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世界史不僅僅是世界各地區史的總和,若將其分割再分割,就會改變其性質,
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學成份,便不再成其為水,而成了氫和氧。
傑弗裏·巴勒克拉夫
本書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點就在於: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曆
史;關注的是整個人類,而不是局限於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書的觀點,就如一位棲身
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倫敦或
巴黎、北京或德裏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
一、世界史的目的
對曆史進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現代曆史編纂學的嶄新起點。從十八世紀啟蒙時代×米×花×在×線×書×庫×?h
起,曆史研究注重國別史,而不注重人類史。但是近年來,當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
益顯著,人們對世界史的興趣也隨之大增。由於宇航員幾小時內即可繞地球飛行一周,
甚至登上月球,由於報上刊載的有關亞非的文章,其數量並不少於有關歐美的文章,人
們越來越認識到觀察曆史的視野必須愈益擴大。要了解這個名符其實的“一個整體”的
世界,研究世界史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們之所以致力於世界史的研究,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實用價值。同樣重要
的是,人類曆史自始便具有一種個容忽視,必須承認的基本的統一性。要確切認識西方
的曆史或非西方的曆史,沒有一個包含這兩者的全球性觀點是不行的識有運用全球性觀
點,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時代中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這種相互影響對決定人類曆臾進
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確實,這種相互影響在哥倫布和達·伽馬進行海道探險之前,是時斷時續,微不足
道的。哥倫布、達·伽馬及其後繼者在短短幾十年間使世界各地區開始直接交往,這種
交往日益頻繁,持續至今。與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類社會均處於不同程度的彼此
隔離的狀態之中。不過,這種閉塞狀態從來不是絕對的。早在歐洲人地理大發現之前的
漫長數千年中,人類各部分實際上已在相互影響,隻是相互影響的程度隨曆史時期和地
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本書論述1500年之前的曆史時期,本書的主題實質上就
是由這一時期中人類各部分相互影響的詳細情況構減的。1500年以後,由於人類的通訊
聯係日漸加強、交通工具不斷發達,整個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縮小,現在,竟被人們稱為
“宇宙飛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二、世界史的結構
如果說世界史是全人類共同的曆史,那麽,便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在課堂
裏講授世界史呢?常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按其定義說來,世界史當包羅一切國家和地
區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內容過於浩繁,因此不適宜在課堂裏講授。也有人指出,僅僅教
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難以應付,如何還能把其他地區如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文明史也都
包括進去呢?當然,回答隻有一個“不能”,隻能說,按照這種定義的世界史顯然是無
法在課堂裏講授的。但是,上述定義並不準確,實屬誤解。正如西方曆史不是西方各國
曆史的總和,世界曆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種文明的總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須逐一考察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巴爾幹半島等
國家和地區的曆史,那麽這一研究顯然會行不通。但實際上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為我
們不能采用搭積木式的方法,而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整個西方發生影響的那些曆史力
量或曆史運動之上,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東侵、文藝複興、宗教改革、法國
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樣如此,不過,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
不是某一地區,因此,研究重點應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運動之上。
例如,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並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和
南北美洲。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製造和其他各種技術,
從而導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產生。這些技術發源於中東,並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
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雖然這些文
明由於某些強大的、跨地區的曆史力量,諸如希臘文化、基督教、怫教和來自歐亞大陸
中部大草原的遊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響,但幾千年來,它們的發展
一直是平行而獨立的。1500年以後,歐亞大陸的這種平衡狀態逐漸為由新興的西方促成
的全球性一體化狀態所取代,這種一體化狀態在19世紀時發展到頂點,轉而導致前所未
有的世界性霸權。20世紀的曆史,實質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對世界霸權的曆史,是西方的
技術和思想的迅速傳播迫使人們冒險探索一條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曆史。以上是
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的簡要說明。
三、世界曆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曆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
地球表麵的各大陸地理的總和。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
把地球劃分為若幹大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
生,卻沒有多大意義。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
那些曆史運動一樣,世界曆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曆史運動的區域。
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
位,這就是歐亞大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曆史的真正心髒地區。歐亞
大陸占地球陸地總表麵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類最先進、最持
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裏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曆史也就是歐亞大陸
各文明地區的曆史。
歐亞大陸的地位何以會如此優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
亞茲的觀點來說明:
人類的曆史證明,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於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
社會集團的經驗。一個社會集團所獲得的種種發現可以傳給其他社會集團;彼此之間的
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大體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長期
與世隔絕的部落,因而,它們不能從鄰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獲得好處。
換句話說,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麽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民族之間的
可接近性。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實際上,環境也迫使它們非迅速發展不可,因為它們麵臨的不僅是發展的機會,還有被
淘汰的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響的機會求得發展,這種可接近性就常會帶來
被同化或被消滅的危險。相反,那些處於閉塞狀態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來的促進,也
沒有外來的威脅,因而,被淘汰的壓力對它們來說是不存在的,它們可以按原來的狀況
過上幾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歐亞大陸諸民族顯然是可接近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使它們
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隨著科技的進步,歐亞大陸各地區之間
的交往日益便利,它們日甚一日地相互促進、相互威脅。
歐亞大陸幅員遼闊,把它看作一個地理單位是不行的,因而,須將歐亞大陸諸地區
劃分開來。將歐亞大陸劃分為歐洲和亞洲也是不行的,這樣的劃分在地理上和曆史上都
是一種曲解。從地理上看,歐洲與亞洲顯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打開地圖,一眼便
可看出,歐洲隻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半島,舉例說,約相當於印度半島。從曆史上看,歐
洲也比不上亞洲,而隻能與歐亞大陸的另一個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無論從地域範圍、
居民的數量和種類、或文化和曆史傳統的複雜性,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歐洲與印度極相
類似。因此,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不應把歐亞大陸看作是由歐洲和亞洲這兩塊大陸組成
的,而應看作是由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和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這五失具有深遠曆
史意義的地區組成的。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曆史上最偉
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曆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中
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鳳印度的文明中
心位於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
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
上占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裏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因為北非在曆史上與歐洲和
中東的聯係,比較起與撒哈拉大沙漠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區的聯係,要密切得多。因此,
本書的“非洲”一詞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擁有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東方的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
的匈牙利。它為由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進行交往提供了一條陸上通
道。靠大草原養活的遊牧民們總是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並隨時準備著,一有機
會,就去攫取北京、德裏、巴格達和羅馬的財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創造了歐亞大
陸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則便利了這些文明之間的接觸和聯係。這種聯係,有時取
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的途徑;有時則取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
部族不斷地去劫掠使他們饞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國區域。因此,歐亞大陸的曆史基本上是
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來自遊牧部族的不斷的侵掠常常造成
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強大的部族遷徙運動。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而且也具有
革新的作用。它將沒落的王朝、僵化的製度和陳舊的習俗掃**殆盡,而導入新的民族、
技術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陸曆史的發展進程。1500年之前的歐亞
大陸的曆史分為上古時期、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曆史時期。
這三大曆史時期的主要轉折點的到來,大體均起因於遊牧部族的侵掠活動。
非歐亞大陸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這三塊大陸組成。根據可接近性的原
理,它們較之歐亞大陸,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彼此之間沒有建立起任何聯係。
隻有非洲與歐亞大陸有過交往關係,但是,由於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及非洲本土的
難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它們相互之間的影響斷斷續續、微乎其微。不過,非洲人的進步
在很大程度上確是依靠外來的促進,如從外界引進農業、煉鐵技術、新的植物和動物,
等等。因此,中古時期,在毗鄰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蘇丹地帶,非洲人能建立起一個又一
個的帝國,這些帝國在某些方麵可與同時代歐洲的帝國相比。
對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因為他們於15000年前,從亞
洲東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後,一直處於完全與世隔絕的狀態。雖然他們在墨西哥、中美和
秘魯也發展起給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總的發展水平是不能與非洲人相比的。
澳大刮亞的土著居民生活在遙遠的海島上,與大陸完全隔絕達30000年之久,因而,
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的阻礙最大。他們全都停留在食物采集階段,與非洲人和美洲印
第安人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照。非洲人除了霍屯督人和你相術人還處於食物采集階段外,
在蘇丹地帶已建立起龐大的帝國;美州印第安人雖在加利福尼亞和火地島仍有部分食物
采集者,然在其他地方已有了先進的阿茲台克人文明、印加人文明和瑪雅人文明。實際
上,南太平洋給澳大利亞造成的隔絕狀態,既阻礙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又使古代的某些
動植物如桉樹屬植物、單孔目動物和有袋目動物得以幸存下來。
歐亞大陸曆史悠久的高級文明、非洲和南北美洲同時並存的龐大帝國和食物采集者
集團、澳大利亞普遍而單一的舊石器時代的生產水平——這些就是15世紀當歐洲人向海
外探險時所遇見的各人類社會極為不同的情形。
全球的格局決定了本書的結構。在論述1500年之前的時代時,以歐亞大陸的文明為
論述的重點,因為歐亞大陸的文明是當時最先進、在數千年中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也最大
的文明。因此,本書的第二、第三、第四編論述歐亞大陸文明的發展進程,而第五編則
概述非歐亞大陸世界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