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呂布sodu

周瑜說道:“不然。彼各有長短。呂布強悍者乃北方鐵騎。然。至南下便多有受阻。南方多水係,此呂布鐵騎之忌一也。袁術之輩若非收刮民資民力,以至民怨沸騰。汝南、壽春二城皆民怨內訌,以至袁術內外不敵而失。單就宛城一戰,呂布且命西涼四萬騎下馬攻城,可見一斑。二者。壽春、汝南、宛城新破不久。數地民眾急需撫恤。呂布又行田地律,新降之地難免有不臣之人。此呂布當有所顧忌。其三。新野有關羽、張飛五萬精兵。此二人與呂布有殺兄之仇。劉表雖不敢收二人入荊襄,卻蓄養於新野。此便有抵擋呂布之意。餘者且不多言。隻此三處,便叫呂布攻占荊州需費些精力。”

周瑜隻說這三處,便處處是呂布的**之處。

孫堅聽了問道:“那瑜侄以為叔與劉表又當如何?”

周瑜道:“小侄以為。蒯子柔即來求和,可趁機多要些好處,議和確也是應該的。若叔伯於巴陵之處牽製劉表兵力,劉表必然分兵二處。少時叫呂布大軍壓境,此間若是膽量稍有畏懼,說不得當真就降了呂布。故而議和應該。但彼即先來求和,又有呂布於後窺視,叔伯當趁機要武陵之地。待劉表回兵對付呂布之時。叔伯則率精兵往南橫掃零陵、貴陽。那時便是呂布得了荊州。叔伯也可借長江天險,於內勤兵演武,廣招能人,勵精圖治。於外接連巴蜀、漢中、丹陽數地,共抵呂布。呂布一家獨大,諸侯必然互抱以自保。那時勝負尚且難說。”

孫堅聽了大讚到:“甚善。今若非聽得瑜侄之言。險誤了今後大計。”

於是孫堅便如周瑜所說。日次與蒯良議事。兩邊心裏都有數,便明說議和。孫堅提出荊州割讓武陵後便可退兵。蒯良力爭,曉以厲害。可惜孫堅有周瑜前日所言,抵死也要武陵郡。還威脅說呂布攻占荊州,我孫堅一樣可以出兵占武陵。那時武陵還是孫家的。蒯良隻得說這事自己做不了主,得回去問主公劉表。

隨後劉表以為兩麵交戰可能全軍覆滅。武陵在長江南麵,保不得孫堅就真的去取,自己也顧不得。便同意孫堅要求,割讓武陵。

孫堅自得武陵郡,便又從周瑜所言,南下占零陵、貴陽。一時勢大,成一方諸侯。周瑜自此受孫堅重用,無事不與其商議。

劉表去孫堅威脅,自調兵北上對付呂布。且前新野有關羽、張飛五萬兵眾,倒也敢與呂布一教高下。

且說呂布兵屯宛城,便要趁劉表與孫堅交戰之時出兵攻打襄陽。前且有新野小城屯關羽五萬兵眾阻攔。呂布便厲兵秣馬,要來攻打新野。不想兵未出宛城,洛陽卻傳來皇上聖旨,晉封呂布為漢武王。

呂布一聽,嚇得差點從馬上掉下來,急忙安排諸將把守各處。自帶近衛騎火速奔回洛陽,要看究竟。畢竟稱王不是一般的事,呂布擔心有人從中作亂,以此引出亂子來。那自己費了半生心血才收平的半壁江山,弄不好又要從洛陽內部亂開了。

要說這呂布稱王的事,自然要從何某說起。

且說呂布在外打戰。洛陽中卻在何某的主使下,接連賈詡、嚴忠、張玄、華歆、王朗等人合謀,欲叫呂布稱王。隻是呂布為王卻不是一般的事。荀彧、王允、楊彪等人便不同意,為此雙方鬧得不可開交。

何謀心機極高。讓呂布稱王隻是她的第一步。最終是要呂布登基做皇帝,自己才好做皇妃。所以在與賈詡等人合謀的同時,便也開始教唆兒子劉辯怠慢朝政了。

這劉辯也真的是個扶不起的主子。劉辯自己要是真氣點,也許皇位還會坐久些。可是劉辯天生就是一個好吃懶做,輕佻無儀的人。劉辯現在嚴格來說還沒成人,要是再長大些。也許就多了個好色的頭銜。那就和他劉宏老爹有得一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