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覺悟的菩薩慎於始,毫末小惡不敢違犯;剛強的眾生放恣身口意業,隻有看到報應現前,才開始畏懼悔恨。你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因果不能不怕。一般人畏果不畏因,一方麵由於因是隱微不可見的,另一方麵也由於“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病態心理作祟。像監獄裏的犯人,十個有九個在案發前肆無忌憚,心想:逍遙法外的罪犯那麽多,不見得就我倒黴,正好在作案時被逮到。等到事後被捕了,才悔不當初,有什麽用?過去,舍衛國有一個大財主,名叫提婆,愛財如命,不但多方聚斂,而且連一件極小的公益都不肯做,家藏8萬餘斤黃金,日常生活卻過得和窮人一樣,人們對他的印象壞極了。他死後,沒有子孫繼承,依照法律,財產全歸國有,這下子人心大樂,不免議論紛紛。舍衛國的波斯匿王覺得疑惑,去請教佛陀:“佛陀,像提婆這樣慳吝的人,為什麽他今生會這麽富有呢?”

佛陀微笑回答:“大王,這是業報,是有前因的。提婆過去世中,曾供養過一位辟支佛,種了不少善根,所以感得多生多世的福報。今生的富貴,是他最後一次餘福了。”

波斯匿王追問:“他今生雖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惡業,在他生死相續的來生,能不能也像今生的大富呢?”

佛陀搖搖頭:“不可能了,他的餘福已享盡,今生又沒有布施種福,絕不會再享受福報了。”

這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我們不要以為因果無影無形,隱而不顯,就忽略了業報。畏果不畏因的心理,實在是一種病態。

對於這種病態心理,應如何防範治療,弭患於無形?有四種方法可以對治:

1.諸惡無染:須知小罅可以潰堤,微隙可以傷誼,防微杜漸,始能弭患。我們要有一種戒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五欲不貪不拒,對六塵不染不著,遠離一切惡因惡緣。

2.諸行無私:一切行為,不自私,不自利,可以避免很多因果的障漏。曹山和尚說:“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就是一種對世間不厭不求的態度。

3.諸心無住:很多信徒入佛門,是為了生脫死而來,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卻不能真正斷滅人我,看破生死,結果徒然虛有其表。經典梵唄朗朗上口,道理能講一大堆,真正的思想卻不通,持戒也不嚴。《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了知無心處,自然能得度。”我們要以菩提心來長養慧命,慧命有了,自然知道畏因畏果。

4.諸情無執:人是感情的動物,常常因為一時的感情起伏,種下因緣,貽禍半世,像韋應物的詩:“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感情太濃,風波多;感情太淡,還是有風波。最好不執不舍,用中道的智慧來調禦,能“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度越感情因果的險惡風濤。

因果,不僅是觀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為的印證,沒有造惡因,就沒有惡報,誰也違背不了因果的規則。我們應要多多行善積德,畏果亦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