可以消除百病,更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隻是,大和尚煉丹需要的這些物品,在朕的大唐屬地,是否都可以找到?”李世民問道。

“隻要盡了力,差不多都能找到。”那羅邇娑婆說。

“好罷,你先下去,朕這就派人去采集。”李世民說完,愣愣地望著案頭上這張他第一次看到過的丹方。他心裏明白:這裏麵的物品,有許多是特難找到的。不過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有了這些物品,能不能煉成消除百病,長命百歲的丹藥?如果能夠,就是再難,朕也要讓人采齊這些物品。李世民在心裏對自己說:或許,可能吧?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要不這和尚怎麽能活二百歲。對,不管怎樣,隻要有一線希望,朕就要爭取。朕的天下,朕的江山萬物,朕的妻妾美人,都需要朕。更主要的是,朕也需要他們,離不開、也舍不得他們……

想到這裏,李世民抬起頭來,低聲說:

“宣兵部尚書崔敦禮。”

不久崔敦禮進來,君臣大禮之後,李世民招手讓他來到身前,將那羅邇娑婆的丹方遞到他手上,說:

“朕要發使天下,不惜一切代價,采集到丹方上的物品。從今日起,令你做丹方采集的主持與總監,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好此事。”

崔敦禮領旨,匆匆地出去。李世民望著他的背影全然消逝,伸了伸腰站起來。自從印度和尚來後,李世民一心熱衷於印度和尚煉丹一事,近日已不再服用國內術士給他的金石丹藥。由於徐賢妃力勸,李世民仍然不斷服用禦醫給出的藥劑,病一時似乎好了許多。安排妥采集丹方的事宜,李世民心情爽快,讓徐賢妃陪著,也想去山前眺望一下“烽火台”,剛出翠微宮,便遇上了匆匆趕來的太子。李治因為沒想到父皇會來到宮外,加上心裏正想著即將可以見麵的媚娘,以至於險些與李世民撞了個滿懷。

李世民靜靜地望著他,擔心是不是宮裏又發生了什麽事情。

“父皇!”李治呼喚著父親。

“朝中,有沒有什麽事情?”李世民目光一刻也不離他的問道。

“沒什麽事。”太子回答。

沒什麽事,竟然這麽魂不守舍,這哪裏是一個皇帝的作為。李世民心裏這麽對自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太子之所以如此,竟然是為了他曾經臨幸過一次,如今留在翠微宮裏的才人媚娘。

“跟朕去前麵的山上,那兒可以看到‘烽火台’。”李世民說完往前走去。

他們到了山上的一處空地,朝北麵望去,遠處果然有一個石塊砌成的圍柱。

“你知道那是什麽嗎?”李世民問太子。

“烽火台。”

李世民點點頭,感慨地說:“昔日,周幽王為得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那裏燃起烽火戲弄諸侯。結果,不久犬戎真攻驪山時,幽王的烽火無人再信,西周由是滅亡。”李世民說到這裏問太子:“此事你有何感想?”

“做一個君王,千萬不可以戲弄諸臣,否則諸臣將不為君所用。”

“你這裏理解,也是對的。”李世民愛憐地望著李治,說:“不過,你更要看到,言而有信,是一個君王立威的根本,同時還要看到,施恩於臣,是一個君王立恩的根本。君王要讓天下臣服,首先要讓身邊的臣子臣服,要使身邊的臣子臣服,就必須對臣子恩威並施……”

李世民緩緩地講著,太子恭敬地立在他身旁,非常認真地聽著。李世民講得累了,停了下來,望著懦弱的李治,苦笑著搖了搖頭。

文臣,朕已經給他安排了一個班子,這班子有長孫無忌領頭,是不會出事的。武將呢?李世民在心裏問自己。現在,天下雖說已經太平,但戰爭總是會有的。一個皇帝,總會有許多敵人。皇帝必然隨時準備投入戰爭,而且一定要打贏……李績是個軍事天才。在這幾十年裏,要論打仗,除了朕,恐怕沒人能與他相比。對,朕就把李績留給我的皇兒,讓他成為李治江山的保護神。李世民想到這裏,讓李治靠近他,輕聲地說:

“明日,朕要設法斥貶李績。”

李治聽了,不由大吃一驚。

194、

東征高句麗歸來,由於太過勞累,李績也曾大病了一場,李世民聽說,特意讓禦醫來診視,隨後送來大量藥品。李績一邊吃著皇上送來的藥,一邊對家裏人說:

“我不過是山東的一個農夫,幸得皇上眷顧,能有今日,濫居富貴,位極三台。如今僅一小疾,又蒙皇上賜藥,如此厚恩,你們一定要牢記於心,告之後代,效忠於皇上。”

家裏人聽了,紛紛跪下,發誓一定牢記皇恩,誓死效忠。沒過幾日,李績的病有好轉,想親自去向皇上謝恩,奈何皇上已久不上朝,他李績也就無緣再見皇上龍顏。正不安時,忽有宮裏侍臣張揚來到李績家中,報:皇上要在甘露殿招見他。李績聽了,欣喜萬分,不敢有半點擔擱,隨了張揚,匆匆趕往甘露殿。

到了肅章門前,李績本能地站住了。因為他知道,進了肅章門,就是內廷。這內廷可是皇帝與後妃們居住的地方,朝中大臣是不可以隨便進去的。正猶豫著,張揚催他說:

“請宰相速去,陛下正等著您。”

李績再不猶豫,跟著張揚走進肅章門,向甘露殿走去。到了殿前,張揚朝李績點點頭,說:

“宰相請稍等,容小臣進去稟報一聲。”

李績站在甘露殿前,等候張揚出來喚他進去。等了半日,也不見張揚出來,自己又不敢擅自進去,隻好在殿前慢慢地走來走去。就在這時候,有一隊內廷的巡邏過來,走到李績跟前。

“你是何人?為什麽在這裏?”帶隊的小隊長問他。

“老臣是李績,在此等候皇上的召見。”

“抓起來!”小隊長大喊一聲,眼瞪著他說:“皇上在翠微宮,怎麽會在這甘露殿召見你。什麽李績,竟敢私闖內宮。”

李績聽了大吃一驚,正要解釋,巡羅兵卻不容他再說,押著他進了宮中死牢。這時差不多已到午時,李績在徒麵四壁的牢房裏,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些,可又不全明白。當初漢高祖劉邦殺大功臣韓信,那是因為韓信重兵在手,威脅他的皇權,可我李績如今閑賦在家,手中早無一兵一卒,皇上何以如此對我?從來是凡事高人一籌、有謀善斷的李績,陷入了沉思。眼前的情形,比起以往他指揮過的最麻煩的戰事,似乎也更加的撲朔迷離。

第二天,刑部尚書張亮打開沉重的鐵門,來到李績的麵前。

“李大人!”張亮對他深深地一揖,不無挽惜地說:“李大人,你何以如此莽撞,不請自到要去私闖內宮?”

好一個不請自到!李績眯細了眼望著張亮。望著他肅然的麵孔,在心想問自己,這個刑部尚書,是奉差辦事呢,還是與皇上作謀來加害自己?

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李績似乎已經明白,這是有人在害自己,至於要將他怎麽處置,卻還不是很清楚,這會兒聽張亮的問話,又見刑部尚書能來看他,心裏明白不會置他於死地,不由得在心裏替他的妻子兒女鬆了口氣。李績此刻知道:此刻他無論說什麽,也不會有人聽;無論解釋的多麽有理,也沒有人信。既然如此,不如聽之任之,什麽都不說。於是,他微笑地望著張亮,那目光分別在問:“要帶我到哪裏去?”

張亮見李績一聲不吭,微笑地看著自己,便苦著臉說:“李大人,皇上聽了非常震怒。大臣私闖禁宮,按律當斬,此事大人比我更加清楚。可是,皇上念你昔日有大功於朝廷,法外開恩。”說到這裏,張亮故意停下,想聽聽李績會說出什麽感激的話來。不料,李績此時卻閉上了眼睛。張亮微微地搖了搖頭,突然提高聲音:

“李績聽旨!”

待李績跪下,張亮宣讀李世民的聖旨:

“李績擅闖禁宮,本該死罪,念其昔日有功朝廷,免去原來所有官職,出任疊州都督,即刻到任。”

畢了,張亮上前扶起李績,說:“請宰相大人見諒。”

李績還是不說半句話,接了聖旨,一步一步地走出牢房。

195、

因為昨日朝中有些議論,太子今日帶了長孫無忌一同來看李世民。因有長孫無忌在後麵看著,到了翠微宮前,太子不能如往日一般與媚娘交流一番,遠遠見媚娘欣喜地要過來,他機警地往後麵看了看。聰明透頂的媚娘,見了太子不遠處的長孫無忌,隻好停了腳步,留跡地遠望著太子。

在翠微宮門前,太子稍微停了停,等長孫無忌來了,倆人一前一後走進宮裏。李世民這段時間精神好了許多,酸痛一直沒有再出現。此刻,他正在書房裏欣賞一卷古人的墨寶,見太子與長孫無忌進來,待他們行過君臣大禮,李世民指了指墨寶,興趣溢然地問道:

“不知,這是不是真出自王羲之的手筆?”

長孫無忌與太子趕忙上前,都認真地看了,卻是說不出話來。對於書法,他們實在都還不入門。看著他倆一幅茫然的樣子,李世民笑了:

“這種事,怎麽能問你們兩位?太子,明日讓褚遂良來,朕要與他談談這幅墨寶。”

“兒臣遵命!”

“聽說,昨日朝廷上有些爭論?”李世民突然轉過話頭,問太子。

太子聽了,扭過頭來望望長孫無忌。

“你說說看,是怎麽回事?”李世民目光嚴肅起來,逼視著太子催問道。

“有大臣議論說,宰相李績私闖禁宮之事,一定事出有因。”太子吱吱唔唔地說。

“你是怎麽看的?”

“兒臣以為,不管是什麽原因,既然是父皇的旨意,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這是不是長孫無忌教的?李世民聽了,腦子裏閃出這個想法,扭頭去看長孫無忌,卻隻見長孫無忌微閉雙眼,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裏。

“你認為會是什麽原因?”李世民又問太子。

“兒臣不知?”

“長孫無忌,你認為呢?”

“臣以為沒有原因,事情就是如此。”長孫無忌睜開雙眼,恭恭敬敬地回答。

“你以為他的話回答的對嗎?”李世民又問太子。

“對!”太子毫不猶豫地回答。

看來,太子開始的回答並不是長孫無忌教的,太子是從心裏崇敬朕,會不折不扣地遵從朕的旨意去辦事的。李世民欣慰地點了點頭。而且,長孫無忌在太子心中也建立了威信,取得了太子的無比信任,這也是朕需要的結果。能夠如此,大唐的江山,是可以沿著朕製定的治國方略繼續繁榮昌盛下去了。李世民這麽想著,臉上露出微微的笑意。

長孫無忌見了,一顆提起的心放下許多,也微笑著說:“陛下的身體看來好多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回到朝堂上去,許多大事,需要皇上處理。”

“有你長孫無忌在,哪裏有處理不好的大事?”

“真是羞煞臣了。”長孫無忌說:“如今朝上的大事,都是太子親自斷理,如果不是皇上時時給太子以教誨,隻怕朝中的許多事情,不會處理的這麽有條有理。”

李世民聽了,不再言語,隻望著書桌上展開的那卷墨寶出神。長孫無忌見了,雙手一揖說:“如果皇上暫無他事,臣請告辭。”

李世民點點頭,待長孫無忌出去之後,目光溫和地望著太子,問道:“朕上次與你說過,朕要設法斥貶李績一事,可與他人提起?”

“沒有。”太子老老實實地回答。

“好!隻是,你怎麽就想不到李績私闖禁宮,是朕一手安排的?”

太子有些兒驚慌地望著他的父皇:“兒臣想都不去想,父皇會這麽做。”

“為什麽?”

“父皇如要斥貶李績,下一首聖旨就可以。”

“許多事情,不能簡單從事。”李世民說完再問太子:“你可知道,朕為何要斥貶李績?”

“孩兒不知。”

“你應該知道啊!”李世民感慨地說:“朕問你,上一次朕說過的,一個君王要使臣子心服口服,靠的是什麽?”

“恩威並施。”

“好,你對李績有恩嗎?”

“沒有。”

“朕如今這麽做,就是為了讓你今後能有恩於李績。你現在懂我的意思了嗎?”

“懂了。”

“說說看。”

“父皇是要兒臣今後再重用李績。”

“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李世民高興地說:“當今天下,統軍人才,唯李績最能。他是朕的開國元勳,位極宰相,朕還想把他留給你,做你的保護神。可是,你對他毫無恩惠,待朕死後,恐難服你。因此,朕才如此而為,貶他為一小州官,讓他在那兒養息。在我死後,你再重用他,升為仆射。記住,千萬記住。”

“兒臣一定謹記。”太子說著,有感於李世民的一片苦心,竟然跪倒在李世民的腳下,唔唔地哭了起來。

李世民見了,欣慰地點了點頭。

第二年,李世民死,太子繼位,是為高宗。按照李世民生前的囑咐,高宗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李績為尚書仆射。後在平定高句麗的戰鬥中,李績再次出馬,指揮唐軍,一舉而滅高句麗,掃清大唐東方的隱患。李績大功歸來,不僅不要封賞,還自動遠離朝中是非,安居家裏。為了告誡兒孫在他死後能保持兼恭地做人態度,李績臨終之時,讓弟弟李弼置酒宴樂,使堂下子孫滿排而立。大家正盡興時,李績嚴肅地對他們說:

“我自知必死,怕你悲哭,所以假裝病情轉好為此宴樂。我就要死去,我死之後,你們一定腦子要清醒,記住我的講話。我親見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大唐功勳,一世辛苦建立成大戶,可現在因後輩驕奢,都被弄得破家亡人,你們一定要記住這些教訓。今後無論是誰,如有操行不倫、結交非類,馬上打殺,以免禍害子孫,傾覆家族。”

李績言畢而終,年七十六歲。高宗親為舉哀,輟朝七日,贈太尉,諡曰貞武,陪葬昭陵,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