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來的同事小於,剛開始的時候與大家相處得還算融洽,但是沒過多久,大家就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離他了。原來,小於剛到公司的時候,大家看他為人親切,也樂意與他交往。可是慢慢地就發現了他的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小於總喜歡打探別人的隱私。為此還惹上了不少口舌是非。

有一次,小於跟小李一起去吃飯,在路上碰到了另一個部門的主管。相互打過招呼以後就各自離開了,小李也沒有針對那個主管有太多的話題。但是吃飯的時候,小於的好奇心上來了,開始詢問那位主管的個人事情,比方說那位主管的性格、喜好,甚至別人的家庭情況也要探究一番。小李對此很是反感,匆匆吃過飯以後便自己離開了。

小於無事的時候,喜歡在別人的工位上待著,翻看別人電腦裏的文件和抽屜裏的私人物品更是家常便飯。用他的話說,大家都是同事,要經常在一起工作的,不存在什麽秘密。但是由於他的這些探聽別人隱私的毛病,經常與同事產生爭執。漸漸地,同事開始疏遠他,甚至連電腦都設置了密碼。

其實,小於的這些行為,在博弈論分析裏麵,可稱之為好奇心理和控製心理。好奇心理是人類的天性,但是由於社會和道德的約束力,會逐漸被化解。而小於則屬於自身缺乏約束力的一種,從而通過種種讓人厭煩的行為扭曲了這種好奇心理。好奇心和控製欲是並存的,生活中,大家都會有意無意地在打探別人隱私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隱私設置防護欄,以便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來保護自己,不使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

人與人交往中,保持適當的距離,既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我們要學會做到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隱私。

“鄭飛,今天下班去哪裏逛街啊?”蔡偉那種清脆的聲音突然在旁邊響起。正在給客戶寫電子郵件的鄭飛被蔡偉嚇了一跳。

回頭觀看,蔡偉已然換上了休閑裝站到了她的旁邊。這種在工作時有人在旁邊的感覺讓鄭飛很不舒服。雖然平時兩人的關係還不錯,但是現在她正在給客戶寫信,這樣的距離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她的心情和思路。於是,她轉過頭對蔡偉說:“你決定就好了,我現在正在給客戶匯報情況呢。”

“那咱們就去隔壁的那條商業街吧,聽說新開了一家商場,品質很有保障呢。”蔡偉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而當時的鄭飛已經越來越不自在了。

眾所周知,在辦公室裏,隻有那麽一塊兒很小的工位隔斷是屬於自己的,雖然外人也可看得一清二楚,但畢竟有一道隱形的界限在那裏擺著。所以,我們最好與同事的電腦,甚至工位保持一段距離。生活中的交往亦是如此,切不可越雷池半步去毫無顧忌地觸碰他人的隱私。

然而蔡偉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每次都是突然出現在鄭飛的旁邊。雖然在公司的業務範圍,跟客戶聊天或寫郵件並沒有隱私可言,但是有些關於業務的權責範圍問題和一些玩笑上的話,無論是誰,都是不希望別人看到的。

人際交往其實也是一種博弈的存在,它是有一定規則的。比如說,在交往中,絕大部分人是非常忌諱別人探聽自己隱私的。我們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那麽一群人,他們時常聚集在一起有說有笑,東家長李家短地談論著別人的事,有時更過分的是拿彼此的隱私開玩笑,以了解到更多的隱私引以為傲。這種做法其實是很不可取的,那麽,如何做到在他人“隱私”前止步,又能保護自己呢?下麵給出一些技巧作為參考。

第一,不主動透露自己的隱私;

第二,在交際中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第三,謹記他人的家庭與自己無關;

第四,女人的底線是年齡,男人的底線是金錢;

第五,抑製自己的好奇心,不可刨根問底;

第六,切莫拿隱私作為交換;

第七,遠離搬弄是非的人;

第八,上司的隱私碰不得,同事的隱私要回避;

第九,開口前請三思,不可做傳播隱私的源頭。

需要謹記的是,不是任何人都喜歡他人來打探自己隱私的,更不要說拿自己的隱私開玩笑了。因為當自己的隱私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時候,自己會從內心產生一種不安,這種不安恰恰是與我們追求的心理安全感相違背的。所以,凡事盡可能管住自己的嘴,抑製住自己的好奇心,與人交往盡量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在生活中處於不敗之地,才能獲得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