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登基大典(四更求月票)
趙烈文自信一笑,開口就是引據經典:“皇上姓李,而李姓是炎黃以來稱帝人數最多、建立政權最多的姓氏,據我統計稱帝人數多一百多人。先後建有成漢、西涼、唐朝、後唐、南唐、西夏、李蜀,直至闖王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朝。
但是姓李的都有一個起源,出自姬姓。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稱巴子國,秦慧王派司馬錯滅巴國。一部分巴人留於渝境的成為板木盾蠻,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為武陵蠻的一部分,遷移到鄂東的稱江夏蠻和五水蠻。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蒙上升聞言立馬報複,氣勢洶洶的反問:“趙大人是說皇上乃是夷人之後?”
趙烈文微微一笑,解釋道:“追其起源,皇上乃是周文王同宗,臣請陛下取‘周’為國號,周文王建立的大周前後長達八百餘年,曆朝曆代所不及也。”
焦亮道:“周字不好,民間百姓都傳聞皇上起兵是為了反清複明,而天地會遍布中國,如果皇上以‘明’為國號,天下百姓必定望風而從,天地會數百萬弟兄也心甘情願的憑皇上驅策,這樣一來驅除韃虜是輕而易舉。”
遇到了原則性問題,常大淳也開始窩裏反,對著李雲中諫道:“反清複明實乃荒謬,前朝皇帝就是因為不理政務,隻知遊玩享樂,百姓苦之,這才有闖賊李自成起兵造反,連年兵荒馬亂,最終給大清以可乘之機入主中原,現在老百姓對前朝無絲毫想念,如果貿然用‘明’字為國號。恐怕適得其反。”
李雲中開始時還饒有興趣的看著下麵的爭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仿佛隻有自己主張才是對的,其他的都是歪門邪道,老奸巨猾的陸建瀛,沉默寡言的常大淳,反應機靈的趙烈文。為人厚道的蒙上升,機智過人的焦亮……此時他們都一個個的唾沫橫飛,相互辯論,看著看著,頓時感覺無趣起來。
陸建瀛固執的說道:“大唐威震西域,連洋人都有所耳聞。如果用唐為國號,洋人必定畏懼,不敢侵犯,再說皇上乃是唐高祖李淵之後,大唐的名號有皇上繼承誰也說不出閑話。”
李雲中心裏感歎:看來他們為爭奪國號的命名權已經無所不用其極,連陸建瀛這個老頑固都能借用洋人比喻,平時他就是聽見別人說一個洋字都要教訓半天的。
“老生常談。姑且不論李淵是不是皇上先祖,這大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民間百姓有誰還記得李淵是誰,我看就是大明好,日月昭昭為我大明!這是何等霸氣!”焦亮已經認定了大明這個國號。
趙烈文堅持己見,對著焦亮搖頭道:“非也非也,天下姓李之人都出自姬姓,而姬姓是皇帝曾孫帝嚳的後代。殿下建立大周,承應天命,最好不過。”
李雲中從早上憋的一泡尿實在忍不住了,見他們還在爭論個沒完,起身怒道:“一個國號有什麽好爭的,我已經決定了,國號就用‘漢’。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還有我們大漢以後自稱中國,即中央之國,人人都說崖山之後無中國,我就是要建立起一個有血性的中國。”
陸建瀛馬上讚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皇上居於中央,四夷來拜,正合如今局勢,殿下英明,微臣佩服。”
趙烈文也不願落後,慷慨激昂道:“崖山之後無中國!中國這兩個字起的好,蒙元滅宋有多少誌士仁人慷慨赴死,至死不降,崖山海戰更有十萬百姓自發跳海殉國,所謂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明朝崇禎在煤山自盡,身邊隻有一個太監跟隨,滿朝士大夫無論是對李闖、還是多爾袞都是爭相投降,毫無氣節,如今皇上重建中國,微臣誓死相隨。”
“臣等誓死相隨!”滿朝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發自內心的附和。
這不會也是排練好的吧?李雲中急忙道:“大家都平身吧,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我請大家吃飯,有什麽事情等到吃完飯再說。”
第二日,李雲中的登基大典就在南京舉行
朝陽殿已被裝飾一新,地上鋪著紅色地毯,柱子都被黃色絲綢包裹,又在李雲中的座位後麵加了一道黃色屏風,屏風上麵金龍飛舞,鳳翔九天,屏風前麵又站了兩位宮女手持長長的掌扇,掌扇是由孔雀羽裝飾而成。
禮部尚書陸建瀛率諸大臣對著空空的皇位拜道:“告祭禮成,請即皇帝位,”
“奏樂”禮官嚴肅的大聲喊道。
瞬間,喜慶的樂聲彌漫著整個朝陽殿,執事官彎著身,雙手捧著皇冠來到李雲中的麵前,陸建瀛與蒙上升一左一右的捧起皇冠戴在李雲中的頭上。
後來,李雲中像是木頭人一樣被扶到皇位上坐下。
禮官唱道:“樂止,排班!”
李雲中看著諸大臣迅速排成四排,左右各兩排,不再按照派係排列,而是按照文武官員的品級排列。
禮官又唱道:“跪!”
百官頓時三叩九拜:“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官唱道:“禮成!”
胡夢君嚴肅的捧著一個錦盒來到陸建瀛麵前雙手奉上。
陸建瀛也是雙手接過錦盒,一步一步的來到李雲中麵前,奉上玉璽,躬身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謹上禦寶。”
還不待李雲中有所動作,一旁侍立的常大淳接過錦盒,表示皇帝已經受寶。
禮官唱道:“複位!”
陸建瀛回到原位。
禮官唱道:“鞠躬”
百官照做
禮官唱道:“拜興”
百官照做
……
禮官唱道:“卷班”
李雲中起身離開皇位前往新建的祭天大壇,文武百官有秩序的退出朝陽殿。
……
一連三天登基大典才正式完成,開始了李雲中登基以來的第一個朝會。
陸建瀛出列,上前躬身道:“自從漢武帝創建年號沿用至今,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有自己年號,皇上既然即皇帝位,大漢就應該有年號。”
年號,李雲中知道這玩意,例如唐太宗號貞觀,康熙,乾隆,嘉慶,鹹豐這些全都是年號:“諸位愛卿有何提議?”
取年號可不向國號,還必須解釋年號的出處、意義,沒有兩把刷子根本不敢發言,這次蒙上升、林大基等人識趣的閉上嘴巴,留給陸建瀛等人發揮。
常大淳出列言道:“皇上起兵驅除韃虜,撥亂反正,北擄連連敗退,這與當初洪武帝反元有共同之處,稱得上一個‘武’字,而‘元’字又有大、始之意,臣認為這‘元武’二字可以匹配陛下的功績!”
李雲中默念元武,搖頭道:“這‘元’字不好,忽必烈曾經用它做國號,還是換了吧!”
陸建瀛道:“皇上宅心仁厚,古人雲:內外之稱,在心為德。這‘德’字,陛下當之為愧,加起來就是‘德武’,皇上以為如何。”
德武!聽著滿順耳的,李雲中喜道:“好!就是德武了!那今年就稱為德武元年吧!”
文武大臣在陸建瀛的帶領下齊聲呼道:“臣等恭喜皇上!”
蒙上升上前拜道:“皇上既已登基,陰陽相濟,後宮還得立一位皇後,臣請皇上聖裁!”
李雲中早已經與夫人商量好,宣布道:“蘇三娘本名為馮玉娘,立馮玉娘為皇後,眾愛卿以為如何?”
常大淳諫道:“皇上三思,馮玉娘乃是二嫁,豈能立為皇後,臣請皇上另立良選,洪娘娘也不行!”
“皇上三思!”湘係官員全都跪倒在地。
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廣西籍官員也不願坐以待斃,紛紛反對。
“蘇娘娘隨皇上起兵反清,轉戰千裏,期間還數次救過皇上,如今她有孕在身,生下皇子理應繼承大漢,馮娘娘立為皇後有何不可!”蒙上升率先出列反駁。
跪在地上的趙烈文抬頭道:“女子講究三從四德,皇後母儀天下,為天下婦人之表率,豈能馬虎,臣請立許娘娘為皇後!”
李秀成反對道:“許娘娘沒有絲毫功勞,怎能服眾,曆朝曆代的皇後也有再嫁之人,諸位以這個理由反對蘇娘娘為皇後,未免太牽強了吧!”
李雲中心意已決,不願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大聲宣布道:“朕已經決定立玉娘為皇後,你們不必多說,立洪宣嬌、許月香為貴妃,立傅善祥為祥妃!”
陸建瀛等人臉色灰敗,惘然答應,特別是焦亮,沒想到漢王那麽寵愛蘇三娘,他與陸建瀛苦心商量半月,沒想到那麽容易就失敗了。
“皇上登基,天下百姓、士子必然興奮,爭相來投,況且朝堂上還有許多職位,無人擔任,請皇上開取恩科,擇優而取!”常大淳決定扳回一局,朝堂上的文官愈多,才能壓製這幫廣西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