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九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
ps:感謝無夢生書友的打賞,每個月都破費了,個人對此是受之有愧。
不過這話徐庶肯定是不能說出來就是了,所以他此時也隻好是對孫策說道,“既如此,那在下對此也隻能說是遺憾了!”
而他此時則在心裏說道,主公啊,孫伯符這卻還是要逼你表態才行,你倒是說兩句啊,自己這邊兒是沒有辦法能讓他妥協了,所以還得是你親自出馬才行。
劉備呢,他一聽周瑜、孫策還有徐庶幾人的話,他心裏就跟明鏡似的。說實話,在之前,他也是預料到了,孫策會如此,結果也確實是在他的所料之中,這不果然就是這樣兒了嗎。並且周瑜還跟他孫伯符一唱一和的,自己這邊兒雖然是有兩個人,徐庶和劉巴,可是人家孫策是說上句的,自己隻能是說下句的,所以這個人比對方對,可根本就不能代表什麽啊。
而孫策此時聽了徐庶的話後,他也是擺出了一副遺憾狀,說道,“我亦是對此表示遺憾,我軍如果此時再次兵進江夏,比之之前,絕對是對我軍更為有利!”——
孫策那意思就是說,別看之前咱們聯軍是在江夏的蘄春吃虧了,可如今卻是不一定了,所以己方還不是要兵進江夏嗎,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兒了。
劉備一聽。心說你孫伯符想得倒是挺好,不過就算你真是如此想法,自己都不能讓你如願。更何況這還不是你孫伯符的真正想法呢。武陵,是此時必須要去的!劉備下定決心,在他的想法中,聯軍是必須要去武陵才行,去江夏,沒可能。
不過劉備對此卻還能沉得住氣,所以此時他則說道。“子初,你來說幾句,是何想法?”
劉巴怎麽說都是荊襄名士。所以在劉備看來,哪怕孫策是不想同意,可也不會像之前對待徐庶那樣兒,不給自己屬下麵子。
孫策也不著急。他其實也想看看。劉備到底是什麽時候沉不住氣了。其實說實話嗎,這事兒劉備要是真就說死不答應的話,自己也真是不好去獨斷專行。雖然自己江東軍一方,確實是比他劉備軍實力要強,可人家卻也不是吃素的,所以……——
孫策他也不可能是一點兒都不去顧及劉備的感受,之前他妥協去襄陽,雖說也算是無奈的選擇。可確實,也和這個有點兒關係。要不孫策還能從劉備那兒得到更多的好處,無非就是再狠狠逼迫他一下唄。不過孫策卻沒有那麽做,畢竟劉備如今也是一方諸侯,還是他江東軍的盟友,這時候更是聯合在了一起,所以他當然也得顧及自己這個盟友一些。
劉巴一聽,自己主公發話了,就知道,該是自己出馬的時候了。不過說實話,他確實也沒指望著自己如何,至少他還看不出來嗎,孫策就不是自己還有徐庶所能勸說得了的。人家已經是打定決心了,自己主公不說話,不去表態,他孫伯符就絕對不會去妥協,所以這事兒,明眼人都明白。不過自己主公呢,可以說在這事兒上,還算是能沉得住氣。
這不都這個時候了,卻是還沒有說什麽。不過想想也是,徐庶是都說話了,要是不讓自己說話的話,那麽這個也是不太好。至於說自己主公內心到底是個什麽想法,這個自己卻也是不得而知啊——
而對於自己主公讓自己說話,劉巴自然是不會怠慢,所以此時他忙說道,“孫將軍,要說對付江夏涼州軍,此時也許是比之之前,更有好機會。可是我聯軍要是南下武陵郡的話,那麽卻更是我軍的大好機會啊!”
孫策此時聞言則一笑,貌似來了興趣,就隻見他問道,“不知子初先生所說,是何大好機會?”
劉巴也是一笑,然後說道,“將軍請想,那兗州軍比之涼州軍戰力如何?”
孫策是直接說道,“自然還是涼州軍要強上一些!”
劉巴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麽敢問將軍,如今在武陵的兗州軍和在江夏的涼州軍人馬數量的對比,將軍當知曉吧?”
孫策也是點頭,然後說道,“自然,曹孟德兗州軍人馬卻是不如馬孟起涼州軍的人馬多!”——
這個孫策他當然還是知道的,要說馬超在江夏有多少人馬,超過十萬是肯定的了。
在蘄春,就有近十萬人馬,所以再加上之後從益州而來的援軍,如今正駐守在江夏其他縣城的人馬,那不就是超過十萬了嗎。
至於說在武陵,曹操兗州軍的人馬,可還不如人家江夏涼州軍一半多呢,之前徐晃他們那邊兒,就已經是一萬多人馬了,而他們才剛從襄陽離開幾日啊,所以武陵有多少人馬,孫策還能不知道嗎。
所以對於這些,孫策他當然是明白的,因此他此時才是要去武陵,而不是要去江夏,隻是這事兒他不能主動去提出來而已。
劉巴對孫策的回答,他當然還是比較滿意的了,因為孫策沒“睜眼說瞎話”,確實還是實事求是了。有什麽就說什麽,沒去不承認什麽,也沒說假話——
最後劉巴則向孫策問道。“那麽卻不知孫將軍如今以為,我聯軍到底是對上武陵的兗州軍勝算大,還是說對上江夏的涼州軍勝算大?“
這個,孫策心說,劉巴倒是想把自己給繞進去,不過自己能被他這小伎倆所繞進去嗎。
所以隻見他一笑,“先生之言。我卻是必須要好好想想了!”
等了一會兒之後,孫策則說道,“我卻是認為我軍去江夏的勝算更大。進兵此處,對我軍更為有利啊!”
劉備、徐庶和劉巴三人聞言,都是在心裏鄙視孫策。之前他孫伯符還能說句真話,可如今呢。卻是不說真話了。明明心裏不是這麽想的。可嘴上卻是如此說,這不就是為了讓己方和他們妥協嗎。不過對此,劉備三人卻還不能說什麽,他們能怎麽說,難道說你孫伯符是“睜眼說瞎話”不成?——
劉備三人心裏是一個比一個清楚,他孫伯符就是想讓己方妥協,去武陵,就必須己方去主動說。給他好處,他最後才能同意。要不如此的話。那麽他就絕對是緊咬著去江夏而不鬆口了,他們還不知道孫策打得如意算盤嗎。
劉巴雖然心裏鄙視孫策,不過卻不能說什麽,也隻能是嘴上苦笑道,“既如此的話,在下就不多言了!其實我軍到底如何,想必孫將軍是心裏有數的!”
孫策這時候笑道,“卻也不得不說,先生之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我卻還是堅持我自己的觀點!”
劉巴在心裏說,你孫伯符這時候說堅持自己觀點,可等自己主公和你妥協的時候,你最後就決定不會再如此說了。可不是嗎,當孫策的目的達到了,他還能如此說嗎,自然是要有所變化的,那時候,他自然會是另一種說辭了——
可如今這個時候呢,所謂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想讓孫策鬆口,那麽劉備這邊兒必須把兔子給放出來才行,而如今劉備卻還在那兒是穩坐釣魚/台,所以孫策暫時卻也不會去撒鷹。
劉巴是沒話說了,他和徐庶想得一樣,肯定還得是自己主公說話才行。至於自己和徐庶,那卻都是不行的。
見到劉巴這邊兒也偃旗息鼓了,周瑜此時是在心裏暗笑,心說無論是你徐庶徐元直也好,還是說荊襄名士劉巴劉子初也罷,在自己主公麵前,最後還不是都已經沉默無言了。最後還得是你劉備劉玄德親自出馬才行,至於徐庶和劉巴兩人所說,那卻都是無大用的。
劉備看到劉巴也已經是不言語了,他心裏清楚,就快要到自己出馬的時候了。說實話,他孫伯符如此,還不就是為了逼出來自己嗎,可是自己卻也不能讓他輕易如願,至少再等他說兩句之後再說吧——
果然這時候孫策是又說話了,不過卻是對劉備說的,“策意進兵江夏,不知玄德公以為呢?”
孫策此時卻是心說,我看你劉玄德能沉住氣到何時,你要是有種,那麽就直接就說進兵江夏,我孫伯符就算是打不過他馬孟起涼州軍,我都認了。當然了,這話隻能說是孫策他一時衝動所想,並不能就去當真。怎麽說孫策在不衝動的時候,還是不會如此想法的。而劉備呢,明顯他也不會說去兵進江夏,這個根本就不符合他的利益。
至少這個時候的劉備卻,卻還是不會做出那種讓損人不利已的事兒,至少在此時此刻,他是不會做。
劉備此時心中冷笑,心說來了。你孫策又是問到這兒了啊,自己當然不能讓你失望不是。
所以劉備說道,“這。孫將軍,備以為,卻還是兵進武陵為宜,這江夏,還請將軍三思才是啊!”——
孫策是心裏暗笑,心說你劉玄德這個時候該妥協了吧。你想沉默,想沉住氣。可以,不過如今如何,最後還不得和自己妥協嗎?
不過孫策還得繼續裝下去。於是便問道,“這,不知玄德公之意是?為何江夏就不可以?”
劉備說道,“具體原因。元直與子初都與將軍說過了。而備卻是想說,而今曹孟德兗州軍正在其地肆虐,所以備確實是不忍當地百姓遭受曹軍鐵蹄踐踏,所以還請孫將軍看在武陵百姓的麵上出兵武陵!”
孫策心裏是直翻白眼,心說你劉玄德把武陵百姓都給搬出來了,那意思就是說,我孫伯符要是不出兵,那麽就是想眼睜睜地看著武陵百姓受罪?怎麽就你劉玄德是愛惜百姓的人。我孫伯符就不是了?
孫策是越想就越覺得生氣,不過他卻還記著呢。自己是不能輕易答應他劉備什麽,隻要他劉玄德不鬆口,不給自己足夠的好處,那麽自己就絕對不會聽他的——
孫策他已經是鐵了心了,“不見兔子不撒鷹”嗎,這鷹可是讓他給握得死死地,不看見兔子,那是肯定不能放手的。孫策是生怕自己怕己方吃虧,畢竟劉備他可絕對不是什麽泛泛之輩,反而還是天下梟雄人物,所以自己不可能小看了他,反而還得重視他才行。
而此時孫策也心說,你劉玄德就算是搬出來武陵百姓,那卻也不行,不給我軍好處,你是別想讓我鬆口了!
不過孫策卻還是得裝出一副很遺憾的樣子出來,然後對劉備說道,“唉,玄德公就隻想到了武陵百姓,可如今江夏淪陷,已經落入了馬孟起涼州軍之手,卻不知這江夏百姓,誰來去管?”
劉備心說,行啊,孫伯符,還能舉一反三?看到自己說武陵百姓,你這邊兒一下就出來個江夏百姓。你要真這麽說的話,自己還真是不好說什麽了——
不過劉備卻還是對孫策說道,“如今江夏不管如何,終究是太平了很多。可武陵百姓卻是處在曹軍的鐵蹄踐踏之下,難道對此,孫將軍真想無動於衷?”
孫策在心裏是暗罵劉備,不過卻還是堅定地說道,“非也,非也!我孫伯符對此怎能無動於衷!”
劉備一笑,“那麽備這便代武陵百姓……”
劉備是想說,自己代武陵百姓謝謝孫策出兵,結果孫策當然是不可能讓他說完,所以一下就打算了他的話,忙說道,“可是策卻是有心而無力啊!如今江夏……”
兩人就開始你來我往,都是各自說了一大堆,都各說各的道理,去武陵如何,去江夏如何,不過暫時卻是誰也沒說服誰。當然主要是是誰也不想和誰輕易妥協,孫策他不想輕易和劉備妥協,說去武陵,哪怕他也是如此想法,可要是得不到多好處,他肯定是不會如此的——
至於劉備那就更簡單了,他一樣兒是不會那麽輕易就和孫策妥協的,哪怕他知道,孫策要什麽,但是他就是不說,至少暫時他還沒說出來。哪怕他此時確實是在心裏已經有了妥協的意思,可他卻一點兒也沒說出來這個,就想讓孫策對此著急。
在劉備他的想法中,就是,自己不能讓他孫伯符輕易如願。上次在江夏,因為襄陽的事兒,就是自己輕易妥協了。不過如今在襄陽,因為武陵和江夏的問題,自己卻是不能輕易就妥協。哪怕自己也認為,也知道,己方的實力是不如人家江東軍,可怎麽也得讓他孫伯符明白明白,自己卻也絕對不是好欺負的。
自己不會那麽輕易就妥協,就那麽讓他孫伯符看輕,想讓自己輕易服軟,輕易妥協,如今卻是不比當初了。畢竟人不可能都是一成不變的,劉備也是如此。哪怕他知道自己不如人家孫策勢力大,實力強,但卻也還是顧及自己的一些東西的——
更何況還是在自己帳下兩大謀士的麵前,他這個當主公的,肯定是要表現得強勢一點兒,哪怕他也不過就是硬撐著,但是隻要是能挺住了,那麽就行。所以劉備覺得差不多了的時候,他就會把話鋒轉到另一個意思上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