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多謀寡決
大漢東都洛陽在身後漸行漸遠,郭嘉騎在馬上怔怔出神。
劉協終究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年郎,對郭嘉懷有期待。
多年以前,郭嘉辜負過劉協一次。
今天,他同樣無法讓劉協得償所願。
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洛陽,郭嘉有些意興闌珊。
他沒有向劉協索要名正言順占據長安的官職,在劉協被其他梟雄挾持之前,在洛陽發布怎樣的詔令,都是徒勞。
既傳不到天下人耳中,也不具有任何威信。
郭嘉若從劉協手中詐取了好處反而把劉協留在洛陽,反倒落人口實。
與郭嘉一同歸去的馬騰和韓遂從出了楊安殿就臉色陰沉,怨怒交織。
他們的功勳沒有得到任何嘉獎,隻有劉協幾句不鹹不淡的溢美讚語,這有什麽用?
韓遂的涼州牧沒當上,馬騰想要成為天子近臣而令馬家恢複往昔伏波將軍時的光耀,可惜都沒實現。
如同郭嘉在楊安殿所言,馬騰就算引軍來效忠劉協,糧草從哪裏來?有諸侯來攻伐,他擋得住嗎?
從他們出兵涼州至現在打道回府,一來一回,韓遂折了近三萬人馬,馬騰折損近兩萬,各自剩下六七千將士回涼州,隻達到了一個目的:消滅李傕郭汜。
關中易主,郭嘉傷亡最少,卻獲利最大。
誰讓郭嘉兵馬最強呢?
返程的路上,郭嘉想著心事,劉協最後幾乎是用乞求的語氣讓他為漢室出一份力,郭嘉答應了,卻口是心非。
就算郭嘉想要真的效忠劉協,他麾下的文臣武將全都不會答應。
益州的官員也不會答應。
因為利益。
在郭嘉這裏,他們隻有一個主公,郭嘉效忠了劉協,他們不但地位降低,更要被無數士族壓在頭上,他們怎會答應?
“主公,去冀州送信的人回來了。”甘寧策馬來到郭嘉身旁,發現郭嘉精神不佳,低聲稟報了消息。
郭嘉隨意地問道:“袁紹怎麽說?”
甘寧搖頭道:“袁紹沒有表態。”
長長一歎,郭嘉對這位袁本初實在是無語得很哪。
在擊潰南匈奴,得知天子回到洛陽後,郭嘉就派人去冀州給袁紹送信,希望袁紹將天子接到冀州去。
論屬地,拿下了並州的袁紹是距離洛陽最近的,可迎接天子豈是兒戲?袁紹在並州的屬下就算得知消息,也未必敢自作主張。
決斷,還是得由袁紹來做,這樣一來,實際上在許昌的曹操就更近。
袁紹沒有張燕所率黑山賊騷擾,崛起之路平坦無阻,已經將公孫瓚逼入絕境,袁紹無疑是強大的,如果挾天子令諸侯的是袁紹,是不是袁紹就更加強大?
郭嘉不這麽想,天子帶著百官,在洛陽是苟延殘喘,但是如果到了諸侯那裏,就成了強大的政治集團。
帝黨一派的士族會與擁立諸侯一派的士族產生激烈衝突。
真要是迎了天子的袁紹,他掌控不了局麵,就以現在袁紹將他三個兒子分別派去三個州的作為,郭嘉就認定了袁紹絕不是一個能夠主宰大局的人物。
三個兒子去三個州,是製衡嗎?
不
是隱患兄弟不服,禍起蕭牆
相反,曹操是出色的政治家,他能夠從容把天子當做一麵號令諸侯的大纛,又能壓製住局麵。
曆史上帝黨一派士族在曹操眼皮底下玩過不少陰謀詭計,但都被曹操輕而易舉地化解。
郭嘉現在所認知的曹操,可以直接說曹操太虛偽了
曹操一麵不承認廢了舉孝廉,一麵又唯才是舉,數度下達求賢令。
典型掛羊頭賣狗肉。
而若是讓他將天子握於掌中,對外打著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實際上卻是給曹家自己打江山,這樣的人,不虛偽嗎?
不過,他正是名副其實的梟雄
對郭嘉而言,派人去給袁紹送信,是希望袁紹將天子迎去鄴城,這樣,既能限製袁紹,又能遏製曹操,一舉兩得。
關鍵就是,袁紹怎麽做
袁紹在冀州鄴城頭疼呢。
鄴城州牧府中,袁紹坐在主位上,堂下文武齊至。
送走了郭嘉送信的使者後,袁紹就下令文武來鄴城議事。
“你們說,郭嘉是什麽意思?天子逃回洛陽,既然郭嘉得知,並且已經親自前往洛陽,他為何派人來給我報信?為什麽他不將天子迎去成都?”
袁紹曾經想要擁立劉虞為帝,因為他覺得他能掌控劉虞,這樣他就能站在政治製高點上打壓異己,而後等**平四海後,再行禪讓,名正言順讓袁家君臨天下。
可現在,他捉摸不定劉協會不會被他掌控,尤其是劉虞是漢室宗親,卻不是帝王正統,劉協是先帝血脈,雖說是董卓廢立扶植起來的天子,可天下人始終認為劉協是正統皇帝,作為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紹麵對劉虞可以從容不迫,麵對劉協的話,骨子裏的君臣之別,讓他畏首畏尾。
再加上袁紹想不通郭嘉為什麽把這個機會送給他,是好意呢,還是包藏禍心呢?
堂下謀士中一人出列,斯文謙和,頗具儒風,正是沮授。
沮授不同其他舉孝廉出身的士族,他是舉茂才出仕,茂才,是一州之地每年一個名額,從等級上是比孝廉要高出很多。
沮授胸懷大誌,擅長謀略,早在投效袁紹時就給袁紹進獻過一統河北的戰略。
其中就包括一統冀州,青州,並州,幽州,先後次序就是先拿下冀州,再攻伐青州,拿下並州後揮師北上幽州統一河北。
按照這個戰略,袁紹十年不到的時間裏,從一個渤海太守,即將成為屬地天下第一廣的諸侯。
並且在這一戰略中,沮授早已對袁紹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
不過,沮授用的是“挾”,毛玠給曹操獻策是用“奉”,一字之差,判若雲泥,從政治角度來看,就是高低之間。
此時沮授麵帶微笑,他料想袁紹當年對他的策略十分滿意,現在機會來了,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可不能坐失啊。郭嘉不敢挾天子令諸侯,是因郭嘉出身卑微,屬地不過區區一個益州,就算他拿下了關中,可關中荒無人煙,在初期,他甚至要分兵據守益州與關中,實力不升反降,所以,他要是挾天子令諸侯,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主公不同,主公屬地之廣,兵馬錢糧之多,天下誰人能比?主公將天子接到鄴城,天下諸侯又有誰敢說三道四?”
沮授的分析十分精準,袁紹迎天子,名正言順,也沒有諸侯敢質疑袁紹。
關中在恢複生產之前,是一個包袱,反而製約了郭嘉,但不能隻被眼前的局麵蒙蔽了雙眼,展望未來,經營治理得當,得到關中的郭嘉在數年之後,將會實力大漲,眼下,的確沒有實力挾天子令諸侯,況且出身相比,郭嘉與袁紹,曹操等諸侯相距甚遠。
袁紹陷入沉思,沮授的話聽起來句句在理,可他糾結的關鍵之處,不是能不能把天子接到鄴城,而是把天子接來有沒有好處。
從前,袁紹有長輩出謀劃策,他聽長輩的號令行事,先有親爹袁逢,後有叔伯袁隗。沒了靠山長輩,袁紹多謀寡決的缺點就曝露出來,崛起初期,謀士們給他獻策大多意見一致,現在袁紹實力強大,謀士們便因私利而產生了派係之別,對袁紹而言,出主意的人多了,不同意見左右搖擺,他便難以決斷,看不清局勢,分不清利弊。
“在下以為萬萬不可主公,縱觀當今局勢,漢室名存實亡,扶漢者必為所累,天下諸侯又有誰是真正尊奉漢室的?主公將天子迎來冀州,豈不是給自己背負一道枷鎖?主公請想一想,董卓挾持天子,什麽下場?李傕郭汜挾持天子,又是什麽下場?”
郭圖出列與沮授針鋒相對,意見截然不同。
他反對迎天子,其實理由很簡單,他們是袁紹手下的實權者,天子帶著百官來了冀州,勢必會削弱他們的權利。
以為已經說服了袁紹的沮授麵色大變,急忙朝袁紹繼續勸道:“主公,這天下還是漢室的天下,江山還是劉姓的江山,此時此刻,縱然天下諸侯心中不尊天子,可天下萬民不這麽想啊,主公若迎天子來冀州,天下才士爭相投效,天下萬民竭誠歸附,天子就是一麵號令天下的大纛啊主公又怎能將自己與董卓,李傕郭汜之流相提並論?”
袁紹頭疼不已,沮授和郭圖說的都有道理。
武將這邊淳於瓊甕聲甕氣地朝袁紹抱拳道:“主公,末將不懂大道理,隻想問主公一句,天子來了,末將們聽誰的?”
袁紹麵色一變,微露驚容。
是啊,天子來了,他的屬下聽誰的?
聽天子的?那他怎麽辦?
不聽天子的?那他不就是和董卓李傕郭汜一樣嗎?到時候被扣個謀反的罪名怎麽辦?
“我意已決,不迎天子”
袁紹心中經過激烈掙紮,做出了這樣一個曆史上相同的決斷。
“主公……”沮授還打算再勸幾句,卻發現袁紹已經揮揮衣袖,起身離席,朝後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