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的今天,有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的重要性。

於是,打從打造他們的“愛巢”開始,孩子的“空間”也隨之建立了起來。為了能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家長們不惜花重金布置孩子的“臥室”,力求使他們的孩子的房間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屋裏書桌和床鋪的擺放科學、合理。從此,孩子就在父母為他們傾心打造出來的"空間"裏享受屬於他們的美好光陰。

可是,親子之間的矛盾並不因此就減少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孩子在抱怨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現在,讓我們先來看看幾個生活小片段。片段一:

小怡正在自己的房間裏寫作業,媽媽門也不敲就進來了。進來後,媽媽關心地問道:"小怡呀,作業做得怎麽樣了?有沒有什麽問題問媽媽呀?你可不要貪玩哦,作業要認真做!"

小怡不耐煩地抬起頭來:"媽,你煩不煩呢?不就是擔心我不寫作業看課外書嗎?你這麽放心我,那就坐在我屋裏來呀!”

小怡的媽媽因為被女兒識破了心思,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訕訕地說:“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懂事呀,媽媽這不是關心你嗎?"

“可是,你這是打擾我寫作業的思路!”小怡一點也不領情!

片段二:

小泰今年已經是高一年學生了!他算是比較自覺學習的孩子。可這些天,他發現自己抽屜裏的日記本明顯被翻開過。這讓小泰心裏很不是滋味。媽媽一向說自己開明,可是,還是免不了俗!

片段三:

文宇正在跟他的同桌發牢騷:"我媽真是的,無聊得要命,每天我回到家裏她都會盤查:‘你今天跟誰一起回家了?別跟女孩子走得太近,容易分心。’你說她這不是有毛病嗎?

這個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我怎麽做到不跟女孩子走得太近呢?"

同桌一聽這話,撲哧一聲笑了:“你還別說,我爸更嚴重,有一次我在打電話的時候,發現他居然在客廳裏偷聽我的電話呢!我真是無語了!”

片段四:

趙媽媽因為沒讓孩子參加班裏的春遊活動,孩子一星期都不和她說話。原來班主任老師為了讓孩子觀察植物,就組織全班同學周末的時候到植物觀光園郊遊,既是班裏的一次春遊活動,也是一次學習機會。每位同學拿上自己的“幹糧”,中午在植物觀光園的外麵草地上進行“野炊”。

孩子一回來就高興地說給媽媽聽,可是趙媽媽卻不答應,說孩子沒有去過郊外,還嫌郊外太髒了,中午在草地上吃飯,太不衛生,就不讓孩子去。孩子委屈地哭了,可是趙媽媽卻說到周末帶他去吃“海鮮”。趙媽媽還怕孩子周末悄悄溜走,就一天都看著他。等到周一的時候,班上的同學都在回憶“野炊”的趣事,隻有小趙一個人趴在桌子上發呆。放學回家後,孩子一句話都不說,甚至一個星期都不理他媽媽。

……

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鮮見。顯然,家長們是給了孩子“獨立的房間”卻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房間與空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真正獨立的空間應該包括“心理空間的獨立",作為家長,你千萬連孩子“心理空間”都剝奪了!

那麽,我們應如何做到從小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空間呢?以下的這些做法可供家長們參考。

1.設一個玩具角,給他一塊獨立的小天地

在家中給孩子設了一個玩具角,那裏擺放著孩子的玩具箱,周圍還有一塊可供他玩的地方。有了這個玩具角,孩子便可以自主選擇玩具來玩,那些孩子喜歡的物品他也能自己收到玩具箱中。對於這些玩具,無論是新的舊的,隻要是他們自己找的,自己翻出來的,都會感到新奇,玩得高興。

有了玩具角,不但可以給孩子獨立玩,自主玩的空間,還可以培養他的許多良好習慣。比如物歸原位的習慣,整理東西的習慣。

3.設一個書架,給孩子一塊獨立的小天地

在孩子玩具角的旁邊,家長還可為孩子設一個書架,在書架上擺放上孩子喜愛的各種兒童讀物。有了這個書架,孩子就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書來看。

當然,在孩子玩累了的時候,書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會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看,這樣的布置,為孩子閱讀和今後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打好了情感基礎。

4.好吃的自己收著,給她自主的權利

孩子愛吃的東西,家長替他們收著,反而會增加孩子對“吃”的欲望,導致他們想方設法要吃到那些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幹脆把保管權交給孩子自己,甚至可以給孩子騰出一個位置,讓他們無論是吃的喝到都自己收到那裏,並對他們約法三章。這種做法,讓孩子有一種“自我”的意識,當他們吃"自己"的東西時,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我是不是應該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跟我一起分享呢?”

5.讓孩子獨立交際

孩子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將來他要麵對社會。所以,家長必須要為他創造機會,讓他去與人接觸,與人交流,培養孩子獨立交際的能力。

比如,帶孩子一起去超市購物,讓孩子拿著小票和錢獨自去交費;或者是,讓孩子到自己到小商店裏買東西等。此外,還可讓孩子學著接電話,與電話裏的人進行得體的交流。這樣的做法,不但能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還能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利的!

6.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允許他們有自己的秘密

這一點是最難做到的!很多家長以“保護孩子”“我這樣做都是因為愛你”為名,漠視孩子的隱私,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短信、郵件,偷聽孩子的電話。這樣的監視性行為讓孩子煩不勝煩。在孩子看來,這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不尊重,因此,對父母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嚴重的話,還可能因此爆發親子間的矛盾,對孩子的成長以及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是不利的!因此,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最重要的是維護孩子的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