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梟雄末路

在淶水岸邊伏擊公孫瓚的,自然是劉和從薊城帶來的七千步兵,就算公孫瓚當時還有一萬部隊,但在麵對占據了有利地形的劉和時,根本發揮不了數量方麵的優勢。

淶水在後世被稱為拒馬河,可見河寬和水深都不是一般的小河溝可以相比。劉和有大軍師郭嘉替他出謀劃策,特意將阻截公孫瓚的地點選在了淶水向東大折彎的地方,正好將公孫瓚等了一個正著。

公孫瓚在淶水中丟下近千士兵屍首,慌不擇路地調頭與單經匯合,他本來打算冒死向廣昌方向突圍,結果徐榮卻提前一步率軍趕來切斷了他的退路。

公孫瓚在東、南、西三個方向都被堵死的情況下,立即率軍向北突圍,然而張郃早有預料,一俟徐榮的步兵圍攏上來,便立即率軍向著東北方向機動,等候在了公孫瓚向北逃逸的道路之中。

騎兵攻城不如步兵,可若是追擊和堵截敵軍,卻會成為步兵的噩夢。

公孫瓚此時就像一頭被人圍獵的野獸,無論從哪個方向逃逸,總有聰明的獵人在前方挖好了陷坑等著他。

隨著三路大軍慢慢從不同方向逼近,公孫瓚可以騰挪轉移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最終他把牙一咬,再次調頭向東衝了過來,準備與守在淶水的劉和來個魚死網破。

不過令公孫瓚沒有想到的是,劉和並沒有死守在淶水不挪窩,他似乎算準公孫瓚一定還會調頭再來,所以讓人在前往淶水的道路上埋下了數不清的鐵蒺藜……

鐵蒺藜到底有多坑爹?用過的人都說“好”!

公孫瓚心中那個憋屈啊,簡直沒法找人說。明明劉和這廝已經完全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動,竟然不忘在最後關頭使用鐵蒺藜再陰自己一把,總之就是不肯與他進行堂堂正正的一場死戰。

劉和當然不會告訴公孫瓚,自己從薊城帶走七千步兵那是冒著很大的風險,隻要能夠將公孫瓚攔在淶水以西,也就完成了任務。他還要馬上率軍回援薊城,防止兵力空虛的老窩被人給端掉。

劉和從淶水撤走之後,已經攻下遒國的孫禮立即率軍趕來接替劉和,留守五阮關的張瓚也派出少量士兵在淶水上遊佯動,總之就是讓公孫瓚感覺自己的退路徹底被切斷,如今能夠脫身的方向隻有飛狐口一條道路。

被逼得上天無梯,入地無門的公孫瓚。下定決心要與率領士兵前來圍剿的徐榮軍血戰一場,隻可惜徐榮卻不想跟他以命換命,竟然借助於臨時修築起來的營寨與公孫瓚軍進行對峙。

在公孫瓚向東撤退的路上是無數鐵蒺藜攔路,北麵是張郃的騎兵虎視眈眈,西麵是徐榮的步兵攔死了道路,而南麵則是連綿起伏的太行山!

公孫瓚的糧道早已被劉和斷絕。此時大軍士氣低迷,隨軍攜帶的糧草僅能勉強食用五天,如果繼續這麽耗下去,公孫瓚軍最終隻能被活活餓死。

危急關頭,公孫瓚做出一個壯士斷腕的決定,他讓關靖和單經率領一萬多士兵隻攜帶兩天的糧食,不計死傷地向徐榮軍發起衝鋒。而他本人則率領兩千步兵攜帶著從一萬多士兵口中擠出來的三天口糧,冒險進入了茫茫太行山中。

一萬人三天的口糧,可以供兩千人食用半個月,而這兩千人原本就有五天的口糧,如此算來,公孫瓚進入山中時帶著可供兩千人食用二十天的口糧。

關靖和單經等到公孫瓚撤進山中之後,沒有撐到一天,便向徐榮投降。

公孫瓚的意思本來是想以斷糧的方式逼著一萬多士兵跟徐榮拚命。然後從敵人手中搶來糧食,結果徐榮不等關靖和單經來跟自己拚命,卻主動喊話表示願意給他們提供糧食,但前提就是大家得放下武器。

此時公孫瓚已經帶著最忠心的令支族兵逃跑了,剩下來的士兵逃走無望,在不用付出生命就能吃飽飯的前提下,誰還會繼續替他賣命?

關靖和單經因為沒有頑抗到底。所以他們的下場要比王門和季雍要好許多,雖然與普通士兵一起做了俘虜,但卻沒有受到任何虐待和打罵。

劉和在對待俘虜這方麵向來寬容,一不坑殺。二不折辱,頂多就是讓人家今後成為免費的勞力和打手而已……

逃進太行山中的公孫瓚,繞來繞去的行走了五日之後,來到了一條人跡罕至的山澗,一旦從這條山澗走出去,他便可以進入靈丘縣,然後再從飛狐道直接前往並州太原,如此一來也就逃出了生天。

並州雖然被袁紹控製,但公孫瓚還有數萬主力在東路圍攻薊城,袁紹在這個合力圍攻劉虞的節骨眼上,絕對不會幹出殘害盟友的蠢事。

所以,公孫瓚覺得自己還有機會,一旦他逃到了並州,就可以從壺關取道鄴城,然後再從兗州返回青州。雖然這一圈繞下來會很辛苦,但他還有本錢,今後還有翻盤的機會。

兩千人護擁著公孫瓚在狹長的山澗之中緩緩前行,忽然後方傳來一陣巨大的轟鳴之聲,卻是山體不知因何震動塌陷,將他們身後的道路徹底封死了。

公孫瓚被嚇了一跳,待發現是身後道路被截之後,於是仰天大笑:“哈哈,真是老天助我!如今後方山穀塌陷被封,就算有萬千追兵前來,也不能奈何我了!”

公孫瓚的洪亮的笑聲在山穀中久久回**……

片刻之後,又是一陣山崩地裂的轟鳴聲響起。

這一次,公孫瓚卻笑不出來了。

因為,這次是在他們行軍的前方出現了山體塌陷!

返回薊城之後就不曾露麵的田疇,此時從峽穀頂端露出一張臉來,朝著心如死灰的公孫瓚大聲喊道:“公孫伯圭,大公子為你挑選的這處墳場如何?此地山清水秀,綠樹成蔭,正適合你在此久居!”

田疇說完這句,不等公孫瓚出聲咒罵,對守在峽穀兩方的士兵下令:“點火,投煙!”

成包成包的易燃毒煙袋被士兵們點燃,然後紛紛丟向山澗,頓時穀中一片煙霧繚繞,大量士兵被毒煙熏得昏死過去。

公孫瓚見狀,顧不得羞恥,立即脫下外套,然後掏出襠下黑鳥,將之尿濕,然後蒙在了頭上。

穀頂的田疇看不清公孫瓚如今這副醜態,但他卻沒想讓公孫瓚活著出去,剛才的毒煙不過是第一道開胃菜,接下來還有更加恐怖的東西等著公孫瓚。

等到穀中毒煙燃盡之後,田疇讓士兵們將準備了數日的柴火點燃,紛紛投向了穀中。這些柴火上麵都淋著一些油脂,燃燒起來十分強勁,如今用來火化公孫瓚和他手下士兵,再是合適不過。

這場無名山穀之中的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三夜,據參加了這次行動的士兵後來回憶,山壁兩側的石頭都被燒酥脫落,穀中被毒煙熏死的兩千人最後被燒成了一地灰燼,跟山壁上脫落下來的石灰混成一片,將整個穀底蓋了一尺厚!

沒有人親眼見到公孫瓚和他四弟樂何當被燒成灰燼的一幕,但從這場大火結束之後,世間卻再也聽不到公孫瓚的聲音。

曆史中,公孫瓚舉火自焚在易京樓上,他的全部家人為他陪葬。

這一次,公孫瓚被田疇燒死在通往並州的無名山穀之中,兩千族兵為他陪葬。

田疇這一把火燒的好,不僅徹底解決了公孫瓚,還堵死了這條並州通往幽州的凶險小道,從今以後就算膽子再大的人,也不敢再從這個怨氣衝天的鬼地方經過。

回顧公孫瓚的敗亡,其實跟他貪婪、狡詐而且多疑的性格密不可分。

因為貪婪,所以公孫瓚這次想趁著三路大軍圍攻幽州的機會一舉將幽州全部鯨吞,他采納了袁紹的建議,甘冒天大風險率領部隊從渤海岸邊一路西進到了代郡境內,卻沒有跟從弟公孫越的部隊匯合。

因為狡詐,所以公孫瓚就算一路西進也不忘記給自己安排好各種退路,他分別在涿縣、遒國和五阮關等地派兵駐守,既保證自己糧道的安全,也防止後路受到襲擾,足見公孫瓚的謹慎和小心。

因為多疑,所以公孫瓚在代縣受到阻擊之後立即就開始後撤,然後一會兒向東回撤,一會兒向北轉移,一會兒又向西突圍,最終竟然還選擇了向南逃逸,然而到了最後還是逃不過郭嘉的算計,把他算死在了太行山脈中的一條山澗之中。

如果,公孫瓚沒有這麽貪婪,他從一開始就願意與袁紹平分幽州,那麽他就會將緊鄰並州的代郡和上穀分給袁紹,也就不會急於闖進代郡找死。

如果,公孫瓚沒有這麽狡詐,他從進入涿郡之後就不會像羊拉糞一樣哩哩啦啦的將部隊分散開來,而是保證三萬大軍始終抱成團一路向西快速穿插,這樣劉和也就沒有了分兒殲之的機會。

如果,公孫瓚沒有這麽多疑,他在發現自己麵臨危險之後,隻需要找準一個方向進行決死突圍,以劉和圍困公孫瓚的兵力,就算能將公孫瓚徹底消滅,那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勾當。

如果……

沒有如果。

在郭嘉這種鬼才麵前,任何一個性格中的弱點,都會是致命的,何況公孫瓚一下子犯了三個致命的弱點,所以……

公孫瓚,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