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你在想什麽呢?”
見燕王朱棣一臉沉思,朱標忍不住推搡了一番。
燕王朱棣這才都從思忖中發揮過身來,“沒,沒什麽。”
他一臉苦笑,完全沒有了進城之前的朝氣。
“大哥,我從北平一路趕回來,實在是有些乏了。今日乃是母後的千秋大典,肯定會有很多外賓會來,您不用特意來接我,咱把外賓招呼好,那才是正事啊。”
朱棣如是說道。
他是真的有點累了。
他想不通,自己和道衍師父的關係,大哥是如何知曉的?
“這樣啊,那你先回府,咱們的事情,往後再說。”朱標樂嗬嗬地笑著,隨後便命人將燕王朱棣送回了燕王府。
在古代,除了太子之外,皇帝的子嗣一旦成年,就要搬出皇宮,住在宮外修葺的王府。
朱棣在離開應天府之前,也有一座漂亮府邸,那還是他獲封燕王王位的時候,老爺子親自賞賜的,雖然占地不大,但看著十分雄偉。
光是“燕王府”那三個大字,就讓很多王爺羨慕不已,因為那是老爺子親筆提的,文官見了得落轎,武官見了得下馬。
朱棣別了老大哥之後,徑直回了自己在應天的燕王府。
雖然他們人就蕃北平,但應天府內的燕王大院卻始終保持的幹幹淨淨。
府上的下人都沒有撤走,就是等著王爺回來可以隨時服侍。
“王爺,您心情不好?”
說話之人,是燕王朱棣的貼身近侍,和太子朱標身旁的王五、馬六之流一樣,這名近侍也是從小跟著朱棣一起長大的,可以說是,除了親兄弟之外,就屬這人與他最親。
“沒什麽,咱隻是有些乏了而已。”
朱棣揉著頭,腦海裏全是大哥朱標所說過的話。
大哥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他知道多少?
他今天這舉動,是在敲打我嗎?
朱棣深深地吸了口氣。
自大就藩北平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失態緊張過了。
“咱們初回應天,便是累了,也要先去拜見一下陛下和皇後啊,否則容易被人口舌。”近侍張進小聲說道。
這家夥看著比朱棣要年長一些,早年在公裏當差,所以對規矩之類的事情懂得比較多。
外地藩王回到應天,一般都是第一時間去拜見皇帝陛下,然後再去後宮給皇後請安,最後才是看看同輩中的老大哥之類的。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然後整理了一番,便讓近侍張進喚來馬車,向皇宮趕去。
大明皇宮,因為皇後要過千秋節,所以特地裝飾了一番。
朱棣趕到宮門下,看到眼前布置的景象,心情才稍稍鬆弛了下來。
可當他正要驅車進宮的時候,一匹快馬不知道從哪裏衝了出來,直接攔在了他的馬車前。
“四弟,這麽久沒有回宮,連宮裏的規矩都忘記了?”
說話之人一臉虯須,體態彪炳,儼然一副標準的北方大漢形象。
“三哥?”
朱棣從車簾下探出頭來,望向那說話之人,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眼前這個彪炳壯漢,正式朱元璋的第三子,晉王朱棡。
“三哥教訓的是,臣弟這就下車。”
朱棣回以笑容,當即調下了馬車。
對於晉王朱棡,朱棣一向沒什麽好感,兩人因為年齡差距不大,從小就不怎麽對付,打架鬥毆那是常有的事兒。
如今雖然各自就藩,但摩擦至今也沒有少過。
隻不過相比晉王朱棡,身為燕王的朱棣要聰明很多,因為他會藏,也知道什麽叫能伸能屈,就比如現在。
區區小事,讓一讓也就是了。
“你等一下。”
朱棡翻身下馬,見朱棣準備進宮,便朗聲攔了下來。
“弟弟怎能走在哥哥前麵,這規矩還要我教?”朱棡冷哼一聲,然後當著朱棣的麵,先行跨入宮門。
朱棣輕皺眉頭,但卻沒有發作,隻是看著這位三哥囂張的模樣,忍不住嘲笑了一番,才緩緩走進皇宮。
兄弟倆一前一後地走進禦書房,在大太監雲奇的通報之下,才緩緩走進房內。
禦書房裏,除去朱元璋以外,太子朱標也在。
和自家四弟分別之後,他就回到了東宮,左思右想之後,決定親自幫自己的小老弟討要人才。
這才說著,事主就來了!
“誒,老四!你不是說乏了要休息麽?”
望著突然造訪的朱棣,朱標一臉驚喜,“來得正好,我才和父皇說完道衍師父的事情,父皇同意了,等過了千秋節,就讓道衍師父隨你去北平。”
他樂嗬嗬地笑著。
可朱棣的表情卻十分古怪,說不上半點開心。
“老四真是好本事,竟然能讓大哥做你的說客。”晉王朱棡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道。
朱棣聽了,也不惱,隻是謝過了朱標,然後走上禦前,向朱元璋躬身一拜。
“兒臣朱棣,給父皇請安了。”
望著自家老爹,朱棣還是想從前一樣,滿眼敬畏。
老爹雖然老了,但骨子裏透著的英雄霸氣,還是讓人有些不寒而栗。
“兒臣朱棡,給父皇請安了。”
晉王不甘示弱,連忙表現起來。
朱元璋看著禦前三字,臉上露出久違的和善笑容,“坐吧!都別站著了!”
他柔聲招呼著,下人紛紛將座椅安排好。
三人依著順序,空出了老二的位置,分別排序就坐。
“老三,跟朕說說,你在藩地都做了些什麽。”
朱棡微微一愣,臉上漸漸浮現一抹難色。
作為鎮守太原的王爺,他管的大多都是軍政方麵的事情,每天都是枯燥的練兵,幾乎也沒幹過其他什麽事。
“算了算了!你呀,不給朕惹事,朕就心滿意足了。”
朱元璋也知道老三是個什麽性子,所以也清楚,在政務上,想讓著小子拿出什麽亮眼的東西來,那就跟做夢一樣。
因為這小子和他大哥一樣,一個文弱,一個莽夫……
不過,說起文弱的長子,朱元璋對朱標已經有了新的看法。
所以再看向朱棡的時候,他也很期盼,這個老三什麽時候能開開竅,學著文儒一點。
“老四呢?都幹了些什麽?”
朱元璋扭過頭,向老四朱棣張望過去。
朱棣微微一拜,謙遜道:“兒臣倒也沒有什麽大的建樹。不過是與關外的遊牧民族交過幾次手,僥幸贏了幾回。”
“兒臣在北平的這兩年,倒是長了不少見識,隻是時間太短,還沒做出什麽亮眼的成績。”
他輕聲落罷,兩隻眼睛輕飄飄地瞥向了晉王朱棡。
比起就藩時間,晉王朱棡可是比燕王朱棣要早兩個年頭。
朱棣雖然沒什麽建樹,但至少還打了幾場勝仗,倒還說得過去。
可朱棡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早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經就藩了。
這一對比,無疑是給晉王的頭頂扣了一頂“沒用”的大帽子。
晉王雖然不爽,但他也知道,眼下並不是發作的時候。
隻是他看向朱棣的眼,卻在此刻充滿了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