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試探

胤禩回京那天,康熙依舊讓胤禛去迎接,不知道是為了刺激胤禛,還是為了讓兩個兄弟增進一些感情。

胤禛自然高興,這倒真的應了弘曆那句話,是他胤禛等著胤禩歸來,第一個能夠見到胤禩的是他胤禛,不是胤禟,也不是郭絡羅氏,這足以讓胤禛高興了。胤禛突然發現他現在很容易滿足,半大點的事都足以讓他高興上半天。

胤祥發現最近胤禛笑得很多,一改往日“冷麵王爺”的麵容,倒有點胤禩的影子,天天樂嗬嗬的,難道是被胤禩的事情刺激到了?

那日胤禩在京城外下馬,身後千名士兵動作整齊劃一,一看就知是千裏挑一的精兵。

胤禛在城牆上遠遠看到遠處飛起的塵土,就迫不及待地跑下城牆,站在城門口,迎麵吹著凜冽的寒風,卻一點都不覺得冷。

胤禛的手攥得緊緊的,手心裏都是汗,一向冷靜的他如今也有些緊張,他突然覺得明明不到一公裏的距離,為何那麽遠,怎麽等了這麽久還不見人。

當那個心心念念的人開始出現在視野中,胤禛很想跑過去,用力深呼吸了幾次,才把這種衝動壓製下去,眼睛一動不動一眨不眨地看著前方那一點,越來越大,漸漸地眼裏麵全是這個人,胤禛覺得他現在很像情竇初開的毛頭小子,看到心愛的人就挪不動腳步。胤禛想,如果他把此刻的心情告訴胤禩,胤禩會不會笑話他。胤禛哪裏知道,胤禩此刻心中並不比胤禛平靜多少。

胤禩在胤禛麵前五步的距離停下,幹脆利落地翻身下馬,動作如行雲流水,在胤禛看來,覺得世上沒有比這更美好的畫麵了:來人身著軍裝,英俊瀟灑,動作嫻熟,臉被頭上的軍帽遮住兩邊,隻留下中間以一塊,嘴角掛著微笑,眼神清涼歡快,眼睛隻盯著你一人,眼中是慢慢的柔情和思念。

胤禛咽了咽口水,這人他媽的太帥(原諒我在這裏用這個字)了!太勾引人了!“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就是指眼前這人吧,隻可惜形容仍舊不夠好,這人哪裏是君子了,這人是隻狡猾的狐狸,這人談笑之間能殺人於無形,這人穿著軍裝,還帶了一下剛毅的強勢,這人千般好,萬般好,這人是他的!

胤禩含笑走近,湊到胤禛身邊,笑嗬嗬地道:“四哥再看可是把眼睛都看出來了!”

胤禛很想抱住胤禩,親咬一番,這人太招人喜歡了,偏偏還這麽雲淡風輕地站在他的眼前,這人麵具戴得太牢了,竟然沒有意思破綻,胤禛覺得自己之前的激動之情完全白做,這人怎麽不見一絲一毫的興奮!

胤禛想著,就覺得胸前被擂了一下,才回神看胤禩,卻發現胤禩笑得像隻狐狸,胤禛瞬間覺得被耍了。

“四哥是不是覺得我如謫仙下凡,想要以身相許啊?”

胤禛笑道:“爺覺得美人世上少見,欲收入後院。”

胤禩想要調戲他人,反被他人調戲,瞬間覺得沒趣,又不甘示弱,似笑非笑道:“八爺正有把你收入後院之意,既然四哥主動提了,倒不好拒絕,不如盡快把事情辦了?”

胤禛挑眉:“自然越快越好!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爺今日累得很,還要進宮,我看還是改日吧。”

兩人旁邊無人,說話的聲音又不大,在別人看來就是兩兄弟在寒暄,或者暗中較勁,誰能想到這兩人談話內容這麽匪夷所思。

兩人提到進宮,情緒都不免有些失落,胤禩九死一生從戰場上回來,幸虧打了勝仗,如若不然,估計康熙真的會順勢治胤禩的罪。

胤禛麵色轉嚴肅,提醒道:“進宮之後,說話小心些,老爺子最近情緒多變。”

胤禩點頭,他想都能想明白,現在這個時候,他有錯還好,偏偏是沒錯,還立了大功,怎能不讓康熙擔憂,造反雖然不至於,篡位還是得提防的。

胤禩先回府換了身衣服,還沒收拾好,宮裏就有人來催了,胤禩隻能匆匆進宮。

胤禩恭恭敬敬地站在禦書房,低眉順眼,眼睛盯著腳尖三寸之地。康熙批完折子,仿佛才意識到胤禩來了,皺眉道:“胤禩站了很久了?如今啊,真是老了,竟然忘記了,你也累了,先去看看你額娘吧。”

胤禩詫異,但還是以命而行,他自然是想見良妃的,遠在西北之時,心中最牽掛的無疑就是良妃和胤禛,那是在生死一線之際,想到的兩個人,是心中最深處的牽掛。

胤禩剛出了禦書房,就遠遠看到兩個小人向他的方向奔過來,走走到跟前,一個個都很興奮。

“阿瑪——”

“八叔——”

胤禩蹲下來,接住兩人的去勢,一隻胳膊摟一個娃,胤禩想要向從前一樣把人抱起來,卻見弘晷閃了閃,麵露尷尬:“阿瑪,兒子已經長大了,不要抱了。”

胤禩失笑,他發現現在蹲下來看這兩個孩子,竟然需要抬頭,看來確實長大了。

胤禩摸了摸弘晷的小腦袋瓜,笑道:“是長大了,長高了。”

胤禩轉頭看看弘曆,弘曆張開小胳膊摟了摟胤禩的脖子,奶聲奶氣地道:“八叔終於回來了。”

弘曆的話中自然不是弘晷那麽簡單,這句話隱含了太多地擔心。

胤禩歎道:“是啊,終於回來了。”

啪得一聲,弘曆腦袋瓜上挨了一下,弘曆轉頭,就看到弘晷氣鼓鼓地看著他,不滿道:“你告訴我,我們長大了,不能讓人抱了,你為什麽還抱我阿瑪?這是我阿瑪,不要跟我搶!”

弘曆學著弘晷的口氣:“我是說不能讓人抱,又沒說不可以抱別人。”

弘晷畢竟小,哪裏能說得過當了一輩子皇帝的弘曆,隻是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胤禩,似乎要從胤禩那裏找到安慰。

胤禩用拳頭捂住嘴唇,含笑輕咳一聲,站起來道:“你們要不要跟我去看看良瑪嬤(話說不知道該讓這兩個小娃娃怎麽稱呼良妃啊)?”

弘晷小孩心性,注意力瞬間被轉移,趕緊點頭,良瑪嬤很溫柔的,比德瑪嬤好多了。

胤禩一手牽一個小娃娃,向良妃住處走去。

“娘娘,娘娘,八阿哥回來了,八阿哥回來了。”

“真的?”良妃說著已經激動地站起來,向門口走去,出了鍾粹宮,並不能看到胤禩,良妃又急急往外走,在主幹道上看著遠處一大兩小的身影,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胤禩看到良妃站在外麵,趕緊加快腳步,親自扶著良妃往裏走,一邊關心道:“額娘又何必親自出來,外麵冷得很。”

良妃拍拍胤禩的手背,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胤禩安慰道:“兒子不是好好地回來了麽,額娘不必擔心。”

良妃點頭,笑道:“是啊,回來了,回來了,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弘晷疑惑道:“瑪嬤,阿瑪回來了你不高興嗎?為何哭起來了?”

“啪”,這次弘晷腦袋瓜上挨了一下,弘晷轉身瞪弘曆,弘曆鄙視道:“笨蛋,瑪嬤是喜極而泣懂不懂!”

弘晷覺得委屈,撇撇小嘴看著良妃,似乎想要得到另一個答案,隻可惜良妃笑道:“是喜極而泣,喜極而泣,你阿媽回來,瑪嬤太高興了。”

良妃讓人把弘晷和弘曆帶下去玩,才自己大量胤禩,心疼道:“我家八阿哥瘦了,也黑了,是不是吃了很多苦?”

胤禩無所謂地笑道:“哪裏就吃苦了,在西北我最大,誰能讓我吃苦。”

“我聽說西北常年不下雨,風沙又大,哪能不吃苦。”

“額娘,兒子好得很,你看,兒子又壯實了不少。”

胤禩說著還站起來,打了一圈拳。

良妃含笑看著,這個兒子有出息,又體貼人,若是生在尋常人家,該有多好。

胤禩跟良妃說了些話,良妃看胤禩臉色疲憊地很,也知道有些話不急於一時,便讓胤禩回去休息。

隻是胤禩剛出來,就被一太監叫走,說萬歲爺在禦花園亭子裏等著呢。

胤禩歎了口氣,隻能跟上。

如今已是隆冬天氣,前幾日下的雪還未完全融化,在凋零的花園中,還有些殘雪,星星點點的,倒像是又開了些白梅。

禦花園的花廳中,圍著厚厚的帷幕,隻在一側用透明薄膜做得門封住,能夠看到外麵的景色。

胤禩覺得周身發寒,不禁攏了攏披風,縮了縮脖子,看著越來越近的明黃色頂賬,心中不免有些緊張。

胤禩走過去,就看到李德全在門口站著,看到胤禩,趕緊掀簾子出來,賠笑道:“八王爺快進去吧,萬歲爺在裏麵等著呢。”

nbsp;?胤禩跟李德全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

在擦身而過之際,胤禩聽到李德全低低的聲音:“萬歲爺心情尚好。”

胤禩小聲謝過,便掀簾進去。

康熙看到來人,笑著指指對麵的凳子,凳子上墊了個厚厚的棉墊,顯然是為胤禩準備的,康熙道:“坐吧,你也累了幾天了。”

“謝皇阿瑪,為皇阿瑪分憂,兒臣不累。”

康熙笑道:“怎麽可能不累,當年朕親征葛爾丹的時候,也是累得很,你這又日夜兼程趕回京,怎麽不累?難道你的身子是鐵打的?”

“謝皇阿瑪。”胤禩不多做解釋,緩緩坐了下來。

其實坐著到還不如站著舒服,坐著的話要提心吊膽的,隻能做三分之一的屁股,腰要挺直,小心謹慎地應付,倒不如上陣殺敵來得爽快。

“胤禩啊,這次西北大捷,朕心甚慰,策妄阿拉布坦怎麽說也是個英雄,你用一年的時間就把其打敗,當真是前途無量啊!”

胤禩趕緊起身,謹慎答道:“那是皇阿瑪庇佑,否則兒臣哪裏會這麽快就能打敗策妄阿拉布坦。”

“如果我派他人前去,估計這個仗要打上十年八載的,你能一年就完成,就是朕年輕的時候也沒有你這番魄力!”

胤禩惶恐道:“皇阿瑪,兒臣,兒臣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康熙擺擺手,示意胤禩坐下:“你不必緊張,朕是真的在誇你呢。”

胤禩隻能唯唯諾諾地應著,不敢居功,也不敢說其他的。

康熙似乎很煩惱,問道:“胤禩啊,前些日子朕已封你為親王,此番你又立下大功,你說朕該怎麽賞你呢?”

胤禩想,這重點終於來了,他已然是親王,還能要什麽獎賞,康熙的言外之意就是你現在已經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了,偏偏你還立了大功,不賞不封又說不過去,如果是一般的大臣,賞個外姓王爺當當也就算了,不過那也是他到頭了,最後總歸是要找些理由把人給殺了,偏偏胤禩是皇阿哥,而且已經是親王之尊。

胤禩正要說不想要什麽獎賞,就聽到康熙輕飄飄地扔來一句話:“不如給你個皇太子當當?”

這下胤禩是真的懵了,當皇太子?笑話,康熙都強調過多少遍不立太子了,這個時候能讓他當這個皇太子?簡直是荒誕。

胤禩這才發現這亭子周圍的人全部被遣走,就連李德全也是在很遠的地方站著。

如果放到第一世,胤禩可就巴望著這樣呢,隻是如今,他又怎會有一絲的心動,皇位於他,並沒有什麽意義。

胤禩起身,普通跪倒在地,膝蓋碰上硬邦邦的地麵,生疼生疼的,胤禩倒吸了口氣,誠惶誠恐道:“皇阿瑪,兒臣不想要什麽封上,如今新年已近,不如讓兒臣清閑幾日。”

康熙微眯著眼睛,看著胤禩,似乎要確定胤禩話的真假,看到胤禩額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才開口道:“怎麽,你不想當太子?這可是很多人都想要的位置!”

胤禩抬頭,正視康熙道:“太子之位,兒臣曾經想過,可是兒臣也說過,兒臣不適合,兒臣沒有那個能力。”

康熙發現胤禩的話並不摻假,也略略放心了些,還是道:“如今你軍功卓著,其他的阿哥無人能比,將來你甘心屈於他人之下?”

胤禩鄭重道:“兒臣隻想為賢王!”

“那麽,你覺得誰的能力在你之上?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還是十四阿哥胤禎?”

胤禩這下是真的頭疼了,這是讓他表態麽?隻是他又不是那毛頭小子,怎麽可能這麽輕易上當:“其實兒臣並不清楚,三哥文采出眾,四哥辦事果斷,大公無私,十四弟雖然年輕,但這麽多年掌管兵部,能力也不差,他們各有千秋,能力都不差。兒臣隻知道,兒子的能力有限!”

作者有話要說:沒有網的日子很不爽,如果榜單上最後四千字沒有,親妹千萬別怪我啊!其實我也不想進小黑屋的。