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

概況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裏。它建於公元前256年,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都江堰仍發揮著巨大效益,是造福人類的偉大水利工程。1997年7月,都江堰水利工程被中宣部評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製約。

魚嘴分水堤:“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位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飛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顯著功能,故又叫“飛沙堰”。飛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飛沙堰的主要作用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上遊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巧妙地利用離心力作用,將上遊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裏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寶瓶口:寶瓶口起著“節製閘”的作用,能自動控製內江進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製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

名離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曆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渠首樞紐、灌區各級引水渠道,各類工程建築物和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等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工程係統,擔負著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區1000萬餘畝農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點企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發電、水產、養殖、林果、旅遊、環保等多項目標綜合服務,是四川省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礎設施,其灌區規模居全國之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史記》中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可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庶,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都江堰的修建功不可沒。都江堰的建造者,中國古代的水利專家李冰,也因此受到世代的敬仰。

李冰是秦國人,學識淵博,精通天文地理。大約在公元前250年,秦王任命李冰為蜀郡守。當時的蜀地雖然沃野千裏,但水旱災害年年發生,人民生活沒有保障。李冰到任後,決心治理給當地人民造成水旱災難的岷江。

李冰帶著自己的兒子二郎,還請了幾位有治水經驗的農民,一起沿著岷江河岸詳細勘察。他們對岷江的水量變化作了記錄,繪製了沿河的地形圖。

經過實地勘察,李冰了解到,造成岷江泛濫的原因,除了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灌縣有一座玉壘山矗立在岷江東岸,阻礙江水東流。他們在玉壘山附近進行了詳細的勘察,終於確定了最後的方案,那就是鑿開玉壘山。

玉壘山的岩石太堅硬了,開鑿的工程進度很慢。因為當時火藥還沒有被發明,單憑鐵器在巨大的岩石上鑿,一鑿一個白印兒,十分困難。這沒有難住李冰,他和大家一起想辦法,後來發明了一種新的施工方法:先在岩石上鑿出一些槽,然後在槽縫和天然石縫裏填滿幹草和樹枝,點火燃燒。當岩

石燒得很熱的時候,用冷水猛澆,使岩石爆裂。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工程進度果然大大加快,終於鑿開了寬約20多米的山口,這就是著名的“寶瓶口”。

“寶瓶口”完工後,李冰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原來山的東邊地勢比較高,流入“寶瓶口”的水量不大。如何能提高“寶瓶口”入口處的水位呢?李冰進行了長時間的思索,最後決定在距玉壘山稍遠的上遊江心裏築起一道分水堰,這樣就可以把江水分成兩股,其中一股導入“寶瓶口”,水位提高,就可以保證灌溉所需的水量。

築成一道牢固的分水堰後,李冰還巧妙地設計了“飛陟堰”,使內江灌區既能保持有水,又不會泛濫。更富有智慧的是,李冰還讓石匠雕了三個石人,立在內江水中,作為觀測水位的標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沒肩”,既生動又準確。此外,在“寶瓶口”的石壁上還鑿刻了24格水位標尺,每格1尺,人們一看就知道氓江水位高低,這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尺。

為了徹底消除岷江水患,李冰規定:每年霜降時節要進行一次淘江整修,以解決泥沙沉積問題。在治理岷江水患中,人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李冰把它們歸納為六個字:“深淘灘,低作堰”,刻在內江東岸的石壁上。2000多年來,當地老百姓一直堅持用這個辦法治理岷江,使江水變害為利,恩澤一方。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建築史上的光輝典範,不愧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傑作,是造福人民的偉大的水利工程。李冰的名字和都江堰緊密相連,人們一直懷念他。東漢時,人們就在都江堰的外江立了一座李冰石像來紀念他。四川的老百姓尊李冰為“川祖”,並在都江堰建造了一座“二王廟”,裏麵供著李冰父子的塑像,人們常到那裏參觀,緬懷李冰的偉大功績。在都江堰,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間的祭典活動和祭祀活動,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的廟會活動,即表達了後世對李冰父子的感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