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遍天下沒人能與他相爭。
可惜的是,真正能醒悟和運用這句話的人很少。在名利權位甚至是職稱評定等麵前,人們忘乎所以,一個個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到頭來,這些爭得你死我活的精明人,大都落得個遍體鱗傷、兩手空空,有的甚至身敗名裂、命赴黃泉。
某部門部長退休在即,圍繞這個即將空出的部長“寶座",部門裏鬥得烏煙瘴氣。資曆老一點的以資曆為賣點,學曆高一點的以學曆為驕傲……各自表功,又互拆台麵。單位裏一時雞飛狗跳,一片狼藉。最後,組織上任命沒有參與這場爭鬥的老王為代部長,半年後,老王正式成為部長。此事似乎在大家的意料之外,細細推敲,卻是情理之中。
三國時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選擇。長子曹丕雖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華,文名滿天下,很受曹操器重。於是,曹操產生了換太子的念頭。
曹丕得知消息後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貼身大臣賈詡討教。賈詡說:"願您有德性和度量,像個寒士一樣做事,兢兢業業不要違背做兒子的理數,這樣就可以了。”曹丕深以為然。
一次曹操親征,曹植又在高聲朗誦自己作的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討父親歡心,並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卻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話也說不出。曹操問他什麽原因,曹丕便哽咽著說:"父王年事已高,還要掛帥親征,作為兒子心裏又擔憂又難過,所以說不出話來。”
一言既出,滿朝肅然,都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動。相反,大家倒覺得曹植隻曉得為自己揚名,未免華而不實,有悖人子孝道,作為一國之君恐怕難以勝任。畢竟寫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國才能吧,結果還是"按既定方針辦",太子還是原來的太子。曹操死後,曹丕順理成章地登上魏國皇帝的寶位。
其實剛開始時,曹丕是極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奪走的,他想拚死一爭,卻又明知自己的才華遠在曹植之下,勝數極微。一時竟束手無策。但他畢竟是個聰明人,經賈詡的點化,腦瓜頓時開竅,運用大智若愚的戰術: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與其爭不贏,不如不爭,我隻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讓對方一個人盡情去表演吧,以短克長,以愚對智。最後,這場兄弟奪鏑之爭,以不爭者勝而告終。
曹丕以不爭而保住太子之位,而東漢的馮異則以不爭而被封侯。
西漢末年,馮異全力輔佐劉秀打天下。一次,劉秀被河北五郎圍困時,不少人背離他去,馮異卻更加恭事劉秀,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找來的豆粥、麥飯進獻給饑困之中的劉秀。河北之亂平定後,劉秀對部下論功行賞,眾將紛紛邀功請賞,馮異卻獨自坐在大樹底下,隻字不提饑中進貢食物之事,也不報請殺敵之功。人們見他謙遜禮讓,就給他起了個"大樹將軍"的綽號。爾後,馮異又屢立赫赫戰功,但凡以功論賞,他都退居廷外,不讓劉秀為難。
公元26年,馮異大敗赤眉軍,殲敵8萬人,使對方主力喪失殆盡,劉秀馳傳璽書,要論功行賞,“以答大勳”,馮異沒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馬不停蹄地進軍關中,討平陳倉、箕穀等地亂事。嫉妒他的人誣告他,劉秀不為所惑,反而將他提升為征西大將軍,領北地太守,封陽夏侯,並在馮異班師回朝時,當著公卿大臣的麵,賜他以珠寶錢財,又講述當年豆粥、麥飯之恩。令那些為與馮異爭功而進讒言者,羞愧得無地自容。
在職場之中,並沒有那麽多的溫情脈脈,爭名奪利的事情時常發生,有人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們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把無數人都卷了進去。
對此,最明智的做法是,迅速遠離它!因為,在橫渡江河時,隻有遠離漩渦的人,才會最先登上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