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法而言,守法就是守持戒律。一般人聽到戒律都會很害怕,以為受了佛教的戒律,就會處處受限,甚至覺得出家人才要受持戒律。其實,守戒並不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問題,隻要是人都需要守法,不信佛教也要守法,難道不懂法律就能不守法嗎?或是不受戒就可以不持戒律嗎?其實守法才有保障,才有自由。

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假如我們到監獄作調查,會發現那些失去自由的人,都是犯了五戒!五戒的內容是指不殺、不盜、不邪**、不妄、不酒。

殺人、傷害、毀容或者是毀屍滅跡,這一類的就是犯了“殺戒”;貪汙、侵占、綁票就是犯了“盜戒”;有傷風化、破壞家庭、重婚、強奸、逼良為娼,這些都是犯了“邪**戒”;造謠、挑撥離間、毀譽、假冒商標、偽劣產品,這些都是犯了“妄語戒”。

有人說,那喝酒應該不算犯罪吧!佛教的戒律分為性戒與遮戒二種,性戒是其本身就是罪行,是社會普遍承認的罪惡,並有法規製止之,即使不製定法規,犯了未來必定受報,如殺、盜、**、妄。遮戒則是為防止犯罪而設,如酒戒即是。有個例子可說明喝酒種下犯戒的因:有個人想喝酒而沒有下酒菜,隔壁有隻老母雞跑來,他便將它捉來殺了下酒吃,這就犯了偷盜戒及殺戒,此時隔壁的女主人回來了,問他:“你有看到我的雞嗎?”他說,“沒有看到。”這就是犯了妄語戒,又因為他喝了酒失去理性,見鄰居女主人很漂亮,則對她非禮,而犯了**戒。這就因喝酒,殺、盜、**、妄都一起犯了。

佛教所指的酒,不一定是專指喝酒,所謂刺激品,使我們迷醉、迷失本性的,像迷幻藥、搖頭丸、嗎啡、冰毒、鴉片,凡是能令人們失去理智的東西,都是屬於犯了此條戒。

這個社會之所以讓我們不能安心自在,是因為大家沒有持五戒,才使得居息不安寧、不自由。五戒中殺生就是侵犯我們的身體及生命;偷盜就侵犯了我的財富;邪**就是侵犯了我的名節及身體;妄語就是侵犯我的名譽及信用,飲酒就是糊裏糊塗地跟別人無理亂來。所以,戒如暗遇明,貧人得寶,如果人人能守戒,家庭就有規範,社會也有法製。以下略舉幾點說明戒的重要:

1.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2.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

3.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

4.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煩惱。

5.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

6.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

7.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

8.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槃的彼岸。

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大眾應當尊重波羅提木叉(戒)為師。

守戒可以得長壽、財富、家庭和諧、健康、聰明、智慧、名譽及信用:假若您不殺生而放生,就會得到長壽;您不偷盜而布施,就可以得富貴;您若不邪**而尊重大眾,那麽就可獲得家庭和諧;您若要求名譽及信用,就要不說謊而說好話;您若要有智慧,就不可以吃刺激的東西,也不可以喝酒,身體健康,智慧就會很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