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下群眾文化的創新,包括群眾文化工作理念的創新、管理體製的創新、運行機製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等,涵蓋了群眾文化工作的各個方麵。

一、“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以人為本”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要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樹立“以需求為導向”和“普遍均等”的服務理念,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製和服務方式。首先,群眾文化服務要適應人民群眾多方麵、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提供群眾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服務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服務供給的主觀傾向嚴重,基本沿用了計劃安排的方式,“有什麽,給什麽”,產生了“想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偏偏送過來”等供需背離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是受群眾文化“為政治服務”理念的影響,把工作的立足點放在為政府服務,按照政府要求提供服務,圍繞政府的工作開展活動,很少考慮群眾的需求;二是群眾文化工作局限在群眾文化機構內部,由於受到群眾文化機構自身資源的限製,群眾文化產品的新形式、新內容不多,沒有能力根據群眾的需求提供服務。

“以需求為導向”的群眾文化服務,要求群眾文化服務要創新機製,從群眾文化機構內部服務的小循環,轉變為社會的大循環,依靠社會文化資源,開展群眾文化服務;要創新內容,提供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產品;要創新服務方式,建立“群眾需要什麽,就提供什麽”的服務模式。

案例:杭州市文化館“群文配送服務”

杭州市文化館為了解決自身資源不足、社會群眾文化條塊分割、利用率不高,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陳舊、內容貧乏,以及群眾文化服務供需不對稱等問題,實施“群文配送服務”,並建立了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製和服務模式。創建杭州群眾文化網(www.hzwhw.com),在網上設置“群文配送平台”,建立全市“群文配送網”,形成三個運行機製。一是群眾需求反饋機製,通過網上的“信息平台”公示群眾文化服務信息,搜集百姓需求,根據百姓需求提供需要的文藝演出和輔導。二是社會化供給機製。整合社會演出資源,聯合全市13個藝術表演團體,提供上百台節目,在網上公布,供群眾選擇;整合社會藝術人才資源,有131名輔導教師提供音樂、舞蹈、文學創作、戲劇小品、美術書法等輔導課程供群眾選擇。三是基層配送機製。在全市建立群文配送基層服務點,包括杭州市8區、2縣、3市的鄉鎮、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和部隊共421家。421家基層服務點和13家藝術表演團體、131名輔導教師可以在網上對接,可直接選擇或預約演出和輔導,根據基層服務點的選擇和預約配送演出和輔導。2011年,通過網上預約,完成配送演出800多場,配送培訓輔導100多次。

其次,群眾文化服務要按照“普遍均等”的要求,滿足社會各方麵的需求,特別是基層群眾和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文化站是最基層的群眾文化機構,也是服務能力最弱的,不能把基層群眾文化服務的責任完全交給能力最弱的文化站。群眾文化服務要創新“文化下鄉”、“文化進社區”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各級群眾文化機構要實行定點服務與流動服務相結合,陣地服務與基層服務相結合,推動群眾文化服務向社區和農村延伸。要創新對老年人、少年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服務的機製,保障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

案例:福建省藝術扶貧工程

2004年2月,福建省藝術館在多次深入農村調查的基礎上,以“關注農村、關注貧困、關注教育”的社會視角,開始組織實施福建藝術扶貧工程。七年多來,全省文化館定時、定點、定員為貧困地區兒童開展免費的藝術啟蒙教育,截至2011年8月,已覆蓋到全省9個地市的88個縣、鄉,有213個偏遠農村小學成為藝術扶貧活動教學基地,舉辦各類藝術興趣班300多個,600多名文化館專業人員常年堅持定期、定點下鄉為學校兒童免費開展藝術輔導和培訓,受益學生達26萬人次,成為全省文化館有史以來開展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影響深遠的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創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途徑。2009年9月,福建藝術扶貧工程獲得了第三屆文化部創新獎。2010年6月,福建藝術扶貧工程又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2010年7月,福建藝術扶貧工程入選文化部十大“國家文化創新工程”。

藝術扶貧工程通過自身服務行為的純潔和規範,創新優良的服務樣板,形成無形的感召力量,這種感召力量吸引了更多的社會資源。五年來,省內外多家單位、企業分別為藝術扶貧掛鉤小學捐建操場、圖書館,捐送籃球架、床架、書包、文具等實物,折合人民幣近300萬元。藝術扶貧工程的開展,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方麵,開創了一個先例,把城市文化資源無償輸入偏遠農村;形成一種機製,把文化下鄉轉化為鄉下文化;創設一個典範,把各方力量感召到扶貧幫困的隊伍中來;樹立一種精神,把專業人員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新高度,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這個最薄弱的環節進行探索和實踐,充分體現了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責和義務。

案例:邯鄲市“歡樂鄉村”文化工程

2010年邯鄲市開展“農村文化的現狀與需求”調研發現:廣大農村文化生活匱乏,隻有11%的村經常組織文化活動,70%的村偶爾舉辦文化活動,19%的村常年不組織文化活動,人們農閑時除了喝酒、看電視,其餘時間就是打麻將、打牌,沒有其他活動。文化資源利用不足,現有的鄉村文化站、文化廣場和活動中心等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有的常年閑置,有的挪作他用,許多文化器材堆在庫房、落滿灰塵。鄉村專業文化人才匱乏,文化活動經費不足,農村文化活動開展困難。

為此,市委決定在全市農村開展以十項活動為內容的“歡樂鄉村”文化工程。包括:“布穀之聲”農民歌手大賽、“說唱臉譜”農民戲曲票友大賽、“田野之歌”農民合唱比賽、“鄉音鄉情”農民器樂大賽、“歡快的舞步”農民秧歌舞大賽、“品味幸福”農民民俗絕活兒展示、“情趣鄉村”農民小品曲藝比賽、“美麗新家園”農民攝影作品展、“多彩的生活”農民書畫剪紙比賽、“魅力家鄉”農民舞龍舞獅大賽。充分利用現有農村文化陣地和資源,每年以十項主題活動為平台,每項活動推出百名優秀人才,打造千支鄉村文化隊伍,帶動百萬人參加,實現“以十帶百、以百帶千、以千帶百萬”的鏈條式發展。在實施中創造了黨委政府“主辦”、企業“助辦”和群眾“自辦”相結合的方式。

“歡樂鄉村”文化工程實施兩年來,舉辦各類大型活動近2000場,培育了近3000支農村文化隊伍,使農村文化陣地利用率達到90%以上,培養發現了2萬餘名農村文藝人才和千餘支鄉村文化隊伍,吸引了上百萬農民群眾參與,成為“百萬農民群眾自娛自樂的綜藝大舞台、沒有圍牆的鄉村大劇院、永不落幕的快樂大本營”。

案例:廣東省群眾藝術館“廣東流動演出網”

廣東省借鑒現代物流的理念和做法,創造性地構建了“廣東流動圖書館”、“廣東流動博物館”、“廣東流動演出網”。其中“流動演出網”是由省群眾藝術館牽頭組織實施的。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四點。第一,建立演出信息庫,把優秀的演出資源都收進庫內。第二,統一調配資源。由省館牽頭,統一調配隊伍進行流動演出。第三,分區流動演出。省群眾藝術館把全省分成5個片區,科學製定演出路線和地點,每年分季度、以就近原則組織演出。第四,提供設備和培訓。省群眾藝術館負責購置和配備適合農村基層演出的舞台和燈光,並定期組織各種培訓,提高基層隊伍的業務素質。

二、群眾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我國的群眾文化機構是一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係。一方麵,我國已經形成了省、地市、縣、街道鄉鎮、社區村五級群眾文化服務網絡,但是,由於各級群眾文化服務設施實行條塊管理,各級政府按照行政級別對自己建設的群眾文化機構進行管理,各級群眾文化機構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另一方麵,還存在工會(工人文化宮、俱樂部)、教育(少年宮)、共青團(青年宮)等係統的群眾文化機構,這些機構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分散服務、投入大、效率低,這種服務模式和機製不符合體係建設的要求。作為一個體係,應當是各級、各係統群眾文化機構形成一個體係,實現資源共享、聯合服務,發揮整體的效益。群眾文化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改變目前群眾文化工作“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現狀,消除行政壁壘和區域分割,突破體製障礙,加大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跨係統的群眾文化項目的交流與合作。要以地市級群眾文化機構為龍頭,增強地市、縣、鄉三級群眾文化機構的協調配合,統籌群眾文化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資源的整合利用,探討多種形式的聯合服務的新模式。

案例:吳江市“區域文化聯動”服務模式

江蘇省蘇州市下的吳江市推出區域文化聯動服務模式,即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通過廣場文藝聯演、電影聯映、書畫聯展,等等,將原本分散於各鎮、村的文化資源攢成一團。通過互助互演,原本沒法運作的文化活動成為現實;通過巡演,原本高昂的公共文化成本得以降低。

2003年夏天,由市文化館牽頭,組織盛澤、平望、震澤三個鎮的文化站開始了“區域文化聯動”。文化館在組織、業務、技術上提供服務和保障,負責策劃、輔導、統籌、舞台、燈光、音響、舞美等工作,每個鎮分別排練一台兩個小時的綜藝節目,再從中抽調部分優秀的節目組成一台聯合節目,在每個鎮巡回演出,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在全市農村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004年,“三鎮聯動”發展成覆蓋全市的“十鎮聯動”,形成全市區域的文化大聯動。2009年始,又擴展到周邊地區,實現了吳江與周邊地區文化服務產品的交流交換,這既讓群眾感到了熟悉與新鮮,又提升了吳江文化在江蘇及滬浙等周邊地區的文化影響力。連續八年運行“區域文化聯動”,進而推動大運河沿線城市的群眾文化藝術產品的交流互動,目前已建立與青浦、湖州、無錫、徐州、淮安等十幾座城市群眾文化藝術產品的定期交流機製,形成了群眾文化資源跨地區、跨部門、跨層次供給新方式的雛形。

案例:成都市文化館多級聯動輔導

成都市文化館通過資源整合、工作聯動的方式,探索建立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多級聯動輔導模式。

在管理體製上,市文化館建立市民公益藝術培訓學校,區文化館建分校,文化站建輔導站。由市文化館組織協調全市的市民公益藝術培訓學校、分校和輔導站的建設與工作。在師資上,由各類藝術院校專業教師、專業院團骨幹演員、市文化館專職輔導幹部150人組成專家輔導隊伍;整合各區(縣)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資源和社會優秀藝術人才933人,登記造冊,形成輔導教師隊伍;在此基礎上對街道(鄉鎮)3799名輔導員進行登記,形成輔導員隊伍。2010年,舉辦培訓班200個,年培訓10餘萬人次。

三、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的創新

群眾文化隊伍的素質決定著群眾文化工作和群眾文化服務的水平,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人才是關鍵,隊伍是保證。目前,群眾文化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層群眾文化單位缺乏穩定的專業化隊伍,人員年齡偏大,觀念相對落後,知識結構陳舊,能力和素質難以適應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鄉鎮文化站人員兼職過多,難以保證穩定性和專業化;培訓機製不健全,培訓資金匱乏等,嚴重影響著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要按照“存量優化、增量優選”的原則,探索能夠發現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體製機製,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包括:改革用人機製,建立健全以培養、使用、激勵、評價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和製度保障;實行職業資格管理製度,加強對群眾文化從業人員的規範化管理;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培訓、輪訓力度,著力提高群眾文化服務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能力;廣泛開展文化誌願者活動,在“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計劃”中增加文化服務內容,鼓勵離退休文藝工作者、藝術院校學生和其他熱心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為社區和鄉村提供誌願文化服務;發揮群眾文化骨幹的作用,培育和發展業餘文藝隊伍。

案例:北京市群眾藝術館的“競爭上崗”

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群眾藝術館)實行“競爭上崗”,已經進行了兩屆。通過公布各部門崗位和崗位要求,職工自願報名,競聘各部門的崗位。召開職工上崗競聘演講大會,職工通過演講的方式,從個人履職情況及對今後工作的設想等方麵展開闡述,詳細列舉了自己競聘的理由和優勢。由中心專家委員會成員和外聘專家組成的評委會聽取競聘者的演講,並從10個方麵進行綜合打分。全體職工根據每個人的演講,填寫《民意測評表》,認定哪位同誌適合哪個崗位。全體職工的競聘演講大會,給中心的每一位職工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給能者一個平台,也讓庸者無所遁形。

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群眾文化業務人員技能比賽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為了提高群眾文化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在群眾文化業務人員培訓中引進競爭機製,開展技能比賽活動。到2012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廣西群眾藝術館承辦的全區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業務幹部技能比賽已經舉辦了三屆。在第三屆比賽中,來自全區各地的15個代表隊共226位群眾文化幹部各展才藝,交流藝術成果。本次比賽涉及聲樂、器樂、舞蹈、戲劇、美術、攝影、書法幾個門類,由主辦單位組織專家對各類節目及美術書法作品進行分類評比,當場亮分,評出各類單項獎和團體獎。為鼓勵選手積極參賽,還把比賽與培訓相結合,特別增設了專家講座這一環節,在往年的現場點評基礎上,以講座的形式,針對各比賽項目,邀請評委、專家上課,使選手能夠全麵、係統地對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與交流,使比賽的平台得到延伸和拓展。

案例:天津市群眾藝術館“千村百站”農村文藝骨幹培訓工程

群眾文化工作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天津市群眾藝術館麵向基層、眼睛向下,著力於農村文化隊伍建設,推出“千村百站”農村文藝骨幹培訓工程,致力於提升鄉鎮文化站站長、村級文藝骨幹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培養農村文化建設的帶頭人。此項工程於2009年啟動,於2011年結束。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全麵覆蓋,分段實施。涵蓋本市12個農業區縣及其所屬行政村的3835名村級文藝骨幹和156名文化站站長,培訓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依據需要,設置內容。包括:基本藝術技能(音樂、舞蹈等),公共文化的服務形式和內容,基層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常識以及網絡操作等。並針對各個培訓地區文藝骨幹對不同門類文化的需求,安排課程。

健全規章,確保實效。天津市群眾藝術館製定了相關的製度和要求,授課結束後進行結業考試,對考試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

“千村百站”農村文藝骨幹培訓工程加強了農村文藝骨幹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農村文化帶頭人,他們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引領者,帶動了農村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四、群眾文化的數字化建設

加強群眾文化的數字化建設,探索群眾文化的數字化服務模式,是群眾文化的一個緊迫任務,也是群眾文化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第三次文化館評估把數字服務納入評估標準,促進了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現在,大多數省級文化館已經有了自己的網站,在地市和區縣級文化館擁有網站的也不在少數,前麵提到的杭州市“群文配送服務”就是依托於杭州市文化館網站開展的,說明有一些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是從總體講,在公共文化領域,相對於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相對落後;數字文化館相對於數字圖書館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概念。要努力提高群眾文化的信息化、網絡化水平,加快數字文化館的建設,加快群眾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開展網上劇場、網上展覽、網上輔導、網上群眾文化信息發布、網上創作和群眾文化活動遠程指導,使之成為傳播群眾文化的新途徑、群眾文化服務的新平台。

案例:成都市的網絡文化館

成都市文化館建立了成都市文化館網站(www.ct17.com),開辦了群眾文化“網絡文化館”,先後開展了多項網上群眾文化活動。

群眾廣場舞蹈的網絡視頻教學,將文化館創作的群眾廣場舞蹈內容編製成教學視頻,通過網絡視頻教學的方式對全市各區、縣文化館(站)的文藝輔導員、群眾文藝隊伍及社區文藝骨幹進行培訓,參加培訓的群眾多達5萬人。

在網上開展“文化館作為與發展研究”論文征集活動,收到包括北京、深圳等地在內文化館的論文100餘篇。

舉辦美術、書法、攝影網絡大賽和展覽,半個月內就收到各行各業群眾創作的1000餘幅作品。

開展重點課題研究的網上收集和研討活動。組織“優秀網絡評論員”評選等群眾文化活動。

案例:浙江溫嶺市橫峰街道文化站“越劇戲迷QQ群”

為了保護、繼承傳統戲曲文化,滿足群眾戲曲藝術生活的需求,橫峰街道文化站憑借“中國台州鞋網”和“台州越迷俱樂部”等三個QQ群,成功打造了“鞋鄉戲迷會”交流新平台,吸引了大批戲迷朋友參與越劇文化交流,成為該站文化品牌項目之一。該項目被評為2009年度溫嶺市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獎。

文化站的網絡管理員通過整頓成員設置、戲迷活動策劃宣傳、對活動疑問的解答、記錄參演人員節目以及展演結束後的意見匯總5項措施保證QQ群的正常活動。戲迷聯歡活動之前,文化站先擬好一份通知和活動海報,通過QQ發布到戲迷群裏,每天兩次,使戲迷群的成員對將要開展的活動有所了解。管理員時刻關注戲迷群動向,及時對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每次活動之後,管理人員對參加的表演節目、人數以及演唱形式進行統計匯總,並將結果在網上發布。

通過QQ群既宣傳了戲迷會活動,也確定了演出的節目及形式。每個活動結束之後,管理員都會把演出的劇照和視頻整理好傳到戲迷群空間裏麵,方便大家觀看;同時,管理員會在戲迷群裏組織一次討論,匯集各方意見和建議。

“越劇戲迷QQ群”服務模式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群體,培育了新型戲迷團隊;超越傳統文化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品牌影響力;超越傳統文化發展局限,展現了優秀文化的傳承力。QQ網絡雖然是虛擬的,但在橫峰街道文化站的用心管理下凸顯了高科技的“鏈接”魅力,“孵化”了新型的越劇戲迷文化群體。“越劇戲迷QQ群”的加盟鏈接包括“新青年越劇群”、“越迷來吧”、“大溪水泵戲迷文化”、“台州海上新芳梨園”、“浙江·台州·杜橋·戲迷群”、“台州戲迷群”、“越劇藝術群”、“越迷聊吧”、“台州越劇網聽友群”、“林家小妹觀影團”、“台州戲迷群”等18個QQ群,使文化信息發布、越劇信息收集範圍達到最大化。

2010年浙江(橫峰)“鞋鄉戲迷會”首屆聯誼活動展演,有200多位來自杭州、溫州、寧波、紹興、麗水、台州等地的戲迷自帶伴奏帶或伴奏曲譜,自費前來參加,吸了引當地群眾前來觀看,盛況空前。

五、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

一方麵,隨著群眾文化需求的變化,人民群眾對於群眾文化活動的要求(包括活動的形式、內容、質量)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另一方麵,群眾文化活動的新載體、新形式、新內容不斷出現和發展。這些都要求群眾文化活動要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創新,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利用各種載體和有效形式,在社區、鄉村、企業、校園和軍營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平台。要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依托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於參加、便於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要建立群眾文化活動的長效機製,做到經常化、製度化。在群眾文化活動創新中,特別要注重打造反映時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眾歡迎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擴大群眾文化的影響力。本章所舉的案例,可以看作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的典範,屬於群眾文化的品牌活動。2009年,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和中國文化報社主辦了全國首屆“群文品牌”評選,從參評申報的90多個群眾文化品牌中,選出20個全國首屆“群文品牌”,包括北京市的“社區一家親”係列文化活動,天津市的“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天穆杯”農村小品展演,河北省的“彩色周末”文化活動等20個項目。

案例:江城人民的精神樂園——“武漢之夏”

武漢地勢如盆,夏季時間長、溫度高,被國人戲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之一。很早以前,武漢人就形成了在街頭納涼消暑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納涼時的娛樂活動越來越豐富,拉琴的、唱戲的、賽歌的、說書的,比比皆是。這便是享譽全國,深受江城市民喜愛的特色群眾文化活動“武漢之夏”的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

自1978年至今,“武漢之夏”已連續舉辦33屆,從6月至9月的100餘天裏,遍及江城大街小巷的“武漢之夏”活動,以其豐富的內容、廣泛的參與性和濃厚的娛樂性,吸引了眾多江城市民參與其中,發揮出文化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作用。

早期的“武漢之夏”以群眾自娛自樂為主,活動規模小,形式簡單、重娛樂性而輕藝術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武漢之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以不斷創新的內容和形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除了市民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外,武漢郵政藝術團、武漢電信藝術團、武鋼文工團、星海合唱團等知名的社會藝術團隊也加入到“武漢之夏”的活動中,武漢京劇院、武漢漢劇院、武漢楚劇院、武漢市說唱團等市屬文藝院團也參加到“武漢之夏”的活動中,這些專業文藝院團除開展專場演出外,還按照就近的原則,派出專業老師指導轄區的群眾文化活動。

每屆“武漢之夏”活動均從實際出發,活動規模有大有小。“武漢之夏”的開閉幕式往往集中組織開展廣場文藝演出活動,活動規模大,演出陣容強,社會影響廣,凸出了活動的示範性和指導性。而各個街道、社區開展的“武漢之夏”活動,則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活動規模較小,凸出了活動的娛樂性和參與性。較有特點的有露天電影、露天舞會、街頭卡拉OK以及樓台對歌、“家家樂”趣味遊藝、青少年之家、文化夜市等活動形式。

案例:浙江省慶元縣“月山春晚”

“月山春晚”起源於1981年一個偏遠山村——浙江省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農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春節聯歡晚會,如今被譽為“中國最山寨的春晚”、“中國式過年之文化樣本”,並入選浙江省高中語文教材。

“月山春晚”的特色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舉辦時間的持續性。“月山春晚”不受環境、經費、人員等因素製約和影響,從未間斷,堅持舉辦了30屆。“月山春晚”的演出平台從最初簡陋的操場到如今燈光音響設施齊全的村大會堂;表演形式從最初簡單的自演自唱、自娛自樂到如今匯集歌舞、器樂演奏、小品、舞台劇等門類齊全的文藝節目。“月山春晚”從簡單到精美,從簡陋到完善,在月山全體村民的不懈堅持下,演了30年。

二是參與群體的廣泛性。當地農民的自發性極強,村民廣泛參與“月山春晚”。童叟同台演出,上至90多歲的白發老人,下至4歲孩童,村民們男女老少齊上陣,一同體驗,一同快樂。一直以來,“月山春晚”的組織者、參與者和觀看者都是月山村的村民群眾,隨著它的逐年發展壯大,組織群體從老少兼有的非專業人員發展成具有高效組織和執行水平的年輕誌願者專業團隊;參與群體從幾個孤單年輕的身影發展成全體村民,並吸引了月山村以外的人群參與其中。由於組織規模和表演水平逐年提升,“月山春晚”已成為一台集聚農民思想文化,不斷創新發展,有著深刻內涵的高質量鄉村級春晚。

三是節目內容的獨特性和創新性。近年來,在月山村一批稱作“月山芽兒”的青年有序組織、精心策劃及文藝工作者的指導協助下,“月山春晚”的參與人群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新穎、特色更加鮮明。廣受媒體報道和讚譽的“月山春晚”品牌和王牌節目——“農裝秀”和“農活秀”,展示了犁田、捉泥鰍、插秧苗、打稻穀、編草鞋、種香菇等原汁原味的農業生產場景,其創意和包裝顯示出極強的創新意識,是浙江農民“種文化”活動最到位的詮釋和展現。此外,“月山春晚”中農民十二樂坊、“天黑趕路、天亮賣鮮”等情景劇以及根據該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如龍橋”(廊橋)愛情傳說改編的舞台劇《如龍與來鳳》等極富創意的特色節目,都充分體現了“月山春晚”紮根基層的草根屬性。它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所反映的主題都來自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其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有機融合,抒寫的是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喜、怒、哀、樂的場景。將其淳厚質樸的農味,加以恰到好處的藝術設計,使群眾能參與、看得懂、體驗深。這些特色使“月山春晚”能持久延續,曆久彌新,也使“月山春晚”走出大山,走入都市,走向全國。

【本章小結】

本章涵蓋的主要內容包括:群眾文化事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建設原則和方針政策,明確了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方向和道路,為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下群眾文化的創新是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迫切任務。

在認識和把握群眾文化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關係上,既要看到群眾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要認識到群眾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中一個相對獨立的子係統,有其特殊的規律。把群眾文化等同於公共文化,或者用公共文化替代群眾文化的認識是片麵的。

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大背景下的群眾文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是當前群眾文化的重要任務,本章所列舉的案例是各地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創造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同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創新的精神實質,是要堅持因地製宜,充分考慮本地區群眾文化建設的各項基礎條件,找準本地群眾文化建設的突出矛盾和關鍵環節,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服務模式。

【思考題】

1.闡述群眾文化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關係以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中的地位。

2.有人說“群眾文化已經被公共文化所替代”,你認為對嗎?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對群眾文化發展有哪些影響?

3.結合你所在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創新實例,談談群眾文化創新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1.陳威.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研究[M].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若幹意見》(2007年8月21日).

[1] 陳威.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研究[M].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6:15-16.

[2]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孫若風副司長在2010年天津市群眾文化年會上的主題講座.

[3] 陳威.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研究[M].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6:15-16.

[4] 李景源,陳威.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17.

[5] 文化部.“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督查報告[R].2012.

[6] 為文化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文化重點投入項目一瞥[N].中國文化報,2012-07-13(7).

[7] 財政部關於加強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財教〔2011〕31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