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章 王允做說客,關羽將圖荊州。
198漢元六年秋,大漢豐收滿倉。此時長江之南孫堅正出兵桂陽,與交州士燮戰於蒼梧臨賀。劉璋屯兵梓潼準備攻打漢中張魯。會稽賊嚴白虎與張英正擾亂丹陽、九江。吳郡許貢也在招兵買馬,荊州也不得安寧。
且說王允、盧植等人護著劉協投靠關羽,隨後司馬懿也逃往新野投奔關公。關羽謀士一時大增。隻因如此。襄陽劉表卻感關羽,羽翼漸漸豐滿,顧慮頗多。
如今關羽擁護劉協這個劉家血脈,聲譽一時大增,大有壓倒劉表之勢,劉表自是不滿。便暗中遏製關羽,時常以莊稼歉收為由斷糧。關羽糧草受製劉表,卻苦於無可奈何。
此時關羽有司馬懿為謀。但關羽為人自負,又見司馬懿年少,並未在意司馬懿。這使司馬懿大受打擊,多有懷才不遇之感。
不過此時司馬懿已成朝廷通緝逃犯,無處可去。隻能在新野關羽處隱忍。
司馬懿不受關羽重用,每日哀歎不已。其師王允見了便問道:“仲達。何故如此哀歎?”
司馬懿大倒苦水:“唉···關羽為人自負。學生幾次向關將軍建議:荊州劉表無能,徒有荊襄肥沃之地。此時劉公寄宿新野,關將軍擁護,廣得民心。當趁此機會,往襄陽以圖荊州。隻是···唉!關羽自以為多受劉表恩惠,感念劉表收留,給養糧草。而不用學生之策。新野乃小城。若不是呂布憂心洛陽安穩,豈能安至如今。呂布早晚來取新野,那時我等何處去?!”
王允讚同:“仲達之策甚善,吾可去說關將軍取荊州。”
司馬懿聽後大喜:“如此學生便隨師尊同往。”
王允帶著司馬懿來見關羽。
王允勸關羽到:“將軍忠義之士。擁護劉公,使我等不受塗炭之災。允甚感之。”
關羽笑道:“劉公乃先帝遺孤,皇家血脈。關某護駕乃本份之事,王大人不必總是掛在心間。”
王允續道:“將軍真忠義也,隻是可惜。皇子蒙難,江山倒移。百姓有覆巢之危,社稷有塗炭之災。天下若多些將軍這等忠義之士,大漢豈會有今日之難。”
關羽聽言,閉目沉思。王允再到:“將軍。今呂布做大,大漢不複劉氏所有。將軍乃忠義之士,此國難之時,將軍當用手中雄兵,爭占要地,謹守一方。而後養精蓄銳,以圖北上複國。此方是大英雄所為。將軍何以守一新野小城,困獸在籠。”
關羽也歎息到:“關某如何不想有一番作為。隻是如今呂布勢大,若非劉景升糧草相助。關某恐早已餓死新野矣。”
王允見機說道:“荊楚肥沃之地,正是英雄大展宏圖所在。將軍如何不取而代之。”
關羽聽後雙眼圓睜。儼然到:“劉景升雖守門暗弱,卻與關某有資糧之恩。關某豈能做那忘恩負義之輩。”
王允激昂到:“將軍此話差矣。荊州乃大漢之地,楚人乃大漢子民,豈是劉表一家私有。將軍起義兵,匡扶漢室。劉表資助糧草,乃國家之舉,理所應當。何來恩德之說。今劉公在新野,已有時日。劉表知劉公近在咫尺,卻不思忠義,前來盡忠。反常以歉收為由,時而斷糧。此不忠之人,將軍卻已私恩報之。此乃愚義也。”
關羽聽王允這麽一說,還真被說動了心結。也對。荊州是大漢的,他關羽舉義兵擁護劉協,這事為國效力,劉表資助糧草也是應該。這怎麽變成了私情了呢?
王允見關羽被說動。便繼續慫恿到:“今劉協公便在新野,將軍何不擁護劉協公登基。劉表若是忠義,自來盡忠。若是其心叵測,將軍正好可出兵討伐。”
關羽雙眼微眯。說道:“誠然如王大人所言。若非王大人一席話,險些叫關某蒙蔽視聽。”
司馬懿見關羽被說動。便出計到:“此時且不宜行立位,續統之舉。若不然,必招呂布攻打。關將軍可先引一軍,護送劉公往襄陽。劉表必以禮相待,那時關將軍可在酒席間說出立位續統之事。劉表若是讚同,自是好事。兩家可合為一處,共抵呂布。若是劉表有私心,關將軍便可圖之,強奪荊州。那時劉公以正統漢室招呼,來投者必眾。劉表一家之力,如何能與關將軍抗衡。”
王允聽後讚同:“仲達之策甚善。”
關羽也點頭到:“若如此。關某當與眾將士計議詳細,而後便帶軍往襄陽。”三人對視而笑。
於是關羽便帶著一軍,護送劉協往襄陽。劉表得知劉協到襄陽,心中暗恨來了這麽個麻煩。可表麵上卻不得不出城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