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會使得國外熱錢大量湧入與銀行關係最密切的房地產行業和股票市場,推動資產泡沫越聚越多。相反,人民幣貶值則有助於刺破這些資產泡沫,讓經濟得到健康發展。
單方麵的人民幣升值或升值預期,最容易誘發國際熱錢大規模流入我國,從而不斷吹大資產泡沫。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單邊的人民幣升值無論對投資者還是投機者來說,都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好時機。因為既然你是單邊升值,那麽無論什麽時候買入都是正確的。雖然人民幣每年升值2%並不一定算多,可是如果采用30倍的杠杆比率,那就意味著你每年可以獲得60%的獲利,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風險(因為是單邊升值的)。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哪怕你不實行杠杆投入,這樣的無風險收入也不比銀行儲蓄利率低,又何樂不為呢[注釋1]?
所以說,如果某個國家出現了單邊的貨幣升值,這時候全世界的資金都會投向這裏,你說這時候的風險大不大?
從人民幣匯率改革兩年的實踐看,資本市場是人民幣升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包括股市、樓市、匯市全麵上漲,並且這種升值主要體現在美元產品上,而對於人民幣兌歐元、英鎊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
再從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內居民的影響看,股市、樓市上漲已經形成了比較大的市場泡沫,雖然有一部分投資者是從中受益的,但由於它對國內糧食、肉價等居民必需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以及絕大多數居民儲蓄存款的實際負利率(實際利率低於價格上漲指數),所以換個角度來看,這種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在國內是貶值的。
而這種資產價格脫離價值造成的認識混亂,又會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進入資產泡沫化市場,也不管是否違規不違規了。這樣,也就使得多重因素導致的投資風險和投機風險通通加大了。
以2007年7月30日我國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看,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平均市盈率為57倍,其中上海A股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53倍、上海B股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81倍,深圳A股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75倍。僅僅從市盈率的角度看,我國的A股市場就已經進入泡沫化時代。而與同期全球主要股市相比,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5倍,香港恒生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17倍[注釋2]。
那麽,為什麽會造成這樣的泡沫呢?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人民幣兌美元的不斷升值,使得某類股票僅僅依靠概念炒作就能夠使得其價格迅速脫離價值而橫衝直上,其中尤其以房地產行業的股票表現最突出,這就很好地證明了,資產泡沫會首先表現在房地產泡沫中。
究其原因在於,房地產行業與銀行的關係最密切,所以國際熱線流入必然會首先進入房地產行業。
關於這一點,可以從我國這幾年來房地產價格的不斷暴漲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中很清楚地得到證實。不用說,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必然會意味著銀行出現巨額不良資產甚至負資產,導致國民經濟陷入長期低迷,這是非常需要警惕的。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研數據,2009年上半年在我國發放的7.4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中,有1萬億元到2萬億元違規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注釋3]。
請注意這裏的“違規進入”字眼,這表明在這其中並不包括直接對房地產開發和抵押購買發放的巨額資金在內。為什麽這部分資金會違規進入呢?實際上就是為了炒作人民幣升值概念,不惜增大資產泡沫來透支未來經濟。
我國現行的匯率製度所形成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會吸引大量國際熱錢流入我國,並對我國經濟總需求產生明顯衝擊。
從2009年的情況看,自從新一輪信貸擴張之後,充裕的流動性局麵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就不斷刺激著資產價格泡沫的出現,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安全。
截至2009年10月,我國廣義貨幣(M2)累計同比增長29.42%,據此計算,保守估計2009年的廣義貨幣增長率要達到27%,廣義貨幣存量將超過60萬億元人民幣[注釋4]。如果2010年和2011年的廣義貨幣增長速度保持在相對低速的15%,那麽2010年和2011年的廣義貨幣存量也會分別達到69.3萬億元人民幣和79.8萬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廣義貨幣的增長就等同居民和企業存款的增長。1996年到2008年間,我國廣義貨幣翻一番的速度是4.55年,而照現在這樣計算,從2007年到2011年隻需4年時間就可以實現翻一番[注釋5]。
這表明,即使沒有人民幣升值預期,這些突然增加的大量貨幣也會促使投資者把它們趕緊投入到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中去,進一步推動資產泡沫的形成。
而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由於以非貿易品行業為代表的各種資產預期收益提高了,所以更會吸引資本加速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加劇資產價格泡沫。
當然,在我國目前的外匯管理製度下,國際熱錢雖然能夠進入我國但也不可能無限流入,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控製的。不過要提醒注意的是,許多事情有時候往往會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尾大不掉。
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不是人民幣升值而是人民幣貶值呢?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伴隨著人民幣停止升值的步伐,國際熱錢的流入也就會同時停止。而國際熱錢一旦停止流入,那麽我國的樓市、股市以及其他投資領域中的投機泡沫就會遭到大幅度擠壓。
[注釋1]昱華:《人民幣升值好處沒有想像的那麽美》,2010年3月29日中國證券報。下同。
[注釋2]肖玉航:《人民幣升值也貶值,資產泡沫風險大》,2007年7月31日九鼎德盛。
[注釋3]《抑製資產泡沫應是當務之急》,2009年7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
[注釋4]實際數據是:2009年我國廣義貨幣(貨幣和準貨幣)增長率為27.68%,廣義貨幣存量為60.62萬億元人民幣。
[注釋5]張斌:《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加劇資產泡沫》,2010年1月12日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