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交代完畢,起身往外走。
魏延早已經將的盧馬給牽來。
曹操上馬便走,魏延率領錦衣衛緊隨其後。
他們出了柴桑城,走了三十裏路,便看到甘寧和呂蒙扶著孫權的棺槨在路旁。
曹操上前,甘寧和呂蒙相迎。
“陛下,我們吳國陛下已經死了,請你看在孫魯育公主的麵子上,準許我們陛下安葬在建鄴城吧。”
呂蒙和甘寧跪在曹操麵前磕頭說道。
曹操下馬走到棺槨前,盯著那棺槨,沉吟了一會,“先將棺槨送到柴桑城,朕給孫權發喪後,你們便前往建鄴城哪裏安葬吧。”
呂蒙和甘寧聽到曹操準許,連忙磕頭。
他們護送棺槨跟隨曹操回柴桑城。
孫魯育得知孫權死了,先是不信,後來看到棺槨,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以後,五雷轟頂,連忙前去迎接棺槨。
“父皇,你這是何必呢?就算是沒有了吳國,你還有孩兒和三個皇兄!你這樣死了,孩兒日後還有什麽臉麵去見皇兄和母後!”
孫魯育撕心裂肺喊道。
曹操安撫孫魯育,“育兒,事情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你節哀順變。朕決定將你父親安葬在建鄴城,同時,命令你三個兄長留守建鄴,負責你父親陵墓的事情。至於呂蒙和甘寧,朕現在封你們為建威將軍和建宇將軍,你們幫助建設孫奮三兄弟建設好陵墓後,呂蒙在張飛賬下效力,甘寧你回來,在關羽賬下效力。”
呂蒙和甘寧見孫權已經死了,他們也算是盡了臣子的義務,跪在曹操麵前謝恩。
曹操傳喚孫奮他們三人出來,好生安撫,讓他們護送孫權的靈位前往建鄴。
自此,東吳徹底平定。
兩日後,曹操收到戰報,衛溫得知孫權死後,在夷州自立為王,表示要為孫權報仇,奪回東吳。
程昱拱手道:“陛下,夷州雖然地方小,但是離東吳近,而且順著海峽,衛溫的水軍可以從幽州到東吳任何一個點登陸,展開襲擊。所以夷州要是落在他人手裏,對我們的疆域威脅甚是大。”
賈詡道:“現在我們已經平定了東吳,正好接著這個機會收複夷州,徹底解決東南所有叛亂。”
曹操點頭,說道:“你們所說都有道理,但攻打夷州需要水軍。麵前張允的水軍第一兵團和樂進的水軍第二兵團這些日子以來修建河道都十分勞累,需要修整。朕想調遣魯肅的水軍第三軍團前來接替前麵兩大水軍,正好借用這個時機測試一下,魯肅所訓練的水軍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戰鬥力。”
程昱和賈詡點頭讚同。
曹操命令魏延派遣錦衣衛傳達自己的命令。
命令到達長江南岸。
魯肅接到命令後,立刻調動水軍第三軍團登上新造的戰艦,順著水道前往柴桑城。
曹操接見了魯肅。
魯肅跪在曹操麵前磕頭,“臣拜見陛下,臣接到陛下的命令後,立刻調遣水軍第三兵團前來,現在十萬人馬就在城外的江麵上,隨時恭候陛下調遣。”
曹操將魯肅給攙扶起來,拍著他的肩膀笑道:“這一路上你辛苦了。朕準備用第三兵團攻打夷州,你曾經在東吳那邊做過都督,對衛溫這個人應該有所了解吧。”
魯肅點頭,說道:“衛溫與臣一樣都是外來人,為了在吳國站住腳地,隻能依靠孫權,建立功績。當時夷州地處海外,島上人口稀少,物產也少,孫權見奪取荊州無望,便想向南和向東發展,夷州當時就是孫權第一個要拿下的目標。但當時,吳國許多臣子都不願意領兵前往夷州,他們覺得哪裏就是一個荒廢的島嶼,就算是拿下了,對吳國來說,也沒有多大用處。”
“就在此時,衛溫站出來,說夷州雖然小,但是海運暢通,可以沿著海峽千裏奔襲青州、幽州等地,隻要集中一點便可以打破中原防線。而且當時中原勢力都是以戰馬稱雄,在陸地上他們是很能打,但是到了海上,他們就隻能是被動挨打。衛溫建議,就算是拿不下青州和幽州,襲擾掠奪也能獲得不少好處。孫權因此派遣他率領十萬大軍拿下夷州,一直留在哪裏鎮守。”
聽完魯肅的話,曹操心裏升起了對衛溫的佩服之情。
他開辟了另外一條從江南攻占中原的道路,利用自己的優勢,打擊對方的薄弱地區,取得戰爭的主導權。
“朕這一次召你來,就是想你率領水軍第三兵團拿下夷州,你可有把握?”
魯肅沉吟了下,說道:“陛下,論海戰,臣與衛溫不相上下,臣需要幫手。將陸遜、程普、甘寧和呂蒙都調遣過來協助臣,臣便有把握。”
曹操點頭,“這件事朕考慮一下,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
魯肅離去。
他一走,曹操召見程昱和賈詡,告知魯肅的要求。
程昱搖頭,說道:“魯肅所提之人都是剛剛從吳國那裏投降過來的。吳國剛滅,這些人心裏未必就真的願意投降我們。臣覺得,我們不能接受魯肅的提議。等張允、樂進休息好了後,讓他們三路大軍一起前往夷州,可早日取得勝利,也可防止魯肅等人趁機與衛溫聯合起來,對抗我們。”
賈詡接話,“程先生所說甚是有理,臣也是這麽覺得,我們現在還摸不清楚他們的對龍國的具體態度,還是小心為上。”
曹操覺得兩位謀士所說甚是有理,說道:“等張允和樂進休息好了,至少還得一個月,大軍在這裏消耗一個月,所耗費軍糧又多,對我們有些不利。”
此時,魏延進來,朝曹操拱手匯報,“陛下,剛才黃老將軍派人傳來消息,說交趾士武謀殺兄弟之事已經被爆出,交趾內部一片混亂,黃老將軍請陛下準許,派遣大軍協助他平定交趾內亂,徹底將交趾郡納入龍國控製。”
曹操聽到這話,眼珠子一亮,“夷州之事暫時放下,我們先將陸地上鏈接的交趾拿下,估計拿下交趾後,水軍也修整完畢,那時我們便可以大舉進攻夷州。”
“交趾一戰,朕要親自前往。那個地方很少發生戰爭,百姓生活富裕,是一個富庶的大郡。若是可以,朕真的希望可以不戰而令他們投降,保全這個大郡安寧。”
說罷,曹操當場下令,命令關羽率領第十軍團跟隨,趙雲作為先鋒,所有貴妃都展示留在柴桑,水軍也留在柴桑修整,統一交給張允管理。
程昱和賈詡繼續推廣超級種子,加大糧食生產。
部署好了一切後,曹操立刻率領大軍前往武海灘。
黃忠得知曹操親自前來,率領大軍在武海灘外十裏迎接。
見到曹操那一刻,黃忠連忙下跪。
曹操下馬將黃忠攙扶起來,說道:“黃老將軍不必如此,我們還是到武海灘那裏再說。”
黃忠上馬,指引曹操來到武海灘軍營。
武海灘大小校尉早已經跪在營門外迎接曹操。
曹操揮手示意他們起來,所有人跟隨曹操進入帥營。
“黃老將軍,這交趾郡內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你現在如實告知。”
黃忠朝曹操拱手,說道:“隻從士武殺死士燮,謀奪太守之位這件事被揭開以後,各方勢力都痛恨士武,甚至有人開始謀劃要殺士武。士武得知這件事後,與心腹倪華決定先下手。交趾郡內,現在分為三派。勢力最大的就是士武,其次是士武其他兄弟,最後是交趾原先的文武大臣。”
“臣覺得,現在他們內亂,正是我們出兵收拾他們的時候。隻要將他們全部都拿下,交趾郡便重新回到我們漢民族手裏,東南方向的隱患那將大量清除。這乃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要是他們聯合起來,我們就算拿下交趾郡,也會對交趾郡造成許多不可避免的傷害。”
曹操聽後,連連點頭。
“黃老將軍所說甚是有理,按照黃老將軍所說,你覺得這一次該如何指揮軍隊進攻交趾,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效益?”
黃忠沉吟了下,拱手說道:“臣覺得,我們擒賊先擒王,首先集中人馬攻擊交趾城,拿下士武,徹底摧毀他們的中心,然後以此來招降其他人。若是其他人不願意投降,我們再采取針對性出兵。”
曹操點頭,當即下令,“關將軍,你率領第十軍團配合黃忠將軍的第十一軍團,全力攻打交趾城,務必在一天內拿下。朕在這裏等候你們的佳音。”
“偌!”
關羽退下,與黃忠一起率領大軍前往交趾城。
他們快速行軍,很快就兵臨城下。
士武得知龍國大軍已經來到城下時,頓時傻眼了,連忙找來倪華商議。
倪華聽到龍國大軍前來,也傻眼了,搖搖頭說道:“如今局勢已經這樣了,我們除了投降外,已經沒有其他辦法。頑抗下去,最後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
士武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十分不悅。
他是請士武出注意的,可是倪華竟然要他投降!
“難得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倪華看著士武的表情,知道他不想投降,搖了搖頭,說道:“局勢如實,沒有其他辦法。太守好漢不吃眼前虧,投降了,曹操還能給我們一條活路,要是執意不投降的話,沒準會惹怒曹操,那時候我們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
士武看倪華都這麽說了,心中雖然很不甘心,但最後還是同意了。
“你去跟關羽他們說,我願意投降。”
倪華連忙去辦。
關羽和黃忠得知士武投降,心中大喜,這樣就可以避免了一場大戰,而且還能順利控製交趾。
關羽命人送戰報給曹操,並請曹操前來交趾城這裏主持大局。
曹操得到戰報後,立刻前來交趾城。
士武率領倪華等大小臣子出來迎接曹操,“臣士武拜見陛下。”
曹操看了一眼士武,雖然心裏對這個人甚是厭惡,但人家已經投降,為了大局著想,曹操揮手示意他起來,說道:“士武,你能投降,說明你還是一個懂事之人。朕現在封你為涼州太守,你現在立刻前往哪裏就任吧。”
士武聽到這個封賞,都傻眼了。
涼州可是在西北邊區,離交趾足足有萬裏之遙。
“陛下……”
“怎麽,你對朕的賞賜不滿?”
曹操看向士武,臉色甚是不悅。
倪華拉了拉士武的衣袖,示意他別再說了。
士武心裏很是不滿,但也隻能忍下這口氣,朝曹操拱手:“臣謝過陛下賞賜。”
“現在你立刻前往涼州哪裏赴任吧。”
“偌!”
士武灰溜溜地帶著倪華前往涼州。
曹操進入交趾城,命令魏延貼出告示,告知交趾已經被龍國控製住了。
士武的兄弟以及那些交趾元老得知交趾城已經被曹操占領,而且周圍還駐守著二十萬大軍,單靠他們的力量是根本就沒有辦法對抗這些大軍,最後他們思來想去,還是準備投降。
他們一起來交趾城拜見曹操。
曹操接待了他們,安撫他們後,將他們全部遷離交趾郡,往涼州去
這些人心裏雖然很不滿,但都不敢與曹操為敵,無奈灰溜溜地前往涼州。
自此,交趾郡兵不血刃就收複了。
龍國大軍到達東海,控製南海整個海域。
曹操下令大軍進入修整,建立岸口,和錢莊,推行海外貿易。
同時,讓程昱和賈詡從柴桑哪裏調來一批曲轅犁,少許超級種子,由關羽親自監督,在交趾郡內大力推廣。
交趾郡以往都是靠海上貿易來維持開銷的,農業很是薄弱。
現在有了曲轅犁和超級種子,他們的生產大大提高。
百姓們得到雙重好處,甚是歡喜,從內心深處擁護曹操。
曹操看到百姓安定下來,將目光對準夷州。
思來想去,曹操決定還是先禮後兵,寫了一封信,讓魏延派遣錦衣衛送到夷州去。
……
夷州內部,也是一片混亂。
主戰派和主和派為夷州的將來爭論不休,甚是開始對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