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

如果說在步下,甘寧未必就不如許褚,甚至能勝過他。畢竟步下許褚除了個沒羽箭之外,他那刀可不見得是甘寧鐵鎖的對手。畢竟刀是不錯的兵器,但是在步下碰到甘寧那種奇門兵器,確實是要吃點兒虧。畢竟能用奇門兵器的人,不是三流的,那基本上就是高手了,而甘寧,顯然不是前者,而是後者。所以真要是換在步下,許褚雖說不一定會輸給甘寧,但是怎

麽說呢,除了他那個沒羽箭之外,就他那大刀,是絕對不會給甘寧造成什麽大威脅的。所以最可能的情況,在步下,是兩人戰個平手。而還有可能的是,有五成半,甘寧會勝。當然那四成半,就是許褚勝了,他主要是在於沒羽箭,確實是不一般,但是甘寧那鐵鎖,也不是

吃素的。所以說步下不像是在馬上,上麵,基本上就是許褚勝了,隻要不出什麽大意外,畢竟雖說都是一流的武藝,可上和下的差距,那還是有的。也許有時候不是說那麽特別明顯,可差距就是差距,短時間可能是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一長了,還可能什麽都看不出來嗎

而作為當事人的許褚和甘寧,他們也是自家知道自己的事兒,都不用多想多說。所以是一碰到,喊了對方姓名後,他們就直接是提著兵器開戰了。兩人看著確實是勢均力敵,可真正的明眼人還有他們兩個,那心裏才是一清二楚。許褚自然是知道,畢竟自己馬上的武藝要比甘寧高了那麽點兒。所以這其實就是優勢。確實,這個時候看不到什麽,可時辰一久。那就

什麽都清楚了,也都看到了。到時候就算是沒什麽眼力的,那也都能看到,到時候,是一目了然。至於說甘寧,他也清楚,自己在馬上的武藝是不如那個許褚。但是怎麽說呢。這盡管如此,自己可怎麽也不會退縮半步。說起來如果自己之前沒遇上許褚,那就什麽都不用說

了。可這個時候既然是碰到了,那麽哪有退縮之理呢。作為武將,尤其還是個一流武藝的武將,甘寧自然是有自己的驕傲的。別說這個時候就碰到個許褚。就算是呂布再世。他也是一往無前,沒什麽可懼可怕的,直接也都一樣兒,提著自己手中大刀,就會迎上前去。畢竟

甘寧那也是在長江水道號稱“錦帆賊”的有名兒的遊俠,雖說是賊頭兒,但是也確實,是有那麽一號的人物。同樣兒。許褚也是一號人物,所以他們兩個碰上。確實是激烈的對戰,誰也不會讓份兒的。不過甘寧心裏也是有點兒遺憾,畢竟身為武將,確實是在馬上對戰。可

實際上呢,兩人都是遊俠出身,然後才是武將,這不是說甘寧就認為自己步下是不輸許褚,

所以他是希望在步下,其實不是這樣兒。而是他心中那從來都未磨滅的任俠性格,就是在江湖中,是快意恩仇,不管是什麽事兒,想了就去做才好。如今當了大將,雖說限製不少,可甘寧依舊還是有時候會懷念當初當遊俠的時候,所以碰到了許褚這樣兒的人物,沒能在步

下討教一下對方的武藝,尤其是許褚成名的沒羽箭,他覺得在馬上,基本上是看不到了,所以甘寧是不得不遺憾啊。同樣兒,其實在許褚的想法中,也是有那麽點兒遺憾的。他雖說也是兗州軍大將,可那骨子裏遊俠的性格,還是沒改變多少。因此,碰到甘寧這樣兒的人物,

自己不能在步下和其人酣暢淋漓的一戰,他心裏確實也是不少遺憾。畢竟大將是大將,都是在馬上廝殺,可是遊俠裏麵的人,哪有在馬上比武藝的,誰不都是在步下切磋。而且更何況,他也想見識見識,甘寧成名的絕技,就是那個鐵鎖的本事,可惜,如今是基本見不到了。所以他也是心裏有遺憾,哪怕最後他能在馬上勝過甘寧一招半式,可他絕對還不會那麽高興

就是了。許褚這個人的性格就是有什麽就是什麽,沒什麽藏著掖著的。他認為自己在馬上的武藝,能超過甘寧點兒。可要是到了步下,自己可真是,未必就能勝得了其人多少。畢竟甘寧能在遊俠中成名,而且名聲不小,那本事肯定不是吹出來的。所謂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在遊俠當中,就是這樣兒。你在江湖中的一個綽號,可絕對不是你自己給自己起的,而是其他的遊俠,送給你的,所以自然是比較客觀了,因為那就代表了大多數的人認可。而你不被大多數的人認可,你就算自稱天下無敵,那也隻能是貽笑大方而已,還真以為自己就是東

方不敗了,那純扯。不過想成為東方不敗的話,還有個事兒是必須要做到的,就是此時的許褚和甘寧兩人,是越戰越激烈,都已經三十多個回合了。當然,崔安那邊兒,也是一樣兒,回合隻能是比他們更多,不會比他們更少。畢竟崔安那個性格,永遠都是衝鋒在最前麵的,所以他遇到夏侯惇的時候,是比甘寧碰到許褚要早。而夏侯惇和樂進的速度,要比許

褚快上那麽點兒。也就是這麽點兒,讓他們遭遇到了崔安,而許褚則是對上了甘寧。這個就不知道應該說夏侯惇他們比較幸運,還是說不幸了。但是不管幸運還是不幸,至少在夏侯惇和樂進的眼裏來看,真就是沒有一點兒怕崔安的意思。畢竟所謂是見高人,不能交臂失之,

這崔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個高人,是絕對的高手。呂布身死之後,天底下公認最強的武將,就是一樣兒是用大戟的崔安。雖然他那戟和呂布的方天畫戟還不同,可兩人都是用戟高手。所以還別說,他們兩人確實是催生了不少用戟的人,當然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

反正戟一樣兒是不好用,不要覺得就是槍不好學,其實戟也是一樣兒。尤其是不平衡的畫戟,就一邊兒帶刃的,你說連個兵器都不平衡,這怎麽用好呢你要非說大刀也一樣兒是不平衡的。那也確實是對。可仔細一想,大刀不平衡是不平衡,但是刀法主要是什麽。不是劈

就是砍,基本上最多的是這個,可戟呢,反正那絕對不是最為主要的。所以崔安作為一個用

戟高手。雖然不是說就鳳毛麟角了。可真是,在呂布身死之後,他絕對算是比較稀有的了。畢竟真說起來,如今天底下一流武藝,尤其是上等武藝中的那些個,還有幾個是用戟的馬超、趙雲、文醜他們,是用槍。而關羽、黃忠還有許褚他們,是用大刀。至於說張飛,是用

矛。隻有典韋,應該說是用戟,可他那不是畫戟啊,而是步下的雙鐵戟,這和畫戟真不同。所以崔安確實是屬於在呂布之後,非常稀少的用戟高手了。當然了,典韋他也能算,不過他主要是步下的武藝,而不是馬上的,這個是必須要清楚才行,但是崔安,顯然就不一樣兒了。因為真論起來,就算是不說那武藝的差異,就說以武力來說,崔安是要超過典韋一點兒的。

對,別小看了這一點兒,有時候就這麽一點兒,那可能就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誰就真敢小看那一點兒呢。而比起武將對武將來說,兵對兵,也算是比較激烈了。雖說他們確實沒有武將單挑,或者群毆來得更吸引人眼球。但是怎麽說呢,畢竟不管是涼州軍也好,還是

兗州軍也罷,他們不是將領最多,可都是士卒最多,所以雙方好幾萬人這麽一拚殺起來,哪

怕是晚上,看到之後,也是非常壯觀的。正所謂是“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人過十萬,徹地連天”,古人的話,可是一點兒都不假。別看這如今他們雙方交戰的人馬,加在一起也沒到了十萬,但是這個事兒,可絕對不是就隻看人數的。畢竟如果打仗就看人多人少,那實在

也是太沒有意思了。當然了,如果劉備把他樊城的人馬都給派出城的話,那麽一下就能超過十萬了,很輕鬆。不過劉備其人那個性格,還有諸葛孔明那個謹慎勁兒,還真是,別指望著他們什麽了。他們能守住樊城,真就是比什麽都強啊。至少在曹操看來,還就是這樣兒。

而且他也清楚,劉備是不會派兵出來。馬超也是知道,劉備絕不會讓他樊城內的人馬出戰,這要是他能派兵,那就不是他劉玄德了。而且不要忘了,他身邊兒的人呢,諸葛亮是絕對謹慎小心的一派,而徐庶呢,他倒是不像諸葛亮那樣兒,但是顯然,劉備更聽諸葛亮的。而且也不得不承認什麽呢,那就是徐庶其實在這個事兒上,他是絕對會聽諸葛亮的就是了。甚至

他其實就是和諸葛亮一個想法,這都不是什麽沒準的事兒。所以劉備漢軍不出,馬超確實,他是有信心勝了兗州軍的。對他來說,也是對涼州軍的將士來講,其實兗州軍就是手下敗將。是,他們沒有小看了他們不假,可真要是讓涼州軍上下高看兗州軍一眼,除了他們的探馬斥

候確實是有兩下之外,還真是沒有讓涼州軍特別重視看重的,哪怕他們的戰力也不弱,並不比涼州軍差多少。可哪怕就是一丁點兒的差距,那也是差距。尤其還是人少的時候,那肯定是看不出什麽,但是來個十萬二十萬人馬呢,那差距不就大了所以雖然馬超他們也不是

小看兗州軍,但是真讓他們看重的,絕對不是一個兗州軍,而是曹操,還有他的手下那一批人,那才是重點,重中之重。畢竟沒有那些人在的話,他兗州軍就算是百萬大軍,最後估計也會和黃巾一樣兒,早就已經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了。可不是嗎,當年的黃巾也號稱百萬,但是如今呢,都哪兒去了要不是曹操、馬超還有劉備他們收了幾個黃巾將領和黃巾的

人,估計這個時候和黃巾軍有關的人還有其他的,估計最後都可能要沒有了。黃巾除了人多,還有屬於宗教性質的起義軍之外,說實話,你認為他們還有什麽超過別人的地方嗎好像還真是,沒有了。說戰力,戰力不行,就和戰五渣似的,沒太大區別。說人才,黃巾是,

有幾個武將,可真正能獨擋一麵的人,有幾個而且有什麽像樣兒的謀士嗎所以他們不敗亡,誰敗亡。再多的人,再是什麽宗教,那都沒有大用。並且之前還算是可以,可慢慢,其實也不怎麽得民心了,所以敗亡,其實就是早晚的事兒。張角他是個人才不假,絕對是有

真本事的人,但是他就知道為了他自己,所以他這樣兒的宗教首領,也真是不怎麽樣兒。關鍵是還真有那麽多人就相信他了,這事兒,反正在馬超看來,確實是有點兒不可思議。他也不是說就理解不了,但是馬超清楚,無論什麽情況,自己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那樣的事兒的。說實話,張角他要真是個什麽神靈之類的,你相信他也可以,但是顯然,他張角就是個人,

也許不是那麽普通,但也有生老病死,最後不也是病逝在冀州了。所以馬超也不得不感歎,這就是宗教的力量,確實,從來都不可小看了。馬超的想法其實不少,他認為自己要是一統天下之後,肯定是要把宗教的事兒,好好管理一下,要不然的話,肯定是要出問題的。張角

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當然了,在華夏的曆史上,這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馬超也知道多了,所以經驗也還是有的。至於說怎麽去管理,他不過就隻有個大概的,更多的,還得以後再說。畢竟如今距離革命成功,還有一段距離,連劉備都沒說滅了他呢,這還何談其他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