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長江去一向是總參謀部的既定方針,這個論調現在得到了大部分官員的支持。這並不奇怪,相對於東亞其他勢力來說,偽清二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幾乎都可以算得上是瀕臨絕境,名義上這兩個滿清親王手中還控製著兩個行省的地盤,但實際上他們的勢力早已大大縮水,在康熙政府正式倒台之後,江蘇、福建等大部分地方早已進入半自治狀態,而他們真正能夠發號施令的或許僅僅隻是省城周圍的一些城市而已。

打死狗是人人都願意幹的事情,何況打死這條死狗功勳之大、榮譽之高實在令人難以想象,隨便測度一下:千載之後青史留名,大漢某某將軍統率大軍進擊,收複失地徹底剿滅異族殘餘,且不論是否能和嶽飛霍去病相提並論,單就一個民族英雄的名頭就值得博一把。

周培公現在打的就是這個主意,不過他倒沒什麽私心,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倒也不以為自己會有機會領軍出征,所以好處終歸是落到別人身上,站在總參謀長的角度來看,江蘇、浙江無疑要比四川重要得多。以前大漢和南周之所以沒有拉下臉去搶奪地盤,除了因為吳三桂本人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緣由是雙方作為一個外交關係不太好的鄰國,彼此都需要一個政治緩衝地,所以兩國在根基未穩內政未肅的情況下貿然接壤,不論對哪一方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現在南周陷入內戰,大漢奪取這兩個富庶的省份基本上就屬於順理成章的事情。

從南宋時代開始,蘇杭之富就為天下之冠,拿下這兩個省份,對林漢帝國的助益是不言而喻。

作為一國首腦,林風當然不會連這點眼光都沒有,不過現在他想的是倒是另外一件事情。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不論是簡親王喇布還是康親王傑書,現在的實力都縮水得厲害,據汪士榮的軍械糧秣統計衙門所說,自從林漢帝國兵出兩淮,正式鞏固國本之後,原本簇擁在兩個親王周圍的漢奸大多對前途感覺悲觀失望,這幾年下來,原本歸屬他們指揮的十幾萬漢奸綠營軍早已分崩離析同床異夢,雖然名義上大多數還保留一點點香火之情,承認自己的漢奸身份,並且按時上繳一定的賦稅,但若要調動他們開戰卻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的兩個滿清親王的身份,與其說是一方諸侯,不如說是兩個軍閥聯盟的盟主,那些原本統一在滿清旗幟下的各個大小軍頭,現在在江浙兩省按實力官位劃分地盤各搞一套,基本上沒喇布和傑書什麽事情,現在他們的大部分對外工作,頂多也就是對彼此之間的衝突之類事情進行調停或者斡旋,維持一個大體上的和平和團結。

可以想象,象這樣兩支軍隊,要真打起大仗來,真正能有多少人能給兩個親王賣命,那隻有天知道了。按照安徽都督王大海的話說,隻要兩個軍,保管可以從安徽一直打到福建。

不過問題就在於福建。眾所周知,福建這個省份原本是耿精忠的地盤,因為一些變故現在已經落入台灣鄭經之手,現在鄭經集團的打算就是以福建為跳板,南掠廣東,北上江浙,從而“光複大明江山”。這個口號無疑是非常響亮,但就實力上講卻顯得不太現實,天下人都知道台灣艦隊實力強悍,但陸軍卻相當的疲軟,這一點早在幾十年前,鄭成功集中優勢兵力圍攻南京不克就可以看出來,而這幾年他們的表現卻也沒什麽翻盤的意圖,南邊和尚之信相持不下,北邊又拿傑書沒辦法,雖然鄭經也做過一番努力,但縱觀全軍,數來數去,除了劉國軒那支海軍陸戰隊還能打一下之外,其他的陸軍部隊不論是裝備上還是素質上,都稱不上實質意義上的“強軍”。

按照現在的局勢,漢軍如果大軍南下,估計打倒福建應該不算為難。但是如果成功拿下這兩個省份,卻又立即陷入和台灣集團正麵接觸狀態,當然漢軍絕對不會認為台灣軍隊會在陸地對自己構成威脅,但雄踞東海、神出鬼沒的台灣艦隊卻實在是令人頭大。

雖然如此,但林漢帝國也並非畏懼鄭氏集團,打陸戰,福建軍毫無還手之力;打海戰,依照大漢海軍目前的實力,也不見得一定會輸。這個難題不在乎軍事,而在於經濟。自從林風親自力主開港之後,如今中國沿海貿易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相當興盛的階段,這也是目前中國政局大環境下的一個特定產物,如果是按照中國人的固定思維發展,現在的商業活動應該大體上依靠內河、以及各省官道貿易為主,然而隨著數十年的戰亂,這條路子受到了極其沉重的打擊,要知道現在割據一方的大小軍閥可以沒有幾個有什麽市場意識,總之能搜刮多少就搜刮多少,幾乎和強盜土匪沒有任何區別,象昔日的山東官僚那樣,隻收點保護費、過路厘金的還算是開明人士。所以當林風一聲號召,立即得到了工商業集團的擁護和支持,所以沿海貿易在大漢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下,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利潤空間大而享譽業界,幾年下來,遼東、直隸、寧錦沿海已經發展了無數專營海上業務的商業集團,從業人丁幾不下數十萬,成長迅猛非常。

但若是現在貿然與台灣艦隊開戰,這個大好局麵無疑將不複存在。

台灣鄭氏創自前明巨寇鄭芝龍,後又受崇禎帝招撫,委為一方豪雄,傳至今日,已有三代,雖然其中曆經坎坷,受到清廷、荷蘭、南海海盜等多方打擊,然而勢力卻總是蒸蒸日上,台灣鄭經集團依靠一支龐大的艦隊橫行中國海域,幾乎無人可敵,麾下的商船壟斷了中國大陸與日本國、朝鮮王甚至東南亞的國際貿易,收入豐厚之極。

自從林風創業之初,台灣集團與林漢集團就一直保持著相當微妙的外交關係。從政治角度看,雙方同為天下矚目的軍閥組織,都有統一中國的野心,故此天然敵對;而在軍事上看,為了實現各自的目標,雙方又不得不在一段時期內結成短暫同盟,所以長久以來,因為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的關係,兩方在表麵上的關係相當不錯。

但這也僅僅這時表麵上而已,無論戴上多大的帽子,不論高唱什麽調子的民族主義讚歌,林風委任施琅為帝國海軍統帥就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此事不僅台灣上下人人皆知,就連遠在塞外的葛爾丹、布爾亞格瑪等都是心中雪亮。而就在幾年之前,漢王大婚之際,台灣軍閥內部的激進派就曾試圖扣押過阿珂夫人,雖然被**及時製止,而且大漢官方也默認了這一“誤會”的說法,但終究給雙方的外交關係蒙上了一層黑影。

現在中國的軍政局勢就如同一個多米諾骨牌遊戲。要麽風平Lang靜,彼此維持住一個微妙的平衡,要麽就是大風大Lang,勢若宣天。

單就大漢軍方的觀點,林風目前有兩個選擇。一是兵出漢中,驅降將馬鷂子***為前部,兵進四川,囊括西南之地;二是集結主力於安徽,徹底剿滅偽清殘餘,吞並江蘇、浙江膏腴之地,與南周、台灣鄭經、尚之信等進入直麵接觸的境地。

第一個選擇,林漢帝國若是成功奪取四川,除了獲得一大片廣袤而肥沃的國土之外,還去了一個進攻長江中下遊地區的跳板,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因為目前林漢帝國的大敵除了中原內地的諸侯之外,還有盤踞在甘肅、藏北、青海、外蒙古、新疆以及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一帶的葛爾丹準葛爾汗國,在此之前,林漢帝國在陝西和甘肅東部駐紮了數萬大軍,就是為了與南周皇朝、準葛爾汗國彼此鉗製。按照漢軍的軍事製度來講,象陝西甘肅這樣的地方,不論如何都沒道理放上兩個中將級別的領軍大將,其中的奧妙就在這裏——安西將軍張勇麾下的步兵第八軍、步兵第十軍雄鎮西京,於***數萬大軍相持;而寇北將軍趙良棟屢破準葛爾,軍中威信卓著,麾下大漢步兵第五軍凶名赫赫,西蒙古聞風喪膽,正是鎮守甘肅蘭州一線的最佳人選。

但是,如果這個微妙的局勢一旦打破,那麽後果實在是殊難預料,***雖降,然麾下卻有六萬大軍,驅為前部固然不錯,但誰能保證他在漢軍的支持下擊破王屏藩之後,會不會反咬一口?!要知道四川天險,其棧道崎嶇,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這個馬鷂子土匪起家,先後投降過三、四個主人,根本毫無信義可言,誰能保證他奪取四川之後,會不會一腳踢上大門,躲在四川當老大。

所以,拋開後勤因素,僅用兵角度講,要奪取四川,除了驅使***所部為前鋒之外,漢軍尾隨其後的部隊至少也要兩個軍,不然將無法保證不出其他意外,但是,林漢帝國於陝甘兩省的全部軍事力量加起來,也不過四、五萬人馬,其中三個步兵軍的番號,約莫四萬五、六千人左右,另外再加上陝西巡撫張英控製的三個旅六千人地方部隊、都察院陝西駐軍一個旅兩千都衛軍。

雖然漢軍驍勇善戰舉世聞名,但如此用兵卻也實在是危險了一點。

所以,一旦把攻取四川確定為既定戰略目標,那麽帝國勢必要於晉西、華北抽調重兵集團入秦參戰,然而山西表裏山河,為華中脊骨,戰略位置重要之極,目前又是東蒙古科爾沁汗國與西蒙古準葛爾汗國的前線戰場,局勢緊張一觸即發,而林漢帝國駐守晉西、晉北以及鄂爾多斯地區的部隊卻隻有虎賁中郎將王進寶所部騎兵第七軍、蒙古將軍趙廣元的騎兵第一軍兩個軍,加上地方衛戍部隊也不過三萬出頭,誰能保證,如果抽調此部駐軍入秦,蒙古鐵騎不會過來打個秋風?!

林漢帝國崛起不過數載,旁人望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氣勢喧天不可一世,然而行家眼裏一看就知道,這支強悍的軍隊四麵受敵,每一個地方都兵力吃緊,每一支鎮軍都動彈不得。

這個龐然大物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僅僅隻是漢王林風的近衛兵團而已。而就是這區區五個軍的機動部隊,卻又同時擔負著京師、直隸、山東、寧錦的地方衛戍任務(注:寧錦駐軍原為步兵第二軍王大海所部,現已抽調入皖作戰;山東駐軍為王承業所部步兵第九軍,現已抽調入河南駐紮),就算勉強能夠抽調一部,也至多隻有兩個軍。

目前林漢帝國能夠伸出來的拳頭,就隻有這兩個軍。這個情況確實是非常之令人沮喪,然而就帝國目前的國力來講,這已經是極限了。自從林風統一黃河流域之後,中國大陸北方行省雖然大體上結束了戰亂狀態,但若說“太平盛世”無疑是癡人說夢,除開政治不穩的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等省許多偏遠地區仍然匪患叢生,太行山區、沂蒙山區以及商洛山區等地勢複雜地帶,流竄著大大小小的綠林強盜、地方土匪以及農民義軍,雖然地方政府努力清剿,但這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到的事情。而除此之外,各地的恢複建設工作也沒有完成,經過將近一年的修養,複耕的農民雖然取得了一次豐收,但也最多隻是“閑時喝稀、農忙吃幹”的水準,絕大部分農民在繳納賦稅、佃租之後,仍然穿不起衣服、點不燈、甚至吃不上鹽,按照戶部最最樂觀的估計,明年春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應該不會出現大麵積逃荒,農民可以就著米粒吃野菜活下來。

按照李光地政府的判斷,林漢帝國回複元氣,至少要經過四年修養:其中第一年剿匪、複耕、減佃;第二年肥田、計戶、算丁;第三年熟田、還路、通政;第四年才可以出徭、滿賦、勸學——隻有達到第四年的標準,即農村地區大多數人能夠在大多數時間吃幹飯,而且有部分農民有能力供養子弟就學,那才勉強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國家才有能力進行廣泛動員,發動對外戰爭。

依目前林漢帝國的政府數據來看,一個殘破的農業帝國,全國人口不過六千萬出頭,卻要負擔數萬公務人員的行政開支、以及三十多萬近代化的陸、海軍軍費,實在是太沉重了一點。

所以,鑒於以上兩個選擇,帝國朝野大部分官員認為目前的最佳選擇無疑是攻略江南,奪取兩個富庶省份,用以滋養財政,擴充軍隊,為武力統一全中國做好準備。相對於這個宏遠目標,四川攻略就顯得頗為小器,就算能夠獲得成功,那也隻是取得一隅之地而已,於全局助益甚少。

但是,若是選擇第二個目標,那麵臨的困難亦更為巨大,除了台灣方麵的政治因素之外,軍力也並非寬裕。目前帝國正麵之敵除了兩個偽清藩王之外,還有將近二十萬江西亂軍,這股敵軍雖然建製不整且指揮不一,但卻大多是久經訓練且有戰鬥經驗的部隊,實力卻不容小窺,若是漢軍大軍壓境,彼結成聯盟共同頑抗,打上幾場惡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總參謀長周培公慷慨直言之後,大殿上立即陷入一片爭論,軍方內部、文武之間各持己論,紛爭不已,林風聽得有些頭大,老實說現在他非常猶豫,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兩種選擇都各有優劣,實在是難分上下,而現在一時之間要他作出一個決定中國命運的選擇,委實太過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