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

周瑜還沒進大帳,士卒就對其稟報:“先生,子敬先生在大帳等候!”周瑜一聽,眼眉微挑,顯然他一下就猜到了,魯肅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沒事兒就到自己大帳來。那麽顯然,他是有事兒找自己,並且還不能算小事兒,要不然他不會親自過來。所以周瑜稍微一想,就知道了。不過還沒等周瑜說什麽呢,魯肅就已經出來了,顯然周瑜回來,士卒說話,他都知道了。

此時就聽魯肅說道:“公瑾回來了!”周瑜一見魯肅從帳中出來,和自己打招呼,他就是一笑,說起來周瑜這個人不是從來不笑,那不可能。可真正能看到他笑的人,隻能是身邊兒的人。可能讓他有如此笑意的,卻絕對是親近的人,這是一點兒都不假。至少一般般的人,說起來還真是,很難入周瑜的法眼。不說其人的眼光眼界,就說本身就有那麽一些傲氣,所以

周瑜確實不是一個特別容易相處的人,可其人確實也是個心胸寬廣,大度的人。而且是有真才實學,所以有那麽點兒傲氣,其實也屬正常。畢竟周瑜是年少成名,而且是有真本事!——

此時周瑜對魯肅說道:“子敬早來了,咱們入帳再說,請!”周瑜自然也沒和魯肅客氣太多,這話也就是平常話而已。畢竟這帳外還有士卒在,他也不可能和** 魯肅太過隨意了。這是必然。怎麽說他和魯肅都是江東軍的謀士,同在自己主公帳下效力。所以自然是要注意影響。這不單單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己方。為了自己主公,所以必須要這樣兒才行,不注意不行。

魯肅聞言是笑著點了點頭,然後便和周瑜再一次進了大帳。他心裏清楚,周瑜知道自己是有事兒,所以才來找他。並且很明顯,這不能說是什麽小事兒,要不然的話自己也不必親自過來,而且還等了他這麽一會兒。周瑜是聰明人。是明白人,哪怕他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麽事兒而來,可他卻知道自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兒找他。如此就夠了,還得自己慢慢給他講。

進了大帳,兩人坐下後,周瑜便直接問道:“子敬夤夜來我這兒,是有何要是?”周瑜是知道有事兒,不過他也猜不到是什麽事兒。要說是臨湘的戰事,他覺得不會。所以有此一問——

而此時魯肅則說道:“不瞞公瑾,之前在主公和你還沒有來臨湘的時候,我偶然得知了一件事!”周瑜一聽,是眼眉微挑。隨即便問道:“子敬所說,是何事?”魯肅一笑,“正是襄陽龐統龐士元的蹤跡!”周瑜一聽。眼睛瞪大了,忙問道:“不知那龐士元如今在何處?”

看周瑜此時此刻的樣兒。魯肅覺得他比自己都著急。不過想想也是,周瑜對自己主公的忠心。都不用多說。而他是恨不得天下大才都能跑江東這兒來,如此,也好對付得了曹操馬超他們了。可惜這事兒顯然不可能。但是周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有才華的人,尤其是天下大才,他是非常重視。隻要能發現,他就絕對會遊說到己方這兒來,讓自己主公所用。

龐統號稱“鳳雛”,這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說起來早年周瑜和魯肅可都見過龐統,也算是有過一麵之緣,不過就是沒有什麽深交罷了。但是彼此對對方的才學,智略,確實還是挺佩服的。至少周瑜魯肅很清楚龐統的本事,以前年紀不大的時候,那就是個大才,所以到了如今,就更不用多說了。至於龐統其人,一樣兒知道周瑜和魯肅是大才,絕對是天下頂級謀士——

周瑜很早就注意上龐統了,可惜卻沒有其人確切的位置。以前龐統在鹿門山學習,可那地方不是江東軍的地盤,而且在那地方的都是天下名士,所以確實沒誰敢去那監視什麽的。至少周瑜就不會,魯肅也不會。可之後龐統學成離開了鹿門山,其人就沒了蹤影。反正周瑜是沒找到過,不過今夜這麽一聽魯肅的話,顯然魯肅是找到了,所以他心情確實是非常不錯。

周瑜了解魯肅,知道其人絕對不會無的放矢,所以他說找到了龐士元,那麽就絕對是“八九不離十”。所以他也問了魯肅,到底是怎麽找到的,魯肅也沒隱瞞,就把之前士卒前來給自己稟報的,對周瑜說了一遍。周瑜一聽,是不住點頭,心說好,如此甚好!既然都已經知道了龐士元的具體位置,那麽一定要想辦法遊說其人,讓他加入己方,如此才對己方有好處。

別看龐統是襄陽人不假,可他幾乎是從來不在襄陽待著,至於荊州的地方,基本上他一直都在荊襄遊曆。所以魯肅就以這個為基礎,最後終於是讓人發現了其人的蹤跡,也是不容易——

“子敬,速與我去見主公!此事如今是事不宜遲,趕早不趕晚,遲則生變!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你我當連夜見主公才是!”顯然周瑜是非常看重龐統,對司馬徽的話,他還不是那麽相信,什麽“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對於龐統的本事。他確確實實是清楚的。知道其人在有些地方上,可要超過自己。是。其人有些方麵,不如自己。可有些方麵,自己也

是比不上對方。周瑜別看他有傲氣不假,可同樣兒,他更有自知之明。也許在嘴上,他幾乎不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什麽,但是在心裏,他都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和別人相比,超過對方的是什麽,而不如對方的又是什麽。這就是周瑜周公瑾。絕對的大才,如果在曆史上不是其人英年早逝的話,江東軍也不至於越來越弱。其人對江東軍的影響,確實是,太大了。

別的不說,就說一個赤壁之戰,就足以見周瑜的本事。看演義看多了,都是寫諸葛亮如何如何,不過真正在曆史上。赤壁之戰,還是周瑜的貢獻大。諸葛亮的功績就在於,他讓孫權和劉備聯合到了一起,一起對抗曹操。至於演義裏那些。虛構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周瑜也——

真不至於讓諸葛亮氣死,真要論起來。在有些方麵,他絕對是要超過諸葛亮的。不過也真是。他也知道諸葛亮是個人才,可惜就是不能被己方所用。這個真是讓他遺憾非常。所以說起來在演義裏,至少有一點,確實是沒錯的,那就是周瑜對於諸葛亮的不能被己方所用,他心中的遺憾。他無時無刻不想著,怎麽才能讓諸葛亮投靠己方,可惜就是一直都沒成功。

所以這就是周瑜,而此時魯肅一聽周瑜的話,他也是趕緊站了起來,然後就說道:“公瑾所言甚是,事不宜遲,咱們去見主公!”周瑜聞言點頭,“子敬,走!”然後周瑜和魯肅,兩人是一前一後就出了大帳,奔向了自己主公的中軍大帳。周瑜心裏清楚,龐統這樣兒的人才,光靠自己和魯肅,那是絕對說服不來的。所以要想真讓他加入己方,那麽自己主公就得親自

出馬了,如此才有更大的把握,要不然的話,自己心裏也沒底。畢竟連諸葛亮都是劉備親自去請,最後其人才出山的,所以就更別說在有些地方還要強於諸葛亮的龐統龐士元了——

而且從以前和其人接觸的經驗上來看,周瑜認為這龐統雖然不至於說如何驕傲,可也確實,也是有傲氣的。如果說自己主公不看重其人,那麽無論自己和魯肅如何去說服他,他都不可能再為己方效力。那麽如果自己主公真正看重其人,那麽也許都不用自己和魯肅說什麽,其人都可能拜到自己主公帳下。所謂是“士為知己者死”,其實龐統也就是這麽一個人。

孫策這個時候還沒有休息,至少在江東軍中,孫策這個當主公的,絕對不是第一個休息的。哪怕不是說有那麽特別多的事兒,可他每日都會反思自己今日的戰事,哪怕並不是他帶兵攻城。不過就像霍峻那樣兒,孫策每日也會想今日己方在戰鬥中有什麽不足,當然也有哪地方表現好了,這個他都一一記下來了。然後等到有機會,自然就會對所有人提上幾句,就這樣。

當他快要休息的時候,周瑜和魯肅聯袂而來。孫策心裏說著,這是有事兒啊!可不是嗎,要不然不可能周瑜和魯肅一起來,認識這麽久了,兩人在孫策帳下也待了不短的時日,所以——

是孫策不了解他們,還是他們不知道孫策呢,所以其實就是彼此彼此了。因此還沒等周瑜和魯肅說話,孫策就趕緊招呼兩人,“公瑾、子敬,快,坐!你們兩人一齊來我這兒,定然是有要事吧!”說著孫策是盯著兩人,他倒是想聽聽,到底是什麽大事兒,要兩人一起過來。

當然看兩人這樣兒也不是說那麽特別著急,那麽應該不是關於臨湘戰事的,孫策如此想著。

此時周瑜一笑,然後趕緊把龐統的事兒對自己主公說了。孫策一聽,忙說道:“既如此,這龐統龐士元,公瑾是想親自前往說之?還是子敬……”不過周瑜聽到自己主公的話後,他是微微搖頭,孫策有些不解其意,不過他沒問什麽,他知道周瑜馬上就會解答自己了。結果果然,就聽周瑜再次說道:“主公可知道劉玄德處的諸葛亮諸葛孔明,馬孟起處的賈詡賈文和?”

孫策一聽,微微點頭,這兩人他當然是知道了,這有什麽不知道的。畢竟這兩人可不是什麽無名之輩,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有名。諸葛亮是最近兩年的後起之秀,他印象很深——

而賈詡呢,更是涼州軍中能排在最前麵的謀士,其人號稱是毒士,孫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並且賈詡成名多年,可以說孫策還在幾歲的時候,他就聽過自己父親提到過這個賈詡,所以他當然是知道。並且以前賈詡名聲不小,雖然最近幾年,算是退居到了幕後,但是其人還活著,天底下就沒有人敢小看了其人。而有人還慶幸,幸虧這個毒士不出來了,要不然的話……

孫策此時問道:“公瑾之意是?”

周瑜說道:“主公,此二人,可謂是天下大才!當初劉玄德親自請諸葛孔明出生,而馬孟起更是遊說了賈文和許久,最後其人才投靠涼州軍!所以主公,那龐士元可絕對不必此二人查什麽,所以主公當親自去羅縣,請龐士元出山!”

聽了周瑜的話後,孫策也不得不重視,他知道,周瑜絕對不會無的放矢。畢竟如果龐統其人沒有什麽本事的話,他和魯肅豈會這麽晚了還來求見自己?所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