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曆史上的邪馬台國在何處?大陸三國時代賜予“親魏倭王”的卑彌呼女王是誰?邪馬台國與大和國又是什麽關係?進入文明社會後的日本仍然像舊石器時代那樣,一筆糊塗賬,為曆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提供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

究其緣故,首先是因為當時日本沒有文字,8世紀成書的《古事記》、《日本書紀》(簡稱《記紀》)隻是為天皇家族塗脂抹粉,神仙一大堆,不吃人間煙火。宇宙初成時,兩個名字怪怪的男女神(20世紀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時以男神命名的繁榮為“伊奘諾景氣”)結合後不僅誕生了日本列島,也孕育了至今日本人信奉的女神——天照大神。女神派天孫火瓊瓊杵帶著鏡、劍、玉三件神器且率眾神降臨在九州島日向(今宮崎縣)的高千穗峰,統治塵世。到其曾孫日本磐餘彥時,聽說東方有肥田沃土,便率眾離開窮鄉僻壤的日向東征。一路曆經千難萬險,終於在大和地方(今奈良縣)建立王朝,為第一代的神武天皇,時間為公元前660年。由於缺乏想象力,在《記紀》中第二代天皇到第九代天皇隻有名字和年齡,沒有任何業績記錄下來。第10代天皇到第16代天皇雖然留下較多故事,但虛構成分較多,而且除第14代仲哀天皇享年52歲外,其他壽命均超過100歲。因此,在5世紀之前,是否存在那些天皇是很成問題的。

好在中國史書中有一些有關日本列島的記載,但史官們隻是從“萬方來朝”的角度記述那些“蠻夷”,而且在尚未出現紙張的年代,字數能少則少,節省刻竹板的工夫。例如1世紀班固在編寫《漢書·地理誌》時就短短的一句話:“夫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來獻見雲。”陳壽289年撰寫《三國誌》時,已使用蔡倫在百年前造出來的紙張,所以《三國誌·魏書·東夷傳·倭人》就有1987個字之多。陳壽大量參考了皇帝的詔書、魏使的報告、倭國的來使以及王沈編撰的《魏書》等史籍,詳細地介紹了日本列島的道裏戶數、風土習俗、行政製度以及魏倭兩國通交等狀況,史料價值極高。從中可以知道,在3世紀的日本列島,有一個支配30個小國的邪馬台國,卑彌呼女王通過裝神弄鬼進行統治。居民分為統治階層的大人、平民階層的下戶、依附階層的奴婢、奴隸階層的牲口,“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立女王國內穩定,女王死後經過混亂再立女王,顯然是處在帶有母係社會殘餘的政教合一式部落聯盟發展階段。

卑彌呼女王是否3世紀攝政的神功皇後?這些曆史之謎形成的原因仍然是沒有文字記載和相應的考古成果。

陳壽是四川人,到洛陽做官,既沒有見過海,也沒見過島,實在搞不清楚倭國的方位和距離,隻好“乍南乍東”,忽地“南渡一海千餘裏”,忽地“東南陸行五百裏”,結果在曆史上留下一大懸案。即,邪馬台國到底在哪裏?按其記載的方位來看是在九州地區,但按其記載的裏程來看卻是在奈良附近的大和地區。這一樁公案從德川時代的新井白石、本居宣長開始,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出統一的看法,著名推理小說家鬆本清張等人也來插一腿,結果原本就不清楚的史實更加撲朔迷離。當然,也不能完全怪罪陳壽,去倭國的使者可能暈船搞不明白東西南北,來大陸的使者故意裝大以提高自己身份,甚至到10世紀《舊唐書》時史官們還在抱怨那些來朝貢的日本使節“不以實對”。

實際上,邪馬台國的位置所爭與日本曆史的傳承有關。因為邪馬台國在中國史書中消失後再次出現的國家是大和(也寫作“倭”或“大倭”)國,其讀音與邪馬台相同,但地處日本中部地區的奈良,遂引起眾人的猜測:兩者是否有繼承關係?或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或是邪馬台國東征的結果?抑或是大和國西征的結果?卑彌呼女王是否3世紀攝政的神功皇後?這些曆史之謎形成的原因仍然是沒有文字記載和相應的考古成果。

大陸王朝奉行“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外交方針,通常是熱情接待來者,卻很少派往使節,可能是誰也不願意去那些沒有油水且異常辛苦的地方。因此,從266年到412年的東西晉時代,中國史書中缺少有關日本的記載。顯然這一時期日本列島處在急劇變化甚至統一過程中的戰爭時期,沒有多少閑暇和心情派遣使節朝貢。例如《宋書·蠻夷傳》記載,478年,倭王武遣使上表,聲稱:“封國偏遠,作藩於外,自昔祖禰,躬擐甲胄,不遑寧處。東征毛人五十五國,西征眾夷六十六國,渡平海北九十五國。王道融泰,廓土遐畿。”

從3世紀末到7世紀初,規模較大的墳墓在日本列島到處可見,因而在日本曆史上被稱為“古墳時代”。從古墳的形式和規模上看,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在從3世紀末到4世紀中期的早期古墳時代,古墳的形狀為前方後圓形或圓形、方形等,其中最大的古墳為奈良縣箸墓古墳,長達280米,有人推測這是卑彌呼女王的墳墓。從4世紀中期到整個5世紀,為中期古墳時代。日本列島大部分地區出現巨大的前方後圓墳,其中最大的古墳為大阪府的仁德天皇陵(亦稱大山陵古墳,也有人懷疑該墓的主人),長486米,後麵的圓部直徑249米、高35米,前麵方部寬306米、高33米,三重濠溝,其麵積甚至超過埃及的金字塔或中國的秦始皇陵,需要2000人連續勞動16年方可造成。從這些古墳中偶然發現了許多騎馬用具和騎馬作戰用武器的隨葬品,是大和政權為獲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鐵製工具而參與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個朝鮮半島國家之間的戰爭,從而將戰馬及其武器作為戰利品帶回國內?還是像江上波夫先生所說的那樣,騎馬民族征服了日本?又是曆史之謎。

日本列島共有15萬座古墳,但幾乎均不能確定被葬者。據《皇室典範》有關規定,天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的墳墓為陵,其他皇族的墳墓為墓,屬於宮內廳管理。宮內廳編寫的《陵墓要覽》記載了曆代陵墓,共有111座陵及其他74座難以確定葬者的陵,分布在一都(東京)二府(京都、大阪)七縣,另外有551座墓。目前宮內廳管理的陵墓有900座,都不能對其進行學術研究。特別是在7世紀末天武天皇之前的31座陵中,即使能夠確認葬者的兩座(應神陵、仁德陵)在學術界仍有疑問。

在中國,挖人祖墳是對仇敵最大的侮辱和報複,譬如像伍子胥那樣的掘墓鞭屍。尤其是皇家的墳墓,傷了龍脈可不是鬧著玩的,意味著中斷社稷。在日本也是如此,侮辱皇室是小事,萬世一係的皇家可不能斷子絕孫,本來皇家的香火就不旺。盡管昭和天皇與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有關,但在愛情上卻很專一,是大正天皇首創一夫一妻製的堅決捍衛者。結婚9年後連生4個女兒,大臣們都坐不住了,紛紛勸其納妾,但裕仁不為所動,終於在1933年生下明仁——即現在的平成天皇。明仁天皇開創與平民女兒結婚的先河,也許具有避過戰亂的經曆,找個麵粉商做老泰山首先餓不著。明仁生了兩個兒子,但兒子結婚後長時間不見有孫子,皇室40多年未見男丁,急得全國上下焦躁不安。皇太子妃好不容易懷孕,但在眾目睽睽之下流產,最後得到的仍然是一女——愛子。性急的政治家們開始在國會中著手修改有關法律,準備迎接女天皇的再次到來。二皇子夫婦急人之所急,在生育兩個女兒10多年後於2006年再次出產皇孫悠仁,終於讓一億兩千萬日本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近代《民法》實施後,結婚後妻子須隨姓夫家,男尊女卑已經深入人心。盡管有個女天皇也不錯,曆史上曾有過8位女性擔任過10任天皇,但終究是臨時性工作,一旦男性長成便交權,否則女皇的子女即位,意味著血統將發生變化,這在從未發生過最高權威“易姓革命”的日本是很難接受的。

另一方麵,盡管近些年來宮內廳準備開放皇陵讓眾人參觀,但對其進行考古性學術研究還是不成。本來就有外來移民的傳說——甚至明仁天皇早在68歲生日那天也承認桓武天皇的母親來自古代朝鮮百濟王國一位王族家庭,萬一從陵墓中發現最早的天皇竟然是朝鮮人或中國人那可太尷尬了,終究民族國家現在還不到消失的時候。再說將較為落後的鄰國作為祖先的來源地在麵子上也說不過去,好不容易才實現了“脫亞入歐”,正如長穀川慶太郎早在20世紀80年代莊嚴地宣布那樣:“再見吧,亞洲。”直到今天,從心理上接受自己是亞洲人的日本人不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