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看來,這些為明軍運送後勤的平民比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像是一個人。

看管他們的明軍士兵對他們雖然嚴格,但是並不暴虐,沒有拿鞭子抽他們。

有人筋疲力盡的倒下,也沒有被拋棄,而是被送往後方接受軍醫的醫治,允許休息。

吃飯有時間,飯後有休息時間,晚上也有時間睡眠,有休息時間,有起床時間。

他們大部分都被征召過給當地的權貴們無償勞動,修建一些滿足權貴私欲的大工程建設,那期間是何等的痛苦,他們是明白的。

與之相比,給明軍運送糧食的工作實在是太幸福了,遵守規矩的明軍士兵板著的那張臉都顯得無比的溫柔。

他們並不知道什麽叫侵略什麽叫解放,但是他們知道吃飽和饑餓,他們能區分吃飽和饑餓的感覺,然後自然而然的跟隨能讓他們吃飽的那群人,唾棄讓他們饑餓的那群人。

無關乎國別,無關乎血脈,無關乎傳承。

隻有生存。

當然了,除了大餅攻勢之外,明軍政工幹部們也不是吃白飯的。

他們花了一點時間,把地方上那些被他們抓到的權貴富豪等剝削群體全部消滅了,一個沒留。

在沒有語言優勢的情況下,明國留著這些識字的有文化的本國剝削階層毫無意義,隻是平添煩惱。

以大明現在的體量,以及未來的處置方式,消化掉這幾百萬的文盲人口一點都不難,完全不需要這些本土勢力來合作。

大明本土的剝削階層都被消滅的差不多了,更何況這些日本的剝削階層。

除了平安京裏那些頂級權貴需要送到中都接受審判之外,其他的地方剝削群體隻有一個結局——被消滅。

大明不需要這些養尊處優的剝削者,把占總人口大約百分之五的這群人全部消滅掉之後,留下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普通人,就能很方便的統禦他們,同化他們。

畢竟,他們沒有文化,他們能學到的隻能是大明的文化,是革命者的文化。

他們是一張白紙,沒有受到任何的汙染,誰在上麵作畫,他們就是誰的。

源賴朝和北條時政都沒有看到這一幕,他們並沒有看到日本平民主動為明軍運送後勤物資的畫麵。

並且他們不知道甚至還有些人聽說給明軍運送後勤有東西吃之後,主動前來尋找明軍,成群結隊的要求加入後勤隊伍給明軍運送糧秣。

因為想要來的人太多,以至於明軍後勤部門不得不篩選更加合適的人來為自己運送後勤,因為後勤人員的名額也不是無限的,他們也是要吃飯的,不是機器人。

所以很意外的,為明軍運送後勤物資居然在日本平民當中成為了搶手熱門工作,甚至在某些地段還出現了類似中介的日本本地人,這情況倒是非常意外、好笑。

後勤得到了保障之後,明軍隻需要稍微放慢點速度,後勤問題就幾乎解決了,因此明軍的進攻速度在源賴朝和北條時政等人眼裏依然是非常的快,異乎尋常的快。

快到讓他們驚恐,乃至於有那麽一絲絲的絕望。

眼下被威脅的地區實在是不少,加賀國,飛驒國,信濃國,尾張國,三河國,這一線完全是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之下搖搖欲墜,到處都在求援,到處都在尋求支援。

而他們可以動用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源賴朝和北條時政找來一大批親信部下商討策略,這個說應該支援信濃國,那個說應該支援尾張國,下一個又說應該支援飛驒國。

反正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想法,兵力卻隻有那麽多,援軍遲遲不到,想要支援那麽多地方,實在是難度很大。

最後源義經無奈之下提出建議,將主要兵力集中在信濃國,若戰事不利,則立刻向越後國轉移,他會聯係陸奧國等國的援軍,盡量在越後國集合,再展開新一輪抗擊。

如果大家可以在信濃國抵抗到東北各國的援軍動員完畢並且抵達越後國的話,那麽戰爭還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如果撐不下去……

源義經沒有繼續說,反正他是認為當前局勢下繼續分散兵力支援各國無異於自尋死路,明軍兵力雄厚,戰鬥力強大,日軍集合在一起尚且不能戰勝,更別說兵力分散了。

集中抵抗一點是唯一的方式,其他的地方……

大家自求多福吧。

源義經的建議被很多人視作膽怯的懦弱之言,認為他的行為都不像是個武士的行為,完全是個膽小懦弱的鼠輩,對他大加抨擊。

源賴朝和北條時政也對他很不滿意,駁斥了他的看法,堅持要在信濃國一線和明軍展開對峙,製止明軍前進的步伐。

於是源賴朝決定,自己親自率領一支軍隊進入信濃國,北條時政率領一支軍隊進入飛驒國,而源義經被要求證明自己的忠誠勇武,帶領一支軍隊前往三河國進行支援。

源義經感到痛惜,認為此戰必敗,自己必死,剩下的大家夥兒也好不到哪裏去,所以臨別之際,向源賴朝敬酒,以示訣別。

源賴朝對這個弟弟沒有太多的感情,覺得他是被明軍嚇破了膽,一味地認為明軍強大不可戰勝,己方弱小無藥可救,這算什麽?

所以源賴朝沒給他好臉色,要求他不能墜了源氏的威名。

兄弟兩人的最後一麵就那麽草草結束,源義經帶著滿心的憂慮和一絲絲的慨然離開了伊豆,向三河國進發而去。

但是還沒等他抵達三河國,三河國就被明軍突破了,三河國守被明軍殺死,全軍覆沒。

明軍沒有等待,快速突入遠江國,遠江國軍隊也遭到了明軍的破襲,損失慘重,源義經率領僅僅四千人的軍隊抵達遠江國的時候,遠江國軍隊已經龜縮在佐野郡無力做出任何抵抗了。

源義經眼看著明軍強勢兵力鋪天蓋地而來,而自己手上隻有四千兵力,很明顯什麽事情都做不到,遠江國已經完了。

遠江國一旦被攻破,後麵就是駿河國,駿河國再一完蛋,伊豆大本營就在眼前。

而現在攔在明軍和駿河國之間的,隻有自己這一支軍隊,駿河國本身的軍隊大部分都跟著源賴朝去了信濃國,少部分跟著自己來了遠江國,一旦自己戰敗,伊豆就完了。

整個戰局也就完了。

源賴朝布置任務之前已經預料到這一點了嗎?

還是說他完全沒有預料到,隻是天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