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獵紅唇往右後方一記【翻滾移動】,十分極限地躲過了【粒子光波】的攻擊,單膝跪地,反手便是一箭還擊。
光之子往右側一跳,直角舞步躲過了追獵紅唇的平A。
車輪戰的最後一場,追獵紅唇與光之子,在這夜色街頭之上,兩人展開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聯賽現役最強射手之間的較量。
沈夢薇看了一眼光之子頭上的血量,57%,剛好比追獵紅唇少了10%。這是她的隊友在前麵給她創造下來的優勢,而沈夢薇將這個優勢很好地保持了下來。
追獵紅唇突然往前奔跑了起來,她已經沒耐心和光之子繼續試探了。沈夢薇可以感覺到光之子似乎在逐漸變強,他在利用追獵紅唇的壓力幫助他進行突破。
多麽狂傲的行為,這是多麽自信的一個人!有光輝隊這麽一支強大的團隊在他的身後做後盾,一直被光之子自我壓抑的桀驁不馴終於得到了釋放。
在寶石隊的光之子,他的身上有一副枷鎖,他的所有天秀操作都必須為了贏。而在光輝隊的他,再也不需要為了贏而選擇,這一次,他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選擇的。
眼看著追獵紅唇的箭矢就要射中自己,黃哲彥的頭腦冷靜得不像一個人,而像一台精密的機器,計算著效率最高的操作——“卟茲~”,一發能量光箭向著追獵紅唇射去,同時光之子的身體化成了虛光,【光躍】。
“Z字抖動”,追獵紅唇躲過了能量光箭,繼續搶攻。麵對著黃哲彥強行拚手速的操作,這是沈夢薇最強硬的回應:你要秀,那便秀!
明明是兩個射手之間的戰鬥,居然彼此向著互相衝鋒,一直到相隔350碼的距離才停了下來,同時就保持著這350的間距向對方發起了強攻。
350碼的距離,這已經是近戰角色之間會采用的對攻距離了。對於射程普遍在550碼左右的遠程角色們來說,常見的對攻距離應該是600碼之間才對。
各進一步,相互都能打中;各退一步,相互都打不中。對於射程更遠的射手們來說,這個距離本應該更長。然而在這一場聯盟最強射手名號的爭奪戰中,兩人居然不約而同地將對攻的距離縮短了一半。
事實上,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必然之選,因為對方的實力太強了。
當對攻距離拉開到600碼的長度時,兩人的攻擊無論是直射還是預判,彼此都可以在看到對方出手以後再進行準確的躲避。在不考慮技能爆發強勢壓製的情況下,雙方都沒辦法把握好自己的攻擊,因為自己射出去的這一箭能不能打中,超過50%的幾率得靠蒙。
對於射手之間的戰鬥,命中率和壓製力比起傷害的多少還要重要。兩人都是對自己的技術十分自信的選手,自然不願意用一種靠屬性、拚運氣的方式結束比賽。
所以,通過縮短攻擊距離,提高自己的攻擊命中率進而提高壓製力,自然便成了兩人不謀而合的默契選擇。
600碼太長,各自逼近50碼便成了500碼。追獵紅唇有【翻滾移動】,光之子有【光躍】,兩人都可以提高操作強度繼續提高躲避率,所以500碼都嫌棄太長了,又各自往對方再逼近了50碼。
400碼的距離,加上各自往前一步勾引再快速往後拉開躲避的距離變化波動,終於便變成了350碼之間的平衡。
光之子是【連星】瓊華,攻擊速度快,還有一定的幾率觸發【二連發】,所以沈夢薇的反應不但要快,而且躲避節奏一刻也不能斷,否則就會連吃數鍵。
追獵紅唇是【飛羽】瓊華,箭矢的飛行速度快、攻擊判定強,所以黃哲彥必須在追獵紅唇出手的一刹那反應過來、準確躲避,一旦受擊,就會被對方瞬間壓製。
“奪”、“奪”、“卟茲~卟茲~”,箭矢與光箭的平A音效極富節奏,仿佛在合奏著一曲華麗的古典樂章。追獵紅唇與光之子,旋轉跳躍、鏡像交纏,仿佛在表演一支優雅的圓舞曲。
【光躍】、【疾射】,光之子的生命值在掉落到30%的瞬間率先發難、打破了平衡。
追獵紅唇往後連退、【翻滾移動】,身形再起,一箭射出,【驚弓之鳥】、【血魔附體】、【獵殺時刻】!沈夢薇殺意已決,追獵紅唇再次前衝,回應以光之子最強勢的進攻。
光之子連射三箭、【萬箭齊發】強製覆蓋,平A二連擊又射兩箭,再次刷新【光躍】——“奪”、“奪”、“奪”。追獵紅唇隻以最穩定的方式射出重重的三箭,每一箭都能帶走光之子一截不短的血條,同時將一部分傷害回複自身。
【夜魘】,追獵紅唇一箭射出後隱身,無聲無息。
光之子一左一右連射兩箭,第一箭差得有點遠,第二箭被追獵紅唇一個漂亮的直角舞步躲過了——追獵紅唇出手,平A二連擊,【穿山擊】。
【九星連珠】直接貼臉對射起來,近距離連射,從左往右快速三連點,九箭展開一道扇形射出——追獵紅唇一記【翻滾移動】,躲過了六箭、吃了三箭,又是一發平A射出,【夜魘】隱身。
黃哲彥隻覺得突然後背一涼,好像有什麽致命的危險要來了。他看著空落的街道上隻有光之子一人倚在牆邊撤退著……牆邊?!
追獵紅唇再次現身,一箭平A後麵接了【破海擊】一箭——光之子身化虛光,【光躍】在千鈞一發之際按了出來,躲過了這強力擊退的一箭。光之子隻是一個脆皮射手,一旦被這強力的擊退箭對著牆麵射中,那受擊僵直的判定足夠追獵紅唇輕鬆調整攻勢、為所欲為了。
光之子閃現到了長街中間,遠離了牆邊,可是並沒有逃離追獵紅唇的壓製圈。
獵殺,還在繼續。
“光輝隊vs飛羽隊,車輪戰,飛羽隊大將追獵紅唇獲勝,積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