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猛攻

中東戰場上,因為中國軍隊參戰,所以以軍的進攻行動一再推遲。直到十七日淩晨,巴拉姆收到總理發來的消息,美國海軍的三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將在上午到達,才決定在十七日上午再次發動進攻。

此時,第十五集團軍已經有三支突擊集群進入約旦。

因為戰略空運要在十七日下午開始,所以蔣博文沒有讓部隊向南推進,隻是控製了約敘邊境地區的橋頭堡,把敘軍防線向南延伸了數十公裏,並且在以軍右翼製造了一個長約二十公裏、寬約三十公裏的突出部。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蔣博文最擔心的還是以軍調整計劃,轉而向南攻打安曼。以軍的戰鬥力仍然非常強悍,約旦軍隊絕對不是其對手,因此有可能一舉拿下安曼。

顯然,這對接下來的戰鬥非常不利。

當時,戚凱威已經電令蔣博文不要向以軍施壓,因為在他的計劃中,必須守住安曼,並且以此威脅以軍的側後方。等到以軍深入敘利亞境內,第十五集團軍發動反擊時,安曼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蔣博文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沒有向以軍施壓。

隻是,在防禦部署上,蔣博文也留了一手。

事實上,當時戰場上的情勢有點複雜,主要就是以軍延遲了進攻時間,從而使蔣博文不得不有所顧慮。

要知道,按照之前的計劃,以軍在十六日夜間就應該越過約敘邊境。

在十七日淩晨的時候,蔣博文一度認為以軍放棄了進攻敘利亞的打算,而是準備向南掃‘**’整個約旦,鞏固右翼防線。說得直接一些,以軍已經因為中國軍隊參戰,放棄了戰略進攻計劃,轉為戰略防禦。如此一來,繼續留在賈比爾站的第十五集團軍就將錯過良機,等於拱手把安曼讓給以軍。

針對這一點,蔣博文沒有讓敘軍進入約旦境內。

說白了,如果賈比爾站的防線過於堅強,以軍肯定會調整作戰計劃。隻有讓以軍相信能夠取得突破,才能讓以軍繼續采納之前的作戰計劃,從賈比爾站殺入敘利亞,進入蔣博文設置好的圈套之中。

當然,蔣博文想多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雖然在十六日夜間,巴拉姆的幾名參謀就提到,第十五集團軍很有可能在約敘邊境北麵,即蘇韋達省西南設置了圈套,之前的作戰計劃已經沒有意義,應該首先拿下安曼,再揮師北上,而且巴拉姆也確實考慮過這個計劃,甚至派遣參謀去前線部隊了解情況,以便知道有沒有可能讓主攻部隊轉向。但是到了十七日淩晨,在得知美國海軍航空兵即將參戰的消息之後,巴拉姆沒再猶豫,仍然堅持原定的作戰計劃,讓主攻部隊在十七日上午發動進攻。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巴拉姆犯的最為嚴重的錯誤。

部分人甚至認為,如果巴拉姆在十六日夜間調整了作戰計劃,哪怕隻動用一個旅,也有很大的把握在十七日拿下安曼,消除大後方的威脅,而這對正麵進攻的影響並不大,好處卻極為明顯。在這些人看來,如果巴拉姆這麽做了,以軍就算進攻遭遇挫折,也能退守約敘邊境線,守住右翼戰線。

當然,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就算以軍在十七日拿下了安曼,也不可能避免右翼遭到包抄的結局,因為這些‘挺’以份子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中國的戰略空運力量。

從傳統戰術來看,安曼確實具有非常大的軍事價值,因為這裏是約旦境內的‘交’通樞紐中心,貫穿約旦的鐵路線與公路線中,四分之三都得經過安曼,另外四分之一也得從安曼附近通過,所以控製了安曼,等於控製了約旦境內的‘交’通大動脈。問題是,中國軍隊已經用行動證明,地麵‘交’通線不再是進攻的脈絡,在有必要的時候,中國陸軍有能力打一場不依靠‘交’通線的地麵戰爭。

要知道,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數百架大型電動運輸機。

從後麵的戰局發展來看,最遲到十二月初,中國空軍就能把三分之二的戰略空運力量放在中東戰場上。如果中國海軍奪取了製海權,打通了前往紅海與‘波’斯灣的航道,這支戰略空運力量就能以伊拉克與埃及為基地,把空運效率提高好幾倍。即便以巴基斯坦為基地,也能支持兩到三個集團軍在前線作戰,還能同時為十支戰術航空兵聯隊提供保障,確保中國陸軍在中東戰場上沒有後顧之憂。

如此一來,以軍占領安曼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要知道,約旦境內,不隻是安曼才有機場。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中國陸軍的地麵部隊隨時可以在前線開辟野戰機場。別忘了,中東以沙漠為主,有足夠多的地區適合開辟野戰機場。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早在第十三集團軍進軍中東之前,戚凱威就製訂了一份備用作戰計劃,其主要內容就是第十三集團軍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受阻,以軍守住了邊境防線,不得不開辟新戰線。在這份計劃中,戚凱威明確提到,要麽借道沙特阿拉伯,要麽從伊拉克的西部地區出兵,從東麵進入約旦,包抄以軍右翼防線,在控製安曼之後,從約旦河穀進入以‘色’列境內。當時,唯一沒有確定的就是兵力問題,即有沒有必要在中東戰場上投入第二個主力集團軍。隻不過,這也是小問題,畢竟戚凱威已經調動了第三三三預備集團軍,而且在十二月的時候,他肯定有能力再‘抽’調一個集團軍。即便讓第三三三預備集團軍進駐埃及,他手裏也有足夠多的兵力。

由此可見,就算以軍奪取了安曼,也守不住右翼防線。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巴拉姆沒有錯過機會,而是在爭取機會。原因很簡單,巴拉姆有非常清楚的認識,以軍取勝的關鍵是能否盡快打到大馬士革,控製敘利亞南部地區,迫使中國繼續向敘利亞增兵。如果辦不到,就算以軍占領了整個約旦,也隻能拉長長線,給中國軍隊創造反擊機會。

從戰略上講,隻有盡快打下大馬士革,以軍才能繼續掌握主動權。

由此可見,當時蔣博文與巴拉姆都有較為準確的判斷,一個明知道對方必攻,一個明知道對方必守。

十七日清晨,在空軍的全力掩護與支援下,以軍發動了進攻。

因為敘軍沒有進入約旦,所以守衛賈比爾站的中國軍隊且戰且退,一麵想方設法的通過戰術反擊遲滯以軍的推進速度,一麵從突出部退回到約敘邊境防線上,最後才一口氣撤退到了敘軍陣地後方。

快到中午的時候,以軍‘花’了五個小時才推進了三十多公裏。

與之前的進攻速度相比,以軍這輪進攻明顯慢得多,而且損失大得多。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作戰記錄,在攻占賈比爾站的戰鬥中,總共損失了三百多輛主戰坦克與兩百多輛裝甲戰車,部署在後方的炮兵還遭到中國軍隊突然反擊,十多個炮兵陣地被摧毀,損失了上百‘門’遠程火炮。

在以軍的戰報中,沒有提到中國軍隊的損失。

事實上,在這天上午的戰鬥中,中國軍隊的損失微乎其微,隻有十多輛反裝甲平台被以軍擊毀,而且隻有三輛離戰線太近而被迫拋棄,其餘的都被裝甲搶修部隊拖走,並且在數日後修複。

當時,以軍前線指揮官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的反裝甲平台不易對付。

比如在賈比爾站西南的一場戰鬥中,依托簡易陣地的六輛反裝甲平台就讓一個以軍加強裝甲營在兩個小時內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主戰裝備,而且最後還是中國軍隊主動撤退,不然以軍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當然,這也不全是以軍地麵部隊的問題。

在當天上午的戰鬥中,以‘色’列空軍依然沒有奪得製空權,甚至不得不放棄早已安排好的打擊任務,全力與中國空軍爭奪製空權。打到十一點左右,也就是以軍殺入賈比爾站、在戰鬥打得最‘激’烈的一個小時之內,以‘色’列空軍甚至沒有進行一次空中支援,導致以軍地麵部隊不得不獨自作戰。

經過艱苦的戰鬥,以軍終於攻占了賈比爾站,打開了進入敘利亞的大‘門’。

隻是,在這五個小時的戰鬥中,包括第一步兵旅在內的三個以軍旅幾乎被打殘,而其對手不過是總兵力相當於半個以軍旅的三支突擊集群。更糟糕的是,以軍已經失去了繼續向北推進的動力。

下午一點過,美國海軍航空兵參戰。

到這個時候,戰場形勢才有所改觀,至少在美軍支持下,以‘色’列空軍有能力為地麵部隊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了。

當然,中國軍隊也順利退到了敘軍防線後方。

根據蔣博文在當天下午發回來的戰報,在十七日上午的戰鬥中,第十三集團軍僅有四十多名官兵傷亡,損失微乎其微。

接下來,就得看敘軍能否守住防線了。

按照蔣博文的安排,敘利亞國防軍必須在防線上堅守十二小時,因為第十三集團軍需要這十二個小時完成部署。接下來,就算敘軍守得住,也要主動撤退,但是不能讓以軍擴大突破口。

一切順利的話,決戰將在十八日淩晨打響。

問題是,敘軍能夠堅守十二個小時嗎?

十七日下午,牧浩洋還收到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出現在了中東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