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 拒不稱王
如今的劉禪已經長大了,嘴上雖然自稱對當皇帝沒有興趣,但天下人除了一心想回家的王寶玉,就沒有不想當皇帝的。而那些當了皇帝的,就沒有一個不想保住自己皇位的。
劉禪本來非常信任諸葛亮,但諸葛亮對他太過嚴厲,就沒露過幾回笑臉,所以還帶著很大的畏懼。劉禪其人也有些懶惰,不愛打理朝政,但架不住一些所謂的忠臣進言,心裏到底有了一些動搖。
劉禪將寶押在王寶玉的身上,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對這個四叔很有好感,像是一個可敬的兄長;還有就是父親劉備病重的時候曾經暗示過他,王寶玉是可以信任的,此人看似並無稱帝之心。
王寶玉古今兩代加起來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當然清楚劉禪心裏的想法,當下之際,調節好劉禪跟諸葛亮的關係至關重要,而讓劉禪繼續信任諸葛亮,核心的問題,就是證明諸葛亮並無篡權的心思。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朦朦亮,劉禪就揉著眼睛,慌慌張張的起床,王寶玉也睡得正香,不禁嘟囔道:“禪兒,幹嘛這麽著急起來啊?”
“必須要去上朝,晚了相父要責罵的。”劉禪無奈的說道。
“好吧!這當皇上也挺辛苦的嘛!”王寶玉也跟著起床,宮人們連忙過來給二人更衣洗漱,隨後,兩個人出了寢宮,繼續坐上龍輦,趕赴朝堂。
那個時代上朝的規矩都差不多,不可以穿鞋,不可以佩戴兵器,聖上不讓抬頭,不可以隨便去看龍顏。
當然,這些規矩對於王寶玉而言,那都是個屁,劉禪緩緩步入富麗堂皇的朝堂之內,沿著紅色的地毯,朝著龍椅走了過去。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基本上都聚齊了,不光是皇上辛苦,百官們也不輕鬆,倒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劉禪有模有樣的踏上了九級台階,王寶玉則停住腳步站在下麵,但劉禪卻不答應,吩咐道:“在朕的身側,為皇叔賜座。”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王寶玉皺眉小聲道:“禪兒,這不妥當吧!”
“你是朕的叔父,並無不妥。”劉禪再次拉近了王寶玉的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王寶玉的到來,劉禪此時的態度有些強硬,似乎底氣很足。
宦官們急忙搬來了一把金黃色的椅子,放在龍椅的旁邊,王寶玉也不想在朝堂上跟劉禪發生衝突,隻好跟了上去。
二人分別坐定之後,下方官員起升叩頭高喊道:“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禪擺了擺手,又說:“還有朕的叔父,一並叩拜!”
“皇叔千歲千歲千千歲!”眾臣無奈的又喊了一句。
不得不說,劉禪的官員人數規模,可是比王寶玉強太多了,官服、官帽以及站立的位置,井井有條,絲毫不亂,相比之下,王寶玉在彝陵的議事製度,更像是一夥哥們兒聚義的草台班子。
“眾愛卿免禮平身。”劉禪擺手道。
眾人呼啦啦的站起,諸葛亮臉色陰沉,對劉禪的舉動顯然很不滿意,這當然不是針對王寶玉,而是他看到了劉禪深藏的野心。
“眾位愛卿,可有要事稟報?”劉禪問道。
倒是有幾人出列,稟報了幾件事兒,都是無關痛癢,劉禪點頭應允,和平日態度不同,省去了那句“一切皆由相父定奪”的話。
群臣似乎看出些端倪,覺得今日聖上有逆天的架勢,諸葛亮則靜靜得站在下方,不發一言。該匯報的工作都已經結束,劉禪轉頭看了王寶玉一眼,小聲問道:“四叔,可否談及丞相的事情?”
“說吧!”王寶玉點了點頭。
劉禪穩了穩神,看向了平靜如水的諸葛亮,還是有些膽怯,回頭對王寶玉低聲道:“四叔,我還是有些不敢。要不你替我說了吧?”
“禪兒,這是你的朝堂,我要說了那就是擅權。放心,有我在,不會有人讓你難堪的。”王寶玉安慰道。
劉禪感激的點點頭,不再看諸葛亮,鼓足勇氣緩緩開口道:“諸葛丞相恪盡職守,胸有韜略,臨危輔佐於朕,讓國運得以昌盛,朕思量已久,有意將丞相封為成都王,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朝中的大臣,一半以上都是諸葛亮提拔重用的,一聽劉禪這麽說,立刻有幾人出列表示讚同,諸葛亮本人隻是眉毛抖動了一下,還是沒有其他動靜。
“四叔,丞相確有稱王之意。”劉禪微微歎了口氣。
“他並未表態,此時下結論尚早。”王寶玉也不著急,不緊不慢的說道。
呼應的大臣越來越多,還有些表現的很激動,劉禪的腦袋立刻就大了,心裏還突然有了一絲疑惑,不會是四叔借機封諸葛亮為王?如果真是那樣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禪叫苦不迭,又等了片刻,附和之聲此起彼伏,都等著聖上立刻下聖旨。劉禪百般無奈,剛想宣布將諸葛亮封為成都王,李嚴出列跪拜道:“聖上,臣冒死覲見,此事不可!”
“愛卿覺得有何不可?”劉禪問道。
“封王者,亂之始也!”李嚴道。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劉禪心頭高興,卻言不由衷的故意板起臉道:“傳朕旨意,即刻……”
“聖上,臣,有話講。”諸葛亮終於開口了,口氣平和如初,但卻目光如炬的看向了劉禪,帶著幾分嚴厲。劉禪麵現慌張之色,好像心事全都被諸葛亮看穿一樣,耷拉著腦袋還覺得如坐針氈,還一把拉住了王寶玉,手心全是冷汗。
“禪兒,丞相說話呢!”
“嗯,相父請講?”劉禪示弱的說道。
“李都護所言甚為妥當,臣並非皇室中人,絕不可封王,聖上豈能不知先漢傾頹,正從曹操被封魏王伊始。”諸葛亮道。
劉禪一驚,陪笑辯解道:“相父自不可與曹孟德同日而語。”
“先皇將聖上托孤於臣,百般信任,雖死不能忘,臣隻願漢室興盛,綿延萬載,臣自身之榮辱,何足道哉!非但臣不可封王,旁人亦不可也!”諸葛亮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